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学会爱》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爱的美丽与疼痛(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学会爱》 作者:刘墉

第7章 爱的美丽与疼痛(2)

  也让我想起墨西哥人的“牵亡节”,那一天晚上,像办庆典一样,大家拿着蜡烛、火把,从坟场出发,一路唱歌,把亡灵引导回家。

  死在外地,甚至死在本地的人,都要引领他回家,为什么那丧生异域的女孩子,家人反而把她留在那儿?

  或许他们接受了一些西方的观念吧!

  记得有一年,去瑞士的惹麦特(Zermet),在那终年覆着白雪的麦特杭峰下,看到一个墓园。

  “都是攀峰失事,死在这儿的。”导游说,“埋在他们爱的地方,真是葬得其所。”

  也记得俄籍犹太人,著名的考古学家卡雅,以她毕生之力,研究玛雅文字,死了之后,就葬在危地马拉。

  还有一对在非洲,一生以保护黑猩猩为职志的美国夫妻,我忘了他们的名字,只记得当地人以黑猩猩为佳肴,大量猎杀、走私黑猩猩,这对夫妇却想尽办法阻止。

  先是丈夫遇害,接着妻子也被谋杀。

  他们的遗体都没运回美国,而葬在了当地的一个山头。

  在电视上看到这段专题报道,有个画面记得很清楚——

  一个高高圆圆的山顶,镜头拉开,下面是非洲广大的草原和森林,旁白淡淡的,没有任何哀伤:

  “他们爱这里,以这儿为家,相信这正是他们最希望的长眠的地方。”

  更妙的是,有些人活着的时候向往某些地方,没能一游,死了之后还要实现那愿望。

  不久前,美联社就发了这么一则新闻——一个活着的时候,身体不好,难得远行的女人薇拉,七十八岁死了之后,遗愿是把她的骨灰撒在世界各地。

  她的儿子果真实现了母亲的遗愿,他把母亲的骨灰装在塑料袋里,寄给了美国五十个州政府和世界各国的邮政总局局长。

  每个地方居然都慎重地安排了撒骨灰的仪式。艾玛拉的印第安人,把骨灰撒在安第斯山的湖中;泰国人把骨灰撒在朱帕拉雅河;南美一个孤儿院的修女,把薇拉的骨灰供奉为保护天使;亚拉巴马州政府则把骨灰撒在州议会的花园里。

  与这位老太太遭遇相反的,大概要算是那些深海沉船的死者了。

  “泰坦尼克”号的残骸里,不知留有多少人的尸体。但是不久前,当有打捞公司表示,现在已经有能力把“泰坦尼克”号捞起来的时候,那些死难者的家属,却极力反对:

  “他们已经安眠在那里几十年了,就别去打扰死者的安宁了吧!”

  还有珍珠港事变,被日机炸沉的“亚历山大”号战舰,一千两百七十七位官兵随着沉船葬身海底,虽然只是沉在浅海中,却也没被打捞。留在那儿,世世代代,供人凭吊。

  更典型的是“9·11”,纽约世贸中心,轰隆几声巨响,几千人的尸骨,在那高压高温之下,竟然消失了踪迹,虽然经过人工挖掘,一点一点筛选,只见许多首饰,却无法找到那些金饰的主人。

  “他们已经随着空气消逝。”有家属感叹着说,“与其留给我们不完整的残骸,不如留给我们在空气中更完整的思念。”

  美国慈善团体的悼亡抚恤,也不分国籍,死者家属都能领到补偿。

  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说得好——“只要是在这次灾难中牺牲的,都是我们的同胞。”

  想起与母亲生前的一段对话——

  “我死了,就别运回台湾了,葬在家附近,还能随时回家看看。”九十多岁的老母说。

  “好!那就把老爹的骨灰从台湾运来合葬。”我说。

  “何必呢!入土为安,人死四十年了,他在那儿也住习惯了,何必去打扰他?就各住各的吧!”老人家笑笑,“我跟他啊!生籍一样,死籍可不同。”

  “什么是生籍、死籍?”

  “你生在那儿,就是那儿的人,这是‘生籍’。”老太太居然笑得挺开心,“死在那儿,就是那儿的人,这是‘死籍’。”

  母亲去世两年了,总想起她生前那句话:

  “没什么死在异乡这回事,死在哪儿,哪儿就是故乡,故乡!故乡!亡故时的家乡就是故乡。”

  追梦的下一代

  “我想,如果不努力,

  我也会和父辈一样,

  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

  贵州

  由台北飞香港,翻阅机上提供的杂志。

  《六十年后,你能拥有什么?》

  美国《读者文摘》上的大标题吸引了我。

  文章是个湖南青年写的,说他小时候住在乡下,有一天来了位年轻的实习女老师,跟孩子们聊天、讨论,相处十分融洽,可惜那老师只能教一个月。临走时,老师给他们出了个作文题目——《六十年后,你能拥有什么?》。

  有同学看了题目后笑道:“我能拥有什么?可能就是抱着孙子在太阳底下捉虱子。”

  作者则说:“我想,如果不努力,我也会和父辈一样,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

  但是在那年轻老师的激励下,孩子们发愤读书,大多数考上大学,而今有些做了公务员,有些出国,有些做了研究生。

  文章写得十分感人。但我合上书,心想:如果每个穷乡僻壤的年轻人,只想着离开家,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那么,家乡的土地还有谁照顾呢?

  接着到贵阳的一所大学演讲,我就提到这篇文章,说:我们不能只是想着离开穷苦的家乡,到城市过好日子,而要想,有一天从政,能改善家乡的建设;有一天从商,则回乡投资,积极地使家乡的人能过得更好。

  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然后为读者签名。有个男学生没拿书给我签,只递过来他的笔记本,握着我的手有些腼腆地说:

  “对不起!我没钱,买不起您的书,但是笔记本上写了您说的话。”又接着一笑,“您说的,在我们发达之后,要回到故乡建设,我懂,也同意,但是我不感动。因为今天,我只想离开这个鬼地方。”

  北京

  “右眼角膜穿孔,时间太久,已经完全失明了。”北京同仁医院的医生为我带去的贵州女孩孙长珍检查之后叹口气,“没救了!”

  “为什么会穿孔呢?”我问。

  “因为生病和营养不良,譬如缺维生素钾,造成角膜溶解,这在穷苦农村是很普遍的。”

  所幸,女孩的左眼虽然也近失明,但是经过同仁医院最先进的治疗与矫正,几天之后,居然恢复到了0.4的视力。

  这个来自贵州山村的小女孩,刚到北京时,来了初潮,把车子椅垫弄得全是血迹,又因为坚持自己洗衣服,不会用水龙头,淋得一身冷水,而半夜发高烧。但是视力一恢复,突然之间就像变了个人,原来的怯懦全不见了。

  在北京的最后一晚,她整夜看电视,说这是第一次看清电视,又抬头对我说:“刘伯伯,我看到您了。”

  “你还要来北京吗?”我问她。

  “当然!我要好好念书,到北京来,永远不再回乡下。”

  打电话给个北京的年轻作家。

  是位老先生接的:“他不在,不知道!”语气很坏。

  跟着接到那年轻男孩的电话,直道歉:“对不起!在我爸爸眼里,我是浑蛋,我的朋友也都是浑蛋,他以为您是我那票朋友之一,所以不客气。”

  “你那票朋友怎么浑蛋呢?”我好奇地问。

  “都是搞艺术的。”年轻人一笑,“您可别多心,因为我爹我娘都是医生,我妹妹也是医生,只有我写稿子,在他们眼里,我是不务正业。”

  上海

  接受上海一家电视台的访问,在一家咖啡馆的楼上。

  那是栋老旧建筑改装的,布置真有味儿——一楼摆着清式的牙床、鸦片榻,墙上挂着长长的水烟袋和鸦片枪。走上吱吱呀呀的木楼梯,只见满屋子都是锦绣的垫枕,中间一个沙发,坐下去,不但“陷入”,而且差点撞伤我的尾椎。

  只见店主跑上跑下地送茶。但是访问一开始,他就不见了,等节目结束,走下楼梯,才发现那个大男生已经躺在牙床上打呼噜了。

  “别吵他,听说他昨儿晚上一夜没睡。”节目制作人比个“嘘”的手势,“他搞乐团,摇滚的。”

  “显然很赚。”我说,“所以能开这么个……”

  “得了!赔死了!是他爸爸有钱。”

  台北

  晚餐后,和儿子一起去诚品书店地下室,看知风草文教协会的展览。

  刚开完记者会,场上还摆着一排又一排的椅子,居然全是从附近小学借来的小桌小椅,十分有创意。

  “对不起!想下午人会太多,所以现在才来。”我对负责人杨蔚龄说。

  “您猜错了。”杨蔚龄一笑,“才来了三个媒体记者,还有一位是以前的老同事。”

  我吓一跳:“怎么可能?”

  “就是可能,因为我从事援助柬埔寨学童的工作,不本土、不精彩,也不煽情,记者不感兴趣。”

  我看着墙上一幅幅照片,有被烧伤、下巴粘连着胸口的小女孩,有被地雷炸断双腿的小男孩,还有杨蔚龄抱着伤童的画面。

  二十多年来这位美貌的才女,放弃人人羡慕的空中小姐和副刊主编的工作,加入宝岛“一一九”的急救,再进一步,到达战火未熄的柬埔寨,创办侨校。因为在台北的救护车出车祸,又在柬埔寨翻车,加上长年在穷乡僻壤奔波,弄得浑身是伤病,但她说:

  “这样才活得有意义。”

  在《天下杂志》的《梦想三○○·迎接阳光世代》专刊上,看到一个瘦削的、戴着眼镜、套着毛线帽(据说里面理个大光头)、穿着两层夹克的大男孩。

  文章说,北京大学毕业的胡佳,原本可以过舒适的小资生活,但是他选择了一条拓荒的道路。

  可不是嘛!

  北京大学经济系,这是亿万祖国大陆青年梦寐以求的啊!

  但是胡佳在同学们纷纷搭上“发财列车”时,去了河南的艾滋病村帮助病人、内蒙古的恩格贝沙漠种树,还到青藏高原参与反盗猎行动……他因为过度操劳,染上肝病。

  胡佳的父母是北京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的毕业生,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下放,直到三十六岁才生下他。

  我不知道,他的父母会为胡佳喜,还是忧?骄傲还是失望?

  参加大学同班的同学会,有人提到在报上看到我儿子演《白蛇传》实验剧的照片,又有人说看到刘轩拍的电视广告。

  “甭提了!甭提了!气死我了。”我挥挥手,“哈佛念了七年,博士班才毕业就跑回台北,演戏、拍广告、办音乐会,最近居然在拍立体电影,真是不务正业。”

  “笑话!”好几个老同学叫了起来,“你以前不是就演戏、拍电视专题吗?你太太在学校不是也演舞台剧吗?你儿子就像你,你骂什么?”

  纽约

  一对牙医夫妇来聊天,太太一进门就谈她最近收藏的几尊北魏的佛像。

  她确实爱艺术,二十年前买下我一整套的册页,最近连我挂在自己门厅的作品,都禁不住她的“磨功”,而成为她的收藏。

  “倒退三十年,我要学艺术。”她拍拍旁边的丈夫,“你说对不对?”

  “对!”她丈夫大声叫道,“如果人生能回头,我要当魔术师。”看大家不信的样子,居然从口袋里掏出个硬币,一下子就变不见了。

  可是没过几天,那牙医太太打电话来,直叹气:“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儿子好不容易拿到律师执照,我又给他安排好律师楼实习,他居然说他不爱法律,要当专业摄影家……”

  接到高中同班同学汪恒祥的电话,也一开口就骂儿子:

  “你知道吗,我儿子大学毕业,他不接我的事业,却跑去从军了,到海军陆战队,一心想去伊拉克打仗。”突然又大声喊,“我是反战的耶!他居然想去参战!”

  我笑了笑,问他:“你高中是怎么半路被勒令退学的?”

  隔了好几秒:“打架。”

  我又问:“你以前从英国回台北的时候,被警总的人破门搜查,是为什么?”

  “因为搞民主运动。”

  我笑笑:“你又何必骂你儿子呢?他只是有乃父之风罢了!”

  宴会上碰到美华防癌协会的会长。

  “儿子在非洲好吗?”我问。

  “好什么?!在非洲刚忙完,又去了西藏。”

  大家都知道,她儿子杰出极了,被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学录取,而且直攻医科。但是念到一半,突然跑去非洲救治艾滋病患者,现在则去了西藏,说要帮助偏远地区的藏胞。

  “我打算亲自去把他抓回来。”会长摇着头说,“太伤我和我丈夫的心了。”

  我没多说,只是把话题带开:“谈谈你吧!你有什么计划?”

  她笑了:“当然是帮助救治美国华裔的癌症病人哪!最近还要去上海、广州演讲,把美国防癌协会的经验介绍到中国。”

  “真好!你和你儿子都在做好事!”我说。

  结语

  贵州、北京、上海、台北、纽约。绕过半个地球,我发现每个地方、每个年龄层的人,都可能有不一样的价值观。

  贵州的父母和子女的价值观最接近——他们要走出去,走出贫穷、走向富裕与成功。

  北京和上海的亲子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却愈来愈大,因为那些做父母的都由早年的艰困中挣扎出头,他们希望孩子能像自己一样奋斗。

  但孩子不一样,他生于小康,长于富裕,有自己的视野、自己的理想。

  台北和纽约的年轻人更不一样了,许多人好像过腻了好日子,主动走向沙漠、走向山村、迎向人生的苦难。

  于是许多父母抓狂了。

  只是,细细想想,那些孩子“表现”的,不正是他们父母年轻时的样子吗?父母因为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约束自己的梦想,走“赚钱成功”的道路。

  但孩子不一样,他们是追梦者。

  我常想,世界就是个圆,贵州的孩子走向北京、上海,出了国,成了家,立了业,可能他们的孩子又带着父母留下的钱财和栽培出的高学历,走回贵州山村的穷乡僻壤。

  我也常想,一家人就像一起登山,父母可能由山脚,胼手胝足攀到半山,在山腰生下孩子。他们总对孩子说以前的辛苦,希望孩子也从山脚爬上来。

  但是,孩子说:“我要往上爬,何必往回走?”

  想起香港《明报》载罗大佑医学院毕业,在执业一年多之后对他父亲说的话——

  “如果要我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我下半生都不会快乐。”

  于是他去搞音乐,而且有了“民歌教父”之称。

  想起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说的。

  当他以《喜宴》拿下金熊奖时,做校长的父亲还希望他改行。

  但李安继续电影事业,成为享誉国际的大导演。

  想起美国第二任总统杰约翰·亚当斯一七八○年寄给他太太信中说的话:“我必须学好政治和军事,好让我们的儿子们有余裕的时间学数学和哲学。儿子们学好数学、哲学,好让他们的儿子们有权利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和雕塑。”

  子女该回头走我们走过的艰苦道路,还是走他们自己的路?

  他们会不会是我们的翻版,却有幸把我们梦想的东西实现?

  总是爱漂泊

  “村子里大家都出去了,

  我怎能不走?不走会叫人瞧不起的;

  不走,你叫我在村子里怎么抬头?”

  少年

  开了六个小时的车,去纽约深山探视上音乐营的女儿,从车上抬下一包包卤味,塞进宿舍公用的冰箱。

  “营里东西做得奇难吃。”太太说,“又不敢多带,因为冰箱太老旧,不够冷。”

  走进女儿房间,地板吱吱呀呀地响,那是以前农场鸡舍改装的,连个柜子也没有,更不用说冷气了,才进去一下,我已经满身大汗,还有——暗暗的心酸。

  利用周末假期,带女儿到离营一个小时车程的风景胜地镜湖,住在希尔顿,连着吃了两顿大餐,补偿她在营里总吃不饱的遗憾,又带她上街逛逛,问她要买点什么。

  女儿都摇头,却盯着店里一个个小纪念品看,突然见她蹲了下去,接着妈妈递给她一张面纸。

  “眼镜出问题了吗?”我问。

  妈妈使了个眼色,张嘴没出声地对我说:“哭了!”

  回旅馆的路上,我拍拍女儿:“既然营期已经过了一半,有不少收获了,舍不得爸爸妈妈,就提前离营,跟我们回去吧。”

  却见小丫头一扭头:“No!”

  宴会上遇到一对多年不见的朋友。

  “我们现在是空巢期了,所以又常出来应酬。”那太太说,“三个孩子,白养了,全去了西岸,一个念加大,一个念斯坦福,还有一个在好莱坞打工。都怪我太惯、太宠他们了。”

  “你太宠他们,他们应该离不开啊!”我说,“怎么一下子跑那么远呢?”

  “笑话!”朋友笑了起来,“你没注意吗?愈是宠小孩,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的,那小孩跑得愈远,是他们不得不跑,否则长不大。”

  儿子打越洋电话:“爸爸,你一定要看迪斯尼的《海底总动员》,很好看。”

  于是租了光碟回家。电影演一只小丑鱼的单亲爸爸和他的孩子,孩子去上学,不小心落入渔人的网里,进了人家的鱼缸。鱼爸爸九死一生,终于找到孩子,救出娃娃。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墉作品集
花痴日记把世界带到你眼前每天进步多一点创造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②靠自己去成功超越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①创造自己学会爱说话的魅力:你不可不知的沟通技巧漂泊的人生超越自己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把话说到心窝里给世界一个微笑人生百忌2教你幽默到心田少爷小姐要争气肯定自己跨一步,就成功我不是教你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