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相思树上合欢枝》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 通灵夜醮达清晨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相思树上合欢枝》 作者:张诗群

第24章 通灵夜醮达清晨

  永乐县位于河中府蒲州境内,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义山携眷离开长安,举家搬迁来到了永乐县。

  这一年义山尚在居丧期间,母亲和岳父的离世让他心绪低沉,也让他逐渐看清,人生这一场华丽的旅程到头来不过是虚无一场,与其面对红尘纷扰,倒不如与家人安宁一世,相守到老。于是趁丁忧长假未满,他带着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决意远离喧闹的京城,找一处安宁之所,珍惜与家人共处的时日。

  河中府,因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距离长安和洛阳均只有数百里路程;唐开元中,河中府的蒲州与国都附近的其他三个州郡同、华、岐共为唐朝四辅,政治经济地位极其重要;而蒲州境内的永乐县,则背靠中条山脉,前望奔腾不息的黄河,可谓枕山依水,风光旖旎,在此结庐隐居,做采菊东篱下的五柳先生,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正是暮春时节,朝廷已先后平定刘稹和杨弁之乱,历经数月的动荡不宁,王土之内又恢复了短暂的平静。义山到永乐后,在一座小村庄结庐筑室,出门是奔涌的黄河,回首是群山绵延,这一片山光水色使他忘忧,使他迷恋。

  “驱马绕河干,家山照露寒。依然五柳在,况值百花残。”这是他移居永乐之初写下的诗句。每天清晨,他驱马悠闲地从黄河之滨走过,初升的朝阳映照着这一片美丽的家园时,草尖上的露珠依然泛出湿漉漉的清凉寒意。行走在自然的怀抱、在这明净的天宇之下,呼吸着清新的朝露气息,恍惚间义山觉得自己已化身五柳先生陶渊明,在这百花凋零的暮春时节来此隐居,安享闲逸时光。

  在永乐,义山大约闲居了一年时间。这一年是快乐的,他在房前屋后植了树,种了花,一卷在手,抚琴窗下,常常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纯朴的乡间生活对他而言,是清香披蕙兰的雅意栖居,闲慢的时光里充满了悠闲细致的小幸福和小安慰。

  春天。“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绿筠遗粉箨,红药绽香苞。”(《自喜》)他小小的陋室住进了客人,是南来的春燕在叽叽喳喳地上下翻飞,在忙着衔泥筑巢;陋室周围的竹林此时也笋壳剥落,正在拔节生长,而红色的芍药花已吐露香蕊,花苞绽放。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春日小景!

  夏天。“华莲开菡萏,荆玉刻孱颜。”(《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房前小池中的莲花亭亭开放,清风拂过,荷香四溢;中条山巉岩巍峨,似有荆山之玉镶嵌其中。

  秋天。“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篱下新开的白菊,像月中清辉笼罩的桂树散发着清香。将那小小的白色花朵摘下放入杯中冲泡,如一朵一朵散开的云母,清晨将它们移植进盆中,那带露的花叶上像缀满了闪亮的水晶。

  冬天。“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瑞邀盈尺日,丰待两歧年。”(《忆雪》)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庭院里的树木被白雪装饰成玉树琼枝,小立楼台,看屋外白雪飘飞,似粉如棉。待这场瑞雪下足一尺深的时候,可知来年一定是个丰收的好年成。

  义山在永乐闲居时写作的诗,有五柳先生之风,朴厚醇美,平淡自然,已全然脱去早期诗歌的幽深窈渺和含蓄蕴藉,这自然不是义山诗的代表风格,却是生活的真实在义山诗歌创作中的直接体现。

  窗下寻书细,溪边坐石平。

  水风醒酒病,霜日曝衣轻。

  鸡黍随人设,蒲鱼得地生。

  前贤不无谓,容易即遗名。

  ——李商隐《所居》

  恬淡纯朴的乡居生活,使他如隐士一般,有了遁世逃名的悠然情趣,但这毕竟是暂时的心灵抚慰,在他心底,出仕的愿望一直没有真正停歇过。在《喜雪》中,他说:“此时倾酒贺,相望在京华。”杜甫也曾说过,“每依北斗望京华”。义山的心,被一根长长的线牵系着,线的那一头,是长安。

  会昌五年正月十五,他听说京城彩灯齐放,正在举行灯市节,他惆怅满怀,写下《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的诗作,叹“身闲不睹中兴盛”,将无法亲临长安观灯引为憾事。更多时候,他独坐小园,叹青袍似草,世间荣落。“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他为不知哪条路径才能通向庙堂龙门,不知怎样才可向天子献治世之才而烦忧。在永乐,闲逸只是暂时,尘埃落定后,义山心头仍是抹不去的出仕报国愿望。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春,在永乐闲居一年后,义山接到从叔、郑州刺史李褎的邀请,去往郑州住了数月。这年十月,义山丁忧服阕,守丧期满,他终于回到长安复职兰台,继续当他的秘书省正字。

  但是,重回兰台的日子何其短暂。半年未到,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三月,三十三岁的唐武宗李炎因服食丹药在大明宫驾崩。李炎的叔叔、光王李忱以皇太叔身份被宦官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为皇帝,是为唐宣宗。伴随着新君的即位,晚唐风雨飘摇的朝廷政局又是一轮乾坤倒转。

  ——李党遭贬外调,牛党卷土重来。

  政治,官场,天子,朝臣,看透了,不过是一场接一场的戏剧,生旦净末丑,浓墨重彩地演,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幕拉开,舞台上晃动的是一群陌生的面孔,有时候字正腔圆地唱,有时候打打杀杀,把一段过程演绎得高潮迭起。还没等谢幕的焰火余烟散尽,在急急锵锵的锣鼓声中,舞台上已撤换了布景,新上了主角,又一轮生旦净末丑的悲喜正剧开始隆重上演。

  历史,总是在急急锵锵的锣鼓声中,启幕落幕,落幕又启幕。

  唐宣宗李忱就是那个在锣鼓声中新上的主角,与他配戏的,自然不会是上一场主角用过的旧戏子,他要用自己喜欢的班底——牛党成员。

  武宗重李党,贬牛党,宣宗偏反其道而用之。李忱即位后,任命牛党成员、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白敏中为同平章事,也就是执政宰相。同时,在武宗朝被贬的五位牛党宰相于同一天北迁任职:牛僧孺被武宗贬为循州司马,宣宗诏为衡州长史;此外,诏流放封州的李宗闵为郴州司马,诏恩州司马崔珙为安州长史,诏潮州刺史杨嗣复为江州刺史,诏昭州刺史李珏为郴州刺史。只是李宗闵未离封州便已病故。

  宣宗一边对牛党提拔重用,一边对李党大加贬谪,将过去武宗对待牛党的态度一股脑地又用在了李党身上。

  宣宗李忱素来厌恶李德裕的恃宠专权,在他即位的那一天,宰相李德裕手捧册立诏书站在他旁边。册立仪式结束后,宣宗问左右:“适近我者非太尉邪?每顾我,使我毛发洒淅。”意思是,刚才靠近我身边的是李太尉吗?他每看我一眼,都使我毛骨悚然。听起来是畏惧之言,实为憎恶之语。

  宣宗即位不久,将李德裕一贬再贬,最终贬为潮州司马;又贬李德裕的亲信、给事中郑亚为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使,并将朝中李党成员纷纷贬谪外放。一时间,朝中官员贬的贬,升的升,大有重换天日的架势。

  这一场政治洗牌无异于湖心起了飓风,秘书省正字李商隐虽不在漩涡中心,但仍然无法避免地被风力波及,他的惶惑和被排挤的无助,那一份无人可诉的不安,只有他自己能够深切体会。

  他本是一个无党派,却生生被夹在两党中间成了骑墙派,虽早年受恩于牛党令狐楚,但现在却是李党人的女婿。两党中人任谁得势,都不会真正把他当自己人待。

  现在,因岳父的关系走得稍近一点的李党中人,不是贬谪就是流放,牛党把持的朝中政治环境,气氛已明显于他不利。

  幸好,桂管防御观察使郑亚及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请他远涉桂林,入聘桂州幕府。

  这一去,便是十载幕府,余生漂零。

  汉宫

  通灵夜醮达清晨,

  承露盘晞甲帐春。

  王母西归方朔去,

  更须重见李夫人。

  宫廷诗,向来有几分浮靡和虚空的奢华,这奢华是一张千疮百孔的壳,内里是永久的颓废和没落。

  义山这首《汉宫》,写的是汉武帝的前尘旧事,隐射的却是唐武宗的求仙慕道。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帝国的一代雄主,他开创了繁荣鼎盛的西汉王朝,在位五十四年间,文治武功,独尊儒术,灭匈奴、并朝鲜,开疆拓土,使汉朝版图得到空前扩张,他的一生也因之笼罩着传奇的光辉。

  但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却偏偏迷信巫蛊,尤敬鬼神之祀,一生遍寻方士,企求长生不老术,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愚昧可笑的求仙故事。

  方士李少君胡乱猜出了一件铜器的年代,便被汉武帝当作活了几百岁的神仙;李少君死后,汉武帝又被方士少翁、栾大骗来骗去,甚至封栾大为侯,还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栾大,期待栾大有朝一日能请来神仙。后来,栾大见再也瞒骗拖延不过,便谎称入海寻师,溜之大吉。

  这还不算。当一个叫公孙卿的方士出现时,汉武帝还是执迷不悟。有一年在汾阴掘出了一只古鼎,公孙卿忽悠汉武帝说:“当年啊,黄帝采首山铜,在荆山脚下铸鼎。鼎铸好后,天上突然出现一条龙,垂下长长的龙须来迎接黄帝。黄帝和群臣及后宫共七十多人都骑上了龙身。可是我呢,当时是一名小臣,不够资格上去,只好拽着龙须,可是龙须却被我拔断了,我又摔到了地上,黄帝的弓也摔下来了。百姓看着黄帝升天离去了,抱着龙须和黄帝的弓痛哭流涕,后来就把这里叫做鼎湖,弓就叫做乌号。”

  这么蹩脚的段子,汉武帝居然深信不疑,还十分天真地说:“我要是能像黄帝那样升天当神仙,妻儿算什么,我离开他们就像脱鞋一样简单!”见皇帝这么好骗,公孙卿便接着忽悠,一会说发现了仙人的踪迹,一会又让汉武帝大造船只,出海去寻访蓬莱仙人,一会又说仙人喜欢住高高的楼宇,让汉武帝在长安和甘泉山广建高楼,武帝于是日日期待神仙降临。

  但直到最后,汉武帝也没有求得长生不老,更没有乘龙升天,他仍然是一具肉体凡胎,七十岁时在他的宫殿五柞宫,一命归西永赴黄泉。求仙,不过是一场虚妄的闹剧。

  义山的《汉宫》诗里,住着汉武帝的女人。四句诗,起码有三个女人的面孔,很模糊,却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有脂粉宫人,才是帝王的后宫。《汉宫》诗,当然要有女人。

  通灵夜醮达清晨。这一句里,住着钩弋夫人赵婕妤。西汉人王褒《云阳记》中载:钩弋夫人从至甘泉而卒,既殡,尸香闻十里。帝哀悼,乃起通灵台于甘泉宫。有一青鸟集其上往来。

  自古红颜多薄命,即便生为皇帝的女人也常不能幸免。钩弋夫人被汉武帝封为婕妤,住钩弋宫,生子弗陵,也就是后来的昭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被人诬陷自杀,一时间,皇后和太子位空缺,此时燕王刘旦上书,愿意交还封国回朝,也就是想当太子,汉武帝一怒之下杀了燕王的使者,这就是西汉著名的“巫蛊之祸”。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决意立弗陵为太子的汉武帝在甘泉宫画了一张图赐给霍光,图上是周公背着年幼的成王朝见大臣的画面。霍光立时明白,汉武帝意在让他效仿周公姬旦,辅佐年幼的弗陵当皇帝。

  几天后,汉武帝便无事生非怒斥钩弋夫人,并将她打入掖庭狱,最后,年青貌美的钩弋夫人死于云阳宫。

  其实,汉武帝非常喜爱钩弋夫人,爱她,却要杀了她,是因为汉武帝担忧自己驾崩后,母壮子幼,小皇帝会被母亲掣肘控制,不利于西汉社稷江山的稳固发展,于是果决地对自己所爱的女人痛下杀手,为即将即位的小皇帝扫清障碍。多么残酷可怕的君王,他的大智慧和超理性折射着寒冷的光辉。

  传说钩弋夫人死后,尸体香味不绝,延之十里不散。此时的汉武帝行将就木垂垂老矣,他对被自己无辜迫害的钩弋夫人痛哭哀悼,怀念不已,在甘泉宫筑起通灵台,道人夜夜设坛打醮,直到清晨。传说常有一只青鸟在通灵台上往还飞翔,那便是钩弋夫人的化身。

  承露盘晞甲帐春。第二句虽没有确切的女人,却也是一片春意。承露盘是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而修建的承接露水的铜仙人建筑。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春,“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以承露,和玉屑饮之,云可以长生。”(《资治通鉴》)这又是方士的骗术之一,如果把玉石碾成屑和着露水饮下就能长生的话,那普天下早就没有凡人,这颗星球也早已是天上人间了。

  作承露盘,皇帝自然要常饮露水,但此时在义山诗里,却是承露盘晞,甲帐春浓。义山说,承露盘里的露水早干了,甲帐之中却是春意无限。这句诗有两解,或者说语意双关。甲帐春,可以理解为承露盘里的露水已被武帝饮用,武帝饮了这种求仙甘露后夜夜春情。这样理解有点少儿不宜,但道教典籍中确有房中术的记载,并将其列为求仙修炼的方式之一。在《汉武帝内传》中,武帝与西王母对食蟠桃,西王母还令上元夫人向武帝传授可以长生不老的房中术。怪不得一些玄幻武侠剧中,男女裸体对坐练功,估计这样的构思就是化道教古籍而来。

  还可以理解为神仙住在仙宫甲帐里,懒得理会武帝的求仙之请。《汉武故事》云:“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武帝日日求神,神却在甲帐中怡然自乐,根本无暇施降仙露甘霖,以至承露盘里空空如也。

  义山写这一句,起码有三分讽刺,两分调侃。

  王母西归方朔去。这句诗里住着第二个女人西王母。西王母是女神,却在传说中与武帝有着扯不清的绯闻。西王母住在昆仑仙山,她的瑶池遍植三千年结一次实的蟠桃,食之可以长生不老。既如此,求仙的皇帝们当然愿意与她扯上关系,一些野史和典籍也乐此不疲,大肆渲染,把西王母描绘成风情万种、与天子情爱缠绵的绝世神女。在《穆天子传》里,周穆王驾八骏西征,抵达昆仑山与西王母相会在瑶池,并约定三年后再次相会。

  汉武帝当然也不甘落后。《汉武帝内传》中,西王母居然下凡来到人间,在汉武帝的宫殿与天子约会。七月初七夜,西王母驾着紫云车,身后跟随的上千位神仙,有的骑鹤,有的骑虎,有的乘龙,有的驾着漂亮的马车,金光闪闪地降临大殿。刚一落定,千位仙人却倏地隐身不见,只有西王母带着两个神仙侍女款款向汉武帝走来。落座后,西王母赠给汉武帝五枚仙桃,说吃下可长生不老。武帝悄悄藏下桃核,西王母说:“此桃三千年一次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正说话间,西王母发现武帝的大臣东方朔正在窗外偷窥她,于是对武帝说:“这个人曾三次去我那里偷我的仙桃吃。”

  西王母的这句话为东方朔后来的去向留下了伏笔。于是《汉武帝内传》又说:“其后东方朔一旦乘龙飞去,同时众人见从西北上,冉冉大雾覆之,不知所适。”是说东方朔于某一日乘龙升天而去。如此说来,东方朔成仙应是得益于偷食蟠桃了。

  即便是神话,如此动人的神人相会也只能是刹那繁华,身为凡人的汉武帝不可能天天与神仙相约。义山说,如今神女已回到昆仑仙山,偷食蟠桃的东方朔也成仙离去,只剩孤独老去的汉武帝依然留在人间。此时他该醒悟,求仙路于他,不再有任何希望和悬念。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慰藉他渐渐老去的身心?

  于是第四句里,住着最后一个女人李夫人。当求仙梦破灭,在日渐衰老的汉武帝心底,此生,大约只有人世间的情感才值得他去回味和怀念。虚幻成空,铅华凋尽,更须重见李夫人了。他应该带着一颗对生死淡然的心,带着彻悟和了然,从容地去往另一个世界,与他曾万般宠爱的绝世佳人相逢于泉下。

  李夫人,便是那个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

  李夫人的故事,已广为流传,但每一次回味,那美好和惆怅依然令人心惊。宫廷乐师李延年在给汉武帝侍宴时起舞而歌,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闻之,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武帝的叹息似是喃喃自语,他难以相信,绝世独立,倾国倾城,这么美好让人心醉的女子,世上果真有么?

  此时坐在一旁的平阳公主说:“乐师的妹妹正是这样一位绝世佳人啊!”于是,乐师李延年的妹妹,那个有着沉鱼落雁容颜的女子,成了武帝宠爱的妃子李夫人。

  她的美有着聪慧独立的光辉,即便是离世,也理性地设置了一个温柔的距离,让武帝在往后的岁月念之不忘。

  李夫人入宫数年后,一场重病袭来,昔日的美人瞬间形容枯槁。武帝来探视,李夫人蒙被谢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武帝一再哀请见她一面,李夫人皆坚辞不见,惹得武帝十分不悦。后来,李夫人的妹妹问:“你为什么不趁机在皇帝面前托付家人兄弟?难道你恨皇上到这步田地?”李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果然,李夫人逝后,武帝以厚礼葬之,并提李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汉武帝对李夫人更是思念不绝,方士李少翁于是夜张灯烛,在帷幕外摆上酒席,让武帝坐于帐内遥遥观望。迷蒙中,恍惚见一位外貌像极李夫人的女子身影,在帐外走走停停,极目细看时,却又消失不见。武帝思念至极,凄哀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让乐府谱而歌之,又亲自作赋伤悼夫人:“……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下新官,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美人虽逝,却永远遗世独立地活在嫔妃无数的武帝心中,让他一生牵念不忘。

  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多么智慧的女子!不愿见帝,正是为了让帝记着她病前姣好的容颜;不愿见帝,正是为了深托家人兄弟;不愿见帝,是为了让帝永记她的拒绝,这心痛的距离美会让他怀念一辈子!

  李白诗中说:“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夫人这位聪慧的女子,早于李白八百年前,便已明白了这个道理。

  义山这首诗,短短四句似乎说尽了汉武帝的一生。汉宫,笼罩在武帝求仙的烟雾之下,到头来,却没有一条天梯引领着他去往仙界,只能在黄泉之下,寻找他永世的爱人。

  写这首诗时,大唐皇宫也笼罩在一片求仙的夜醮声中。三十三岁的唐武宗,因服食长生不老丹药,中毒崩于大明宫。因求仙死于丹药的皇帝,唐武宗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要不是迷信方士,要不是丹药的慢性中毒,唐武宗不会英年而殂。与文宗的节制隐忍不同,唐武宗喜爱歌舞游乐,倒也并未沉湎其中,甚至在他即位期间,因任用李德裕执政振兴朝纲,民生凋辟的晚唐才出现了短暂的会昌中兴。

  但是,这一切都因虚妄无度的求仙慕道而日渐式微又迅速败落,最终还以搭上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代价。

  武宗灭佛,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道士赵归真宣扬佛道不能两存,还会影响求仙修炼,导致唐武宗开始大举灭佛,并对其他四教祅教、景教、摩尼教和回教相应废除,异教寺庙一并拆毁,在拆毁过程中,甚至出现京城七十多位女摩尼,因无从栖身而全部自尽的事件。

  从此,唐武宗只把道教奉为圭臬,为求长生,迫切让道士炼制不老丹药。赵归真给唐武宗开了这样一副炼药清单: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鸡膜十斤,龟毛十斤,兔角十斤。这副清单与《红楼梦》中宝钗的冷香丸好有一拼,求之,几乎不太可能。但武宗贵为天子,除了星星月亮,又有什么不可以得到?于是,赵归真日日给他炼制仙丹,武宗服后果然精神焕发,却不知毒性已慢慢潜入体内,短暂的兴奋期后,武宗开始喜怒无常,日渐枯瘦。他宠爱的女人王才人婉转地劝他少服丹药,武宗却说:没事,道师说这叫换骨。脱胎换骨,快成仙了。

  但转眼间,武帝已病入膏肓。立储的事还没有尘埃落定,弥留之际却只顾念身边的女人。“初,武宗疾困,顾王才人曰:‘我死,汝当如何?’对曰:‘愿从陛下于九泉!’武宗以巾授之。武宗崩,才人即缢。”(《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上的这段话,司马光说得何其淡然。但那个红颜薄命的王才人,当她接过武宗递给她的巾绫时,内心难道只有哀恸和决然?是圣命难违,还是对爱情的抵死不悔?生不能做神仙眷侣,死也要长伴黄泉,这个邯郸女子的内心,是何其飒然贞烈,但是,陪葬于虚妄的求仙名下,再美好的爱情,也有几分冤屈和不值。即便她最后感动了宣宗,被赐为贵妃,与武宗同葬于端陵柏城之内,那些空名,又怎能酬付得起她如花的青春?

  在诗人李商隐的内心,整个会昌年间,到处都充斥着通灵夜醮的声音,它们远从汉宫传来,当无法成仙的汉武帝驾崩,它们又被接引着来到唐朝,来到唐武宗的会昌之年。从武宗即位的那天起,直至他在大明宫驾崩,在一场又一场求仙的法坛,和着炼丹炉通红的火苗和弥漫整座宫殿的丹药气息,夜醮的声音绵延不绝,通宵达旦,像一曲曲乱世的哀音。

  在这哀音里,一个残破的大舞台上,不同党派和不同面具的角色,粉墨登场。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诗群作品集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相思树上合欢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