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7章 辑四 交友与读书(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作者:阿龙

第17章 辑四 交友与读书(4)

  一个性情固执、不知变通的人,和其谈论事情的时候会非常得累,因为他心中一旦有了观点,不论是对是错,都会坚持而不会改动。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道理越辩越明,若是与固持己见而不肯变通的人辩论,则完全达不到讨论的目的,将精力放在这上面就是浪费时间。

  只有性情活泼、开通、能够接受别人意见的人,才是合适的商量事情的对象。在与之探讨的过程中,能够互相补充、互相指正,最终能够共同进步,讨论出来的结果也一定是较为让人满意的,好处自不用说。

  §§§第十四节 求学不可有止心,穷理需要有真见

  老祖宗说话

  川学海而至海,故谋道者,不可有止心。莠非苗而似苗,故穷理者,不可无真见。

  江流河川学习大海的奔流不息,最后能够汇入大海,因此,求学的人也应该在求学的道路上永不止息;田中的杂草并非稻苗,但是却长得很像稻苗,因此研究事理的人要有明辨是非的真知灼见。

  过来人的故事

  明朝医药学者李时珍,以恢弘巨著《本草纲目》闻名于世,他的巨大成就的取得,源于他在医药学问上永不止息的求索精神。

  李时珍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父亲李言闻便是一位名医。耳濡目染之下,李时珍从小便对医学这门学问兴趣十足。

  李时珍二十岁之时,遇到了好几例因为古医书记载错误而导致的悲剧。有一次,李时珍正在自家药铺诊病,忽见一大群人拉着一个郎中进来要求评理,为首之人指责郎中“庸医害人”,而郎中则辩解说所开药方没错。李时珍在检查过人们带来的药渣后,发现是药铺开药时将虎掌和漏篮子混淆了,而这也是古医书《日华本草》中的错误。又一次,一位医生给病人开了一味名叫防葵的药,结果病人吃后却死了;另一位医生给病人开了黄精的补药,也导致出了人命。这都是古医书上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混淆所致。

  对此,李时珍便思索了:世间药草何止千万,而其中难免有很多长得相似但是性理却完全不同的品种,若是仍然按照古医书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记载来做,必然会在治病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既然要在此道上明辨是非,求得真知灼见,便不如重新编订一部完备的本草书目。

  李时珍将他的想法告诉了父亲。李言闻并没有直接说支持还是反对,而是淡然地说:“你有修订本草之心是不错,不过这其中涉及到的学问浩如烟海,你做好钻研不息的准备了吗?”

  李时珍自然点头说:“既以此道为目标,任它如山似海,终会为我所畅游。”

  李言闻赞许道:“嗯,有毅力便能无所畏惧。不过,此项工作十分庞大,而关于本草的书籍亦有无数,你所读还远远不足,不如先沉心研读几年吧。”

  李时珍听从了父亲的话,此后的十年间,他熟读了《内经》、《本草经》等大量古典医书,搜集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于此同时,他还认识到,若要做到真正的明辨是非,还需要躬身力行,亲身实践。于是,他又踏遍四方、遍尝百草,最后历时二十七年,终于编成里程碑式的《本草纲目》一书,从此闻名海内外。

  点|睛|智|慧

  世间学问无穷无尽,就好像大海一样庞大,人的求学之心就好像涓涓细流,向着大海而前进。若是不能做到像大海那样生生不息、奔流不止,那么,人便很可能“断流”在艰难的求学道路上,最后一事无成。而相反,若是将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纳入自己的身体、心灵中,最后一定能够徜徉于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并在人生道路上开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来。

  在求学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若是没有明辨是非之心,那么就永远到不了真知灼见的知识海洋。

  §§§第十五节 以直道教人,以诚心待人

  老祖宗说话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荣也。以诚心待人,人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于求白也。

  以正直的道理去教导他人,即使他人一时不听从,但是自己却是问心无愧,千万不要委曲求全而有损道理本身;以诚挚的心态去对待别人,别人纵使一时不能体谅到苦心,日子久了自然会明白过来,不需要急着去表白什么。

  过来人的故事

  有一陈姓读书人,因多次科考失败,便找到一位刺史的帐下做起了幕僚。

  刺史帐下能人众多,出谋划策之人也不少,因此要搏得出位很不容易,许多人为求青眼相加,争相阿谀奉承,卑躬屈膝。陈幕僚因为要保持自身操守,并不屑于如此作为,反而多次以直言劝告刺史,惹得刺史十分不高兴。

  有与陈幕僚身世相近,亦是读书升迁无望,来此搏个前程的,自以为与陈幕僚乃是同病相怜之人,于是私下里悄悄找到陈幕僚,劝告说:“此地并不缺少聪明人,恰恰相反,能在这里混的人都不是简单人物。你以为你劝告刺史大人的道理,别人就没想到吗?错了,别人都一清二楚的,但是却不能照直说出来,照直说了便是与自己的前程过不去,那么到这儿来的目的岂不是达不到了吗?你啊,就是太正直了,但是正直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死板,在官场上混的岂能死板?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陈幕僚听了这番话后十分淡定,只是拿出一副围棋对来人说:“你所说的我都听见了,现在时间还早,我二人不如手谈一局如何?”

  来人以为陈幕僚接受了自己的意见,于是欣然与陈幕僚摆起了“黑白长城”。

  开局后不久,陈幕僚便以稳健的下法逼着来人几次改变棋路,至中盘,于中央屠杀对方“大龙”,来人额头汗水就没有停止过流淌。

  收起棋盘后,陈幕僚平静地对来人说:“我始终坚持我的棋路,因此而能步步为营,而你多方变幻,委曲求全,最后却仍落得被屠大龙的结局。现实中我亦认为如此,以正理去劝解刺史大人,我问心无愧,守住了原则,此心至诚。纵使一时不被刺史大人所接受也无妨,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像我这样的人不见得就笑不到最后。”

  来人见陈幕僚仍是“死心不改”,唯有摇头惋惜道:“不听人言,迟早要遭殃。”说完便无比遗憾地走了,只留下陈幕僚于晚霞中独自品茗。

  随后的日子里,陈幕僚果然如他所言,仍然坚持直言相谏,好几次将刺史气得几乎要赶走他。而在一次调兵探讨中,陈幕僚又直言指出刺史的一处错误,而此处错误其他人皆是附和刺史,由于有大多数人的赞同,刺史打算一意按自己想法来,对陈幕僚更加地不满了。

  不过,事实证明刺史的想法的确有问题,此次出兵剿匪不但损兵折将,连其本人都差点折在了里面。此次教训之后,刺史对陈幕僚的看法完全转变了过来,并当着众人的面褒扬他说:“我手下这么多人,唯有你能够以诚待我,今后在我面前,你但可直言不讳,我决不负你!”

  点|睛|智|慧

  有人以为,对他人说真话没用,反正别人也不会听,不仅白费了一番好心,说不定还会招来别人的记恨,得不偿失。因此便委曲求全,违背事情的真理而一味地迎合别人,让别人高兴。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害人害己的态度,因为不肯对别人直言讲理,导致其无法正视自己的错误。任由错误发展下去,不仅给别人带来危害,甚至还会损伤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而若是直言相劝,自己问心无愧,别人也会因为一番正确的见解而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警惕。

  在对待别人时,只要诚心到了就可以了,不必急匆匆地去表白什么。所谓高山常在水常东,纵使别人一时想不通,日子久了,自然会明白你的心意。

  §§§围炉夜话(原文)

  清·王永彬

  序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

  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

  咸丰甲寅二月既望王永彬书于桥西馆之一经堂

  心得

  夜里闲着无事,一边烤红薯,一边跟家人儿孙辈讲人生心得,随讲随记,就成了这本《围炉夜话》。这是作者王永彬的自谦,却也道出了这本书的特点:语言通俗,立论平和,不故作惊人语。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心得

  古人讲求心性修养功夫,强调自我反省,检讨每日行为的对错、得失,这样才能有进步。惕,警惕,戒惧。厉,自我磨练。

  与朋友交游,要学人的长处,即“见贤思齐”。读到智慧句子,必须身体力行,否则读了也是白读。

  既然穷,就数着钱过日子吧,这是现实所迫;勤能补拙,这是着眼于未来,让人看到希望。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话而杀身。人皆欲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财而丧命。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

  善谋生者,但令长幼内外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心得

  “代人作想”,也就是换位思考。

  “信”是立身之本,人无信不立;“恕”是宽恕、宽容,不懂得宽容的人,只会路越走越窄。

  会说话,会处人缘,这些是现代社会交际中很吃香的长项,有则更好,没有也不必自卑,苏秦的例子是一个极端。但与人交往,毕竟还是要以诚为先,嘴笨一点也没关系。

  人人都想发财,但钱多了,未必就更安全、更快乐、更幸福。关于财富的问题,后面还有很多地方会讲到。

  待小人宜敬,这是很实用主义的处世经验。敬,一是可以化解小人的敌意,二是敬而保持距离。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

  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于德行,不仅文章。

  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

  心得

  “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这句值得细细品味,无论多么困难的环境,挺住!挺住了就是强者,就可以熬出一片甘美世界。

  生资,即天分、天资。

  “风俗……”一句,是作者对于世情所发的牢骚,可以说奢淫、不廉不耻的情形,在人类社会大多数的时候都存在,我们可以做的,是要守住自己的心。

  “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这句很有意思:人的脸上,眉毛、眼睛、鼻子、口,组合起来是一个“苦”字,所以人活着就难得有安逸之时啊!这可真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有一点烦恼也是应该的。

  伍子胥报父兄之仇而郢都灭,申包胥救君上之难而楚国存,可知人心足恃也。秦始皇灭东周之岁而刘季生,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还也。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蠢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

  心得

  “暗然而日章”,暗然,昏昧的样子,章,同“彰”。平时看着不显山露水的,时候到了就会大放光彩。

  余庆,遗留给子孙的福泽;余殃,遗留给子孙的祸害。这个道理是说:与其多留财富给子孙,不如多做好事、积功德。而且,无论子孙是贤达还是愚蠢,多留财富对他们都是伤害!今天为人父母的,一定要多掂量下这句话。

  儿女无论是有德行还是没德行,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关键都在长辈们的教育是否正确,教育决定命运。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处乱世,其累尤深。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心得

  “利”字看不破,“懒”字丢不开,诚哉斯言!看世上多少人身败名裂,不就是败在一个“利”字上嘛!多少人事业无成,根本的原因也就是一个“懒”字!

  “以有德当大权”,当,担当、担任;大权,即大的权力。让品德高尚的人居高位,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正风俗、振风气。

  “乡愿”,也就是不分是非、表面装好人,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批评这种人是德行的敌人。“鄙夫”,粗俗浅薄的人,孔子说:“鄙夫……其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未得到的时候为得不到烦恼,得到后又为怕失去而烦恼。这种人很难缠,天天就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在与人斗、与己斗,遇到这种人算你倒霉。像这种人,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自己不要成为这种人。

  精明人个人利益至上,一心为自己打算,永远都不会吃亏,作为精明人的家人、朋友,有时也能跟着沾沾光。但是,真到困难时,精明人绝不会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照顾家人和朋友,更不用说其他人了。所以,应该远离这种人!

  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伶俐人做得来;仁有假仁,义有假义,可知仁义二途不无奸险人藏其内。

  权势之徒,虽至亲亦作威福,岂知烟云过眼,已立见其消亡;奸邪之辈,即平地亦起风波,岂知神鬼有灵,不肯听其颠倒。

  自家富贵,不着意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此是何等胸襟!古人忠孝,不离心头,今人忠孝,不离口头,此是何等志量!

  王者不令人放生,而无故却不杀生,则物命可惜也。圣人不责人无过,惟多方诱之改过,庶人心可回也。

  心得

  心能辨是非,有杆秤,遇事才能有主意,其实也是说,心中有了是非的定见,遇到利益的诱惑时,能把握住自己,不会“鬼迷心窍”、乱了方寸。

  一心追求、眼里只有权势的人,在外是领导,在家也是领导,走到哪里都拿自己像菩萨一样供着,这种人,很无耻。坏心眼多、耍奸弄诈的人,就算没事也会整出些事来,这种人,既无耻又可悲。

  “自家富贵……”这一句,道理非常棒。自家的富贵,不要时时放在心里、挂在嘴上。有些人,做个七品官就把自己当“父母”、其他人都是“属下”“奴仆”,手头有个两三百万元,就觉得别人都欠自己钱,看谁都是他们家的“长工”。对应地,别人家的富贵,见到了也不必在意,这才是好修养。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

  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阿龙作品集
西汉那些事儿学会涵养心性的小窗幽记洞察社会人生的增广贤文明白为人处世的菜根谭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