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致我们挥霍在路上的青春》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 德国(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致我们挥霍在路上的青春》 作者:梁小萌

第24章 德国(4)

  只不过,刚一出地铁口,我所面对的却是柏林最现代化的地点之一。高楼林立,玻璃墙面倒映着青空和流云。IPAD广告、索尼中心、德铁DB大楼……宽阔的街道,高耸入云的大厦,穿行的车辆和熙攘的人群,却唯独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历史感……想来也不奇怪,毕竟在20世纪20年代时,这里曾是欧洲最繁华的广场,而柏林重新统一后,它也理所当然地被选为第一批重建地之一,代表的是这个涅盘后的城市的新面貌。

  本来,我对自己怀抱着的那丝缅怀的心情有点失望,但走了几步终于见到纪念墙时,远远地看到了盖章员先生!他穿着军衣,笑容亲切。你把护照递过去,他就会把查理检查站和英法美苏各种机构使用的章盖到你的护照上,口中噼里啪啦地报着它们的名字,末了微笑着说“Welcome to the East”——现在你在东德了。虽然我一度怀疑这里不是应该说“Welcome to the West”么?

  盖章员先生的身后是3段残存的柏林墙遗迹,上面画满了涂鸦,也黏着口香糖,彼此间用展板连接,上面有过去与现在相对比的照片。看着所有伤痛的过往都在时光中变成了凭吊的历史,忍不住又感慨了起来。

  我出生在一个太好的时代和太好的地方,没有经历战争,没有经历分离,也没有经历饥荒……我可以站在遗迹面前,怀着严肃的表情和做作的心情去悼念一把,去了解战争对这个城市的蹂躏,想起那长达将近30年的近在咫尺却永远无法跨越的距离。但这里的荆棘终究没有伤过我分毫,我如游客一般匆匆而过,甚至可以在离开这里的下一秒就迎着头顶的阳光继续漫步街巷。但这里却是曾隔绝了亲人,甚至隔绝了生命的地方。很多人不愿回首这里,很多人会在这里真正地被触动心弦不能平复,而这些都是我感受不到的。

  所有对于那些未经历过的历史,只能靠眼前的黑白图片搭配着文字来加以想象,但这些,柏林人、德国人都记得,他们时时都没有忘记提醒自己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历史。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了这个民族的高度。在这方面,德国人赢了。

  之后,我又去了波茨坦广场附近的柏林墙遗址,那个露天的展览中有更多的历史资料。展览布置得很用心,从照片到文字到语音解说,极尽详细。人们来到这里,更像是来到了历史教育基地。

  已是五月末的柏林,太阳烤得人浑身热辣辣的。汗顺着脸颊渗出来,眼前的光景要手遮在头顶并眯起眼睛才能看得舒服点。热得心浮气躁。几十年前的五月,一定也有这样燥热的阳光吧。只是那时的人们,看到的天空会是这么明媚的么?为什么总觉得那个时候的光景,会如眼前的照片一样,是黑白色的呢……

  勃兰登堡门东边的是1.5千米长的菩提树下大街,这条有着唯美名字的绿荫长廊两边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浪潮,有国家图书馆、洪堡大学、国家歌剧院、纪念在一战中牺牲的普鲁士士兵的新岗哨、军械库等,另一端则连着博物馆岛。柏林的老博物馆是岛上最有资历的老成员,也是德国的第一家博物馆。除了新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之外,与它们同处一个广场的还有柏林大教堂。这里是柏林最为集中的文化中心。从此往北走是柏林时尚和夜生活聚集地的活泼的哈克夏庭院(Hackesche Markt),往南则是被评为欧洲最美丽广场的御林广场(Gendarmenmarkt)。御林广场不大,有一对连生活在柏林多年的德国人也不一定能分清楚的双子建筑相互呼应,一个是德国教堂,一个是法国教堂。两座教堂的中间是音乐厅,每年夏天的七八月间都有露天的古典音乐演出,年年爆满,音乐厅正前方是手持书卷的德国诗人席勒的雕像。

  笔直的菩提树下大街在止于勃兰登堡门之后,继续向西延伸下去的是6月17日大街,因为二战后苏俄红军镇压了在这条街上由东柏林工人发起的游行,便以当时的日期作为纪念并来命名。6月17日大街在中央有着维多利亚女神的胜利之柱的环路处被截断。而环绕了纪念柱周围和整条大街两旁的是大到夸张的蒂尔加滕(Tiergarten)。这是柏林最大的公园,是这个城市的天然氧吧,只要摊开地图一看,就能见到一大片绿色,霸气又醒目地盘踞在市区的心脏地带。爱运动的德国人即使上了点年纪,也能很利落地踢着球。不踢球的他们在散步,在跑步,在骑自行车,在一大块摊开的餐布上坐着野餐……我从反方向与之相邻的动物园往回走,在幽绿的林荫路里面很努力地走了很久,却发现自己在地图上移动的距离简直让人绝望,所以在城市中暴走一天后终于在这时败下阵来,乘着公车回了城中心。

  阿菊曾给我推荐,如果不想花额外的钱去坐观光巴士的话,可以搭乘100路和200路公交,这条线路沿路停经很多知名景点。我就在亚历山大广场附近搭上了100路,它沿着菩提树下大街并经过勃兰登堡门,最终一直驶到动物园,然后可以再坐同线路或者地铁、S线回城。

  下车后我在附近闲逛,路遇邮局,买了一张拼着各个年代的勃兰登堡门的明信片,在自助机器上花0.9欧买好一张国际邮票,巧的是上面同样印着勃兰登堡门。贴好,把它放进黄色的邮筒中,希望它能早日到达那个同样喜欢德国的朋友手中。

  只是,对于到了慕尼黑还能期待下猪肘配啤酒的我来说,来到柏林只能惦记咖喱香肠(Currywurst),实在太沮丧了。虽然我把挚爱的地位都留给了巴伐利亚白香肠,不过在咬下咖喱香肠的一瞬间,烤得皮儿焦的猪肉肠又脆又弹牙,然后蘸点被狠狠地挤了一大坨的番茄酱和撒上的咖喱粉,就算配的是一个硬到硌牙的面包,那弥漫在嘴里的微辣的香气,暖洋洋的味道让我也大概猜到了,为什么柏林人那么爱它,又把它作为推荐给世界各地而来的友人们的当家街头小吃了。除了贩卖的小亭子,柏林还有很多流连在街头的卖着香肠的小哥们。他们用腰胯的力量就能在身前挂上一个香肠烤盘、背后是动力装置,上面还有个伞,可遮阳,可避雨。于是,只要一个人就可以撑起一个流动的小铺,德国人实在太聪明了!吃腻了香肠,我还会去找在德国的连锁海鲜快餐店Nordsee吃一份夹着三文鱼的三明治,或者继续不厌其烦地探索各个烘焙坊中烘烤得漂亮的面包和蛋糕。

  柏林是个与其他城市都不太一样的地方。

  这一路走过了这么多城市,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刷新着自己的知识库,并带着好奇心感叹“哦!原来这里是这个样子的呀……”但柏林不一样,在来到这里之前就知道它的伤痛,即使我的历史真是差得不足以支撑起再多的感慨,但真当走进时依然像是在经历一场历史与现代交错的舞台剧,有很多未料到的复杂情绪向心口不断蔓延。

  在街边墙壁、在地铁通道、在大小店铺,总有丰富的涂鸦不断地挤进双眼;城市很大,再也不能像在其他城市那样可以以脚丈量,而是要靠着地铁U线和轻轨S线轮班倒;各种风格的新老建筑不断交替,有新古典主义的勃兰登堡门,也有透明玻璃圆顶的现代国会。但无论走到哪里,我总会想起柏林墙,想起那些被荆棘的铁丝网束缚的城市和阻隔在两边的人民,想起老照片中看到的那些失去了颜色的天空,好像那些锐利的刺尖,依然可以在轻触时就留下鲜血一样。这些反复出现的情绪就像每过一个马路就总要面对那亮着的红色或绿色的交通小人Ampelmann一样。

  但正因为心疼,就越想好好地去了解它、感知它,并更加爱上如今这个糅合了来自世界各地各种族的人们,迸发着越加鲜活生机的柏林。

  我一直觉得,如果可以让我挑一个欧洲的城市去生活的话,首先跳到眼前的一定是伦敦或者柏林。但前者实在成本太高,且愈发保守地控制外来人口,那么,柏林就是最好的了。它对有灵气的、不甘平凡的、想要去创造点什么的年轻人总是很宽容。你可以去博物馆中汲取它丰厚的文化气息,也可以宣泄才华或醉生梦死。可以选择去住地下室,但也可以付得起工作室的租金,生活所需的支出都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丰简自由。当我走进波茨坦广场旁看上去颇精致的Arkaden商场时,不管超市还是店铺,提供的却是质量良好的商品。在见到4欧一双的红色板鞋后,我终于在旅途将要结束时把穿了一个月前后,都破到惨不忍睹的运动鞋毫不犹豫地扔掉。

  柏林是我喜欢的地方。这里有太多的精彩,太多鲜活的涂鸦,就像伦敦一样,时时刻刻那么热闹。只不过,伦敦有太多的华贵大气、骄傲和不羁,而柏林却总藏不住地从骨子里透出沧桑。它不会立刻出现在你的眼前,但却可以让人在不小心的一个深思后,就忍不住心有戚戚地像是被戳了一下似的。不过,正因为曾有伤痕累累的过去,让人感受到它现在是活生生的,依然有着自己的脉搏和活力的,正在从过去的伤痛中不断恢复、恢复、恢复……

  在德国其他城市旅行期间,当地人,尤其是稍微有点年纪的,都以生活在汉堡、慕尼黑这样经济富裕的地方而自豪,他们通常得到了良好的地位,也享受着丰富的物质馈赠。在那些重视金钱和利益的环境中依然活得潇洒是多么了不起。但对我来说,柏林最棒。

  就像柏林市长的那句话,“柏林很穷,但是很性感。”

  它是个怎么都逃不过关于历史的各种联想的城市。不过,它对异族的不宽容和载满了历史的柏林墙早已渐渐地退入了幕后。就像最初迎接着所有来到这里的,有着清亮玻璃天顶的中央火车站一样,就像出现在国会、波茨坦广场、哈克庭院那些无处不在的敞亮的建筑一样,就像想要站在站台等车却经常能见到从头顶天棚倾泻而下的阳光一样……透明,是属于这个城市最华丽的一场转身。

  我想,下次再来柏林时,我一定不会那么纠结于过去,而是更加敞开心扉地去看它现在的样子,正如它一直敞开了双手来迎接我一样。

  波茨坦:昔日欧洲最壮观的首都

  在波茨坦的无忧宫被称为是普鲁士的凡尔赛。在普鲁士王国已经退出了舞台的现在,大概也只有从这里仍能见证它那曾经雄霸一方的光辉和气势。

  从柏林到波茨坦很方便,只要坐轻轨7号线(S7线)列车就可以在四五十分钟后到达这个世界遗产小城。火车站中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指着站门口的公车站告诉我从那里坐车可以直达无忧宫(Schloss Sanssouci)。

  无疑,弗里德里希二世,也就是腓特烈大帝所钟情的这所夏宫辽阔又华美,这个穷兵黩武的帝王虽然在打仗方面的疯狂程度可以与希特勒相比,敢独力与法、俄、奥抗衡,而一旦艺术起来甚至能设计出这么一个怡人怡情的行宫。无论在外可以如何所向披靡英猛决绝,内心深处渴望的依然是一份平静和安宁,想必这才是人最真的本质,一代帝王也不例外。所以,弗里德里希创造了这座梦想中的行宫,以绿荫、花园、小径、喷泉、希腊神话的雕塑环绕,与天地为伴,与自然共处,并以法语中无所忧愁的“sanssouci”一词为它做最后的定义。

  无忧宫使用了让人心情愉悦亮丽的明黄色,与同样仿照而建的维也纳的美泉宫有极其相似感觉,只不过无忧宫沿用了洛可可的建筑风格,连里面的那座中国茶屋也是东方风格与洛可可的混搭。宫殿建在阶梯形的有着玻璃暖房的6层葡萄园上,与凡尔赛宫或美泉宫相比都多了些田园味。除了正宫以外,周围仍散落的大大小小的宫殿和包围着它们的花园,整个山丘变成了皇家的园林。

  在300多年前的曾经,波茨坦是“欧洲最壮观的首都”。

  我来到波茨坦的这天是个周日,在打算去无忧宫时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件事。半下午后坐车回到火车站,开始沿着小路向北往市内走时才发现老城区如此清净。一路上,所见行人不多,本就宽敞的大街更见空旷。所以,谢谢阳光的陪伴,才让我看到这份光景时不会觉得凄清,反倒偷得一份不喧嚣的沉静心情。我很喜欢这种清静又不吵闹的小镇,骑上自行车,就算不用去近郊的夏宫花园,也可以在城市里散心。

  在弗列德里希大街上走,右手边有一座红砖砌成的圣彼得与保罗教堂,它正对的是勃兰登堡大街,连接这条街另一头的正是勃兰登堡门,同样是为了纪念7年战争胜利的一座凯旋门,只不过它比它在柏林的那个更出名的妹妹更加年长。继续在弗里德里希大街上的行走,可以在路尽头看到双塔的城门瑙恩门(Nauener Tor)。再向西就是猎宫门 (J·gertor),它们一起组成了守望波茨坦的三大城门。

  除了勃兰登堡大街以外,其他的地方都人群稀疏,倒不如说,即使是这条大街,也只是相对热闹而已。人们可能是邀请着三五好友躲在家中后院BBQ,又或者走进了离城中心不远的树林或湖边。总之,他们很少出现在我的眼前。

  城中重要的景点并没有太多,又托了周日不营业的福,所以可以理所当然地把时间花在一顿下午茶上。在咖啡屋里点上三明治和糕点,配上一杯咖啡,端到户外的晴伞下。一边满足口腹之欲,一边看着阳光停留在桌角上好看的光线。坐在一群当地人中间,闲散地晒着太阳,看着集市上的光景。这应该就是周日下午应有的心情和风景。我看到不远处有一位先生一边翻着报纸,一边时不时地吮一口手中的冰激凌,想必那冰凉的清甜多了阳光的味道更加诱人吧。果然,周日的时光就是要在一片宁静中过得悠远又散漫才好啊。

  我很喜欢在像波茨坦这样的小城中信步,并不一定在看到教堂时就翻阅手头的资料然后进去瞻仰一般,也早已不会勾出那些景点并一一到访。只是在街上闲走,只是想要揣度一下住在这里的人的心情。大概,也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让心跟着周围的环境一起静下来,才能发现平平淡淡的简单生活就很美。

  在波茨坦瞥了几眼后我就折回柏林了。

  不用做再深一步的探究,就这样就很好。

  我的柏林host,我的天使

  我想,对康斯坦茨的喜欢,是在踏进她家门的第一眼开始的。

  在她家临着阳台的墙壁上,有一排玻璃架子,上面摆满了梦幻的色彩。我站在门口远远地看去时,已经把兴奋提到嗓子眼了,“这……这不是那……”是啊,什么来着?这些漂亮的闪烁着五颜六色奇幻光泽的小瓶子们!

  “哦?你知道这个心理测试?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帮你测测。”

  经她一说,我终于想起来了,网上曾流传的一个测试,图片上是80多种有着上下分层的不同颜色的瓶子,你选出你看着最喜欢的一个瓶子,然后它会告诉你是怎样的性格。只是没想到,这些瓶子竟然还有实物?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梁小萌作品集
致我们挥霍在路上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