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光年之美国梦》在线阅读 > 正文 光年 第三章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光年之美国梦》 作者:春树

光年 第三章

    John从五月底就开始对我冷淡下来。那其实只是我们恋爱后的第二个月。有许多迹象可以表明他其实已经萌生退意,只是我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与他视频的时候,有人敲他房间的门。John的表情一瞬间变得紧张而尴尬,他说那是他的房客。我明白他是指他的前女友。他们在一起五年,分分合合十几次。那个女孩现在仍然住在他们共同的房子里,据他说是因为她没有钱自己去租房。

    我以为只要坚持,就会见到他。我以为之前的所有挫折只是考验,是极乐到来之前的黑夜。哪知整个故事都是一条下滑线,之前的抑扬顿挫只不过是为了让它下滑得更有力更鲜明些。我阻止不了它下滑的速度,只好跟着它一起坠入地狱。之前我所说过的不离不弃,就是如此吧。

    我生日的前夜,凌晨一点半,手机突然响了一声。是John发来的短信,我盯着这个名字凝神良久,半天才打开短信来看。他说他想我,并且再次向我道歉,他说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对待我。

    他怎么还活着?并且提醒我他对不起我这个事实。我用尽各种方法令自己忘记了那三个月的日日夜夜,而他居然又再度挑拨我那早已经被毁灭的热情。我光着脚愤怒地跳起来,关了手机。在这过程中,小腿碰到了床板,一阵疼痛。

    我再次失眠了,躺在床上再也睡不着。只有空调发出枯燥的嗡嗡声,干脆爬起来看周写的小说。一直看到天开始发亮,视线变得模糊再也看不清楚字迹为止。我听着电脑里的音乐,慢慢睡过去。

    周是我在网络上发现的奇迹。三年前我就看过他在网上的小说,我惊喜地发现,他写的小说内容如此对我胃口。只是他旅居国外,个人生活非常神秘,在我认识的朋友圈子中,也根本没有人知道有“周”这个名字的存在。

    从来没想过会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相识,直到一个月前我发现了他的MSN。我立刻加了他。

    他说他在悉尼。悉尼?那不是我半个月后将要去的地方吗?我会在半个月后与一些作家们有一次澳洲之旅。那时我和John还没分开,为了在北京陪伴John,我曾想过要拒绝这次旅行。

    一个月前,我刚从灾区回来。疲惫不堪。我去邮局,给John寄了一件写着“ILoveBJ”的T恤和一本书,在里面夹了封很长的手写的信,向他倾诉内心的热爱与挣扎,我说谢谢你终于买了机票,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然而,一切不可预知地向下滑落。几天后他电话不接短信不回,一切故态复萌。爱,越来越变成了我一个人的事。我甚至恶毒地想他那里怎么也不来一次地震啊?以前再痛苦再难受也想着压抑自己,我怎么会爱得如此荡气回肠又遭遇如此的冷漠?我几乎都要因爱生恨了。

    就在那夜,嘉来找我。我们坐在街心公园里,听着晚风吹动白杨树哗啦哗啦的响声。

    已经是夏夜了。

    “我喜欢你的发型。颜色也很适合你,像《低俗小说》里的乌玛?诺曼。”

    我走的时候北京还是暮春,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夏天了。在兰州停留的那夜,我冲到目光所及处的第一家美发店,换了一个新发型。实在等不到回北京再做这些事,路途中看到的那些悲伤和压抑已经要压垮我。本来我是想染成深蓝色,但那家美发店实在太小了,染发膏都是我没有听说过的牌子,我只好放弃了染蓝色的设想,选择了比较容易染的浅栗色。

    嘉瘦了很多,我几乎认不出她来。“我很难过,一个星期都吃不下饭。”

    那应该属于神经性厌食。爱情的力量摧枯拉朽,能建立和毁灭任何事物。

    “爱情比命运更不公平。”

    “是的,不公平的是:为什么难过的是我们?”我反问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你和John还好吗?”她问。

    “不好。”

    我只是觉得难以为继,不知该怎样才能继续下去,不知道这样坚持下去有没有意义。我以前毫不怀疑,我们可以平等自由相处,如果有这个机会的话。我更不怀疑,如果有机会,我们将可以一辈子这样相处下去而毫不厌烦也不会有争吵和泪水。天呐,我以前在说些什么呀,我肯定是错了。

    我对自己很抱歉,居然需要从头推翻曾经的设想。居然要承认爱错了对象。我几乎无法原谅自己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变得这么糟糕。

    我对他也感到抱歉。他的确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只是最后,我还是恢复本来面目了,并且更糟糕——我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压下来恨的念头。

    “也许我爱错了。”她说,“在此之前,我都只爱女孩子。这是我第一次爱上一个男孩,但我发现爱情是如此痛苦,而对我们这种人来说,承认自己爱错了又是如此艰难。”

    “阿咪走的时候,我以为我再也不能爱了。她耗尽了我百分之九十的爱。如果我只剩下了百分之十。只是这百分之十的爱,也比大部分男子给我的要多。”

    阿咪是她在北大的同学,她最爱的人。阿咪研究生毕业在深圳找了工作,嘉得知此消息后如丧考妣,竟然开始吐血。此后她心死,用最后的十毫升爱爱上了一个男人。

    “现在我只剩下三毫升了。”

    她低着头,所以我没有看清楚她到底有没有哭。但我知道夜空是湛蓝色,使我回忆起今年四月。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四月好像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John走的时候是残忍的四月。他临走前的那天下午,我陪他去三里屯文身。他选择了中国国旗的图案。我情不自禁地认为以后每当他看到手臂,就会想起我。

    我目送他走过安检处,便走出了机场。路上的桃花、梨花已经开了。北京最美而又最短暂的春天来了。道路两侧的树上开了许多粉红色和雪白色的花朵,粉嫩的花衬着绿叶,美得令人精神一振。

    尽管天色阴沉,空气却香气四溢,那是潮湿的泥土混合着点点花香的味道。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春季的空气,这是爱情的味道。

    我整夜整夜阅读一本厚重的美国现代小说。它讲了一个人应该坚持成为他自己。看累的时候我不经意地转过头,希望他就在床的另一边陪着我。我的心里涌动着一股柔情。仿佛我们相识已久,我们可以待在一起,无所谓对方做什么,也觉得心安理得。

    有太多夜晚我毫无睡意,脑海中不停地出现各种意象,每一种都是关于他的,耳边也在同时进行着英文对话,我自己与自己造句,假想与他对话。

    正在想着,他发来短信:我以后再也不会离开你了,亲爱的。

    我便再也睡不着,索性爬起来查他所在的城市的概况。克里夫兰,工业城市,位于美国的俄亥俄州,四季分明,温差很大,黑人人口占百分之四十。

    就这样,我凌晨才睡去。而早上七点半又要起床去上课。下课后,我常常待在同学的宿舍里消磨时光,喝咖啡、谈天说地或者看John从邮件里传给我的音乐录像带。其中有一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是一个男人,他在地下隧道中面无表情向前走,走向对面开来的车,被车撞倒后站起来又冲向另外一辆车,重复,直到整首歌结束。这个MTV看得我们满头雾水,不明白他是为了什么。

    我的同学终于忍不住告诉我他们觉得我太孤独了。他们在上学的这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有短暂的情人,我却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过。现在看他们搂抱在一起的躯体,我感到刺目。

    “为什么?”我反问道,为他们无法理解我的幸福感到难过。

    “你真的要等他吗?”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

    “当然。”我简单地说。

    那时我以为我要死在每天下午五点钟升起的淡淡忧愁中,还有那薄雾般的早晨、寂寞的午夜。我曾像守着神话一样守着爱情,像期待奇迹一样期待他的到来。爱快变成了信仰,可见坚持的难度。如果我再也见不到他,该如何将他遗忘?我对他的爱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像大水冲垮了堤坝,一发不可收拾,思念令我变成一具等待的化石,除了心脏是柔软的,身体其它部位都如石头般无欲无求。

    他给我写来邮件:茱莉,你看起來虽然孤独,但是却有着无法用世俗眼光可定义的宁静的美。如果有一天我们无法再相见,泪水将从我的心中流出。

    我一下子感动起来。对他的爱就是这样通过短信和电话和邮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我真正爱上他是在那天,电话里John用他年轻而诚恳的声音焦急地对我说:我们结婚吧,这样你以后就可以跟着我去美国了。

    当即我便哽咽起来。日后他在邮件中说我们只认识了三天,却决定共度一生,这对他来说都太快了。不,我差点大声喊出来,怎么会太快了呢?怎么是三天呢?也许对你来说仅仅是三天,而对我来说分开后的每一天也如在一起时一样的真实、一样的刻骨铭心啊!

    那几天北京经常下雨。雨过天晴后的天空是湛蓝色,像我小时候经历过的九十年代的北京。我慢慢走过绿意朦胧的街头,呼吸着春天的味道,想着他,如果他在就好了,如果他在,我该有多么幸福!

    那是我最后的快乐时光。那是个春风沉醉的夜晚,我和朋友嘉约在西单,我看见她开心得漫溢的样子,拉着她爱人的手慢慢融入黑夜。

    只是此后五月顺理成章地到来。这是充满了眼泪和汗水的一个月。那天像一个黑色的休止符,杜绝了所有的快乐。那天整个南中国都在地震,北京也有震感。我和嘉坐在酒吧里聊天,对未来都产生了某种不确定感。在种种变故中,我们迅速变成了怀疑主义者。

    烽火连天,颠沛流离。我濒临崩溃,迅速消瘦下来。我一遍遍地查看他曾经给我发过的邮件,急切地想要找到他爱我的证据:我爱你超过世界上的一切,请等着我,亲爱的。

    上帝啊,如果你和我的痛苦一样多,那么你是如何忍受的呢?

    我终于搬到了学校去住。这样起码不用早上再去赶一个小时的地铁。即使与他通过电话,也仍然无法缓解那种完全无力与被动的感觉。而大部分英语单词在开口前便忘却了,通电话时说出的都是无时态的最基本的单词。他总是在Skype的时候问我,为什么你看上去那么悲伤。是的,为什么我看上去如此悲伤?是我太勇敢无畏还是过于不切实际?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或某个人竟这样难,如同吃了黄连。

    大地震的三天哀悼日过后,我立即报名参加了去灾区一线的采访团,并且在第二天下午便坐飞机离开了北京。

    我写邮件告诉他我要去灾区了。他没有回信。出发那天,我在出租车里给他发短信问他能否给他打电话。他说可以,但他在酒吧,噪音很大。我说那我在短信里告诉你吧。我解释了一下情况,他没有回短信。也许他并不了解我此行的意义。

    我想间隙就是从那天开始的。起码在我的心中,就是从那天开始的。

    我们要在灾区停留十天,在这十天内很难上网,手机也不一定随时有电,在客观条件上失去了和他主动联络的可能性。我在心里是多么依赖他啊。一想到这么长时间看不到他、听不到他、感觉不到他,我便心生恐惧。

    在兰州时,我收到他的短信,说买了回北京的机票,将在我生日当天下午抵达北京。我欣喜若狂,这条短信就像一颗精神原子弹,让我忘记了坐了一天长途车后身体的极度疲乏。唯一的忧虑便是我突然想起我们有四天没有通电话了——

    后来是十天。

    十五天.

    再后来是永远。

    也许是国内形势太乱让我们变得如此悲观如此惶惑不安,让我们这么着急想和一个人在一起,这么需要温暖和回应。或许我应该检讨,检讨为何如此需要某人,为何自己不能活。

    我知道,最痛苦的时候还未到来。如同地震一般,我的心脏就在震中。

    也许下礼拜才是最难熬的时间。那一定是放手前最后的挣扎。怀疑自己曾经的选择是件痛苦的事。余震不断,灾后重建又如何开展?

    周拯救我于水火。他热情而直接,像曾经的我。只是如同John隔着整个太平洋,这次我和周隔着整个印度洋。

    我决定去参加这次旅行。那夜我准时入睡,睡意重新归来,像久违的老友。

小 说t x t-天堂[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春树作品集
红孩子2条命长达半天的欢乐北京娃娃光年之美国梦抬头望见北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