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能源博弈大战》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7章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能源博弈大战》 作者:韩立华

第37章

  第2篇第7章第3节“走出去”成为可行选择 (4)

  能源合作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合作,地缘政治影响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客观现实。和单纯的石油买卖不同,大型石油开采项目的保障,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与稳定,涉及更多的政治较量和大国因素制约,决不是单凭地理因素就可以决定的。所以,作为两个相邻的大国,中印能源合作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关注不断升级,以及产油国、消费国和能源过境国之间的能源博弈愈演愈烈,中印能源合作的地缘政治环境异常复杂。

  首先,美日出于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考虑,不断以经济手段拉拢印度,与印度在亚洲的战略一拍即合。日印欲建立特殊经济伙伴关系,并计划于2008年完成印日间的CEPA谈判。日印在政治、军事、经济、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正日趋紧密,除了在“争常”问题上相互捆绑外,还在海上安全及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美国也大肆抬高印度在亚洲的地位与作用,并且加强了同印度在能源,特别是核能领域的合作,建立了新的美印核能联盟。对于美国来说,印度不仅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潜在大市场,而且在战略上也是制衡中国的一个重要筹码。而冷战结束后,印度最重要的外交目标就是积极寻求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因为这既可以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承认其大国地位,又可以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得到好处,在战略上保持对中国的牵制与压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印度与中国加强能源合作似乎更多是为了平衡两国关系,不能排除印度在借中国之力为自己谋求更多的能源经济利益。

  其次,尽管中印两国政府积极倡导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但鉴于一系列经济、政治和地缘战略方面的原因,中印两国在能源上实现战略联盟并不容易。因为能源安全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过于重大,所以,能源要真正实现战略合作绝非易事。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中国在俄罗斯、苏丹、委内瑞拉、越南、缅甸以至整个西部非洲的市场开拓中,都碰到了相同的对手——印度得到佐证。中印双方争夺能源的焦点已经从中东、中亚转向了新兴的印尼和非洲市场,几乎每个能源富国都同时是中印两国能源外交的目标。2005年1月16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指出,印度必须在能源领域迅速赶超邻国中国。

  他同时表达了政府对能源安全计划制订的紧迫感,他说:“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在能源安全领域制订相应计划,比我们超前很多,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辛格在新德里召开的亚洲石油峰会上,针对印度国有油气公司与中国三大油气公司在俄罗斯、中东、非洲竞标油气开采业务发表评论时指出,印度政府应鼓励油气公司扩张做大,成长为跨国公司。为了真正赶超中国,印度石油部长艾亚尔早前曾发表言论称,政府可能计划通过合并,把印度所有国有油气公司整合成一个或两个大型公司,此次辛格鼓励印度油气公司做大也暗含着合并意图。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辛格的发言实际上是政府为石油公司并购和海外扩张开绿灯。印度14家国有石油公司表示,要团结一致地与中国争夺海外油源。印度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印度天然气公司董事长说,印度必须赶上中国,因为不论到哪个国家,不论是开采、炼油,还是天然气事业,都能见到中国公司的身影。

  中印深化能源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双方对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相似的看法,两国均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反对在国际关系中动辄使用武力和强权政治。有了这个政治基础,两国未来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应该会有进展,特别是鉴于中印两国所奉行的多极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都没有与英、法、俄、美结盟的现实,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两国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是可行的。

  印度曾经有不少人对中印开展能源合作持有戒心,认为能源是各国争夺的战略资源,是不能合作的。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印关系改善以及双边经贸合作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年来不断受到高油价的冲击,印度开始把目光转向与中国进行能源合作上。印度石油部长艾亚尔在2006年1月率领印度石油天然气界高层人士访华时,特别提出了与中国联合竞购的要求,认为中国在促进和支持亚洲区域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领域的合作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印能源合作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访问期间,中印双方有关公司分别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希望在油气开发生产以及城市天然气运输等领域展开合作,建立双方合作监督机制,等等。

  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日同为东亚能源消费大国,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由于担心国际石油供应的暂时突然中断或短缺以及价格暴涨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中日两国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实现本国石油进口的渠道多元化。而这个浑身解数自然就包括中日之间围绕油源所展开的明争暗斗。

  1.中日争油,“狭路相逢”

  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日本的石油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其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是中东。由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导致中东战乱不止,也由于俄罗斯、中亚、北非等新能源供应地的崛起,世界各国为确保能源供应安全,都在积极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其结果,消费国往往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迎头相撞。而中日这两个不能“免俗”的亚洲最大油气消费国,发生碰撞的频率自然要高于其他国家,可以说世界上凡是有油的地方,都会看到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身影。中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角力,几乎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中日在俄罗斯、中亚等地的“狭路相逢”,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关系。围绕安大线与安纳线的明争暗斗不过是起了个头,而在东海油气资源开发权上的激烈争执更是印证了竞争形势的严峻。由于中日激烈相争,使拥有丰富资源的俄罗斯得以在铺设管道问题上待价而沽,使中东原油卖给中日等国的价格高于卖给欧美的价格,使欧盟有望从俄罗斯得到更多的石油供应。日本不惜使用“金钱外交”,千方百计地与中国争夺油源,使得中日两国的石油矛盾随着中国对能源和资源需求的不断上升而越来越公开化和白热化,直接导致了两国在东北亚地区能源领域的竞争升级。

  2.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韩立华作品集
能源博弈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