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概览(2012~2013)》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0章 南亚安全形势不乐观(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概览(2012~2013)》 作者:谭凯家

第30章 南亚安全形势不乐观(6)

  然而,在2012年底,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边境地区又发生了新的交火,印度指责巴基斯坦五天内四次向印边境哨所开火。据《印度时报》2012年12月10日消息,印度官员称,巴基斯坦方面再次违背停火协定,巴方士兵8日向沿着印巴边境实际控制线的印度哨所开火,不过未造成人员伤亡。该官员还称,这是近五天内巴基斯坦第四次违反停火协定。事件发生在印巴边境的本杰地区。印度国防部一名发言人称,巴方士兵大约从当天晚上7点30分开始开火,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30分,印度军队予以了回击,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据悉,印度与巴基斯坦停火协议于2003年11月26日生效,但此后双方多次互相指责对方违背停火协议。另据此前媒体报道,巴基斯坦方面此前也多次指责印度方面违背协议,从克什米尔印方控制区域向巴方一侧开火,导致巴基斯坦士兵死伤。

  进入2013年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地区的太平景象被尖锐的枪声打破。双方军人两度交火,互有死伤,令人忧心。自1月6日以来,印巴军方在克什米尔边境地区多次交火,双方均坚称有己方士兵在交火中阵亡。印巴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武力侵犯对方军事分界线,克什米尔的老问题仍然纠缠不清。1月16日,印度军方发言人贾格迪普·达希亚称,印巴双方为缓解军事紧张,已就近期克什米尔边境交火事件达成谅解。达希亚称,印巴双方的军事行动总指挥已就边境交火事件达成谅解,这有助于缓解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军事紧张。印巴双方的军事统帅在长达10分钟的通话中达成了谅解。除此之外,达希亚还表示,印度从未违反与巴基斯坦签订的停火协议,印军与对方交火只是出于报复。巴基斯坦已确认印巴双方达成谅解的消息。巴基斯坦对15日印军杀害巴士兵事件表达了强烈抗议。不过,双方均同意有必要缓解边境地区的紧张态势。

  印巴冲突勾起核武隐忧。印巴两国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的这些小规模军事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因为印巴两国都已经拥有核武器,一旦冲突升级,全球可能将面临重大的安全危机。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称,印巴两国都在为自己的核武库升级。印巴作为南亚地区两个最大的国家,一旦冲突升级,酿成大战,势必将南亚地区拖入火海。好在两国政府目前尚属理智,正通过外交渠道进行沟通抗议,没有让军事冲突进一步激化。所以,印巴边界的这些冲突应被视为偶发事件,不会导致大规模冲突。但毕竟双方都有军人死伤,且两国军方相互指责,因此有可能对两国在2012年2月重启的和解对话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印巴关系时好时坏

  1.印巴海军展开军备竞赛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印度海军已经绘制了宏伟蓝图:2020年部署包括航空母舰、常规潜艇和核潜艇在内的大约140~145艘军用舰船,现有的135艘主战舰艇中至少淘汰70%。目前印度海军远洋舰艇与近岸舰艇的数量比为4∶6,到2012年将调整为6∶4。

  未来印度海军将以两个航母战斗群充当核心。与之相呼应,印度海军还以“75号工程”的名义向法国采购6艘“蝎子”级常规潜艇,并将现役的10艘“基洛”级877EKM型潜艇送到俄罗斯改装,以便发射射程达200千米的俄制“俱乐部-S”巡航导弹。至于核潜艇方面,印度国产首艘核潜艇“歼敌者”号也已形成初始战斗力,而租借自俄罗斯的“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也已到手。

  如果巴方担心上述采购会使印度海军获得过度优势,那么巴基斯坦海军唯一的解决之道就只能是“以潜反潜”,避免在这场军备竞赛中被印度甩得太远。巴基斯坦海军称,打算引进多艘先进的导弹护卫舰,并向法、德等国寻求引进不少于3艘新式潜艇,这些新潜艇必须安装AIP系统(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水下航行噪声应低于100分贝,能够在水下发射反舰巡航导弹等。

  志在走向远洋的印度海军着力打造以AIP潜艇和远程反潜侦察机为主的“二线部队”来代替航母战斗群,从事战时封锁巴基斯坦港口的任务。而巴基斯坦海军的战略目标也很明确,它需要一支更加精干、杀伤力更大的袖珍海军,尤其突出潜艇的作用,力争粉碎印度海军的“海上割喉战”。有关巴基斯坦准备建立核潜艇舰队的消息是巴基斯坦海军向印度表明,巴海军正密切关注印度发展核潜艇的事态,并保留采取适当措施回应的权利。基于“相互吓阻”的原则,巴基斯坦建造弹道导弹核潜艇能确保“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可靠性,在南亚制衡印度,维持地区战略平衡。

  2.巴总统与印总理共进午餐

  2012年4月8日,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对印度进行为期一天的私人访问,扎尔达里成为2005年以来访问印度的首位巴方最高首脑。他形容此次访问“非常富有成果”,将能促进巴印关系的改善。扎尔达里与印度总理辛格共进午餐,一同出席的还有扎尔达里24岁的儿子比拉瓦尔。比拉瓦尔在19岁时已担任巴基斯坦人民党党主席一职。扎尔达里在与印方官员举行会面后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双边谈话取得了丰厚成果。”“我们想要与印度改善关系。我们探讨了所有可能的话题。”辛格则说:“我对这次会谈的成果非常满意。”他表示:“扎尔达里总统已邀请我前往巴基斯坦访问,我非常愿意在双方都方便的时候到访。”

  2008年,印度孟买发生恐怖袭击,造成160多人死亡,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是袭击的幕后指挥者,两国关系由此降至冰点。印度一直向巴基斯坦方面寻求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的嫌疑人,美国则一直在幕后促使印巴和解,两国在2011年初开始恢复和平对话。辛格还补充说,印巴两国关系在他看来,“应该恢复正常”,“这是我们共同的渴望”。

  (三)复杂的中印巴三国关系

  对于中国来说,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具有特殊意义。印度与中国同为人口众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巴基斯坦长期是中国值得信赖的朋友。三国之间的关系涉及许多当今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例如经济合作、反恐、地区稳定等等。在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非传统安全的挑战方面,三国具有相同的利益和立场。此外,中印巴又是当今世界三个最有影响的文明体系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交会点和交融地,三国关系的良好关乎本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南亚这两个最大国家的关系发展并不平衡。与中巴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势头不同,中印关系尽管已经度过困难时期,进入历史最好阶段,但仍然存在相当的障碍,而且由于其他国家因素的介入,两国关系变得比较复杂,特别是两国在建立互信方面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1.中巴“全天候友谊”关系

  中巴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全天候、全方位”。中国和巴基斯坦地理相邻,利益相连,情感相亲,关系特殊。建交60多年来,两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真诚相待、荣辱与共,逐步建立起了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堪称当今世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传统相异的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典范。

  “全天候友谊”独一无二。21世纪第一个十年,尽管南亚地区和国际局势波澜起伏,但中巴关系渐入佳境。2006年,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巴期间,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已成为中巴关系的显著特征”。2007年,巴基斯坦总理访华期间,中方提出“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巴方也强调“对华友好是巴外交政策的基石”。2010年,温家宝总理访巴并在巴议会演讲中强调:“中巴永远是兄弟。”巴基斯坦作为冷战时期西方阵营的一员,却与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保持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并不多见。历经60余年发展,“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已成为中巴关系的显著特征”,这在中国对外关系中也是绝无仅有。“全天候”和“全方位”,不仅表明中巴两国彼此之间互信度高、合作范围广,而且也意味两国关系经历时间考验并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高度的战略互信是中巴关系的最大亮点。巴基斯坦始终坚持“巴中友谊不可动摇”,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基石并形成“举国共识”;中国也始终如一地努力发展与巴基斯坦关系,明确表示巴基斯坦是“四好”国家。两国始终能超越社会制度与文化的差异,彼此不分国家的大小和强弱,从战略全局和两国友好的大局出发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这在国际关系交往中堪称典范。两国合作已涵盖政治、经贸、安全、科技、文化、教育、金融等各个领域,建立起了“全方位”的对话和合作机制。

  2012年6月7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来华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习近平说,中巴是山水相连的亲密友好邻邦,两国人民彼此怀有深厚的友好感情,都视对方为真诚和可信赖的朋友。中巴建交61年来,两国关系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双方始终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对方人民根据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中巴关系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国家间和谐相处、友好合作的典范。扎尔达里首先热烈祝贺中方成功举办了一届出色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他说,巴中关系源远流长,两国人民有着兄弟般的友好感情。每一个巴基斯坦人无论其政见如何,都支持巴中友好,都为中国发展成就感到自豪。巴中关系是巴基斯坦外交的最优先方向,巴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援助,坚定支持所有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巴基斯坦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各领域合作,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到巴基斯坦投资兴业,希望两国人民交往更加密切,使巴中友谊世代相传。

  友好已成为一种信念。中巴友好早已深入人心,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崇高而坚定的信念”,但在当前“世界经济大动荡、体系大变革、格局大调整”时期,中巴两国也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中印、印美、印巴和美巴关系,以及中美印巴四国互动,尽管短期内这些因素对中巴关系的影响有限,但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至于影响的程度与结果,这需要中巴两国领导人从战略的高度加以研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中巴彼此战略意义重要性的内涵在变化,这也为中巴在继承传统友好关系基础上超越传统并拓展新领域提供了空间。

  2.中印关系磕磕绊绊

  中国、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21世纪影响世界地缘政治的重要国家。两国关系既存在着领土争端、缺乏战略互信等挑战,也有着一系列共同的战略利益。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主要的新兴大国,中国和印度本应在国际格局加速调整的时期携手共进,实现共赢,但近年来,两国关系磕磕绊绊不断,印度对中国始终存有戒心。两国应摒弃历史遗留的敌对意识,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增强战略互信,妥善处理争端,确保两国光明的未来。

  2011年以来,印度不断加强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军事投入。当年11月2日,印度国防部通过一项130亿美元的军事现代化计划,决定未来5年向中印边境增兵近10万。此举被认为是印度在中印边境第二阶段的扩军计划。该计划一旦被批准,将是印度军队迄今最大的扩充计划,也将是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结束以来,沿中国边境最大规模的增兵行动。印度高调军事行动到底意欲何为?印度此举,一是与其国家安全战略调整有关。印度已开始把中国作为现实对手,不仅插手对中国十分敏感的南海问题,而且在中印边境增加兵力部署,配置先进武器装备,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与交流。二是与中印关系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相关。中印关系基本上朝着总体向好的趋势发展,高层交往与政治关系较为融洽,但民间缺乏彼此了解,军事上更是互信不够。中印之间既有历史遗留的边境问题,又有中印巴复杂三角关系的现实问题,印度始终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良好关系心存忌惮。三是与印度国内政治环境有关。印度国内部分精英势力始终把中国当作印度发展的参照系,由于中国的发展领先于印度,印度十分担心在能源、资源的竞争中落后于中国,忧患意识很强烈,很自然地把中国的和平发展视作“中国威胁”。其实,印度第二阶段扩军计划、增兵10万政治上的意图要大于军事上的目的。在做好必要防范的前提下,中国只要坚持构建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外交及安全战略,会自然而然打消印度的疑虑。

  现实利益促使中印两国开展合作。2012年9月4日,中国国防部部长梁光烈在新德里与印度国防部部长会面后宣布,中印将恢复中断4年之久的联合军演。就中印恢复军事合作问题,“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9月5日文章援引俄专家的话评论称,“亚洲两个大国关系的转暖是好消息”,无论是北京还是新德里都不愿看到关系紧张的升级。中国在同日本和东南亚一些邻国领土纠纷激化的背景下,致力于缓解同印度关系的紧张局面。印度政治高层似乎意识到,不必同美国靠得太近,而寄望依靠同北京关系的转暖扭转当前的不平衡。同时,经济利益也要求改变两国关系的紧张局势:中印贸易额增长迅猛,已达750亿美元。

  中国的南亚战略,除同步推进与印巴的战略合作外,更愿意在地区合作进程中与该地区所有国家加强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和构建有利于彼此发展的安定环境。中国已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观察员,印巴也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这些地区组织为中印巴等国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wW w.Xia 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谭凯家作品集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概览(20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