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作者:魏福明

第2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4)

  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社会主义建立之初,无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作为一种创新的社会制度,都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但未能创新的几十年,导致了社会主义体制的逐步僵化。而已经经历几百年发展的资本主义却渡过了危机,仍然有较长时间的生命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资本主义在大力发展科技的同时,在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也都进行了重大改革,使其社会制度能够渡过危机,保持活力。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历程也可以看到,改革就是一个不间断地进行体制创新的过程。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从所有制结构到经济体制以及经营方式,通过改革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建立起了新的体制。也就是说,中国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把改革的实质定位于此,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全面理解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更主要的在于为我们正在进行的和将要进行的改革事业定好位,规划好方向。在改革之初,必须首先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但改革的实质并非是要恢复过去,而是要创造未来。即使过去的原则是正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新情况的出现,也必然要产生新的变化。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才能永久地保持活力。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直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两大历史性转折: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有赖于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1.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为基本线索,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目标探索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一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展开了以搞活国有企业、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和宏观间接管理体制,相应推进了价格、流通、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设立了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改革目标的探索,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体制应该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过程。实践不断发展,认识也不断深化。

  第二,框架构建阶段(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21世纪初)。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新体制基本框架的构建阶段。主要进展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消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价格,培育市场体系;国家计划管理总体上实现了从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的转变,构建了新型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实行汇率并轨,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加强了中央银行的调控职能;开放了一批新的沿江、沿边及省会城市,加入了世贸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第三,体制完善阶段。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改革开放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总体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协同推进。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枟决定枠精神,这一阶段,至少将持续到2020年。截至目前,在经济领域,重点推进了农村综合改革、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垄断行业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等。开放型经济格局全面形成。

  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第一,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比较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第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9.8%,总量由世界第十一位跃居第四位:财政收入从1000多亿元增长到5.13万亿元;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近1.53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变,城镇化水平从17.9%提高到44.9%。生产力布局不断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第三,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1978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3786元,人民生活从以“吃穿”为重点向以“住行”为重点的多层次消费转变。

  30年来,我国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目的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找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推进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必须随着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不断推进。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改革的内容、任务和特点这个角度来审视,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前,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反思旧体制的弊端和十年“文革”的问题,揭示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初步提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在多种场合多次指出旧体制的弊端,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978年10月中国工会九大召开,会上邓小平指出: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这里的“改变上层建筑”,实际上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最早论述。同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继召开,邓小平同志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论断,这实际上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1979年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词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命题。1980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题为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枠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改革的系统意见,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党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原则和方向。1982年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报告明确提出“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的任务,这是我们党历史上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第一次使用“政治体制”这个词语。这次会议列举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提出实行“党政分工”。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前,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论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做了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部署。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枟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枠,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也提上了新的日程。1986年成立了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

  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召开,原则同意了枟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枠的意见。之后不久,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并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调整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是:政治体制改革要与保持社会稳定、要与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因为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国内“六四”政治风波的压力,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审时审慎地作出了调整。这一时期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诸多重要讲话,既表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坚定性,也表明了要总结、要稳定、要结合、要调整的思想。他指出:“说我们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这不对。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这些讲话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和依据形势进行调整的特点。

  第四阶段:从党的十四大之后至今,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是: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每五年(或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有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法制建设、机构改革和民主政治作为体制改革的核心。十四大以后,政治体制改革稳步进行,1993年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启动了党政机构改革。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部署,其突出特点是在我党历史上首次确立了“法治”的概念,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想的一个突破性进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地、公开地在党的报告中使用“政治文明”

  的概念,大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了全面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并就“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安排。党的十七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30年政治体制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体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纵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改革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从改革的路径看,走的是渐进性改革的道路。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式改革之路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的一种道路。一般先进行试点,由点到面,推而广之;或者先进行理论探讨、集思广益之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展开实践和不断总结的一种模式。中国政治体制的渐进式改革之路,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情况,也适应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情况。

  比如我国基层政治生活中民主自治制度的确立,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二,从改革的过程看,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递延性的特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经历“文革”的动荡和在中国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展开的,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改革开放的短短30年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两次思想领域的大争锋,一次大动荡,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坚持“两个凡是”的大争锋,姓“社”与姓“资”问题的争锋;一次大动荡是1989年的“六四”政治风波。两次争锋和一次动荡,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激烈、复杂和艰巨的特点。从改革的历程看,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递延性特征,即递进性和延续性,体现在两个时期上。第一个时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前期,另一个时期是党的十四大之后至今。第一个时期,改革侧重于解决“文革”遗留的问题和旧体制的弊端,解决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发展、制约改革开放推进中的一些问题,解决党的领导和国家领导体制问题,解决“党政不分”等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改革的思路是紧紧抓住重点性和根本性问题进行突破。第二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主要集中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主要集中于改善和完善民主法制等制度上,集中于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上。党的十四大至十七大以来的改革政策是积极稳妥、不断递进和深入的。

  其三,从改革的逻辑看,坚持的是政党推动的改革逻辑。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导者和主体力量,是成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政治因素。在中国,政党推动的改革逻辑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中国的政治特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过程中已经历史地成为中国政治格局中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有序政治生活的强有力的保障。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依靠中国共产党的推动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选择。

www.xiabook.comTxt小xiaoshuo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魏福明作品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