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9章 毛的遗产(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作者:康拉德·赛茨

第59章 毛的遗产(1)

  第十九章 毛的遗产

  成为革命者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距离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东南50公里的韶山村,他的父亲是个中等家境的农民,有1.2公顷土地。在毛的童年时代,他父亲以辛勤劳作,成了“富裕”农民(按1950年土地改革时的标准)。55毛6岁开始在父亲的农田上劳动;8岁到13岁,他利用早晚时间干活,白天在本村的小学读书。然而父亲认为花太多的时间读书没有必要,13岁起,毛便成了农民。

  一部书改变了这位年轻农民的生活轨迹。这是一位改革者在19世纪最后几年中完成的著作,它以忧心忡忡的言语告诫人们,如果中国人不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没有能力抵御外来的侵略,那么中国的前途命运就会受到威胁。这部书唤起了毛继续学习的愿望。由于父亲不支持,16岁的毛于1910年离开家乡,去了附近的县城。通过听课,主要是靠在图书馆的自学他继续完成着学业。最终他的父亲相信了,接受教育有前途,可以挣更多的钱。毛读完了长沙的师范学校,1918年,即24岁时毕业。接着他去了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作了一名助理馆员的职位。馆长是李大钊,《新青年》报的编辑,后来成了共产党北京支部的创建人。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毛见到了许多“五四运动”的优秀知识分子,但他们却并没有留意这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毛在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时说道:“我试图与他们谈论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问题,但他们都非常忙,他们没有时间听一位有南方口音的图书馆助理说话。”56

  1919年初,毛回到湖南,1920年担任了长沙一所学校的校长。当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在湖南建立共产党组织,就此开始了他日后成为世界历史上伟大革命家之一和被神化的中国统治者的政治生涯。

  新中国的缔造者

  毛自己习惯于与第一位皇帝和国家的缔造者秦始皇比较。同秦始皇一样,毛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绝对权威统治下的严格的中央集权国家;同他一样,为了达到目的,只要认为是必要的,毛从不畏惧权势和暴力。

  中国官方对毛的评价是将毛的经历分为两部分:从1934\/35年的长征到1956年党代会的召开和从1957到1976年。第一个部分是辉煌的时期:延安时期伟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抗日战争的斗士,蒋介石的战胜者,国家的缔造者。第二部分是“失去的20年”:开始于1957年的“反右运动扩大化”,后来错误地将矛头指向了所谓的党内右倾分子,又经历了“大跃进”的灾难,最终以“文化大革命”的混乱而结束。在这个时期,好的阶段是1962到1965年,当时刘少奇和邓小平在“大跃进”后重新恢复了中国的经济。

  毛最严重的“错误”被认为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它不同于“大跃进”,这场革命的牺牲品不是农民,而是党的干部;和“大跃进”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那些党的干部对那场“文化大革命”不负任何责任。“文化大革命”罪行的真正责任要归咎于所谓的“四人帮”,他们利用了毛的错误,在他的背后做了许多坏事。

  1981年,中央委员会在《关于党内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做出了公开的评价,认为毛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无产积极革命家所犯的错误”。邓小平本人在同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一次谈话中对毛的功过评价为“七分成绩,三分错误”。

  对毛的评价并不是始终如一的。1981年党内对毛的功过是非做出“最终”评价后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

  没有效益的工业化

  当毛于1949年10月1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接手了一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中国是一个人口极多的国家,几乎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现代工业所占比重很小,甚至到1952年国家经济恢复取得一定成就时,5.5亿人口中,产业工人仅为300万,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在小工厂工作。

  当毛1976年9月去世时,工业产值据官方统计增长了12倍。钢产量从130万吨增加到230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加到4.4亿吨;发电由70亿千瓦小时增加到1330亿千瓦小时;化肥从20万吨增加到2800万吨。中国可以制造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远洋货轮和喷气式飞机。而且中国成了核大国,1964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70年代初发射了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工业生产所占的比重从1952年的23%提高到了1976年的50%;农业经济所占的比重从58%下降到34%。毛的时代是中国工业革命的时代。西方世界形成了一种固定印象,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开始于1978年的邓小平时代,这不符合事实,应予纠正。

  然而,西方人产生这样的印象并非偶然,人民的贫困状况在1957到1976年的“失去的20年”中并没有任何改变。尽管人们常常出现超负荷的劳动、工作,但他们始终生活在贫困之中。28%的群众生活在低保线下。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从1952年的4.3平米减少到1977年的3.6平米。重工业和装备工业的强行建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们维持在一般的生活水平上,但资本积累率却不断提高,从1952年的21.4%上升到了1978年的36.5%。毛并不认可赫鲁晓夫“土豆加牛肉的共产主义”,他的社会主义是苦行主义的。毛不同于封建皇帝,他像“五四运动”的革命者那样对国家强大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关注人民的幸福。

  在毛1\/4世纪的计划经济期间(1952到1976年),中国的生产按照官方的统计年增长率为6.1%,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4%,而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认为增长率在4.4%到2.3%之间。57不论哪个数据正确,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都远远地落后于四小龙,即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

  更主要的是,毛时代的经济增长是靠增加资源投入而实现的: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入到了生产过程中,同时不断延长农民的劳动时间,国民经济的投资率持续增大,而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益却很低。整体生产效益,即通过劳动时间和资本投入来提高生产,在毛的时代平均每年下降0.8%。

  毛的计划经济,自1958年以来一直是垄断经济,效益很低。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集体化的农业经济来说,它的生产与人口增加不相匹配,1976年中国人均生产的粮食还没有1957年多;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天_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康拉德·赛茨作品集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