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章 毛泽东智品诸子(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作者:卢志丹

第20章 毛泽东智品诸子(1)

  毛泽东与《老子》

  《老子》一书,是中国思想史上道家的主要经典。毛泽东对它很熟悉。早在1913年,毛泽东就在他的《讲堂录》里记下:

  《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话出自《老子》第七十八章,意思是说:水最柔弱,无论什么坚强的东西都不能战胜它。用于处世,则为以柔克刚之意。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的生平,最早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他做过“周守藏室之史”的小官。孔子初次入周,曾经问礼于老子,老子告诉他:“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老子告诉孔子:要像“良贾”“深藏若虚”,要像“盛德”“君子”“容貌若愚”,去掉“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然后可以有所为。

  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说他是“乘风云而上天”的“龙”。

  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一说老子是“隐君子”;二说老子“修道而养寿”活到“二百馀岁”;三说老子可能就是“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四说老子就是周太史儋。

  老子的著作《老子》,是他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强其所著的“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

  《老子》一书,又叫《道德经》,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抄写本,则为《德道经》。可见老子的学说在西汉已广为传播,当时习称为“黄老”。《史记·申不害传》:“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于刑名。”便是证明。《论衡·自然》解释说:“贤之纯者,黄老是也。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一直到东汉,仍然习称“黄老”。及至魏、晋时代,才开始退黄帝而进庄周,于是习称“老庄”,《三国志·魏书·何晏传》:“(晏)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从此老庄便成了道家的代表人物。

  《老子》分上下篇。上篇论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主要是探讨宇宙人生哲理,可谓纯粹哲学;下篇论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主要是讨论社会和政治,可谓社会政治学。

  老子思想的重点,是一个“反”字。即矛盾对立的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相反方面转化。这就是老子思想中最可宝贵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大自然处于不断的变动中:“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天底下的事物,相互对立相互依存而又相互转化。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有人认为老子是权术家和阴谋家。他所谓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专为对手设立的陷阱,给对手以错觉,以便出其不意地击败对手。

  老子的思想充满着生命的智慧,但是这种智慧一旦被统治者所用又是极富有政治权术的,因而被称为“君人南面之术”。

  老子从“齿以刚落,舌以柔存”的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认为“柔弱胜刚强”,乃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他强调要用“柔”的手段去对付对方。

  《老子》可以说也是一部兵法,书中包含军事辩证法。“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的辩证法用于军事学,就是以弱胜强、避实击虚的指导原则,此外,中国的太极拳、导引术也多是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老子贵柔、守雌的精神。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本,“德”前“道”后,但是两千年来,流传的《老子》则是“道”前“德”后。

  大多数专家认为,《老子》最精彩的、影响最广泛的还是道的论述,他不仅影响了政治哲学,也影响了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的总理解。

  1917年,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在暑假期间四处游历,到了宁乡县境内,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刘翰林。据萧子升回忆,毛泽东当时在问答中讲:

  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

  青年毛泽东在批注《伦理学原理》时,针对人类社会的“大同之境”的构想,联系到《老子》:

  ……是故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

  这里提到的“绝圣弃智”,是《老子》第十九章里的话,意思是人们保持愚昧无知,就不会滋生事端。“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第八十章里的话,意思是返回到上古的“小国寡民”社会,就能彻底避免人们滋生事端。毛泽东认为这种“大同之境”实际上是倒退,“徒为”而已,行不通。这说明,毛泽东早期在思考中国未来社会形态时,曾对《老子》一书下过功夫。

  走上革命道路之后,毛泽东一直对《老子》一书抱有浓厚的兴趣。不过,他的兴趣后来转向了哲学方面。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成《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其中谈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实行“战略退却”是必要的,要暂时放弃一些土地和城镇,就是引用《老子》第三十六章里“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句话的意思,化用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称这是一个“原则”。并且认为,“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倡党委成员间“互通情报”,同时批评有些人不是这样,就用的是出自《老子》第八十章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同年8月,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又用了《老子》第七十四章里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以痛斥美国对中国人民实行封锁的政策。

  1945年,毛泽东在为“七大”作总结时,谈到面临的困难和应付的方针,说:

  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以抗日战争为例,说明矛盾转化的论点时,正是引用《老子》中的话来发挥的:

  总之,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

  祸与福,好与坏,胜利与失败,正面与反面,这些都是对立统一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上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事物。要“全面地看问题”,就得掌握辩证法,懂得“两点论”。这是毛泽东后来一再强调的观点。

  1964年8月底,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对自己曾引用过的《老子》的名言,又从另外的角度加以发挥:

  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

  老子是哲学家,那么他究竟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呢?就此人们曾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讨论过。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是唯物论者,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老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前一种意见比较流行,后一种意见是曾被打成“右派分子”的杨柳桥在他的《老子今译》这部著作里提出来的,注意到的人不多。

  毛泽东很赞成杨柳桥的看法,1968年10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就表示他不赞成人们把老子当做唯物论者的观点,而赞同杨柳桥提出的客观唯心主义者的新观点。

  毛泽东与《庄子》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就熟读了《庄子》一书。这不仅从萧子升的回忆里可以知道,而且从毛泽东当时所记的《讲堂录》和为泡尔生《伦理学原理》所作的批注中,也可以看出来。

  《讲堂录》中,毛泽东记录读魏际瑞《铭书案曰净厚宽平》一文时,对其中内容的解释,摘用了《庄子》中的许多词句。诸如,《庄子·齐物论》中的“毛嫱丽姬”、《庄子·应帝王》中的“浑沌”。《讲堂录》也有对《庄子》原著的解释记录,如对《逍遥游》的解释等。

  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毛泽东也不时地引用了庄子的思想。例如,批注中谈到“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时,就引用了庄子说的“痀偻者承蜩”,认为“癯瘘丈人承蜩,惟吾蝉翼之知”,意思是,驼背老人之取蝉,只有老人自己知道捕蝉之趣。

  庄子(前369~前286年),即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为漆园吏。漆园也是宋地。他与梁惠王、齐宣王、楚威王同时。

  庄周于“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他的著作有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充满了幻想。《庄子》思想丰富深刻,是先秦第一流著作。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上说,当时的贵族们(王公大人)都无法用他。相传楚威王闻其贤,派人带了厚礼,想请他“为相”。庄周笑着对使者说,你带来的礼物是很重的,卿相的位子也很高。你难道不见祭祀时用的牺牛吗?喂养了多年,然后披上美丽的“文绣”,牵到太庙中去做祭品。这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豚”(小猪),也不可能了。你还是回去吧,不要污辱我。

  他说:“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也不愿“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庄子生在战国时代,但他远远避开这个污浊的世界,不与那些“以杀人为功”的各国统治者合作。其实,那个时代许多人贪图名利,四处跑官、买官做,也只有像庄周那样有着大智大慧明察一切的人才能看到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背后所潜伏着的杀机。

  他“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将卿相的官位,比做令人作呕的“腐鼠”;以“蛮”、“触”之争,讽喻当时各国之间争城争地的不义之战;其自适,则以梦蝶为喻;把宋人曹商的无耻钻营,讥为舐痔之术;把目光狭小的人,讥为“井底之蛙”。他是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嬉笑怒骂的笔墨,来揭露污秽沉浊的黑暗社会。他的学问博雅宏大,文章汪洋恣肆,在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上的影响极为深远,所以被后人尊称为“庄叟”、“蒙叟”。

  《庄子》一书,现存的有晋郭象的注本,向秀也注过《庄子》,向死其注尚存,郭象是参考了他的著作的。《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讲全生,即保全自己,免受危害,如《养生主》、《人间世》等。

  第二类主要是对旧世界的批判,反对礼,如《马蹄》、《骈拇》、《胠箧》、《在宥》。

  第三类讲养生和修炼,如《刻意》、《缮性》、《达生》之类。

  第四类是讲自然观的,如《天地》、《天道》、《庚桑楚》等。

  第五类主要讲相对主义,如《逍遥游》、《齐物论》和《秋水》等。

  庄子不仅是先秦最大的哲学家,而且是诗人,是文学家。这是庄子有别于其他思想家、哲学家的特点。对于旧世界,他和老子一样,是采取批判态度的。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庄子进一步以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对旧的统治者也是充满了愤激之情,以为:“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然而庄周在思想方面,发展了《老子》消极的一面,把过去人们所创造的一切文明,都看成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主张“绝圣弃智”回到“愚而朴”的蒙昧时代去。这是他思想消极的一面。

  庄子的文章变幻奇诡,汪洋恣肆,所谓“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对后世文学创造有极大的影响。

  毛泽东多次运用《庄子》的寓言典故,来说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这种运用,既有力地说明了道理,又生动活泼地阐释了庄子的思想。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谈到农民做的十四件大事。在叙述第七件事“推翻祠堂族长的族权和城隍土地菩萨的神权以至丈夫的男权”时,毛泽东谈到了发动群众的重要性,毛泽东说:

  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

  在这里,“代庖”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于是就对许由说:“日和月出来了,那小小的火把还不熄灭,它再想发光,是很难的!及时的雨已经降下来了,这时还在那里灌溉,实际是不必要的!你站出来天下就会得到治理,请让我把天下让给你。”许由听了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得很好了。你让我来代替你,我将以什么名义向人们来说呢?名是实之外之宾,难道你就让我做这个外表吗(有名无实)?鹪鹩鸟在森林里为巢,只不过是在一个树枝上;偃鼠到河里饮水,只不过是要喝饱肚子,你还是回去吧,我是不能为天下做什么的。厨师虽然不能做出祭祀用的饭菜,可掌管祭祀的人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岗位去代替他。”许由的意思是,你就是扔下天下不管了,我也不会代替你去掌管天下。于是许由便到箕山过隐居生活去了。

  “越俎代庖”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俎”是祭祀时载牲的礼器,“庖”指厨师。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中谈到红军的形势时,批评了片面地看问题的一些人。说到片面地看问题,毛泽东引用了《庄子》里的一个寓言。毛泽东说:

  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我们说,红军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

  在这里,毛泽东变化地运用了《庄子》里的寓言“井底之蛙”。《庄子·秋水》中说:

  井里的青蛙对东海来的大鳖说:“你看我在这里该有多快乐呀!在井里,我可以躺在井壁的砖洞里休息;到井外,我可以在井台的四周随意地跳跃;有时我还可以到水里去,水可以托着我,使我的头露出水面,也可以到我的胳肢窝;我还可以到软绵绵的泥地上散步,淤泥只能淹没我的脚,漫过我的脚背。我在这地方向四周一看,觉得那些小虫子、小螃蟹、小蝌蚪谁都赶不上我。我快乐到了极点。”东海大鳖听了感到很惊奇,它准备到井里去看一看,可是当它刚要把左脚伸出来时,右脚就被井台的栏杆绊住了,于是它只好又退了回来。这时,大鳖开始向青蛙介绍了东海的情况。它说:“东海用几千里也无法量它的广阔,使用千仞也不能说明它的深度。大禹时十年有九年发大水,海水并没有因之而增加;商汤时八年有七年大旱,海水也并没有因之减少。海水无穷无尽,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也不因雨水的多少而增减。我生活在这无比广阔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呢!”青蛙听了大鳖的话,才感到自己的藐小。

  这则寓言用比喻的方法,批判的是那些眼光短浅、片面看问题的人。成语“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就是由此而来的。

  1963年,三年经济困难刚刚过去,毛泽东的女儿李讷的身体逐渐好起来。她在新年之际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回顾了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同时也谈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她说她读了《庄子·秋水》,并认为其中的河伯是个鼠目寸光、自高自大的人。

HTTP://WW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 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卢志丹作品集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