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三章 茶圣陆羽上-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 作者:舒玉杰

第三章 茶圣陆羽上-3

小~说~T.xt`天~堂

二十一、对《陆文学自传》命题之释疑这一传记体文献,为陆羽本人所撰是没有疑问的,并可证实是撰于湖州。《湖州府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爱山书院刊本记载陆羽生平事迹有“《陆文学自传》羽撰”七字。

陆羽《自传》命题冠以“陆文学”三字,似有释疑之必要。陆羽“诏拜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不就”的时间,约在唐德宗建中年间780—783——这是《唐诗大辞典》江苏古籍1990年11月版对陆羽“诏拜太子文学未就”的时间作出的推断。而这恰是发生在陆羽撰写《自传》之后二十年左右时间里。如果陆羽被人们称为“陆文学”,也只能在此之后。据此分析,这份《自传》在脱稿时其文题当为《陆羽自传》或《陆鸿渐自传》。那么,“陆文学”三字是从何时、为何人所加呢?最大的可能性是,在陆羽逝世之后,其生前好友在整理、刊印其遗存文稿时加上的。故后来的文献上刊载时都沿用《陆文学自传》,传世至今。

二十二、“青塘别业”与君山品茗垂钓陆羽约在唐代宗永泰元年至大历二年765—767间,曾离开湖州前往常州义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君山①乡一带,进行访茶品泉活动。之后,约在大历十二三年777—778间,陆羽曾在君山建有临时隐居之所。

据明代周高起《洞山岕茶系》载:“唐李栖筠②守常州日,山僧进阳羡茶③,陆羽品为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遂置茶舍于罨画溪④,去湖汊一里,所供岁万两。许有谷诗云‘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是也。其山名茶山,亦曰贡山。

东临罨画溪。修贡时,山中涌出金沙泉⑤。杜牧⑥诗所谓‘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裁’是也。山在君山乡,县东南三十五里。”

上述引文说明,唐时义兴君山产之阳羡茶,所以成为贡茶,是因陆羽向当时常州刺史李栖筠建议所致。由于唐代的贡茶数质量要求越来越多越好,给广大茶民造成了沉重负担。

许有谷的两句诗,含有对陆羽以阳羡茶入贡建议的批评与惋惜之意。陆羽既品阳羡茶为“芬芳冠世产”,他还可能在君山乡罨画溪建立茶舍期间对阳羡茶的采制技术上给予指导帮助,这当然亦是陆羽从事茶学实践活动的必备课题。

陆羽后期在君山乡隐居期间,他的“缁素忘年之交”——皎然上人曾追寻处士的行踪,前往君山访问他,并作《喜义兴权明府⑦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诗:

·应·难·久·辞·秩,·暂·寄·君·阳·隐。

已见县名花,会逢闱氏粉。

本自寻人至,宁因看竹引。

身关白云多,门占春山尽。

最赏无事心,篱边钓溪近。

据《湖州府志》载:“陆羽别业在青塘门外。”并援引皎然《喜义兴权明府青塘别业》诗作注脚。可是,湖州府城青塘门外的陆羽别业同皎然在这首诗中所说的“青塘别业”相去甚远。经笔者仔细推敲,这是《湖州府志》误把青塘门外的“陆羽别业”与皎然诗中的“青塘别业”误为同一地址,致使后世学者多有信不疑者,这或许有澄清之必要。

一是,首先应明确皎然诗中的“青塘别业”是说的哪里?

可以说皎然在这首诗中的语意都是比较明确的:他为了寻访陆羽,先去拜访了常州义兴县权县令府第,才打听到陆羽在君山乡的具体地址,然后他们一行数人来到君山寻访陆羽,他们却被沿途的幽美风光的青翠奇异的竹林所吸引,真是赏心乐事,美不胜收。但终于被修竹引到了陆羽的“青塘别业”。

皎然等人,风尘仆仆,前来看望,故友重逢,这令陆羽非常欣喜,以君山新茶来招待皎然等挚友。

而皎然的诗,亦正是他当时同陆羽谈话的内容。如,开篇即说:“·应·难·久·辞·秩,·暂·居·君·阳·隐。”这两句诗既表达了皎然上人对其挚友的规劝——不宜长时间离群索居;又明确点出了当时陆羽所在的“青塘别业”是在义兴君山之阳,罨画溪之畔。

皎然在诗中,还对陆羽饶有风趣地说:你的所在环境固然幽美,屋绕白云,门对青山,临近钓溪,占尽春光,真是赏心乐事之所,但亦不宜久留,只可暂居一时吧!

二是,在青塘门按:《湖州府志》载,湖州府城西门古时亦曰“青源门”外的“陆羽别业”究竟是在哪里?经学者考证,其具体地址是在湖州城西北隅一个名叫“青塘村”的地方今湖州市东风纺织厂附近。出城门是一座大石拱桥,名曰青唐桥,横跨苕溪该桥今已拆除。桥西堍〔tù〕桥畔有一凉亭,亭南是一条溪港,小港北岸就是青塘村。唐时这里是人烟稀少之地。陆羽所以选择这里建立自己来江南的第一所住宅,是因其既近城市,又较清静,青溪桑麻,一派田园风光。较为适宜“桑苎翁”陆羽在苕溪隐居时自号的隐居生活。

三是,陆羽别业是在湖州城郊,亦同样得到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一诗所印证。其诗云: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叩门无犬吠,欲去向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皎然的这首五言律诗,首二句恰好点出了“陆羽别业”是既近城市“带郭”,又临介农村“桑麻”的这一特定环境。若将皎然《同李侍御嶀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等诗联系起来,那就更不难看出,皎然是陆羽在青塘村居室之常客。换言之即是说,这所“陆羽别业”同湖州府城与杼山妙喜寺都相距颇近,无论那里有什么样的天然美景,也已司空见惯,诗人就绝然不会有如在《喜义兴权明府青塘别业》一诗中那种处处新奇之感了。

综上所述,可以推定:皎然诗中的所谓“青塘别业”,是陆羽在常州义兴县君山乡罨画溪一带访茶、品泉、垂钓,抑或协助义兴茶舍试制贡茶活动期间建造的临时简易草庐,从而亦可以推测,皎然这首诗是作于唐大历十年775以后,因这时陆羽已在湖州青塘村建立宅院,故而才别出心裁将常州义兴的临时草庐名以“青塘别业”。

〔笺注〕①君山:又名唐贡山,是唐代贡茶——阳羡茶的产地。在唐常州义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东南三十五里君一作均山乡,东临罨画溪。

②李栖筠719—776:字贞一。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进士。在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等职。约在代宗永泰元年765至大历二年767出守常州,大历三年768迁苏州刺史。

③阳羡茶:唐时贡茶名。产于唐常州义兴县君山乡的唐贡山。阳羡,本古县名即今宜兴市之古名。汉置,属会稽郡,晋为义兴郡,隋改为县,宋太平兴国初改为宜兴。其地自古以产茶名世,故以阳羡名茶。

④罨画溪:据《湖州府志》所载,罨画溪在湖州长城县西八里;在常州义兴县东南三十五里的唐贡山茶山之东,两县交界之处。春季花时,游人竞集。溪有罨画亭。唐郑谷诗云:“顾渚山边郡,溪将罨画通。”

⑤金沙泉:据《湖州府志》载:“金沙泉在长城县北四十五里顾渚山下,唐时以此水造紫笋茶。《吴兴统记》:“顾渚山贡茶院侧有碧泉涌出,灿如金星。”故名。

⑥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文宗大和进士。曾官宏文馆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诗:是指杜牧于宣宗大中四年850任湖州刺史期间,奉命修贡茶时所作《茶山》诗,其中有引文中的四句。

⑦权明府:古时称县令府邸为明府。权明府即指义兴县权县令官邸。

二十三、参预修撰《韵海镜源》

陆羽于唐代宗大历八年至九年773—774进入湖州刺史颜真卿幕府,参预由颜真卿主编的大型类书《韵海镜源》,主持“编委会”的日常工作。

据颜真卿在《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以下简称《碑铭》中所述:“真卿自典校时,即考五代祖①隋外史君与法言②所定切韵。引《说文》

③、《苍雅》

④诸字书,穷其训解,次以《经史子集》

⑤两字已以上成句者,广而编之,故曰韵海。以其镜照原本,无所不见,故曰镜源”。

据《碑铭》等文献记述,《韵海镜源》前后约历三十年时间,才于湖州最后编修校订成书。真卿最初于天宝元年742中文词秀逸科,进入秘书省任校书郎时起,即开始考证由其五世祖颜之推和隋代韵学家陆法言所定之切韵,参照汉代许慎所撰《说文解字》及《苍雅》等文字训古之书,准备究其训解,编一部新的大型韵书。

在湖州之前,真卿在任平原太守及抚州刺史期间即先后与族弟颜浑及封绍、高筼、左辅元、姜如璧等人编纂成五百卷《韵海镜源》书稿。及至真卿于大历七年任湖州刺史后,在政务之暇,又组织了一个规模空前,人才荟萃的编修班子参预校典、修订这部大型韵书。先后进入这个编委会的分六批,多达五十余人。集中了唐代一批才子、隐逸高僧参预韵书的总校勘工程。

真卿在《碑铭》中记述修撰班子活动场所时写道:“从夏季于州学及放生池日相讨论,至冬徙兹山东偏。”据《湖州府志》卷十八《舆地略》记载,所谓州学即是孔子庙。“贞观四年630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在子城按,即是秦时的项王故城,在湖州府城的东南部南,一百一十步。亦曰州学”。唐放生池在湖州府城东南阊门之下至清代其遗迹尚存。及至冬天,编修人员又迁到杼山即兹山妙喜寺东南临苕溪之滨的招隐院或温阁,继续校勘书稿。

另据《湖州府志》卷二十五《舆地略·州治》所载,颜真卿曾为编修《韵海镜源》建造一座新楼,后人因景慕其事,而名其曰“韵海楼”。“韵海楼”在州府治内,唐大历七年772建。至清代康熙年间,其遗址犹存。清代湖州知府吴绮字丰南,号听翁,别号红豆词人。江苏江都人。贡生。曾赋诗词数首,颂扬颜真卿当年修撰《韵海镜源》的千秋业迹。如《玉楼春并序》:

韵海楼在郡治内。颜真卿守是土,延诸名士作《韵海镜源》一书于上。朱甍画拣,宏敞壮丽,为一郡大观。今其书不知犹有存否?名人所至,自有可传,岂千载下遂无有闻,而兴感者乎?作《玉楼春》:

名流当日知无数,此地曾为欣赏处。

珠帘一片挂春云,画栋几番经幕雨。

人间传舍无长主,一卷能留千万古。

焚香扫地更何人?

怅望神仙归紫府。

又《坐韵海楼·醉蓬莱词》:

韵海新繙,镜源初就。慷慨尚书笔,大节千秋。危楼几代,依栏长息。

而当年作为《韵海镜源》高级顾问的皎然上人在《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州中重宴》一诗曰: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

九源综韵海,七子辑文江。

惜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

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陆羽在韵海编委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在编委名单中不含主编排在第二名,而排在第一名的是李嶀,前任殿中侍御史,时任湖州防御副使,有公务在身,而实际上是陆羽在主持编修班子的日常工作。这足见陆羽在古汉字韵学方面的高深造诣和渊博知识,深得精通汉学的颜真卿的赏识及编委们的拥戴。这正如皎然在一首诗中赞扬陆羽的诗句所云:“戎佐推兄弟,诗流得友朋。”

陆羽在修撰《韵海镜源》期间,经常参预由真卿主持的宴游、联唱活动。据《全唐诗》真卿、皎然卷存诗所载:有《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等多首;皎然诗有《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州中重宴》、《春日陪颜使君真卿皇甫曾西亭重会韵海诸生》、《奉陪颜使君修韵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等诗篇。这些诗章,都真实地记录了陆羽及诸文士在修撰韵海期间所经历的躬逢盛事。如其中有的宴游活动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凡与晋永和九年春王羲之于会稽山,曲水流觞,兰亭修禊相媲美。如约于大历八年秋真卿、陆羽、皎然等二十九人,登临州府城南二里的砚山⑥玩赏饮宴,联句赋诗,以纪群贤文士响集湖州之盛事。

陆羽在真卿幕府期间最为荣耀风光之举,莫过于他于大历八年秋十月在乌程县杼山妙喜寺侧所创建之“三癸”亭,由真卿书匾额、皎然赋诗,又称之为“三绝”,成为湖州的胜境之一。在创建杼山亭时,陆羽曾寄献桂花与真卿;真卿有《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奇之什》诗赠陆羽。其诗曰: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会惬名山期。从君恣幽觌从诗意看,此诗当作于大历八年“三癸”亭落成之前。当时陆羽正在杼山建亭,修撰韵海的“群子”游杼山返回州府之时,陆羽折青桂相寄,并附有赠诗。真卿见到那嫩绿闪光的叶片,衔托着粉白色的花萼,散发着阵阵幽香的青色桂花与陆羽的附诗之时,心中感到十分欣喜,遂有赠诗之作,以谢“逋客”逸士相寄之情。并赞赏陆羽所投赠之“岩中诗”,辞章清丽,意韵高雅,蕴含芳香,可润金石。颜公并谦逊地说:至于东堂决策,于杼山建亭之举,岂用相谢?你所建树的功勋,将可全然地超过“南越”此似为杼山之代词山上葱郁的茂林秀竹呢?并与之相约说,我们相见之期很快就会到来了。当杼山亭落成庆典时,一定会登临游历,那时将跟随足下,尽情饱览名山之绝胜风光呢。

由颜真卿主编的古代大型类书《韵海镜源》,先后历经三十余年,五十余名文人才子相继努力,终于大历九年774春于湖州最后完成了编辑校勘工程。共成书五百卷或言三百六十卷,《宋史·艺文志》作十六卷。宋人因避讳作《韵海鉴源》。此书于切韵之外,增出一万四千七百六十一字。起先《说文》为篆字,次为今文隶字,并列别体为证。然后引诸家字书,依句末编入本韵。,自唐以来,该书即成为韵学的范本。如明代《永乐大典》篆书于字下所注皆源出此书。可惜这部大型韵书今已佚散。

在时越一千二百载之后的今天,我们所以能较详知《韵海镜源》的编制过程,幸有颜真卿作《妙喜寺碑铭》。顾名思义,读者以为此文一定是写僧院佛事的,其实恰恰相反,《碑铭》文中除了所述杼山及妙喜寺历史及其风光形胜之外,对僧院佛事并未着翰墨,而主要是记载了于杼山创建“三癸”亭和修撰《韵海镜源》两件千古韵事。

在真卿所撰《碑铭》中,陆羽又独获殊荣。在尚不及一千一百字的《铭》文中,唯一有三处书上其名的则是茶圣陆羽:一是,竟陵子陆羽作《杼山记》,真卿在《铭》文中所记述杼山历史与风光是援引《杼山记》所载;二是,陆处士于杼山妙喜寺侧创建“三癸”亭;三是,陆羽参预修撰《韵海镜源》。

真卿在记事之后,书铭文曰:

夏杼南巡⑦。山名是因。

梁王东揆⑧。寺榜攸询⑨。

形胜天绝⑩。规模鼎新HI。

避它城古HJ。垂钓台堙HK。

棚以桂结HL。浦由黄申HM。

二庚迢递HN。三癸嶙峋HO。

径列御史HP。传纡逸人HQ。

纷吾着书RS。群彦惠臻。

《韵海镜源》。自秋徂春。

编同贯鱼。学比成鳞。

幸记胜引RI。亟倍僧珍。

庶斯见傅。金石不泯。

〔笺注〕①五代祖:指颜之推531—590字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为颜真卿五世祖。其生活经历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至约隋文帝开皇十年期间。曾历官南朝梁左常侍、散骑侍郎;南朝齐中书舍人、黄门侍郎;隋开皇时诏为太子学士。之推博览群书,词情典丽,世善《周官》即《周礼》、《左氏》学。

②法言:即隋代韵学家陆法言。曾作《切韵》一书,以四声分一百九十三韵。每韵之字,又以反切分其清浊,而以类相从。是为韵书之祖。

③《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共十四篇,合叙目为十五篇,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又重字一千一百六十三。慎自序称,依类形象为之文,形声相益为之字,按文字的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五百四十部。以小篆为主,列古文、籀文等异体为重文。字义解释,皆出六书。历来为治小学者所宗。

④《苍雅》:是指《仓颉》、《尔雅》等文字训古之书。汉初有人将当时流传字书以《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合为一书,统称《仓颉篇》,又称为《三苍》。

⑤《经史子集》:古代图书分类的专名。古代着录家序录群书,多分为七类。在唐以前的有:如,汉刘向《七略》;晋荀勖《中经》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南朝齐王俭有《元徽四部书目》;至《隋书·经纪志》始分图书为《经、史、子、集》四部。自唐以后至清代修《四库全书》,皆以《经史子集》分类。

⑥岘山:据《湖州府志》记载,在府城南二里。本名显山。晋太守殷康于山下建“显亭”,因唐中宗名显,避讳改名岘山。注:岘者见也。山之首曰见,一出定安门即见此山,故名。为湖州胜景之一,文人雅士游宴之地。山顶有浮玉泉、洼尊石,水际有奇树石等古迹。山多亭榭,且近城,游者无虚日。

⑦夏杼:古代夏朝国君。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十七世纪期间在世,大禹所建之奴隶制国家夏朝第七代国君。

⑧梁王东揆:揆,在此作国家管理之意解。此句是指南朝梁武帝萧衍于大同七年541五月之前于湖州西金牛山建妙喜寺,该寺于唐贞观六年623迁建杼山之阳。东揆:是说南朝梁对佛教管理已东至湖州之境。

⑨寺榜攸询:榜,牌额、题榜。《宋书·文帝纪》:府州佐吏并称臣,请题榜诸门。”攸字在此作久、长远解;询,咨询、询问。此句意是指湖州西金牛山寺院建成后,梁武帝于大同七年541五月御寿光阁会所司奏请置寺额,武帝因东方有妙喜佛国,因以名之。当时颜公是说妙喜寺之题额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⑩形胜天绝:是谓杼山风光幽美,峰峦迭翠,溪涧环绕,寺院亭阁,错落其间,乃天然绝妙胜境,令游者忘返。

HI规模鼎新:是指“三癸”建成之后,又为杼山增添了最新最美的景观。

HJ避它城古:是指杼山山麓与苕溪之间的一处古城遗址——避蛇城。据《碑铭》所记:“钓台西北五十步至避它城。《说文》云,它,蛇也。上古患蛇。而相问曰,得无它乎?盖往古之人,筑城以避它也。”

HK垂钓台堙:是说晋代吴兴太守何楷的钓鱼台,由于年深日久,如今已堙于荒沙之中了。

HL棚以桂结:是说于“三癸”亭西北丛桂之间创桂棚。左右数百步,有芳林茂树,悉产丹、青、紫三桂,而华叶各异。

HM浦由黄申:在杼山妙喜寺前二十步跨涧有黄浦桥,桥南五十步又有黄浦亭,其源出自杼山西南五里黄蘖山。

HN二庚迢递:是说流经杼山妙喜寺前的苕霅二溪源远流长。它的两个源头均是出自临安县北境的天目山详见本书《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一节。

HO三癸嶙峋:是说陆羽所创建的“三癸”亭上接云霄,下临溪水,贮立于杼山的峭壁之间。

HP径列御史:是说在“三癸”亭落成庆典之日,正值殿中侍御史兼浙江西观察判官袁高视察湖州,他在颜刺史、陆羽、皎然、李嶀等一批文武官员、高僧隐逸、文人才子的陪同下,游历“三癸”时,曾漫步于丹、青、紫三色桂棚支径之间。因之被呼为“御史径”。

HQ传纡逸人:纡,屈曲回旋之谓。此句是说,这可令人漫步桂棚花间的曲径,是为隐逸指陆羽所设置留传下来的。

RS纷吾着书以下六句:是谓群士响集湖州,最后修撰、校勘、完成《韵海镜源》之经过。

RI幸记胜引以下四句:是如颜公在《碑铭》纪事中所云,他之所以要撰写《妙喜寺碑铭》是由于大德僧皎然之建议:“兹杼山深邃,群士响集,若无记述,何以示将来。”真卿是应求而作,得以将创建“三癸”亭,修撰《韵海镜源》之逸事,凭藉此名山胜境,刻石立碑,以流传后世,千载不泯也。

二十四、创建“三癸”茶亭陆羽从唐肃宗上元元年于苕溪结庐至唐代宗大历中期,由于他的诚信人品,对佛学、诗词韵律学的潜心探索,特别是他的渊博茶学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在湖州仕宦僧俗各界赢得了声望。这时,陆羽不仅同诗僧皎然上人结成了“缁素忘年之交”,而且深得曾在玄、肃、代、德宗四朝历任朝中要职、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的赏识与信任。陆羽被邀请进入了颜刺史幕府,参预由真卿主编的大型类书《韵海镜源》。

还参加了真卿、皎然等数十人的诗词联唱,结成《吴兴集》十卷,成为唐代中期文坛上一时之盛事。而陆羽在湖州最令人景慕的杰作是,由他亲自设计、施工,由真卿出资;皎然鼎力相助,在乌程杼山山麓妙喜寺旁创建的茶亭。因该亭是在“癸丑岁、癸卯月、癸亥日”落成,被命名为“三癸”亭。

“三癸”亭建成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夏历冬十月二十一日。又因有真卿墨宝题匾额兼赋诗,有皎然赋诗,为陆生所创,又称之为“三绝”,成为当时湖州的胜景之一。

在“三癸”亭竣工之日,举行了隆重落成庆典。时殿中侍御史兼浙江西观察判官袁高正在巡视湖州,袁高在湖州刺史颜真卿、陆羽、皎然等一批文人雅士、高僧隐逸。官吏乡绅的陪同之下,登临杼山,游览茶亭,品饮香茗,赋诗抒怀,真乃是千古名贤、茶人之盛会,在海宇之内传为佳话。颜真卿在庆典之后,又为“三癸”亭赋诗:

题杼山癸亭得暮字亭,鸿渐所创杼山多幽绝。胜事仍跬步①。

前者虽登攀。滞留恨晨暮。

及兹纡胜引。曾是美无度。

欻构②三癸亭。实为陆生故③。

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

巍峨依修岫。旷望临古渡④。

左右台石攒。低昂桂枝蠹⑤。

山僧狎猿狖⑥。巢鸟⑦来枳椇。

俯视何楷⑧台。傍瞻戴颙⑨路。

迟回未能下。夕照村明树。

颜刺史在诗中赞赏了陆羽对创建“三癸”的精巧设计,对四周景物作了生动的描绘。茶亭占地虽不越方丈之间,由于陆羽构思巧妙,善借四周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高低错落有致、色彩浓淡相宜的美妙图景:新亭古刹,岫岩奇峰;桂花修竹,花间幽径;下临溪水,上接云霄。真是意境和谐,有巧夺天工之妙。如此“三癸”亭,自然使文人雅士相聚品茗,清谈赏景,赋诗抒怀的茶文化达到了空前的升华,大有超凡入圣之意境,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这首诗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连经常来杼山游历的颜真卿等人都为茶亭美景所倾倒,尽情领略,至暮色降临,仍流连忘返呢。

皎然上人在“三癸”亭落成之日赋诗如下:

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亭即陆生所创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⑩。

缮亭历三癸 三癸:以癸丑岁、癸卯月、癸亥日立。

疏趾HI邻什寺。元化HJ隐灵踪。

始君HK启高致HL。诛榛HM养翘楚HN。

鞭草HO理芳穗。俯砌披水容HP。

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

物远风烟异。依石忘世情。

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

禅侣HQ欣可庇。卫法大臣RS过。

佐游群英萃。龙池RI护清澈。

虎节RJ到深邃。徒想嵊顶RK期。

于今没遗记。

皎然这首诗,虽在题中冠以“奉和”二字,并非奉和步韵赋诗之意。在此作敬辞,是谓陪同颜公和陆羽登三癸亭。此诗作于“三癸”落成之日,时称“三绝”之一陆羽创亭、真卿题匾、皎然赋诗谓之“三绝”。而颜真卿《题杼山癸亭得暮字》一诗,是他第二次登杼山游“三癸”亭时所作。如其诗有曰:“杼山多幽绝。胜事仍跬步。前者虽登攀。滞留恨晨暮。”这四句诗正说明,颜公于“三癸”亭虽题匾额,但无诗作,唯恐会成为千古憾事,所以重游“三癸”,赋诗抒怀。

皎然在诗中称赞陆羽创建的“三癸”亭构思精巧,布局有序,把亭池花草、树木岩石与庄严的寺院和巍峨的杼山自然风光溶为一体,清幽异常,如今,这里已成为朝廷命官、名僧雅士,群英荟萃之胜地,诗中记录了在“三癸”落成庆典之日,以袁高、颜真卿为首的一批文武官员、名僧高士、社会名流,登临杼山游历的空前盛况。

皎然在诗中还颇为幽默地说:今日我之所以要把“三癸”胜境纪述如此详致,是唯恐总有一天“嵊顶”之期将会到来啊!即使如此,亦不引为憾事了。“嵊顶”为佛家语。指僧侣“圆寂”。这些带有悲凉意味的诗句,却成了谶语,在若干年之后,皎然“圆寂”于湖州,终于进入了他所预言的墓塔之中。

〔笺注〕①跬步:跬〔kuǐ〕,谓一举足也。古时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

②欻构:谓忽然决定构造。

③陆生:陆羽。此句是说,所以要建造三癸亭,完全是为了陆羽开展茶学活动。

④古渡:三癸亭建在杼山妙喜寺旁,下临苕溪古渡口。

⑤桂枝蠹:蠹〔dù〕,《吕氏春秋·达郁》:“树郁则为蠹。”诗句意谓沿路所植高低错落的桂花开得非常繁茂。

⑥山僧:泛指出家僧人。因寺院多建于山林之中,故称。此句含有戏喻妙喜寺僧人之意。猿狖:狖〔yòu〕,黑猿或长尾猿。 狎:亲近之意。

⑦巢鸟:泛指栖于林木之上的飞禽。《文选》左思《蜀都赋》:“巢宿异禽。”

⑧何楷台:即何楷钓台,在杼山悬崖之下,苕溪之滨,从“三癸”亭上俯视可见。何楷晋代人,曾任吴兴太守。

⑨戴颙378—441:字仲若,东晋末、南朝宋初人。善琴、工书。

尝游吴下,当地人为其筑室、聚石、植林、开洞以居;颙乃述《庄周》大旨。着《逍遥论》。宋文帝屡征不就。 戴颙路:以戴颙命名的道路,在乌程妙喜寺旁。

⑩列岑:岑,山小而高。 萦左次:是指亭建在山之右,而亭左相依一座座高耸秀丽的山峰。

HI疏趾:踪迹。《高士传》:“仰颂逸民,世追芳趾。”此指僧俗人众经过寺院登游三癸亭时留下的足迹。

HJ元化:寓指人的生命在大自然界的归宿。唐陈子昂《陈伯玉集》一《感遇诗》之六:“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皎然诗中的“元化”二字颇寓佛家语意,从字面意解是,今日来游三癸亭的高人雅士,也总有一天会“元化”得无影无踪的。

HK使君:对地方长官之尊称。旧时尊称奉命出使的人为“使君”。

汉时称刺史为使君。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以后用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HL高致:高尚的品格或情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干蒋干还,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晋书·稽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则千里相驾。”

HM诛榛:剪除荆棘。《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利耕乎。”

HN翘楚:喻指秀美的林木。《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后引申为在同辈中才华出众者曰“翘楚”。诗中翘楚意谓,当亭苑四周剪除了荆棘,这里新育植的花木会生长得逾加秀美。

HO鞭草:是说当清除了杂草,花朵就会越显得艳丽多姿。

HP俯砌至援云六句:是为“三癸”亭环境写意之笔:亭下波光闪动,秋水宜人;亭则高耸入云,欲与山峰比肩;天际白云悠悠,似与亭瓦衔接;清幽典雅的茶亭与杼山远处的风烟溶为一体,深得造物之真意。游览如斯胜境,可以令人忘却尘世间的一切情缘恩怨。

HQ禅侣:泛指佛门僧侣,此指妙喜寺僧人。

RS卫法、佐游二句:是纪述以袁高殿中侍御史、颜真卿刺史为首的文武官员,在湖州各界名流、文人雅士的陪同下登临杼山妙喜寺“三癸”亭时之盛况。

RI龙池:唐时池名,亦曰龙庆池。原在唐京兆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明皇李隆基为诸王时故宅。井溢为池,后曰龙池。

RJ虎节: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所持符节之一种。《周礼·地官》

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出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虎节与龙池为对仗句,形容来杼山参观“三癸”亭的官员仪仗队伍很长,时隐时现在峰峦烟云之中。

RK嵊顶:嵊,本为山名、县名,均在今浙江省。其字意可为演申“四山之合”之意。皎然用“嵊顶期”是说竟陡然想到自己总有一天“圆寂”之时,恐怕也要坐在四面相合、顶上再覆一山的墓塔之中。

二十五、苕溪草堂与陆羽新宅陆羽自唐肃宗至德初来江南至大历中,他在湖州临时的或较稳定的寓所,先后有妙喜寺,苕溪草庐,“陆羽新宅”或称之为“青塘别业”。大约共有三至四处。

据《湖州府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爱山书院刊本所载,湖州有一处胜境名为“苕溪草堂”。据此,亦有学者疑为,这所“苕溪草堂”即是陆羽当年隐居苕溪时的住所。但从皎然上人所作的两首诗来看,这所“苕溪草堂”并非是陆羽建造,亦非他人为陆羽而建。如,皎然在《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到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①汤评事衡②四十三韵》以下简称《四十三韵》,题序说明这所“草堂”是自大历三年768夏开始建造到第二年大历四年,769春,历经八九个月的时间才基本竣工,弥觉有境胜之概。

皎然在《四十三韵》,通篇都是讲他所以要建造这所“溪上草堂”,其目的只是为了“禅修”。如开篇即云:“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诗中还有:“二贤兼彼才,晚节何感激。不然作山计,改服我下泽。”这说明潘述、汤衡二公在建造“苕溪草堂”时曾有建言和给予实际上的帮助,这颇令皎然生感激之情,因而赋诗投赠。

皎然在《题湖上草堂》诗中就说得更明白无误了,其诗云:“山居不买剡中③山,湖上千峰处处闲。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诗意是说,他不愿到剡溪之滨山上去买一处隐居之所,却喜欢在这芳草萋萋、白云悠悠的苕溪之滨清修,可以“山中听经石,高僧诠公曰:学徒数块石,生公有通经石。竹生自萧散。云性常洁白,欲见羇世人。”见皎然《四十三韵》。

至于,陆羽在上元初760结庐于苕溪之滨时所居虽亦曰“草堂”,但不仅两处草堂在建造时间上相差九年760—769,而在地域上两处相距约有三十里之遥按:杼山在湖州府治西南三十里陆羽在苕溪之滨所结草堂是在乌程县妙喜寺与晋吴兴太守何楷钓台之间;而皎然建造的“苕溪草堂”在府城南。

皎然上人在东溪建造的这所规制宏大的“苕溪草堂”,同陆羽亦是有一定渊缘的。据今湖州杨君提供资料称:“唐肃宗大历四年769皎然的苕溪草堂落成。第二年邀请陆羽同住。

五年后,即约在唐大历九至十年774—775青塘别业落成,陆羽才有了自己的住宅。”

陆羽在湖州建立自己新居的时间,在唐人的诗句中亦得到了印证。如,唐诗人皇甫曾于大历九年774访问湖州期间,在同颜真卿、陆羽、皎然、李嶀《七言重联句》中有两句赞誉陆羽的诗:“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鸣珂”是宅第的代词,“碾玉”,在此不只作碾茶解,而是作为茶艺表寅的代词。陆羽在湖州刺史颜真卿幕府期间,每逢盛饯宾友或宴请诸名士时,他往往在席间作“陆氏茶”的表演,以令宾友得尝他精心烹制的那独具韵味的香茗。皇甫曾是陆羽挚友皇甫冉之弟,亦同陆羽交厚。联句中的“看碾玉”,“重鸣珂”两句诗意是:今宵盛宴,欣尝君友亲手烹香雪;明朝有暇,再访贵宅聆听论茶道。诗句说明了这时陆羽已有了自己的宅院。如果这时陆羽仍在客居皎然“苕溪草堂”,皇甫曾在诗中是不会用“鸣珂”二字的。

据《湖州府志》卷二十五《舆地略古迹》载:“陆羽别业在青塘门外”。经学者考证,青塘门外的“陆羽别业”就是陆羽自至德初来吴兴十八年之后所建造的第一所住宅。在新居落成后,皎然、李嶀等曾前往陆羽新宅祝贺乔迁之喜,皎然有《同李侍御嶀④李判官⑤集陆处士羽新宅》诗:

素风千户敌,新语陆生能。

借宅心常远,移篱力更弘。

钓丝初种竹,衣带近裁藤。

戎佐推兄弟,诗流得友朋。

柳荫容客过,花径许招僧。

不为东墙隐,人家到未曾?

皎然的这首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层次分明,环境幽雅的陆羽新宅画卷:翠竹冉冉,垂柳丝牵掩甬道;紫藤缠绕,小径交错布花间。诗人还推崇陆羽素有千户难敌的古朴之风;其人格、诗品都深得友朋的爱戴与景慕;隐士今日虽身居新宅,但其心仍怀有宏远的夙志,并非图安乐而已。皎然在诗中还关切地说:不要只是当“隐者”,还应同乡邻们常常往来。

陆羽新宅落成,他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宅院,尽管是极为简朴的。这不仅结束了他长时间的寄居生活,使其访茶品泉,飘忽不定的生涯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而且有了一个可令其同名僧高士往来,赏花玩月,品茗赋诗的清幽之所。皎然有《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诗:

欲赏芳菲肯待晨,忘情人访有情人。

西林可是无清景,祗为忘情不记春。

皎然这首诗约作于唐大历十一至十二年776—777间,在某年春天一个风清月朗之夜,皎然等人前来访问陆羽的寓所,老友相聚,赏花玩月。皎然在诗中颇饶风趣地说:谁能说陆处士所居这西林小院没有清幽之景?我每天只顾诵经念佛,专心修禅,似乎已淡记了这桃李芳菲的美好春光啊。今夜,我这“无情人”佛家语,指僧侣来拜访你这“有情人”指世俗人;可是有些含苞待放的春花,仿佛要到翌晨才能开放,为了能欣赏这难得一见的名花,也只好牺阴守时,以待这良辰美景之到来了。

皎然的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陆羽在迁入新宅之后,时有高僧名士,故友新知前来与之交游——赏花玩月,赋诗清谈,品泉论茶,交流学识。

〔笺注〕①潘述:生卒年不详。湖州今属浙江人。曾任湖州长城今之长兴县县丞。与皎然唱酬甚密。代宗大历八、九年773、774在湖州,预撰颜真卿主编的大型类书《韵海镜源》,并参与真卿、皎然、陆羽等数十人的联唱,后结为《吴兴集》十卷。大历中曾应宏词科试未第。

②汤衡:字里不详。大历间曾官评事,与皎然为友,有诗唱和。亦参预修撰《韵海镜源》。

③剡中:即指唐时剡县今浙江省嵊县南,包括剡溪曹娥江上游在内的剡中山水。

④李嶀:生卒年不详。字伯高,赵今河北省赵县人。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客居清河县,献计于平原太守颜真卿,大破安禄山叛军,曾任殿中侍御史、卢州刺史等职。代宗大历八年至十二年773—777任湖州防御副使。参预修撰《韵海镜源》和真卿、陆羽、皎然等数十人的大联唱。

⑤李判官:字里未详。判官:按唐制凡节度、观察、防御诸使均设有判官,是地方军政长官的僚属,佐理政事。李判官陪同湖州防御副使李嶀前来陆羽新宅祝贺,其时当为湖州判官。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舒玉杰作品集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