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经典社会点评文章》在线阅读 > 正文 王宏甲: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经典社会点评文章》 作者:合集

王宏甲: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

T-xt-小,说--天.堂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所以,关注孩子处于哪种状态,比只知道盯“分数”重要。

 

  一堂“经典教学”课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响出共鸣。铃声止息,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

 

  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

 

  大家坐定,教课的老师走进来了。“现在开始上课。”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划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铃声响了。下课。整堂课无懈可击。

 

  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

 

  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可是,教学、教学,在课堂上的45分钟,难道不是老师该教得精彩、精辟吗?学生除了课堂听讲和踊跃回答问题,课外不是还有许多时间去练习和温习吗?这不仅是中国教师的理念。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能遇到好老师,不就是看重老师教的水平吗?

 

  “儿子啊,你上课别说话,别做小动作,你得好好听!不好好听,你怎么能学会呢?”所有的家长都这样说。可是西方教育认为: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动,说做并用。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到底哪一种好?

 

  新西兰的阳光

 

  王能智坐在我对面,他就是北京市将向全社会推介的特级教师,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的地理教研员,一个从青年时就教地理的老教师。王能智所在学院的院长叫张逸民,我不想立刻就进入对王能智的采访,会后先访问了张逸民。

 

  还记得那堂“经典课”让英美同行不理解吧,新西兰某校的一堂课,也让出访的中国教师十分惊讶。“你想想,他们五年级的一堂课,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篮子里有24块蛋糕,6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张逸民院长说。

 

  他说新西兰五年级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很有成功感。可是,这不是我们二年级的课吗?他们五年级的学生能答出来,这也值得高兴?像这样有什么高质量?日后,能把学生送到哪儿去?

 

  “我很惊讶!”他说。他是2003年2月访问新西兰的。

 

  “我给你讲讲我在新西兰遇到的3个中国人吧!”

 

  第一个名叫李琨,在国内是武汉某大学的女副教授,目前在新西兰打工。

 

  “副教授在新西兰打什么工?”我问。

 

  “比如,她这次被新西兰方面请来当翻译。”

 

  “她不能也找个教师工作吗?""不行。她在国内的副教授职称,在新西兰不被承认。新西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很规范,教师的资格认证由新西兰教师协会负责,缺这个认证,任何学校都无权聘请你当教师。”

 

  “那她为什么要到新西兰去打工呢?”“为了孩子。”

 

  李琨说,孩子出生时是双胞胎,大约由于体质弱,上学时她俩在同龄孩子中就渐渐跟不上,此后一直厌学,怎么帮她们也上不去。这样下去,将来在同龄孩子中就要被考试淘汰出局了。

 

  可是,到新西兰后,女儿秋安突然在新西兰的同龄孩子中鹤立鸡群了。起初,秋安和妈妈都觉得,这是由于班上老师讲的那些知识都是秋安在国内早就学过的,所以也不能有什么骄傲。但是,秋安天天生活在新西兰的同龄孩子中,由于比别的孩子知道得多,不断受到老师表扬,久而久之,她确实感到自己不比别的同龄孩子差。

 

  可是,在国内,她在班上不断受到批评,她的考试成绩也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她,她就是比很多同学笨。一次次受到批评,一次次失败,把她们童年的笑容消灭了,把她们的自信也消灭了。

 

  自信心,成功感,一天天在她的心中滋滋地生长,她已经忘记了她“笨”。学习,并不只是书本上那些知识,还有书本之外的许多知识,这一点在新西兰的小学教育中体现得相当充分。比如,新西兰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就有供学生动手去玩去操作的计算机,从城市到乡村都是如此。

 

  自信心的增长使秋安获取书本之外的知识也不逊色。秋安在新西兰的语言环境里很快适应了英语,比起新西兰的同龄孩子,还有会汉语的优势,笑容在她的脸上一天天复苏。

 

  李琨说,另一个女儿秋康在国内还是厌学,而秋安已经变得非常爱学,姐妹俩已经是大不相同的两个人了。

 

  两种世界

 

  张院长讲的第二个人是为他们考察团开车的司机。起初,根本想不到他在北京是国家计委的干部,在北京工作了十多年,现在一家三口都在新西兰,他受雇于一个车行,在这里打工。

 

  “来新西兰能赚大钱吗?”“谈何容易。”他笑道。

 

  “那你为什么选择来新西兰?”“付出简单劳动,过着平和生活。”

 

  “你不到40岁吧,打算就这样过下去?”

 

  他沉默了一下,说:“为了孩子吧。”

 

  又一个“为了孩子”!

 

  张院长继续问下去,得知他的孩子在国内也是厌学,到新西兰后,从厌学到乐学,从不自信到自信。是孩子的变化坚定了他们在新西兰住下去的决心,他说:“这不是我的选择,是孩子的选择。”

 

  第三个人是台湾人,就是刚才说的那位司机的车行老板。3月,我们结束考察的前夕,在南岛有一次长途旅游,他亲自来为我们开车。

 

  这次出行有三天时间,我有机会与他交谈,得知他祖籍浙江,父亲那一代去了台湾。父亲依然怀念大陆,给几个儿子取的名都是浙江的地名,他的名字就叫永康。

 

  张院长对他说,既然思念大陆,现在大陆开放,政策优惠,你为什么不去大陆发展?那台湾人说,我看好这里。

 

  “看好这里的自然环境?”“人际环境也好。”

 

  “怎么好?”“人际关系简单。没有窝里斗。”

 

  “就因为这些因素?”“还有教育好。”

 

  张院长说,我问他怎么个好法,我说大陆教育也棒,特别是基础教育,台湾也不错。我举了新西兰小学五年级那个“蛋糕题”,我说这差我们太远了。我想听听这位声称新西兰教育好的车行老板怎么说。我发现,他对我提出质疑的那个十分简单的“蛋糕题”完全不以为然。

 

  “你们清华、北大进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了吗?”

 

  “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们提出要为‘建世界一流的名校而奋斗’。不管怎么说,清华、北大很棒。”

 

  “但没有新西兰达尼丁市的奥塔哥大学棒。”

 

  “何以见得?”

 

  “那儿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搞生物工程的学生还没毕业,英国、美国的企业就到那儿争着预定毕业生去了。”

 

        来源:《书摘》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合集作品集
温馨感人小故事中外童话故事大全经典社会点评文章经典短篇文章精选经典短篇小说集(国内篇)经典短篇小说集(港台篇)经典短篇小说集(国外篇)经典短篇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