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9节:听大师讲佛(2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 作者:胡卫红

第69节:听大师讲佛(23)

(/T/xt|小/说天|堂)

  有时候,"理障"甚至还会进一步升级,不再需要"理",只剩下"障",也就是说,认为"我总是对的",不管我赞成什么或否定什么,不管我坚持什么或反对什么,都是对的。这种现象在功成名就的人士身上最容易出现。

  有一天,画家列宾和他的朋友在雪后去散步。他的朋友瞥见路边有一片污渍,显然是狗留下来的尿迹,就顺便用靴尖挑起雪和泥土把它覆盖了。没想到,列宾却非常生气地说:"几天来我总是到这里来欣赏这一片美丽的琥珀色,你却把它破坏了。"

  那片狗尿究竟是"污渍",还是"一片美丽的琥珀色",都取决于各自的心态。但在列宾心目中,"我"认为是"一片美丽的琥珀色",那它就是"一片美丽的琥珀色",与之不同的想法都是错误的。

  一旦有了"理障",不仅会变得顽固守旧,缺乏创新能力,还可能把歪理当真理,把邪说当正说,这无疑会对做学问、干事业以及发展人际关系都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如何克服"理障"呢,也许应该像孔子所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不要固执己见,也不要顽固地突显自我,以开放心态对待一切意见,一切道理,一切事物,一切人。

  有人曾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跟谁学的呢?

  子贡回答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思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圣人之道并没有坠落在地上,而在人们的掌握之中。贤能的人掌握了它大的方面,不贤能的人掌握了它小的方面,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师什么地方不可以学习呢?他又何必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老师呢?"

  按孔子的学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初、高中,从没进过大学的门。但他却是当时学问最高的人之一,其原因在于他成功破除了"理障",能够向一切人学习一切有价值的学问。

  韩愈平生最崇拜孔子,并以儒学道统的传人自命。他在《师说》一文中说:"生乎是前,其闻道也因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平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如果能够抛弃年龄、学历、职业、地位等方面的偏见,达到"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境界,"理障"就能破除了,智慧也会绵绵而生。

  所谓"事障",就是被某件事所羁绊,难以摆脱,思维也自然而然地受到这件事所控制,并由这件事带来越来越多的事,想法也越来越多,越多越混乱,从而失去对正道的认识能力。

  临济宗第十二代祖师大慧宗杲(公元1089-1163年),是宋代著名的爱国高僧,因支持岳飞抗金,得罪了奸相秦桧,被流放岭南。

  有一位将军,厌恶了沙场的血腥厮杀,也许是惧怕了死亡,找到大慧宗杲禅师,要求剃度出家。宗杲禅师说:"现在国难当头,正需要你们这些忠义之士抗敌救国,你怎么能临阵脱逃呢?"

  将军说:"我并非贪生怕死,而是真正看破了红尘。请大师慈悲,收留我作弟子吧!"

  宗杲禅师打量了他一会儿,淡淡地说:"你业习太深,恐怕还不能真正放下。"

  "我什么都能放下!家庭,名誉,地位,权力,我都厌恶了,请您即刻为我落发吧。"

  大慧宗杲禅师笑而不答,起身离去了。将军只好无可奈何离开。但他并不死心,第二天一大早,又来到寺院,恭恭敬敬地站在方丈门外等候。宗杲禅师打开房门,看见将军,已知其来意,却佯装不知,问他这么早来干什么?将军口占一偈:"为除心头火,清早礼师尊。"

  大慧宗杲禅师也说出一偈:"凌晨离梦乡,不怕妻偷人?"

  将军顿时恼羞成怒,骂道:"你个老秃驴,说话太伤人!"

  宗杲禅师哈哈一笑说:"你既要出家,何怕妻偷人?轻轻一撩拨,怒火又燃烧。施主现在还不宜出家,以后再说吧!"

  将军红着脸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提出家的事。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胡卫红作品集
杰出青少年赢定未来的12种能力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