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现代会务服务》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会务接待服务心理(8)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现代会务服务》 作者:陆永庆

第18章 会务接待服务心理(8)

  就客我关系的最后结局来看大致可出现四种情况:第一种状况:客人的交际行为与员工的交际行为都正确,使客人得到最想得到与应该得到的利益,员工也得到最想得到与应该得到的利益,大家的需求都获得了满足,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大家都赢得了胜利。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与最好结局。作为一家企业,客人与员工能处于这种最高境界的人际关系,则客人会成为“常客”“回头客”,员工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企业能宾客盈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p>

  第二种状况:客人的交际行为与员工的交际行为都不正确,那会使人际交往中断,客人没得到应有的利益,从此不但不再光临,而且造成很差的口碑效应,而员工的不正确行为将导致企业门庭冷落,最终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情地淘汰,员工与企业也将最终丧失自己应该获得的利益。这种双败无胜的结局是最差的境界、最坏的结局。客人与员工从内心来说都不希望出现并努力想避免这种结局。<\/p>

  因此作为企业与员工来说应该努力争取赢得“双胜无败”的最好结局,而力争避免出现“双败无胜”的惨相。<\/p>

  第三种状况:客人正确、员工不正确。服务工作既然是人对人的服务,那么由于利益矛盾、认识差异等原因,客人与员工之间发生龃龉、矛盾甚至冲突在所难免。而在那些龃龉、矛盾与冲突中都会存在失望宾客。宾客失望的心理因素是没获得应得到的利益。从客人来分析,客人付了钱,要求获得优质的服务产品,从这点来说,客人的要求是正确的、应该的,而且他的实际行为也符合客人的身份,但由于企业与员工一方的种种原因,导致客人利益获得受阻,造成心理失望。这种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员工主观上的原因,表现在工作态度上对客人冷漠、消沉或者急躁、粗暴;表现在工作上懒散、马虎,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表现在言语上使用不文明、不文雅、过于随便的语言与不恰当的体态语言;表现在服务技能上生疏、笨拙、毛手毛脚;表现在工作效率上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等待时间长;表现在对客交际上,忽视文化差异、冒犯客人忌讳;表现在服务质量上标准太低等等。二是客观上的原因,如服务项目太少,为客服务的设施设备老化、不完善,质量低劣,不能发挥正常的服务功能,或者客我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会等原因。<\/p>

  服务有了缺陷,客人肯定不满意,从功能上说,没解决实际问题,没把事情办好;从经济上说,没得到应有的享受,有“吃了亏”的感觉;从心理上说,没得到尊重。由于功能、经济、心理三方面原因,会引起失望客人以种种形式表现出“逃避反应”行为或“攻击反应”行为。客人的“逃避反应”行为似乎不采取任何公开行为,至多摇头叹气自认倒霉,这样,企业不知不晓,企业似乎很幸运,逃过了客人的投诉与索赔。实际上掩盖了企业管理与服务上的问题,失去了一次发现问题、改进产品质量的良机。<\/p>

  客人选择“攻击反应”行为来排泄心中不满,这种“攻击反应”可以是非公开的行动,采取“暗中报复”手段,他们不仅决定本人从此不再光临,而且还会在亲朋中宣传自己不愉快的经历,使企业的形象与声誉受损。这种行动也可以是公开行动,最常见的是投诉,填写意见书,当面找大堂经理口头投诉,或向大众媒体投诉。客人在投诉时具有三种投诉心理:一是求发泄,二是求尊重,三是求赔偿。<\/p>

  失望客人采取何种行为取决于:第一,客人的个性与当时的心态。情绪较佳时,遇有不悦不会特别计较,反之可能投诉。第二,客人的文化背景。国内客人以“和”为贵,强调“忍”字,西方客人自我保护意识强,注重消费者合法权益。第三,客人的失望程度。失望程度强烈,行为反应激烈。第四,产品质量对客人的重要程度。第五,其他因素。如“攻击反应”行为是否费时费精力,是否有利自己健康,客人对企业有否特殊感情等等。<\/p>

  为了消除客人的失望不满,防止客人的“逃避反应”与“攻击反应”,员工应尽心尽力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弥补服务缺陷。实践证明,补救性服务做得好,不仅能消除客人的不满,而且能给客人留下一个“对客人负责,知错必改”的好印象。这样使第三种状况上升进入到第一种状况:双胜无败。现在问题是少数服务人员由于害怕上级发现自己的过失,不仅不想方设法加以弥补,而是文过饰非加以掩盖。也有一些员工认为问题不是由自己造成的,抱着与己无关和无能为力的想法,对抱怨和前来求助的客人一推了之。结果是不仅没有使服务缺陷得以弥补,反而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p>

  从服务心理来看,为客提供补救性服务有五个要点:第一,必须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客人的需要。即使不能完全按照客人原来所提出的要求去做时,也要在征得客人同意之下用变通的方法去解决客人的问题,使客人得到替代的满足。<\/p>

  第二,既要向客人表示歉意,又要争取客人的谅解。要让客人了解并相信,并不是员工不愿服务,而是受条件限制,或有些事情实在是无法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即使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还要尽可能地引导客人往好处去想。<\/p>

  第三,对那些觉得吃了亏的客人,不仅要让他们在物质上、经济上得到补偿,而且要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补偿。在功能服务方面不可能做得更好的时候,在心理服务方面一定要做得更好。最理想的补偿是稍许超出客人的期望值。<\/p>

  第四,对那些显然是怨气很大的客人,一般都应该让他们发泄消气,然后再同他们讲事。对那些在采取了种种补救措施以后,仍然怨气很大的客人,正确的作法是让他们“出了气再走”,而不是把他们“推出门了事”,把怨气带回家,向亲朋宣泄。这样对企业更为不利。<\/p>

  第五,认真接待前来投诉客人,诚恳而又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适时地表达一些同情、安慰、理解之类的话语,这就是对客人的尊重,满足他们求尊重的心理,又能让客人发泄,满足他们求宣泄的心理。对他们在投诉过程中由于气愤而使用的过激言辞,虽然夸大事实,甚至把自己的猜疑也说成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接待的员工一定要坚持少说多听,让投诉客人说清事情原委,决不能心不在焉与急于申辩。在投诉客平静以后,才作必要的说明,最重要的是要与投诉客人协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尽可能付诸实施。<\/p>

  补救性服务有时比正常服务难度大,因为在正常服务时,客人往往处于“无意识”状态之中,对服务过程一般不太关注。一旦失望投诉之后,他们变成“有意识”了,会专注补救性服务。人的思维定势是很顽固的,当客人失望不满后,欲扭转他们的这种心理定势,使不满变成满意,往往要比一开始就培养客人的满意感困难得多。因此我们尤其要重视平时的高质量的服务,尽量少放“马后炮”,当然“亡羊补牢”也是重要的。<\/p>

  第四种状况:客人不正确,员工正确。客人的交际行为不正确时,从后果来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企业、对他人不会造成不利的后果或与服务无关的“不正确”行为。比如对客人的“出洋相”,不懂装懂之类的“不正确”行为,员工根本不要去过问,更不要出于“好心”去“说穿”,帮助他“纠正”,更不能有意无意地背后讥笑或当面嘲笑一番,这样员工的行为也“不正确”了,下降到“双败无胜”状况了。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眼睛可以把它看穿,嘴巴或身体动作不能把他揭穿。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客人怎样说,怎样做才是“对的”,而在于我们员工怎样做才能让客人满意,让客人产生自豪感才对。要记住,凡属于应该让客人自己作出决定的事情,客人怎么说都是“对的”,永远不会有“不对”的时候。第二类是对企业、对他人会造成不利后果的“不正确”行为,如逃账、顺手牵羊等等,这的确是真正的不正确行为,这时员工要牢记与客人打交道的法则:“法则之一:客人总是对的。法则之二:如果客人不对,请重读法则之一。”决不要说(包括言语说和身体动作说)客人“不对”。一些员工对此有点想不通。客人是人,人总有弱点和失误,事实上,客人并不是总是对的。客人对的时候说他永远对的,客人错的时候怎么也说他永远对的?“客人永远是正确的”这句话并不是对作为事实所作出的判断,它是一个口号,为了实现优质服务而提出的一种理念。客人总希望自己“总是对的”,所以员工应满足他们心愿,让他们“对的时候是对的,不对的时候也是对的”。不要忘记客人是“花钱买服务”、“花钱买享受”来的,不是来接受批评与教育的,不是来认错的。提出这个口号,就是提醒员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客人还是“客人”时,都不要说客人“不对”,更不要逼迫客人承认自己“不对”。作为员工,不去说客人“不对”是对的;说客人“不对”则是不对的;要客人向自己认错,向自己赔礼道歉,更是不对的。<\/p>wW w.Xia 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陆永庆作品集
现代会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