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3章 1989年(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 作者:高虹

第23章 1989年(1)

  希望工程<\/p>

  ●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活动。<\/p>

  ●关联词: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农村失学少年、大眼睛苏明娟、共同关注·圆梦行动<\/p>

  我们很熟悉这样一幅摄影作品:一个手握铅笔头从课桌上抬起头来的小女孩,有着两只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标题是“我要上学”。这张照片是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这个被很多人认识的女孩叫苏明娟。当年七岁的她是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小学一年级学生。这些年来,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她早已完成学业,在安徽一家银行工作了,而希望工程,也走了近二十年的路程了。据统计,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五年,基础教育更为薄弱,在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百九十多个县中,中小学生流失量呈上升趋势,很多贫困山区的农村孩子因家庭困难而无法上学的状况更为严重。<\/p>

  经中国人民银行和民政部批准,于1989年3月成立了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创办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其宗旨是争取海内外关心中国青少年事业的团体、人士的支持和赞助,促进中国青少年工作、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和福利事业的发展等,这一年的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出决定:设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会,长期资助我国贫困地区品学兼优而又因家庭困难失学的孩子重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所以这项救助活动就名为“希望工程”。此举一开始,就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赞许和支持。当时,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为此题词:“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形成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好风尚。”邓小平曾两次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并亲笔题写了“希望工程”四个大字。希望工程实施近二十年来,累计接收社会捐款近四十亿元人民币,在农村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近14000所,为三百多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其中,资助的大学生就达十多万名。从2007年开始,希望工程实施全面升级策略,将传统的“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在为受助学生提供资金资助的同时,还要为他们的发展能力提供帮助。“2007共同关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将重点资助当年考取大学的新生,缓解他们由家门入校门的经济困难;受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继续申请希望工程的资助;全国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系统还将动员企业为受助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活动。<\/p>

  海子<\/p>

  ●当代诗人,于1989年卧轨自杀。<\/p>

  ●关联词:诗人之死、殉道者、诗歌时代<\/p>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他年轻的25岁的生命逝去,给世人留下了200万字诗歌、小说、戏剧、论文,还给世人尤其是诗人和诗评家们留下了“诗人之死”的千古之谜。根据海子死后一些诗人和作家发表的文章看,有人认为海子是死于精神分裂,有人认为他是江郎才尽,有人说海子的死是“殉诗”,海子是一个诗歌的殉道者,还有人说海子的死缘于城市和乡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说海子的死是练气功走火入魔……这些说法反映了人们对海子之死的关注。海子死后,关于海子诗歌的水平问题,也有过一些大大小小的争论,有人说他的诗是伟大的诗,有人说他的诗思维混乱,语言苍白,不值一读。评论家朱大可对此有一个抽象的比喻之说,他认为海子的死“意味着海子从诗歌艺术向行动艺术的急速飞跃。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不管对海子、对海子诗歌、对海子之死有什么样的看法,有一点却是人们公认的,海子是当代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的一生保持了一种不向世俗低头的品格。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歌被很多人所熟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p>

  华西村<\/p>

  ●一个坐落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以西的村庄。<\/p>

  ●关联词:吴仁宝、中国首富村、天下第一村、“若要富,靠工副”<\/p>

  华西村位于苏南平原,江阴市华士镇最西边,面积0.96平方公里,仅占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共有350户人家一千五百余人。但是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华西村的名字就为中国人所熟悉,成为农村改革,集体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的代名词。1989年,华西村有了“第一亿元村”称号,这一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还授予了华西村“明星企业”的称号。华西村名声可说是传遍中国。华西村,应该说和中国任何一个自然村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它在历史上的生活形态与苏南传统的男耕女织也没什么两样。但是这个村有一个名叫吴仁宝的书记却与众不同,华西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更是敢想敢做。早在1969年,吴仁宝就提出了“若要富,靠工副”的主意,利用四间破屋,办起一个维修农具的小五金工厂,当年赢利五万元。那正是“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到处都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吴仁宝和华西村人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头脑想,并敢为人先地去做。仅凭此就可看出华西村人的与众不同。新时期,华西村人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1980年江阴县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华西村趁势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方案:全村600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而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这一步使华西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接下来,华西村的发展势不可当,以吴仁宝为首的华西村领导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们率先发展村办企业,两个文明一起抓,从1980年代初就成为江苏第一个千万元村,1989年成为江阴市第一个亿元村,也是中国首富村,被称为“中国农村希望所在”。被誉“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现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产业,拥有固定资产数十亿,有八家上市公司和上千种产品。全村农户都是富裕户,每户资产从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p>

  稳定压倒一切<\/p>

  ●1989年邓小平再三强调的重要观点。<\/p>

  ●关联词:胡耀邦逝世、中国不能乱、安定团结、反对动乱、六四风波<\/p>

  翻开《邓小平文选》,发现在1989年邓小平强调得最多的就是“中国不允许乱”。2月26日他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他还说:“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3月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时又说:“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我同布什谈了,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p>

  1989年4月15日,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胡耀邦在北京逝世,追悼大会于2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p>

  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社论指出,“在悼念胡耀邦同志的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青年学生悼念胡耀邦同志的心情,打着民主的旗号破坏民主法制,其目的是要搞散人心,搞乱全国,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6月3日,一个多月的动乱,发展成为一场反革命暴乱。驻守在北京城区周围的戒严部队奉命于6月4日凌晨实行清场,同时进驻天安门广场,平息了这场暴乱。“中国不允许乱”,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党执政的重要历史经验,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应有之义,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邓小平阐释道,“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结果是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对这一点我们有深切的体验,因为我们有文化大革命的经历,亲眼看到了它的恶果。中国人多,如果今天这个示威,明天那个示威,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会有示威游行,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搞经济建设了。我们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搞西方那一套更不行。如果我们现在十亿人搞多党竞选,一定会出现文化大革命中那样‘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内战’不一定都是用枪炮,动拳头、木棒也打得很凶。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直至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再一次强调:“我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p>

  中原商战<\/p>

  ●1980年代在郑州爆发的一场打破传统经营理念的商业之战。<\/p>

  ●关联词:郑州亚细亚、亚细亚冲击波、传统经营、新商业理念<\/p>

  郑州二七广场是传统商业的集聚中心,1980年代一直是华联、西城、人民、德化等四家大型国有商场的天下,彼此各守“一亩三分地”,相安无事。<\/p>

  但一切都在1989年5月6日这一天改变了。这一天,营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亚细亚商场在经过几十万元广告的狂轰滥炸后,闪亮登场。开业当天,郑州市万人空巷,顾客如潮而至,“亚细亚冲击波”搅动了郑州乃至全国的如一潭死水的商场。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的一句“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的广告词,让全国人民知道了郑州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商战。作为我国最早的股份制商业企业,亚细亚商场以灵活的机制、“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和出奇制胜的公关营销术,连续在中国商业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设立商场迎宾小姐、电梯小姐;第一个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自己的仪仗队;第一个每天开门营业时升国旗;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这些都和其他国有商业企业的大锅饭体制、僵化的经营方式大为不同。没有旧体制下的陈规陋习,他们思想活跃,敢于创新,在经营管理上树立了一系列符合商品经济特点的新观念、新模式。商场开业仅七个月就实现销售额9000万元,1990年达1.86亿元,实现税利1315万元,第一年就跨入全国50家大型百货商场行列。郑州亚细亚商场吸引了来自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党政领导、商界员工蜂拥而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莅临视察,给予极高评价,当时的情况是没有一家大的新闻单位不在评说“亚细亚”,没有一家够档次的国内商场不在琢磨“亚细亚现象”。199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六集电视专题片《商战》,“亚细亚现象”举国关注,中原商战的实质是两种体制之战--经济学家如是评论。<\/p>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高虹作品集
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