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7章 2002年(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 作者:高虹

第47章 2002年(1)

  博鳌论坛<\/p>

  ●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目前已成为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p>

  ●关联词:博鳌、APEC峰会、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龙永图<\/p>

  位于海南岛东部的博鳌,是万泉河、九曲江和龙滚河三江的入海口,岸边的东屿岛,活像一只游向南海的巨鳌,颇有“博览天下,独占鳌头”的气势,“博鳌”因此而得名。“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目前已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博鳌亚洲论坛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目标。<\/p>

  1998年,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和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提出建立“亚洲论坛”的构想。他们认为,亚洲国家和地区虽然已经参与了APEC、PECC等跨区域国际会议组织,但就整个亚洲区域而言,目前仍缺乏一个真正由亚洲人主导,从亚洲的利益和观点出发,专门讨论亚洲事务,旨在增进亚洲各国之间、亚洲各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论坛组织。鉴此,他们倡议成立一个类似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亚洲论坛”。“亚洲论坛”的概念一经推出即获得了有关各国的一致认同,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6个发起国的代表于2001年2月27日聚会博鳌,宣告成立博鳌亚洲论坛并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宣言》。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成立大会,向世界庄严承诺:作为东道国,中国政府将继续为论坛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2001年2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2002年,第一届年会召开。从这一年开始,“博鳌”的名字频繁见诸于各大媒体,被天南地北的人们所熟知。<\/p>

  2003年,龙永图开始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这名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把“共赢”概念带入博鳌亚洲论坛。比如,2008年论坛的主题便是“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所以有观点认为,经过六次年会,博鳌论坛的主题已经有明显的演变:从一个略显内部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到新亚洲身份意识的觉醒,再到参与到世界性的话题讨论。位于海南省琼海市的博鳌,这个十几年前美丽而宁静的渔家小岛,如今也因博鳌亚洲论坛而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有着近乎完美的环境优势:蓝天大海,海岛温泉,可以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如墨西哥的坎昆、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相媲美。<\/p>

  沙尘暴<\/p>

  ●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p>

  ●关联词:环境保护、沙漠化、沙尘源、防沙治沙、生态工程<\/p>

  2002年3月18日至21日,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八省、区、市的140万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达1.3亿。此次沙尘暴单给北京市区就带来三万吨降尘,相当于北京居民人均分摊三公斤尘土!<\/p>

  强沙尘暴天气由西北向东南席卷而去。3月19日,受来自新疆强冷空气影响,甘肃省河西五地市及白银、兰州等地区首先遭遇强沙尘暴侵袭。当天下午两时起,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开始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夜里,内蒙古的西部、中部大部地区出现扬沙和沙尘暴天气。3月20日上午九时,北京出现浮尘天气;十时能见度降为一公里以下,为沙尘暴天气;十一时能见度降为500米以下,成为强沙尘暴天气。<\/p>

  在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不易彻底根治,但只要措施得力,减缓其发生及影响程度是可能的。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是实施以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为核心的治沙工程,做好科学的还林还草工作,建立减轻和防止沙尘灾害的有效生态屏障。但是,国家科技部、环保总局等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以内蒙古来说,在1996年至2000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大面积开垦活动还在继续,从内蒙古东部一直到中部,再到华北北部,因为开垦的主要区域是草地,这样会增加沙尘源。而中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植被衰退、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这与沙尘暴天气的产生也密切相关。减缓沙尘暴最为紧要的是停止人为破坏,将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到较易恢复的那部分荒漠化土地上。在政府全面推动的“六大林业工程”中,首先是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然后是防护林工程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六大工程规划范围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超过九亿亩,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从整体上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会起到良好的作用。<\/p>

  小康社会<\/p>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新的奋斗目标。<\/p>

  ●关联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p>

  “小康社会”的概念,是邓小平1984年3月与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的。二十世纪末,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我国已经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即在本世纪前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p>

  2002年,中国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比较低;不全面的--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不平衡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所以当时所达到的小康水平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内容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十条根本标志: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三,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城镇化率达到50%;七,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大学入学率20%(当时我国大学入学率为11%);九,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当然,全面小康在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应有更好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命题。这个命题借用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又赋予崭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与现代化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这既便于人民群众形象生动地接受和理解,又有利于发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团结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p>

  个性化车牌<\/p>

  ●一种可以任由车主选择并体现了车主的兴趣、爱好、职业等人性特征的车牌。<\/p>

  ●关联词:个性化社会、SEX、TMD、007、IBM<\/p>

  我国机动车车牌有三次大演变。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9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机动车车牌是按顺序排号发放,具体的发牌方式是:先由工厂批量制作好车牌,然后由车管部门按号牌顺序发放给车主;二,1990年代后期到2001年。为了解决车管部门和群众之间因为车牌号码而产生的矛盾,也为了最大限度地杜绝滋生腐败,这一阶段车牌的发放实行“电脑选号”,也就是把50个或者100个号牌分为一段(或叫一组),输入微机,让车主当场随机抽取。但随着机动车数量逐年猛增,车牌的序号容量已经不能满足车辆猛增的速度;三,“2002式”个性化车牌。同样是微机管理,但因为组合方式多,其序号容量整整大了100倍,并且允许车主自行选择、编排车号,可以充分体现车主的个性特点,所以也被人们称之为“个性化车牌”。由限制到放开,从在管理制度下的格式化车牌到现在的个性化车牌,制度正一步步趋向舒适和开明,也正是这一点迎合了私家车主们对新制度的期待心理,也契合了开明、进步的社会潮流,并在某种意义上与国际接轨。在美国,车牌是车主的第二张身份证,体现了车主的兴趣、爱好、职业、住所。不同的州、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部门,车牌可以不同,但也约有超过200种组合被美国联邦政府强制规定不得使用。<\/p>

  2002年8月起,公安部曾在北京、天津、杭州、深圳等四个城市启用了个性化车牌试点,一时间包含“SEX”“TMD”“007”“IBM”“USA-911”等在内的个性车牌纷纷出现,在社会上引起争议。当时,这项措施刚刚实施十天,公安部以“技术原因”为由叫停了个性化号牌的发放,一时间引起争议。所谓个性化,应该是在遵守一定社会价值判断体系下,民众的自由选择。政府部门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要做的,就是保证社会价值判断体系的完整性、文化性、远见性和开放性,同时充分满足民众的个性化需求。在经过更为周到的准备之后,2008年10月6日起,个性化车牌的申领工作重又启动。<\/p>

  不做假账<\/p>

  ●国务院总理朱基在2001年-2002年给三所会计学院的题词。<\/p>

  ●关联词:诚信为本、职业操守、两本账、阴阳账<\/p>

  国务院总理朱基在2001年分别视察了上海、北京会计学院,分别给两个会计学院的题词都是四个字:“不做假账”。<\/p>www/xiaoshuotxt/n e tTxt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高虹作品集
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