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政治学原理新编》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2章 政治发展(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政治学原理新编》 作者:王学俭,张新平

第62章 政治发展(3)

  首先,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极端尖锐化。一般情况下,当对立阶级和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程度大大激化时,政治革命才会发生。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主要有以下情形:民族矛盾与民族危机引发阶级矛盾激化和政治革命;统治阶级极端专制和腐败无能的统治会引发人民的反抗;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经济危机频发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政治革命。

  其次,统治阶级不能再照旧维持自己的统治,人民群众不愿再以旧有方式生活下去。随着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全面到来,其中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贯彻危机、参与危机、整合危机和分配危机等构成了政治体系的“综合症”。面对“危机综合症”,一方面,统治阶级力量受到严重削弱而指挥失灵,它既不能维护旧有的秩序,也无法以原有的方式处理危机,更没有能力实行政治革新,这就为革命阶级进行革命提供了突破口。另一方面,被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因物质生活极度贫困而承受着超乎寻常的苦难,这种苦难不仅使他们对现有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产生强烈不满,而且达到了不能再忍受的程度,这种状况会产生极大的政治动员作用,使政治革命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社会生力军,从而造成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再次,被统治阶级形成革命意识并组建革命组织。革命的客观形势使革命的爆发成为可能,但可能转化为现实,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否则,再好的革命机遇也会丧失。列宁指出:“不是任何革命形势都会产生革命,只有在上述客观变化再加上主观变化的形势下才会产生革命,即必须再加上革命阶级能够发动足以摧毁旧政府的强大的革命群众行动,因为这种旧政府,如果不去‘推’它,即使在危机时代也决不会‘倒’的。”革命的主观条件即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觉悟程度指革命阶级的革命意识,它包括革命阶级对自己作为被统治阶级一员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认识,对本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作为一个阶级联合行动的一致看法,对社会发展的未来和行动目标以及革命政策的共同见解等。只有形成了革命意识,被统治阶级才能凝结为摧毁旧政权的革命力量。同时革命阶级是否组成革命组织,借以充当革命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宣传革命思想、制定革命纲领、选择革命时机、设计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等等,对于革命的进行和成功也至关重要。

  总之,政治革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政治革命的发生是主客观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政治革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暴力革命和非暴力的和平过渡。

  特定的政治革命到底采取哪种方式,并不是以革命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取决于社会政治文化传统、革命主客观条件的成熟程度和革命与反革命的力量对比等多种因素,其中,政治力量的对比是决定性的因素。

  3.政治革命的类型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许多次的政治革命。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分析人类自古至今的政治革命,并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一直是政治革命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政治革命的分类问题,由于政治学者分析角度的不同和分类标准的差异,政治革命被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如美国社会学家奥沙利文根据指导政治革命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政治思想的不同,把政治革命分为自由民主主义革命、集权主义革命、第三世界革命三种类型。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以革命对现有政治制度的破坏、对新集团的动员和对新制度的创立为标准,将政治革命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西欧型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墨西哥革命和中国革命初期属于这一类型;一种是东方型革命,中国革命、越南革命、第三世界反帝反殖民主义革命属于这一类型。美国社会学家雷杰伊以革命的目的为标准,将政治革命划分为市民革命、民族革命和不成熟的革命三种类型。上述划分方法虽然各有其道理,但是这种划分并没有反映政治革命的实质性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是决定社会政治革命必然趋势的一般根据。现实的社会基本矛盾及其阶级斗争表现是历史的、具体的,因而都有它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革命的不同性质和类型。据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奴隶革命、农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应当是政治革命分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类型。

  奴隶革命是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级形式,是政治革命的最早表现形式。奴隶起义是奴隶阶级反抗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暴力行动,目的是推翻野蛮的奴隶制度,解决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然而,由于奴隶阶级本身不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不能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因而奴隶革命不是被奴隶主阶级镇压,就是和奴隶主阶级同归于尽。

  农民革命是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统治的暴力行动。在人类历史上,农民革命无论在数量、规模和组织的程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奴隶革命的水平。但是,农民革命没有把推翻封建制度作为自己的革命目标,因而,农民革命尽管打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却终究摆脱不了这样的结局:不是陷于失败,就是在革命中或革命后被地主阶级和贵族所利用,成为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束缚的背景下,作为新生产力代表的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政治革命,其目的和任务就是要推翻专制政权,消灭封建的经济政治关系,取消贵族特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资产阶级革命虽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仍然有阶级的局限性,仍然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最广泛和最彻底的革命,其任务和目标就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剥削,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由于迄今为止的无产阶级革命主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因而,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都面临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历史任务。

  4.政治革命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交互更替的过程,在两种发展变化状态中,革命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的推动力量,是实现社会形态和政治形态质变的决定性手段。每当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遇到巨大阻力时,每当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抛弃旧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时,政治革命就要来到并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政治革命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治革命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政治革命由于摧毁了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从各方面冲击了旧的制度,改造了旧的生产关系,程度不同地建立了新的政治秩序,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艺术事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政治革命破旧立新,更新了政治体系。政治革命往往发生在政治体系需要更新换代之时,在旧的政治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时,只有实行政治体系的彻底更新,才能为社会政治发展开辟道路。而政治革命通过政权的转移、政治领导人的更换、政治组织的重组、政府活动和政策的改变,实现了这种更新;(3)政治革命具有变革政治文化的作用。政治革命使旧的道德、旧的观念、旧的习俗得到洗刷和改造,通过宣传先进思想来教育群众,并借助直接的革命行动来培养、塑造新型的政治文化,新型政治文化将为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思想和心理基础。因此,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动力。

  二、政治改革

  1.政治改革的含义和特征

  改革就是对事物的改造和革新,与革命相比,它显得较为温和、渐进,既包含有量变的过程,也包含了质变的过程。与改良相比,它显得更深入、更广泛、更带有变革的性质。实质上,改革是一种介于改良和革命之间的变革。长期以来,“改革”一词一直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人们把它运用到各个不同的领域以概括和说明这些领域发生的不同于革命和改良的变革,诸如社会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军事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政治改革一词也是人们把改革应用到政治领域的结果。

  所谓政治改革就是政治关系的调整,即政治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具体地讲,政治改革指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以及各政治主体对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依靠现有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同政治革命和政治改良相比,政治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政治改革以维护和巩固现有政治统治为目的。与政治革命相比,政治改革不是政治形态的根本变革,它是在现有的政治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动用现有的政治资源进行的,它以不破坏现有的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基本原则为限度。这里所讲的政治统治根本基础,实际上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政治统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基于这种根本利益之上的政治统治规则。当生产力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时,政治上层建筑的危机也就到来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政治的统治,最佳的选择就是通过改革调整政治关系,缓和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避免过激的政治革命的发生。

  其次,政治改革的主体是政治领导阶层。改革与革命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变革的主体不同。革命是被统治阶级自下而上发动的广泛而深刻的政治变革,而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领导阶层自身发动的自上而下政治革新。政治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政治领导层对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及历史地位的深刻理解,对国际国内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趋势的正确把握,对现有政治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的正确分析;取决于政治领导层拟订可行的改革方案,把握改革的进程以及推动改革的能力。

  再次,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变革过程。由于改革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几乎所有的社会阶级、集团的利益状况都在这一过程中被改变,因此,改革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只能在政治领导层的协调、组织、安排之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能操之过急。在一些进行政治改革的国家,通常先采取增量改革后实施存量改革的方法,即在旧体制因阻力太大而无法改革的时候,先发展出一些新的体制或新的成分,随着新体制、新成分的发展壮大,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政治改革环境的改善,再逐步改革旧的体制和旧的秩序,通过渐进的量变过程最终达到质变的结果。

  第四,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政治改革是政治领导层对政治体系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整,这种调整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避免阶级矛盾和冲突发展为严重的对抗而损害统治阶级的利益,因而,政治改革是以妥协、和平、非暴力的方式展开的。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而政治革命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激烈的、暴力的方式,通过广泛的政治动员,集结革命力量来达到彻底地推翻现有的政治秩序和政治体系的目的。这是统治阶级不愿看到的。只有通过统治阶级按自己的规划所进行的政治改革,统治阶级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因而,政治改革往往排斥暴力革命,采用和平方式。

  2.政治改革的条件和方式

  像政治革命一样,政治改革的根源也必须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去寻找。当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成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力量时,政治改革的任务就被提出来了。在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引起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

  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结构的利益结构也会随之变化。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或集团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产生力量对比的新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发达,社会上出现了新的利益集团,产生了新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上述变化都要求对现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以调整利益和权利关系,缓和社会矛盾。

  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是推动政治改革的文化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阶级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变化,必然反映到思想观念上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不同阶层,不同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强烈希望通过政治体制的变革来体现自己的利益和保障自己的利益,当这种要求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时,政治改革的文化氛围和思想条件就成熟了。

  具有改革意识和改革能力的政治领导层的形成和执政是政治改革得以进行的主观条件。由于政治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地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变革活动,因此,一个能进行锐意改革的领导阶层的出现,对于政治改革的发起、组织乃至成败,都至为关键。改革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应当思想开明,富有远见,对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地位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现有政治体系的弊端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具有改革的热情和领导、推动改革的能力。

  最后,还必须明确,政治改革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在一个充满冲突、暴力、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下,改革计划的有效贯彻和连续实施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改革进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政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单打一,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将不利于社会政治的发展。

  同政治革命相比,政治改革是以和平方式展开的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改革者一般运用政府的“合法”资源,通过政治途径、行政途径、法律途径等来逐步地实现其调整政治关系、革新政治体系的目的。但是就各种具体的政治改革来说,在推行改革计划、实现改革目标的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 xt 小 说 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学俭,张新平作品集
政治学原理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