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2章 向死而在(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作者:武剑锋

第12章 向死而在(1)

  天地之大德曰生

  《周易·系辞传》中有一句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给这句话的解释是:天地最大的美德,就是孕育出生命,并且承载、维持着生命的延续。

  孔子曾经这样说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意思是说,茫茫苍天无声无息,却让一年四季一直运行,让万事万物生长发育,这是多么大的功德啊!

  有一个老头叫林类,年近百岁,身板硬朗,无儿无女,别人都替他担忧。暮春时节,他在别人的田中拾取收割后遗下的谷穗儿,嘴里还哼着歌。

  孔子到卫国去,远远地望见了他,便对自己的学生们说:“那个老头值得你们去和他谈谈。”

  子贡于是走上前去问道:“老人家,你一个人在这里拾谷穗儿,难道没有什么后悔之事吗?看你嘴上哼哼唧唧的!”老人理也不理他,于是他又一再追问,老人才仰起头来说:“我后悔什么呢?”子贡说:“有人说,你年轻的时候,好吃懒做,苟且偷生,虚度光阴;长大之后,不学无术,与世无争;现在你年老体衰,行将就木了,却连照顾你的妻子儿女也没有。你衣食都没有着落,可你还这么快乐,以至于在捡谷穗儿时还要唱歌。这是为什么呢?”

  林类听完子贡的话,笑一笑说:“我快乐的奥秘就在这里:

  年少的时候不努力,没有花费心力,使我生命力旺盛,体魄强健。长大了不与人竞争,欲望少,气血没有溢出体外,凡事想得开,心无牵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我能长寿。长寿难道不快乐吗?”子贡说:“你说长命百岁让你快乐我还能理解,可你说你以死亡为快乐,这我就很难理解了。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林类说:“死和生是人生的两件大事情。许多人喜欢生害怕死,因为生时可以享受一切荣华富贵,死后就什么都享受不成了。但是我认为,死和生应该是同样为人所具有的,这就好比一去一来。人在这儿死去。却又在那里生出来了。人世间就是这样生死轮回不已。从这种意义上说,死是为了生,生是为了死。

  我们如果能把生死看透,在生时优哉游哉,死亡来临时也坦然自若,那么人生便会减去许多痛苦,并因此增加许多快乐。由此看来,那些千方百计延长生命推迟死亡的人不是很糊涂吗?即使我今天死去,不也和过去活着一样快乐吗?”

  这种对生命的肯定最后集中到了对人的肯定上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人与天地参”的精神,大力提高人的地位,极度肯定人的价值,以至于人竟然已经可以和天地并驾齐驱,这就是中国古代所讲的天地人“三才”。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死”是什么?孔子就回答了题目上的这句话:

  “你还没有理解生,怎么能够理解死呢?”这句话说得非常巧妙,一方面表明了孔子不喜欢讨论死的问题,一方面又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孔子强调的生活、生命上来。

  关于生活,孔子倒是非常有兴趣,他曾经跟自己的学生们讨论过生活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孔子曾问他的学生:“如果有人赏识而重用你们,你们准备怎么办?”

  子路不假思索地抢着说:“如果让我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哪怕这个国家受到周围大国的威胁,并且经过天灾,人民正在闹饥荒,我也能在三年之内练出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使国家强盛和富裕起来。同时我还要大力开办学校,使人人都能知书达理。”孔子听了,哈哈大笑。众人不知老师为什么发笑,便无人说话。孔子停住笑声,点名叫了冉有,问道:“你又准备怎么办呢?”

  冉有见到子路说时老师笑了,不敢再有那么大的口气,说:

  “只要有一个方圆六七十里地的地方,甚至五六十里也可以,让我去治理的话,我可以让老百姓吃上饱饭。至于文化教育嘛,我不敢提出什么保证,只有靠更有德行、更有学问的人去管理了。”孔子没说什么,又问公西华:“你也说说吧!”

  公西华从老师的态度中有所体会,口气更谦虚了。他擅长招待宾客,便说:“我不敢说我准能做成什么事,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当诸侯在一起聚会的时候,我能穿上礼服,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就行了。”孔子听了没说什么,最后问曾皙:“曾皙,你呢?”

  “老师,我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

  “不一样没关系,人各有志嘛!”

  于是曾皙说道:“我只希望在阳春三月,穿春天的衣服,自由自在地与五六个朋友,再带上六七个孩子到河里去洗澡。然后站在高台上让风吹干,欢欢乐乐地唱着歌回家。如此,就心满意足了,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奢望了。”孔子听了,称赞道:“好啊,曾皙恰好与我的理想一样。”

  这就是孔子对生活的理想,这种理想是对人生的审美享受。

  可以说,孔子真的是一位很懂生活、善于生活的人。不像很多人,杞人忧天,患得患失,活得很累。

  道义比生命更重要

  孟子讲过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说法至今家喻户晓。其实,他举这个例子的主旨是想做一个比喻,他用鱼比喻人的生命,用熊掌比喻道义。他说: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和道义都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必选其一,就必须选择道义!这是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孟子,典型代表了儒家慷慨豪迈的大丈夫气质。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最根本的本质就是有仁爱,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仁爱,那就跟禽兽没什么区别了。仁爱精神体现在社会、政治层面,就是义。

  儒家认为,在社会层面而言,虽然很多人你可能都不认识,但是对这些陌生人你其实也负有一种基本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是天然的,你只要是人,就应该有仁爱精神,有仁爱精神,就会爱他人,所谓“仁者爱人”。

  既然你爱他人,那么即便他是个陌生人,你见他身处困境甚至险境的时候,你就有义务伸出援手,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见义勇为”。

  儒家的“义”的精神和墨家的“兼爱”、“非攻”精神在平民百姓阶层形成合流,造就了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阶层:侠义道。这些侠义道的人就称为“义士”或者“侠客”,这些人往往都可以为了别人包括素昧平生之人的不平事挺身而出、拔刀相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义”的感召。

  楚国干将莫邪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想要杀掉他。铸成的剑有雌雄两柄。干将莫邪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发怒,就把干将莫邪杀了。干将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赤长大成人,拿到了雄剑,日夜想着报仇。

  赤遇到一个游历四方的侠客,侠客说:“听说楚王悬千金重赏要得到你的头。把你的头和剑拿来,我替你向楚王报仇。”赤说:“好极了!”马上就自杀,割下头,两手捧着头和剑送到游客面前,身躯直立不倒。侠客说:“我不会辜负你。”于是赤的尸身才倒下。

  侠客拿着赤的头去见楚王,楚王非常高兴。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在滚烫的镬(huo)中把它煮烂。”楚王就按着侠客的话来煮头,煮了三日三夜还没煮烂。侠客说:“这年轻人的头煮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镬旁观看,这头就一定会煮烂。”楚王就到镬旁看。侠客用剑对准楚王的头砍下去,楚王的头随着剑势掉入沸水中。侠客也对准自己的头砍下,头又坠入沸水中。三个头一起煮烂了,不能识别。人们只好从沸水中分出烂肉和三个人头一块儿埋葬,所以笼统地称作三王墓。这个三王墓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义”的故事中最著名的一则。

  齐万物一死生

  庄子说,天下的事物,如果你总是看着它们彼此之间的不同点,那么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我们从“道”的角度去看待它们,那么万事万物都是从道变化生成而来的,都是道的变化与显现,所以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区别,生与死也是如此。

  庄子到楚国的途中,看见一个骷髅,枯干了,但仍保有形状。于是,庄子拿着马鞭在上面敲了敲说:“你是因为生前贪生怕死,行为不合法,被人杀死的呢?还是因为国破家亡被人害死的?是因为生前行为不好,怕连累父母妻儿受苦自杀的呢?还是穷困饥寒而死?或者是你寿命已尽,不得不死呢?”

  说完这席话后,庄子把骷髅拿了过来,枕在头下睡了过去。到了半夜,庄子梦见骷髅向他说:“刚才你谈话的神情,好像是辩士。至于你所说的内容,大多是活人的系累,死了就没有这些了。你想听听死后的情形吗?”庄子答道:“好啊!”骷髅说:“死后,上面没有国君,下面没有臣子,也没有春夏秋冬四时的转变。人在那里无拘无束,更可与天地同终始,即使是帝王的快乐,也不能与此相提并论。”

  庄子不相信,说道:“假如我请掌管生命的神灵,恢复你的形体,再生你的肌肤骨肉,让你重回故乡,和你的父母妻子、亲戚、朋友团聚,你愿意吗?”骷髅听了,皱眉蹙额,忧愁地说:

  “我怎能抛弃这帝王般的快乐,再去受人间的劳苦?”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丧,看见庄子蹲坐地上,边敲瓦盆边唱着歌,惠子生气地说道:“妻子跟你生活多年,替你生儿育女,跟你吃苦受罪,现在年老身死,你不哭倒也罢了,居然大唱起歌来,不太过分了吗?”

  庄子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当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会不悲伤?可是仔细一观察,她原无生命;不但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非但没有形体,甚至连气息都没有。以后掺杂在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的中间,才变化成有气息,由气息而有形体,有身体而有生命,现在再由生命变化成死亡。这种演变的过程,就像春夏秋冬四时的循环一样。想她此刻正安睡在天地的大房间里,我却在旁边哇哇地哭泣,实在是不明生命演变的过程,所以才停止了哭泣。”

  摆脱轮回才能真正解脱

  轮回,也称“六道轮回”,轮回是佛教的基本理论,认为人永远处于生死循环状态,循环的线路有六道,在哪条道上循环取决于活着时所做的善事和恶事。

  那么,人为什么会堕入六道轮回之中呢?佛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无明”,无明烦恼是最根本的,无明引发欲望,人在欲望的支配下就会有所行动,有了行动就会对周围事物形成认识,在认识过程中就产生了名,通过名来区别、认识事物。人通过自己的感官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触外物,就会得到感受,有了感受就会产生喜爱、渴求、贪婪之情,于是就想进一步获取,获取了就会有,人就进入了世俗世界,有了“生”,有生,就会有老、病、死,这就是一个轮回。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武剑锋作品集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