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道德原则就在心中(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作者:武剑锋

第18章 道德原则就在心中(2)

  据说第一次提出这个高尚口号的是地藏菩萨,有一个人问地藏菩萨,“你死后到什么地方?”地藏菩萨说“下地狱”。那人惊问:“你一代高僧怎会落到地狱?”地藏菩萨笑着说:“我不到地狱,怎么能去解脱你?”

  为了能拯救众生,宁愿到污浊恶世去,这正是地藏菩萨的精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是最苦的。这些苦难众生,我不去帮助他们,谁去帮助他们?

  在中国佛教界,地藏一直被视为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普贤和观音并列。关于地藏之名,《地藏十轮经》卷一以“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关于地藏之义,《大方广十轮经》卷一以其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又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

  那为什么地藏菩萨要到地狱去拯救众生呢?按照佛教的说法,地藏受释尊的托付,在“无佛时期”出任“代理佛”,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地藏本愿经》说,释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为幽冥教主,使世人有亲者,皆得极本荐亲,共登极乐世界。地藏受此重托,遂在佛前立下大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这就是说,不把罪苦众生从地狱中全部解救出来,自己就决不成佛。为了实现其大愿,地藏常变现无数化身济度众生,并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故有千体地藏之称。

  《地藏本愿经》卷上说,地藏菩萨本已证入十地之果位,然为教化众生,故仍在声闻、辟支佛地,而不愿成佛。为了满足众生愿望,地藏常现身于六道之中化导众生,又有六地藏之称。这六尊地藏菩萨专门在天道中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在人道中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在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中济度众生,做着没完没了的教化工作。正如《地藏本愿经》所说,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度于六道,其愿尚有毕竟”,地藏“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如千百亿恒河沙”,是永无尽期的。地藏之大愿不可谓不崇高,可惜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是永无休止的。所以,地藏菩萨愿众生成佛之心深重而广大,堪称大愿。

  虽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本来只是地藏菩萨的宏愿,但历代确实有众多高僧实践了这一信条,为信徒勇敢牺牲了自身。所以这一名言现在也逐渐走出佛教,成为很多普通人的道德情操,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知行合一

  理解认识和付诸实践,到底孰难孰易?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一直热烈讨论的一个题目。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知先行后,行先知后,众说纷纭。到了明代,心学的大师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观点,这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学生问他说:“人们都很容易明白孝敬父亲尊重兄长的道理,但就是很难做到,这不正说明知和行不是一回事吗?您怎么能说知行合一呢?”这个学生的提问代表了很多人的意见,人们常常认为知行合一就是指要言行一致,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却远远不止于此。他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还说:“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举例来说,人们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不孝是不对的,但是有的人就是在事实中做不到。照王阳明看来,这种知道其实是似懂非懂的,并非真正彻底理解了孝亲的意义;如果一个人真正理解了孝亲的意义,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对父母的孝行,这才是真正的知道了,也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知行是必然合一的。

  王阳明还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就说得更加明白了:知决定行,行落实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和行根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东西。所以,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据《韩非子》记载,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儿子哭着要跟她去。她只好对儿子说:“你先回去吧,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当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见曾子正要捉猪来杀,妻子连忙阻拦说:“我只不过哄哄孩子罢了。”曾子却说:“不可以同孩子开这样的玩笑,孩子还不懂事,要父母教导他学习。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儿子骗人。”说完,清贫的曾子义无反顾地将家中原本要养大出售的猪给杀了。曾子也是儒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深知知行合一的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知行关系问题曾经做出过深刻的论述。孙中山曾经从“知行关系”的角度划分人类史,笔者不知道他是否参考了其他人的意见,仅就孙的言论本身来说,理论意义十分重大。“以今人之眼光,以考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蒙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之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科学发展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

  美德就是知识

  美德是什么?美德怎么得来?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那么这个命题有什么含义呢?

  美德一词,其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仅指人的优良品质,也指任何事物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苏格拉底将人的所有优秀善良的品质,诸如正义、自制、智慧、勇敢、友爱、虔诚等都称为人的美德。

  对知识的看法,苏格拉底不同于之前的哲学家。在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主要是自然哲学家,他们所讲的知识都是与运动变化的事物相关的,他们的知识主要都是由对自然现象的直观中得来的,所以他们讲的知识都是运动变化的方面,这是苏格拉底不能认可的。苏格拉底说,运动变化的东西是任何人都不能知道的,因为当你接触它时,它已经改变了性质。

  基于上面关于美德和知识的观点,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他认为,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因此,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

  美德既然是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

  这样,苏格拉底就把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从而也就突出了教育对于人发展的重要性。但是,苏格拉底强调教育的重要,不是指社会、哲学家和教育者对大众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他认为哲学家和教育者的任务不是臆造和传授知识真理,而应当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去接生新的思想,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是帮助人们发现自己内心的知识真理以达到认识自己实现美德的目的。因此,他在讲学和辩论时经常采用谈话、问答、讨论或提问等方式来揭露对方的矛盾、讽刺对方的错误,他并不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观点。在争辩中,使对方不得不承认自己观点的错误,从而接受苏格拉底的观点。

  像狗那样生活

WWW、xiaoshuotxt.net_T_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武剑锋作品集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