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2章 加强参政党协商能力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8)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作者: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

第52章 加强参政党协商能力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8)

  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和建设目标随着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而不断调整和变化。中发﹝1989﹞14号文件的出台和参政党地位的确立,为民主党派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启了参政党探索自身建设目标的时代。参政党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决定了其自身建设的目标与中国共产党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1996年3月,中央统战部邀请民革中央、民盟中央、民建中央、民进中央、农工党中央、致公党中央、九三学社中央、****中央负责人举行座谈会,就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商议;形成的《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明确提出: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应有利于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1999年6月,各民主党派在****中央统战部转发的《关于加强自身建设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中,提出了“要以搞好政治交接为主线,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自身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坚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从参政党性质、地位、特点和发挥参政党作用的要求出发,确定自身建设的目标和基本任务”的要求。民革中央在1997年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参政党的标准和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证把一个政治上坚定、能够保持优良传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革带入二十一世纪”。民建中央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总格局中,把本会建设成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健全、作风上务实、工作上主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的参政党”。2001年初,民进中央提出了“把民进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参政党”的口号。2002年11月到12月,各民主党派先后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为指导,制定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和怎样建设参政党这一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如,民革在《章程》总纲中提出“进一步把民革建设成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身建设目标;民盟在《章程》总纲中提出自身建设的目标是“把民盟建设成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民建在《章程》总纲中提出“自觉接受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把本会建设成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尽管各民主党派的表述有一些不同,但提出的参政党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努力建设成为同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2005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这既是对民主党派性质表述的完善,同时也是对参政党建设总体目标的进一步的明确,文件还指出:“支持民主党派根据各自章程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的目标,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的特点,体现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2013年2月7日,****中央举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同年7月22日,俞正声主席在中央统战部举办的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也明确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9月1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13年秋季开学典礼上,****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要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基本要求。这一科学论断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参政党结合在一起,是对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历程的科学总结,是对民主党派性质和政治地位的科学论断,是对各民主党派新时期发挥职能作用的科学把握,是多党合作理论的重大创新,必将有力指导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等重大理论问题,更加明晰地指出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这对民主党派履行好政党功能、发挥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强调了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和维护者,进一步明确了参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政治责任。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凸显了参政党自身建设的紧迫性。各民主党派只有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历史使命,真正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职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参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也为参政党自身建设确立了明晰的评价标准。即参政党自身建设既要使参政党更加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要使参政党通过自身建设在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为履行职能提供保障,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合格的政治主体。各民主党派只有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履职水平,才能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

  2.丰富民主党派的政党愿景。章程是一个政党结合其自身建设实践而制定的政党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一个政党的根本大法和加强自身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各民主党派的政党建设目标在各自的章程中得以体现。章程的发展完善过程是一个政党总结自身建设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章程的不断完善是政党建设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民主党派章程的发展深受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影响,造成了其章程的相似性。民主党派章程修订受****政治路线的影响,这是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结果,也是多党合作能够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民主党派的章程应在遵循****政治路线的前提下尽力保持和发展特色和个性,这是引领和团结民主党派成员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也是民主党派代表性的展示。

  政党的特色是由政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代表谁,为了谁,要达到什么目标,采用什么样的路径选择,树立什么样的外在形象,这些都决定了一个政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色。这种特色彰显政党的个性,是政党真正的生命力之所在。它决定政党的作为及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也是政党成员对本党的性质和宗旨、目标任务、历史责任和政治地位等方面的自我认识,也是政党代表性的重要体现。参政党如何实现党派组织的代表性和体现自身的代表性,其在各自章程中所倡导的政党愿景很重要。这个愿景包涵了党派组织内部统一的价值观和一致的目标,有利于形成团结共进的道德氛围和相对稳定的价值共识,这对于一个党派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而这种统一的价值观和一致的目标,它体现组织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组织成员的价值诉求,进而对社会变革与进步起推动作用。实践证明,政治愿景使各民主党派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共同的政治愿景在多党合作各个不同时期量变累积的过程中,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各民主党派的政党愿景既要包涵与执政党层面的愿景,同时也要注重构建自身发展层面的愿景;既要描绘与执政党一起共同为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的蓝图,也要描绘自身发展的美好前景,提高党派组织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随着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不断成熟,政党愿景必将不断丰富,民主党派章程建设必将不断完善。

  3.强化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增强政党意识要从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多党合作理论、中国国情、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等方面的学习教育,提高成员的政治素质,增强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由于每个人由于成长背景不同、自身需求不同、习惯不同、价值观不同,会对接受的教育和信息作出不同的理解,党派新老成员的思想认识也会有差异。因此,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差异、因人而宜,根据思想认识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避免“一刀切”的灌输和说教,激发受教者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同时,注重思想建设的连续性。对参政党成员的培训教育也是个不断进行、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成员提出申请、加入组织、成长进步的各个阶段,都要给予思想政治上的关怀帮助。比如,对提出申请的人员侧重进行会史、会章,党派的性质、地位、特点、任务,多党合作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帮助申请人端正入会动机,增强成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后备干部的培训,应该侧重进行统战理论,特别是参政党理论教育,提高其思想素质、政治修养和理论水平,等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的锻炼。通过组织成员广泛参加党派活动,参与参政议政,强化成员对政党表达和沟通功能的理解,整合参政党及其成员所联系的群众的利益诉求,在参政党的政党协商活动中实现和体现参政党的价值,从而增强成员对党派的认同。

  (二)完善参政党的理论支撑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建立一个怎样的参政党,怎样进行参政党建设,需要系统、全面的参政党理论的指导和理论支持。从民主党派对参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来看,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理论相比,执政党建设理论已经形成比较完整和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而民主党派成为参政党以后,对参政党建设的规律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参政党规律的认识和了解处于比较初步的状况。参政党也有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参政党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做前导,需要各民主党派将多年来在履行职能、自身建设和运行机制方面取得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升华,上升到规律层面,形成理论体系,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参政党的自身建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开展协商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更好地引领参政党协商能力建设的发展方向。

  1.加强参政党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当前参政党理论建设和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世纪参政党建设的需要。一个参政党没有理论,就难以发挥职能作用,也就难以完成历史使命。实践呼唤理论,理论推动发展。参政党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是时代对参政党提出的迫切要求和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参政党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团结、凝聚广大成员,是新形势下保持参政党理论上成熟、政治上坚定的必然要求,对于坚持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从巩固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战略要求出发,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政治意识、价值观念的渗透,加强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用于指导多党合作的实践,为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不仅有助于参政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职能的强化,而且有助于改变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现状。当前,在民主党派及其成员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民主党派要把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在理论上探索,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 作品集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