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5章 品德心理(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心理学》 作者:陈传万,李立新

第55章 品德心理(4)

  客观真实性原则是指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由于培养人的品德是一种长期的、复杂的任务,因此用客观的真实态度和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客观真实性原则也要求我们树立“注重实效,力戒空谈”的德育规范。像古人所说的:“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品德教育的实质在于培养对待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正确态度。

  4.辩证发展性原则

  所谓辩证的发展性原则是指研究者或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应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品德问题。在德育中贯彻发展性原则,就要充分重视人的品德心理的各种量的变化和质的表现,不断观察和了解品德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而不能以静止的固定模式看待学生的暂时修养欠缺问题。对于儿童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教育培养工作,坚持发展性原则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研究教育中所存在的诸多现象和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正是唯物辩证法这一原理的精髓体现。

  5.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当学生把教育者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动机时,才会有自觉的行动,才能够形成相应习惯和品质。信任和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的提出,就是以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这一规律为依据的。

  尊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它要求德育中应遵循一视同仁的原则,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同时,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既不能一味迁就,也不能简单粗暴,而应当把“严”与“爱”结合起来。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学生的期望,但这种严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求过高,学生做不到,会丧失信心或对教师产生对立情绪;要求偏低,学生轻易达到,得不到什么教育,反而失去教育的严肃牲。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教育。但严格必须适度,要合情合理,要求一经确定,不要朝令夕改,可以经过一段时间贯彻执行,通过实践的检验后再适当修改补充,使它更加符合实际。

  这个原则,从整体上讲是从爱护学生的目的出发,既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又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充分合作,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上面所讲的一些德育的主要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能在德育过程中片面强调某一个原则的作用而忽视其他原则的作用。总之,要全面地、综合地理解和贯彻德育的方针和原则,学校的品德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学校的品德教育的目标与方法

  1.学校的品德教育的目标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目标在德育方面的具体要求。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德育目标是从德育预期结果,也就是从受教育者所要形成的品德的角度来说明德育的作用和认识德育活动的价值的。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具体要求,对德育工作产品的质与量的具体规定。

  从表面上看,德育目标是国家、政府或政治家、教育家提出来的,是一种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主观性的东西。实际上,德育目标的提出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是从社会对青少年一代的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

  德育目标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鲜明的社会性。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具有历史性。德育目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二,具有国家性与民族性。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同一的社会环境中,必然形成大致相同的文化、习俗、传统,这些都影响着他们对德育目标的制定。第三,具有阶级性。任何一个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首先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一定社会的德育目标。第四具有人类的共同要求和反映一定的时代特点。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说德育目标是一个区域性、历史性的范畴。它还具有继承性、现实性和超前性。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国家性和现实性。

  结合现实情况看来,我国学校的品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或总目标)是:“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整体来看,这个目标的提出是科学的、现实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而这一终极目标又可区分为如下四个渐近的层级性目标:

  第一,德育的基础性目标。首先是社会公德问题。社会公德是人类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秩序而形成的社会最基本的公共行为准则和规范。社会成员只有遵守公德准则,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运行,保证个人与他人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它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起码的道德要求,自然也是对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如文明处事、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奋好学、艰苦创业、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

  第二,德育的主要目标。爱国主义教育与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

  第三,德育的主导性目标。德育的主导性目标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导性目标是在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上的升华和发展。

  第四,德育的理想性目标。社会主义学校不仅仅是培养一般的劳动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此,在学校德育活动中,要向共产党员、先进积极分子和团员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要求他们用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和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做其他学生的表率;要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提倡和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用崇高的理想激励他们前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用理想性德育目标去评判和要求大多数学生。对理想性目标的要求存在一个“度”的问题,不宜搞一刀切。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德育这几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取得现实效果,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多层次发展要求的人才。

  2.学校的品德教育的方法

  (1)道德故事讨论法

  道德故事讨论法采用的道德故事主要是以假设的道德故事为主,也可以运用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在这些故事或真实事件中,隐含着同一行为情境下相互冲突的两种价值,如前面提到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的故事”,以及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故事--“玛丽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天,一个叫玛丽的女孩要去参加朋友的生日晚会。在路上,她看到一个女孩摔倒在地上,把腿摔伤了。这个女孩要玛丽去她家叫她的父母,以便他们能来带她看医生。但是,玛丽如果帮她叫父母的话,她就来不及参加朋友的生日晚会了,就会错过吃冰激凌、蛋糕以及玩各种游戏的机会。玛丽应该怎么办?.其基本做法是:教育者首先设计好一个体现两难特征的故事情境和相应的若干问题,为讨论的展开提供具体背景,然后组织受教育者分小组围绕道德两难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教育者讲究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以引导受教育者探究自身主张的逻辑,并基于一般的思维方式、以挑战或质疑的方式促进未成年人之间相互交流,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和社会角色认取。在方法运用中,教育者的提问及其表达非常重要。在讨论初始阶段,教育者可以通过突出道德争端(或价值冲突)、询问受教育者选择的理由、改变问题情境等策略来激发讨论;在讨论深入阶段,教育者需要将问题予以升华,根据受教育者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提出旨在促进道德认知发展的新论点,并设法让他们超越自己的观点,站在中立或他人立场上反思道德问题。

  严格意义上的道德故事讨论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教育者的职业素质要求甚高,非一般人员所能操作。在实际中,教育者可以在领会这一方法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在专业工作者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灵活运用。

  (2)说理法

  说理法是教育者借助语言、情境、事实或人物事迹等,根据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水平来进行道理的陈述,以使他们接受或改变某种思想观念或态度的方法。说理法是提高未成年人道德认识水平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常用的品德培养方法之一。

  道德上的说理要行之有效,首先是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品德实际发展水平,包括思想认识水平和生活或行为情境,以便使说理具有针对性;其次,要把握说理的基本逻辑,并做到事实明晰、情理交融;再次,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具体的事件来选择说理的策略,即是从结果还是从非结果出发,或者是从利人(群)还是利己出发,或者是从眼前还是长远出发等。同时,选择合适的说理场景、把握说理的具体时机等,也是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

  (3)移情训练法

  众多社会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学家都一致认为,移情是维系积极社会关系的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心理桥梁,对于促进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受教育者道德情感的培育与激发,离不开移情能力的培养。

  所谓移情能力,就是个体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设身处地去预测和感受、体验他人的反应、情感和行为方式的一种社会性能力。这种反应、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对象,可以是对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具体的言行举止,还可以是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传万,李立新作品集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