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做人要方处事要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4章 处世要圆——赢得最广阔的生存空间(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做人要方处事要圆》 作者:文柯

第14章 处世要圆——赢得最广阔的生存空间(1)

  灵活处世,平和待人

  平和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宽容是平和的外观。生活中平和的人,厚德载物,雅量过人,推功揽过,在办事情时能屈能伸。冷静是平和的内涵,平和的人,其玄机就在一个“静”字。“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地与人相处,理智处事,身防闲处,心一直都保持“静”。

  善于趋福避祸

  越王勾践经过20年的“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他的敌国——吴国,举国沉浸在喜悦和欢庆之中。

  可在这时,他的首要功臣范蠡,却告诫另一位功臣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获胜,全靠你我,现在大敌已灭,他一定会猜疑我们,不如尽早退隐。”文种却以为越王不至于如此绝情,没有听从忠告,不久果然惹上杀身大祸。

  善于断然退避,是一个人心怀博大、大智若愚的具体表现。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者、管理者,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继续前进的情况下,应当果断退避,这是保存自己的很重要的谋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较高的修养,善于克制、约束自己。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善于退与善于进,具有同等的谋略价值,只善于进而不善于退的人,决非高明之人,而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加以灵活运用的人,才称得上高明。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为防止被人夺权,就在一次宴席上对昔日曾为他打下江山的功臣们说:“以前的日子多好!白天厮杀,夜晚倒头就睡。哪像现在这样,夜夜睡觉不得安宁!”众兄弟一听,关心地问:“怎么睡不稳?”赵匡胤说:“这不明摆着吗?咱们是把兄弟,我这个位子谁都该坐,而又有谁不想坐呢?”大家面面相觑,感到了事态严重。赵匡胤接着说:“你们虽然不敢,可难保手下人不这么想。一旦黄袍加在你们身上,就由不得你们了。”大家一听,明白赵匡胤已在猜忌大伙了,吓得在地上叩头不敢起身,求赵匡胤想个办法。赵匡胤说:“人生短暂,大家跟着我苦了半辈子,不如多领点钱,回家过个太平日子,那多幸福。”大家忙点头答应。

  第二天,旧日的那些功臣们一个个请求告老还乡,交出兵权,领到一笔钱回家去了。

  懂得变通的人善于趋福避祸。退,要退得有理有方,在不能进时果断隐退,只有这样的退,才称得上是谋略。

  明朝时,在江苏常州有一位姓尤的老翁开了个当铺,有好多年了,生意一直不错,某年年关将近的一天,尤翁忽然听见铺堂上人声嘈杂,走出来一看,原来是站柜台的伙计同一个邻居吵了起来。伙计连忙上前对尤翁说:“这人前些日子典当了些东西,今天空手来取典当之物,不给就破口大骂,一点道理都不讲。”那人见了尤翁,仍然骂骂咧咧,不认情面。尤翁却笑脸相迎,好言好语地对他说:“我晓得你的意思,不过是为了渡过年关。街坊邻居,区区小事,还用得着争吵吗?”于是叫伙计找出他典当的东西,共有四五件。尤翁指着棉袄说:“这是过冬不可少的衣服。”又指着长袍说:“这件给你过年用。其他东西现在不急用,不如暂放这里,棉袄、长袍先拿回去穿吧!”

  邻居拿了两件衣服,一声不响地走了。当天夜里,他突然死在另一人家里。为此,死者的亲属同这个人打了一年多官司,害得别人花了不少冤枉钱。

  原来,这个邻人欠了别人很多债,无法偿还,走投无路,事先已经服毒,知道尤家殷实,想用死来敲诈一笔钱财,结果只得了两件衣服。他只好到另一家去扯皮,那家人不肯相让,结果就死在那里了。后来有人问尤翁说:“你怎么能有先见之明,向这种人低头呢?”尤翁回答说:“凡是蛮横无理来挑衅的人,他一定是有所恃而来的。如果在小事上争强斗胜,那么灾祸就可能接踵而至。”人们听了这一席话,无不佩服尤翁的聪明。有时为了趋福避祸,作适当的忍让是必要的。

  让沉默变成金

  立足于社会,搏击于商海,你总会有与别人相持不下的时候。这时,你可以利用“沉默”这一策略,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一个服装厂的老板得知另一家公司打算购买他的一台旧机器,他感到非常高兴。经过仔细核算,他决定以1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并想好了理由。

  当他坐下来谈判时,内心深处仿佛有个声音在说:“沉住气。”终于,买主按捺不住,开始滔滔不绝地对机器进行褒贬,卖主依然一言不发。这时买主说:“我们可以付您12万美元,一个子儿也不能多给了。”不到一个小时,买卖成交了。

  人们往往不善于等待,而等待往往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一种策略。有时片刻的沉默会产生奇特的效果。

  节后大甩卖期间,杨采妮去退货。柜台前挤满了顾客,杨采妮要求退钱,售货员正忙得不可开交,告诉她电器售出一概不退,然后就去为其他顾客服务了。杨采妮一声不响地拿着电器在柜台前等候。10分钟后,售货员又走了过来,杨采妮面带微笑,依旧在等待。售货员也只顾在柜台前忙碌,杨采妮还是沉默不语。又是10分钟过去了。这时,售货员什么也没说,拿起电器走了。大约5分钟之后,她回来了,而且还带着钱。杨采妮的耐心和温文尔雅的沉静得到了回报。

  沉默并不是简单地指一味地不说话,而是一种成竹在胸、沉着冷静的姿态,尤其在神态上表现出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自信,以此来逼迫对方沉不住气,先亮出底牌。沉默只是人们表达力量的一种技巧,而不是本身就具有优势力量。

  在日常交往中,沉默往往会给你带来益处。在某些场合,沉默不语可以避免失言。许多人在缺乏自信或极力想表现得礼貌时,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不恰当的话给自己带来麻烦。

  正确的交流由两个方面构成:既被人关注,又关注别人。安静、专心地倾听会产生强大的魔力,使谈话者更加心平气和、呼吸舒畅,连面部和肩部都放松下来。反过来,谈话者会对听众表现得更加温和。人们逐渐发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有时更需要忍耐和沉默。

  你必须认识到沉默与精心选择的词具有同样的表现力,就好像乐谱中的休止符与音符同样重要一样。沉默会产生更完美的和谐、更强烈的效果。

  糊涂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有时“糊涂”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有所不为,而后大有所为。

  有了“糊涂”这种大智慧,人才会清醒,才会冷静,才会有大气度,才会有宽容之心,才能平静地看待世间这纷纷乱乱的喧嚣和尔虞我诈的争斗,才能超功利,脱世俗,善待世间的一切,才能居闹市而有一颗宁静之心。

  有了“糊涂”这种大智慧,你就会感到“天在内,人在外”,天人合一,心灵自由,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解放。凭着这颗自由的心,你再不会为物所累,为名所诱,为官所动,为色所惑。

  有了这种大智慧,你才会幡然顿悟,参透人生,超越生命,不以生为乐,不以死为悲,天地悠悠,顺其自然,生命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安宁。

  美国著名政治家罗斯福1932年登上总统宝座,成为白宫的统帅,其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谙熟“糊涂一点”的处世道理。路易斯·豪是当年罗斯福竞选班子的核心人物,他巧舌如簧、精于谋略、善于运筹。罗斯福很注意他那超群的活动天才和卓越的宣传技巧,而对他的古板、固执、粗俗举止以及经常性的恶语顶撞则一概糊涂置之,甚至视而不见。正是这种罕见的恢宏气度,使罗斯福像磁场一样把路易斯·豪这样的人才紧紧吸附在身旁形影不离达一二十年之久,并在他竞选总统时屡建奇功。这就是失去小小威仪得到良好人缘的成功案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与“糊涂一点”的人共事,人们会感到心情舒畅,处境安全,从而乐于与其合作。

  有这样一家面包店,老板发现了个别顾客有偷窃面包的现象,但是他未加理会,并且一再要求员工善待每一位顾客,这令店里员工大为不解。孰料该店的生意却日益兴隆起来,到了最后,把附近几家同行的生意也都抢了过来。这家面包店虽然吃了点小亏,却赚了大钱。

  发现有人偷窃面包,就加以制止,可能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而得罪了一个顾客,就可能得罪一大批顾客。老板对这种不良行为“糊涂一点”,就不会出现这种恶性效应。在这种大度的感化下,有毛病的顾客会改掉缺点。生意场上,能兼具这种气度和头脑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人生是个万花筒,一个人在复杂莫测的变幻之中要用足够的聪明智慧来权衡利弊,以防失手于人。但是,人有时候不如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种处世的艺术其实比聪明还要胜出一筹。聪明是天赋的智慧,糊涂是后天的聪明,人贵在能集聪明与愚钝于一身,需聪明时便聪明,该糊涂处且糊涂,随机应变。

  孔子论人,以智、仁为别,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为: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聪明与糊涂之区别,大抵若此。

  “难得糊涂”是糊涂学集大成者郑板桥先生的至理名言,他将此体系晋升为:“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做人过于聪明,无非想占点小便宜;遇事装糊涂,只不过吃点小亏。吃亏是福不是祸,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郑板桥说过:“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聪明与糊涂是人际关系范畴内必不可少的技巧和艺术。得糊涂时且糊涂,是“糊涂学”的真谛,聪明人不妨试一试。

  喜怒不形于色

  喜怒不形于色,这是多少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实际生活当中,这种以静制动的功夫被称为“深藏不露”、“绵里藏针”,这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心计”。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屡败于项羽,最后兵困荥阳,处境危在旦夕。正在这时,刘邦的部下韩信在北线却捷报频传。

  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韩信的政治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他派人面见刘邦,要求封自己为王。刘邦一听,便怒不可遏,当着信使的面斥责道:“我久困于此,日夜盼望韩信前来相助,想不到他竟要自立为王。”此时,张良正坐在刘邦身边,急忙附耳说道:“汉军刚刚失利,大王有力量阻止韩信称王吗?不如顺水推舟答应他,使其自窃,否则将会产生意外之变。”刘邦立即心领神会,话锋一转,反改口骂道:“大丈夫要做就做个像样的王!”,刘邦原本爱骂人,这一骂不足为怪,况且前后两语衔接不错,竟也没露出什么破绽。

  不久,刘邦派张良作为专使,为韩信授印册封。

  刘邦不动声色稳住了韩信,为汉军日后十面埋伏,击败项羽做了组织准备。而如果当时就为此事与韩信闹翻,后果将不堪设想。以当时韩信的实力,独自称王逐鹿中原也并非没有可能。

  所以说:喜怒不形于色,在很多时候就会使自己的利益得以保全,有时也会成全自己。

  得意不要忘形

  宋太宗曾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重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次日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来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朕昨天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既不处罚,也不表态,以一句“朕昨天也喝醉了”打发他们。

  宋太宗这样处理,不失为明智之举,是作为一国之君对臣子的仁厚。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君主有意治罪臣子的话,那么这两位大臣因为他们的得意忘形轻则被降职,重则丧命,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圆润为人,通晓人情世故,必须做到得意而不可忘形。

  运气好时,切莫得意忘形,必须更加积极奋发,以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

  美国南北战争时,北军格兰特将军和南军李将军率部交锋,经过一番空前激烈的血战后,南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李将军还被送到爱浦麦特城去受审,签订降约。

  格兰特将军立了大功后,没有骄奢放肆、目中无人。他很谦恭地说:“李将军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他虽然战败被擒,但态度依旧镇定异常。像我这种矮个子,和他那六尺高的身材比较起来,真有些相形见绌,他仍是穿着全新的、完整的军装,腰间佩着政府奖赐他的名贵宝剑,而我却只穿了一套普通士兵穿的服装,只是衣服上比士兵多了一条代表中将官衔的条纹罢了。”

  格兰特将军不但赞美了李将军的态度,而且也没有轻视他的战绩。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和李将军的失败,都是偶然的机会造成的。他说:“这次胜负是由极凑巧的环境决定的,当时敌方军队在弗吉尼亚,几乎天天遇到阴雨天气,害得他们不得不陷在泥潭中作战。相反的,我们军队所到之处,几乎每天都是好天气,行军异常方便,而且有许多地方往往是在我军离开一两天后便下起雨来,这不是幸运是什么呢!”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文柯作品集
谋略高手是这样炼成的做人要方处事要圆不生气的活法人生要留一份淡定和从容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