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花雨满天悟禅机》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章 上篇:慧海佛光 (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花雨满天悟禅机》 作者:李叔同

第6章 上篇:慧海佛光 (2)

  问:表八页第四分,比丘以咒药乃至为按腹等堕他胎——波罗夷云何堕胎后母死儿活,母死无犯,但结方便堕胎偷兰遮?

  答:对母决无杀心故。

  问:表六页,境想后【第四分】取男物,作女物想;取女物,作男物想。二条同罪,为同波罗夷抑其他罪耶?

  答:满五——夷;不满五——兰。

  问:表十二页正面:灵芝《资持记》,染意窥看,念念重吉。深寮坐起,一一单提。重吉单提二句,是否为结罪意也?

  答:是结罪。重吉:大淫远方便;单提:第四十五独与女人露地坐戒。

  问:表十五页,无主僧不处分过量房戒。境想过重表,兹拟于下。是否有讹?

  过量

  答:是!

  问:表十六页第七戒,具缘成犯内第三缘。《资持记》既云:此由有主,大小从他,故无过量。云何又制长佛六磔手广四磔手已上房?亦在具缘内耶?

  答:长六广四已上房,乃乞处分,不满此量则不须乞,有主者,大小从他,所以决无过量之罪。至乞处分,则别是一事耳。第七戒长六广四之言,专就应处分否而说,与过量罪无有关系也【因第七戒中无有过量罪】。

  向:表十九页正面,罪相表内,羯磨有三:单白、白二、白四,今作白竟,是否为单白?若是者,则作白一羯磨竟,乃至白三羯磨竟三条,将如何配合于羯磨中?若非者,则作白竟,为哪一段文?请详细示知。

  答:僧羯磨有三:

  【此是白文】

  一,单白………………………………

  ………………………………诵一遍

  【此是白文】

  二,白二………………………………

  ……………………………………诵一遍

  【此是羯磨文】

  白与羯靡………………………………

  共计为二………………………………………………

  故名白二…………………………诵一遍

  【此是白文】

  三.白四………………………

  …………………………………诵一遍

  【此是羯磨文】

  白与羯靡………………………………………………

  共计为四………………………………………………

  故名白四………………………………………………诵三遍

  破僧羯磨,属于白四,与前二种无涉。

  问:忏僧残法中,直与摩那埵法与增上摩那埵法,有何差别?请示知。

  答:犯僧残后,当日发露,向僧乞摩那埵法,僧即作羯磨与法。即日依行,共经六日夜,然后出罪。此直与法也。若犯僧残后覆藏者,须先依一、二【乞看讲义】,然后增上与摩那埵法。增上者,即是后与之意也。

  问:讲义内,大小二字以下之小注云:即三法下三品之事,三品指何三品?

  答:此一句依灵芝记写录。下字稍未明白,应是依法所成之事也。三品即大事中事小事,如疏中所明【疏中指此为三品】。此品字不可与八品九品相混同,分别观之可也。

  问:僧集约界小注中云:若戒场大界,并须尽唱制限集之。请详示知。

  答:戒场【有场大戒】四处共集,如疏所明;大界【无场大界】二处共集,因说恣法通于界内外也。其他羯磨,当界自集【不通界外】。上且略答,后讲结界法时再详说也。四处共集【共集至大界】。

  因说恣法须在大界作也。有难乃开戒场。

  二处共集

  其他羯磨当界自集

  问:戒场大界,疏中云。何谓无场大界?

  答:有场大界在后文。

  以上大意,乞转告诸师,因他人亦应怀疑也。

  问:简众是非四满数中:不应诃、应诃、不得诃、亦得诃,请示其差别之大意。

  答:共二种:不应诃同不得诃;应诃同亦得诃。惟文字稍有变化,其义无异也。

  问:与欲、受欲、说欲,其意云何?

  答:与欲者,即托汝传欲;受欲者,即领受代为传欲;说欲者,即至僧中代为说欲也。

  问:五种与欲中,是否均为与欲者之言相耶?

  答:是也。

  问:五与欲中,前三种,其言词将何分别、方应与欲者之言相?

  答:所分五种,悉依律文也。前三种,意同文别。病重之人,可随己意用一种,即成就与欲。不拘何种文句。

  问:自然界六相,与界场外大界内之自然界有何差别?

  答:不同!戒场外之自然,仅指无法之空地而言。无此界字【他处或作兰若,亦此意也。】;若自然界,则加一界字。

  问:现时各处丛林传戒,印有忏罪单一纸,于中列某甲须礼千佛忏若干乃至念大悲咒若干遍。未知此单出于何时?受戒以后是否必须行持?

  答:此单出于近世。受戒以后必须行持。

  问:七众自知有犯边罪。今欲全舍戒法,再乞受五八等戒。未知是先行忏悔后再受戒或先受戒后行忏悔?

  答:若约已犯边罪【前曾受五、八、十,具而犯前四重者】,今虽舍戒,亦不能即受五戒八戒。萨婆多论云:“犯边罪者,更受五戒不得。”若约已前受七众戒时,或境不称心、或心境俱不相应决定不能得戒者,虽破四重,亦可不名边罪。仅名恶业,则不须舍戒【以无可舍故】,可以先忏悔七日以上【但至诚恳切忏之,不必得清净相也。】即自誓受三归五戒八戒,或受菩萨戒可也。

  至于沙弥、比丘戒,非不可受,以无师故。必须礼占察忏法得清净相已,则菩萨、沙弥、比丘三戒同时可得也。

  问:比兵受具已,因有难事,不理已而必须犯夷罪者,先舍戒已,而后行之。他日复欲受具戒.是否为已犯边罪?

  答:五、八、十,具皆舍之,非已犯边罪也.

  问:对首羯磨,约事已分三品。而忏次兰众多对首,得中上品。应居众法对首之上,云何列相不列小众对首、而仅收入但对首中?

  答:乞阅疏记可知。

  问:从生偷兰,即从他而生。他字为指何境!

  答:初二篇。

  注释:

  突吉罗:梵文音译。佛教戒律,意指包括恶作、恶语在内的一切轻微违犯之罪。

  灵芝记:指宋代灵芝律学名著《行事钞资持记》。

  《含注本》:唐代道宣律学名著《四分律含注戒本》之略称。

  波罗夷:梵文音译。佛教戒律,意指极重的罪,违犯者被逐出僧【教】团。

  偷兰遮:梵文音译。佛教戒律,意指重罪、大罪。

  萨姿多:说一切有部【有部律】的音译。

  《行事钞资持记》随讲别录

  《行事钞》一部,分为上、中、下三卷:

  且据大途,如上所判,至论互相投寄,不无相兼。

  释书名《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资持记》四分律:即律题;删繁补阙行事题:即钞题;资持记:即记题。上十字为所解本文,下三字即能解之记。

  四分律:如常释;删补者:示异古也;行事者:行以运载为义,事即对理彰名。然事通善恶,此唯善事,又局戒善也;钞:有二义,一采摘、二包摄也;资持者:资以助发为义,持即对犯彰名也。

  依《长养功德经》或《四分随即羯磨》受八戒者之区别。

  今若依《长养经》受八戒,而发心据大乘戒旧疏家所判者行持,实与依《四分随机羯磨》所受者,无大异也。

  八戒可以一月、乃至尽形寿;值难缘,则退去。后再受之。

  甲戌二月十一日始录 弘一。

  注释:

  《行事钞资持记》:全名为《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资持记》,宋代灵芝律学名著。

  《行事钞》:唐代道宣律学名著《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之略称。

  律刻《钞记会本》:即天津刻经处所刻《行事钞资持记》【与钞合会本】。

  《羯磨》:唐代道宣律学名著《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之略称。

  《戒本疏》:唐代道宣律学名著《四分律含注戒本》之略称。

  《戒本》:唐代道宣律学名著《四分律含注戒本》之略称。

  ⑦《四分随机羯磨》:全名为《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唐代道宣律学名著之一。

  ⑧《业疏》:唐代道宣律学名著《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之略称。

  普劝发心印造经像文

  一 印造经像之功德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

  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法,或竭尽己心独立营办,或自力不足广劝众人,或将他人之已印造者为之流通为之供养,或见他人之方印造者为之赞助为之欢喜,其人功德皆至广至大,不可以寻常算数计。何以故?佛力无边,善拔诸苦;众生无量,闻法为难。今作此印造功德者,开通法桥,宏扬大化,遍施宝筏,普济有缘。其心最之广大,实不可思议。故其功德之广大,亦复不可思议也。敬本诸经之说,略举十大利益,谨用浅文,诠次如左: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贪瞋痴——为造孽种子;身口意——为作恶机关。清夜自检,此生所犯者已多不可计。若合多生所犯者言之,所造罪业,多于寒地之冰山。能勿骇惧?!虽然罪性本空,苟一动赎罪心机,誓愿流动圣经,庄严佛像;罪恶冰山,一遇慧日,有不消灭于无形者乎!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人间种种恶报,无往而非多生恶业所感,一念之善,力可回天。修行善业,而从最方便易行之印造经像之殊胜功德上做去,其感动吉神而蒙护卫,此中实有相互获益之关系。盖神道天道,自佛法言之,均为夙业所驱,未脱长劫轮转之苦因。所以如来说法,常有无数天神恭敬拥护,阿难集经,四大天王为之捧。案印造经像为诸天龙神非常欢喜之事,以此功德,而感吉神,常为拥护;终此报身,离诸灾厄,宜也。

  【三】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人间一切争持,嫉妒、诈欺、诬陷、掠夺、残杀等种种构怨行为,莫不起因于自私自利之一念。佛法以破除我执,为救苦雪难第一工程。印造经像,普益人间,为不可思议之法施功德,所及至广。法雨一滴,熄灭多生怨对之瞋火而有余:化仇而为恩,转祸而为福,其权何尝不操之自我也。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铿贪丑行,为堕落鬼道之深因;瞋火无明,为降作毒虫之征兆。结怨多生,寻仇百劫,恶缘未熟,任尔逍遥;时会已来,凭谁解救?鬼魁相侵,虎蛇见逼,孽由自作。事非偶然,修上惕之!印造经像,预行忏罪,于是纵有恶缘,悉皆消释。倘临险地,胥化坦途矣!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尘世多众,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怨痛苦中:吾人一生,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丧痛苦中,盖为找计者,我以外各各皆立于敌对之地位:孤与众抗,危孰甚焉!兄手欲心难餍,有如深谷,无事自扰,不风亦波——此所以形为罪薮、身为苦本也。佛法善火诸苦本。彼印造经像者,或以亲沾法味而开明,或则暗受加被而通利:诸障雪消,心安神怡,润及色身,有断然者。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寿绵长。至人行事,所见独真,事机一至,急起直迫做去,无顾虑无希求,发心至真切,用力至肫挚,自然成就至超卓。印造经像之事,以如是肫切恳挚,至诚格天!至心奉法之人为之,虽不计功德,而所得功德实无限量。即仅就其人所得一部分之世问福言之,自然一一具足,而无少欠缺;苟或有人,心存希望,而始行善,发心不真切,结果即微薄,可决言焉!虽然一念之善,一文之细,皆不虚弃,皆有无量胜果。譬之粒谷播于肥地,一传化百,五传而复得百万兆。作宏法功德者,乌可无此大计无此决心哉!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礼拜。夙生存嫉妒心造诽谤语,扬人恶事暴人短处称快一时者,殁后沉沦百劫,惨苦万状,备受一切苦报,一旦出生人间,因缘恶劣,任至何地,动遭厌恶——作任何事都无结果。而宏扬佛法之人,善因夙植,存报恩之心,充利群之念:或净三业,作写经画像功德;或舍多金,作印经造像功德,所得胜福,不可称量。现在一切受人众欢敬之人,原从夙生宏法功德中来;往后一切令大众欢敬之人,实从现今宏法功德中出。植荆得刺,栽莲得藕。一一后果,胥由自艺也。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夙生吝于教导,以及肆口谤法,肆意毁谤有德之人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蠢愚无知报;夙生为贪口腹、恣杀牲禽,以及曾为渔夫屠夫猎户庖丁、与曾操制造凶器火器毒药等权助成他人凶杀之业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恶疾残废报;夙生贪欲无厌、止知剥人以肥已,悭吝鄙啬、不肯周急而解囊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贫穷困厄报;夙生知见狭劣、心存谄曲,巧言令色、掩饰行欺,逐境攀援、容量浅窄,因循怠惰、倚赖性成,烦恼垢重、怨愤易发,妒忌心深、情欲炽盛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女身报。唯有佛法,善解诸缚;苦海无边,回头即岸;罪山万仞,息念便空。是以虔作流布佛经庄严佛像之无上功德者,过去积罪,自然逐渐铲除;未来胜福,稳教圆满成就。

  【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一切含灵,舍身受身,往返之道,如车轮转。千生万劫,常在梦境,作善不已,罪毕斯升。骄纵忘本,种堕落因,作恶多端,福削寿倾,百千万倍,恶报堪惊。地狱饿鬼以及畜牲,堕三恶道,万劫沉沦,难得易失。如此人身,作十善业,修五戒行,生人天道,夙福非轻。诸佛如来,悲悯同深,广为说法,首重摄心。正念无作,离垢超尘。是故印造经像,上契佛心,仅此微愿,已种福田。自是厥后,做再来人,诸福圆具,出类超群。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叔同作品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花雨满天悟禅机李叔同说佛问佛观心弘一法师全集静心索性做了和尚淡定的智慧心与禅从容旧时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