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清华园日记选(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作者:季羡林

第7章 清华园日记选(1)

  第一次看梅兰芳表演

  二十一年(指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以下同) 八月二十八日

  昨天受了一天寂寞的压迫,今天忽然想到进城。一起来,天色仍阴沉沉的,昨天晚上也似乎没断地下着雨。

  先到了静轩(静轩,方振山,作者的同乡)兄(坐Bus)处。吃过了饭(西来顺),就同静轩同访印其(印其,徐家存,作者的同乡),因为我昨天看到今天梅兰芳在开明演《黛玉葬花》,想揩他的油,教他请我的客。他允了。因为必先事购票,所以我俩二点就开拔往前门外买好了票,时间尚早,乃同往琉璃厂徘徊,以消磨时间。然而时间却越发显得长。

  吃晚饭在五点。我不高兴女招待,所以便找没女招待的铺子,然而结果却仍是有。只一个,十五六岁,在生命的重担下做出种种不愿作的举动,真可怜呵!

  饭晚时间仍早,乃同往天桥。到天桥来我还是第一次。各种玩意全有,热闹非常,每人都在人生的重压下,戴了面具,作出种种的怪形。真配称一个大的下等社会的Exhibition。

  戏是晚七点开演,演者有萧长华、尚和玉、王凤卿、程继仙等。因没有买到头排,在后排有时就仿佛看电影似的。但是这是我第一次在北京看旧剧,而北京旧剧又为全国之冠,所以特别觉得好。最末一出是梅的黛玉,配角有姜妙香等。在开台之先,先休息几分钟,黄锦幕落下,开幕时全台焕然一新,平常拉胡琴等皆在台上,台下人皆看得到,我以为不很好,应改良。在梅剧里果然改良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有什么压着似的,在期待梅的出现。我双目注视着右边的门(出门),全球闻名伶界大王就会在那里出现,我真觉到有点奇迹似的。终于,出现了,我的眼一晃,又狠命睁一睁,到现在我脑里还清清楚楚画着当时的他的像。果然名不虚传,唱音高而清,作工稳而柔,切合身分〔份〕,亦天才也。我对旧剧是门外汉,我觉着今晚唱得最好的是梅和姜妙香(名小生),我仿佛中了魔似的,我还要再看他的戏呢。

  剧后,坐洋车返西城。车经八大胡同,对我又一奇迹也。宿于静轩处。

  今天总之是很充实的,很富于变化和刺戟的:天桥第一次去,梅第一次看,八大胡同第一次走,对我无一不是奇迹。是今总之是很充实的。(二十九日晚补记)

  访吴宓(吴宓(1894—1978),字雨僧,又字雨生,陕西泾阳人。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次年赴美留学,1921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东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及国学研究院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学衡》杂志总编辑。建国后,历任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教授。时为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教授,代主任)

  九月一日

  晚饭后,访吴宓未遇。

  九月二日

  晚访吴宓(同Herr王(Herr王:王先生,指王岷源。Herr,德文“先生”))。室内先有客在。在外等候多时,坐荷池畔,听鱼跃声,绿叶亭亭,依稀可辨,星光共灯光,飘然似有诗意。

  冒险叩门,约以明晚来访。

  九月三日

  晚饭后访吴宓,已进城,共访彼三次矣。

  九月四日

  九点,约岷源(岷源:王岷源(1912—2000),四川巴县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1934年毕业,清华大学研究院肄业。1938年入耶鲁大学,先后在该校语言学系及英文系学习研究。194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授,直到退休)访吴先生,在。从系里的功课谈《文学副刊》,我允许看London Times:Literary Supplement(此即《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并把稿子交给他。吴先生说话非常Frank(Frank:坦率),实在令人钦佩。据说,他也非常whimsical & nervous(whimsical & nervous:性情古怪、神经兮兮)。他屋里挂着黄节写的“藤影荷声之馆”,实在确切。

  参与办《大公报·文学副刊》

  八月三十日

  起得很晚,只读了法文。因为听岷源说,吴雨僧先生有找我们帮他办《大公报·文学副刊》的意思,我冲动地很想试一试。据岷源说,从前浦江清、毕树棠、张荫麟(浦江清、毕树棠、张荫麟:浦江清(1904—1957),字君练,时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毕树棠(1900—1983),字庶澄,时为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员。张荫麟(1905—1942),史学家,自号素痴。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西洋哲学、社会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34年任清华大学哲学、历史两系讲师,1936年升为教授)等帮他办,每周一个meeting(meeting:会议),讨论下周应登的东西,每人指定看几种外国文学杂〈志〉,把书评和消息译了出来,因为他这个副刊主要的就是要这种材料。想帮他办,第一是没有稿子,因为这刊物偏重Theory(Theory:理论)和叙述方面,不大喜欢创造。我想了半天,才想到从前译过一篇Runo Francke的《从Marlowe到Goethe浮士德传说之演变》(Runo Francke的《从Marlowe到Goethe浮士德传说之演变》:鲁诺·弗兰克的《从马洛到歌德浮士德传说之演变》。Marlowe:马洛(1564—1593),英国戏剧家、诗人。Goethe: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今天正是Goethe百年祭,所以便想拿它当敲门砖,请吴先生看一看。于是立刻找出来,立刻跑到图书馆,从破烂的架子里(正在粉刷西文部)钻过去,把German Classics(German Classics:《德国古典作品集》)第二本找出来,同译稿仔细对了一早晨。吃了饭就抄,一抄抄了一过午,六点半才抄完。给长之看了看,他说我的译文里面没虚字,我实在地怕虚字,尤其是口旁的,尤其是“哟”。

  长之说他已经找好了房子了(张文华替找的),我心里总觉着不痛快,我同他约好,已将一年,而现在撇开我。访王炳文不遇,为房子问题。

  今天早晨,替柏寒打听能不能用津贴,然而我的津贴来了(25元),领出来,快哉。

  第一次吃广东的什锦月饼,还不坏。

  自来对德文就有兴趣,然而干了二年,仍是一塌糊涂,可恨之极,是后每天以二小时作为德文之用。

  九月三日

  听长之说,《大公报·现代思潮》,归张崧年接办,改称《世界思潮》,精彩已极,对张的发刊辞,大加捧。彼自今日起定《大公报》。

  九月十八日

  一早晨只坐在图书馆里检阅杂志,作了一篇介绍德国近代小说(Kaiser()Kaiser:《皇帝》)等的文坛消息(从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星期六文学评论》,英国期刊,1855年开始发行,后期文学意味更加浓厚,1938年停刊))。过午也在图书馆。

  九月二十日

  抄文坛消息,预备明天寄给吴宓。

  十月九日

  到图书馆看Tendency towards pure peotry(Tendency towards pure peotry:倾向于纯诗的趋势),昨晚未看完,今完之,并作笔记。

  过午看R.Graves的State of Poetry(R.Graves的State of Poetry:格雷弗斯的《诗歌的状况》。R.Graves:罗伯特·格雷弗斯(1895—1985),英国诗人、作家、文论家,1961—1966年为牛津大学诗歌教授),不得要领。在American Mercury(American Mercury:《美国信使》。美国文学月刊,以对美国生活、政治、习俗的讽刺性评论而知名,1924年创刊)上发现Faust又有Prof. Priest(Prof.Priest:普里斯特教授,生平不详)的新译本,乃作一篇小文,拟投“文副”。

  十月十日

  早晨作文坛消息两篇,一关于Faust英译本,一关于U.Sinclair近著American Outpost。读Keller。过午读Medieval,“文副”稿子还没登出来,真急煞人也。

  十月十七日

  今天“文副”稿子登了一部分。

  二十二年 九月十一日

  《大公〈报〉·文副》又有一篇文章登出——巴金的《家》的review(review:评论)。

  九月二十三日

  看到沈从文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今天是第一次出版,有周作人、卞之琳的文章,还不坏。

  二十三年(指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以下同) 一月一日

  前天听说《大公报》致函吴宓,说下年停办《文学副刊》,还真岂有此理。虽然我是“文副”一分子,但我始终认为“文副”不成东西。到现在,话又说回来,虽然我认为“文副”不成东西,大公报馆也不应这样办,这真是商人。

  一月四日

  头午忙忙乱乱地上课。

  从上星期六就听说(今天星期四)《大公〈报〉·文副》被Cut(Cut:砍掉)了。今晨吴宓上堂,果然大发牢骚。说大,其实并没多大,只不过发了一点而已。

  晚上去找他,意思是想安慰他一下,并且把作成的李后主年谱带给他。

  开学典礼

  二十一年 九月十四日

  今天早上行开学典礼,老早跑到二院,却不到时候。我又折回来取了注册证领借书证,图书馆实行绝对封锁主义,或者对我们也不很便利。

  十时举行典礼,首由梅校长(梅校长:梅贻琦(1889—1962),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致辞,继有Winter、朱自清、郭彬和、萧公权、金岳霖、顾毓琇、燕树棠(朱自清、郭彬和、萧公权、金岳霖、顾毓琇、燕树棠:朱自清(1898—1948),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萧公权(1897—1981),时任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金岳霖 (1895—1984),时任清华学校哲学系教授兼主任。顾毓琇(1902—2002),时任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燕树棠(1891—1984),时任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兼任法律系主任;郭彬和,生平不详)、□□□等之演说,使我们知道了许多不知道的事情。Winter说的完全希望敷衍的话,谈到欧洲的经济恐〈慌〉,谈到罗马,谈到Moscow。朱自清也说到经济恐慌,欧洲人简直不知有中国,总以为你是日本人,说了是中国人以后,脸上立刻露出不可形容的神气,真难过。又说到欧洲艺术,说:现在欧洲艺术倾向形式方面,比如图画,不管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只看颜色配合的调和与否。郭彬和想给清华灵魂。萧公权面子话,很简单。金岳霖最好。他说他在巴黎看了一剧,描写一病人(象征各国国民),有许多医生围着他看,有的说是心病,有的肺病,有的主张左倾,有的右倾,纷纭莫衷一是。这表示各种学说都是看到现在世界危机而想起的一种救济办法,但也终没办法。他又说在动物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而猴子偏最小气,最不安静。人偏与猴子有关系,语意含蓄。结论是人类不亡,是无天理。他一看就是个怪物。经济系新请的□某最混(自燕大来的),主张团结以谋出路,简直就是主张结党营私。燕树棠自认是老大哥,连呼小弟弟不止。

  饭后便忙着上课,一上法文弄了个乱七八糟,结果是没有教授。再上体育,只有人五枚。三上德文而艾克不至。于是乃走访杨丙辰先生,送我一本《鞭策周刊》,有他从德文译出的Romeo &Juliet(Romeo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的悲剧)。坐了一会,长之、露薇继至,杨先生约我们到合作社南号喝咖啡,弄了一桌子月饼。吃完,他又提议到燕京去玩,于是载谈载行到了燕大。一进门第一印象就是秃,但是到了女生宿舍部分却幽雅极了,庭院幽夐,绿叶蔓墙,真是洞天福地。由燕大至蔚秀园,林木深邃,颇有野趣,杨先生赞叹不止,说现在人都提倡接近自然,中国古人早知接近自然了。游至七时,才在黄昏的微光里走回来,东边已经升上月亮,血黄红,如大气球,明天就是中秋节了。

  晚上在大千〈处〉遇许振英、老钱。回屋后,鼻涕大流。我一年总有三百六十次感冒,今天却特别利〔厉〕害,乃蒙头大睡。(以上两节十五日补记)

  “华北副叶”投稿

  八月三十日

  晚上仍抄,抄Don Marquis(Don Marquis:唐·马奎斯(1878—1937),美国诗人、戏剧家)的《一个守财奴的自传》的序,预备投“华北副叶”。

  九月一日

  寄《华北日报》“副叶”稿。

  九月九日

  早晨除了读了点法文以外,可以说什么也没干。我老早就想到阅报室里去,因为我老希望早些看到我的文章登出来。每天带着一颗渴望的心,到阅报室去看自己的文章登出来没有,在一方面说,虽然也是乐趣,但是也真是一种负担呵。

  九月十一日

  今天晨间天空又下起雨来。

  我冒雨到图书馆去看报,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

  九月二十八日

  真出我意料之外,我的《〈守财奴自传〉序》竟给登出来了,我以为他不给登了哩。

  游西山

  九月十七日

  早〈上〉起来,上了班法文,Holland(Holland:华兰德。女,德国人,时为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教授)泼剌〔辣〕如故,我还没决定是否选她的,她已经承认我是她的学生了,我只好决意选她的。

  课后,到图书馆,今天是第一天借书的日子,挤得很厉害。遇王施武三君,我本想检阅杂志,忽然想到可以去趟西山,征求施、武同意后,乃拖王出。赁自行车三辆,王乘洋车往焉。初次颇舒适,过玉泉山后,泥泞载途,车行极形困难。但是,远望云笼山头,树影迷离,真仙境也。到后先休息后进餐,吃时,遇见一个洋人(德国人),他向我说德文,我给他说了两句,手忙足乱。后来知道他能说英文,乃同他说英文。

  饭后先到碧云寺,到石塔上一望,平原无际,目尽处惟烟云缭绕而已。塔后长松遮天。我在树中最爱松树,因无论大小,他〔它〕总不俗,在许多乱杂的树中,只要有一松,即能立刻看见。下塔至水泉院,清泉自石隙出,缓流而下,声潺潺。院内清幽可爱。来碧云寺已两次,皆未来此院,惜哉。

  出碧云寺至香山,循山路上,道路苍松成列,泉声时断时闻。上次来香山,竟未闻水声,颇形失望,今次乃闻或因近来雨多之故欤。至双清别墅,熊希龄住处也,院内布置幽雅,水池一泓,白鹅游其中。又一小水池,满蓄红鱼,林林总总来往不辍,但皆无所谓,与人世何殊,颇有所感。循水池而上,至水源,状如一井而浅,底铺各色石卵,泉由石口出,波光荡漾,衬以石子之五色,迷离恍惚,不知究为何色,颇形佳妙。但究有artificial(artificial:人工)气,为美中不足。至双清至香山饭店,门前有听法松。下山乘自行车至卧佛寺。这里我还是初次来,金碧辉煌,仿佛刚刷过似的。此寺以卧佛出名,但殿门加锁,出钱始开。佛较想象者为小,但有庄严气,院内有娑罗树一棵,灵种也,折一叶归以作纪念。

  出卧佛寺乃归校。

  饭后至Herr施屋闲扯,又来我屋闲扯。吕、长之继之,走后已十时半,铃摇后始眠。

  第一次见胡适先生

  十月十三日

hTtp://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季羡林作品集
阅世心语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牛棚杂忆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自传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一花一世界季羡林谈写作季羡林-当时只道是寻常学问人生季羡林美文60篇季羡林谈翻译季羡林作品集精选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谈师友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季羡林私人史我们这一代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