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听余秋雨讲文化》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5章 提炼人性温度 (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作者:李铭

第25章 提炼人性温度 (3)

  据历史记载,俞伯牙的后辈中,有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叫做高渐离。他精通音律,擅长击筑(古代一种乐器)。当年与荆轲一见如故,结为知己,认荆轲为大哥。后荆轲受燕太子丹所托去刺杀秦王,为表达自己对荆轲的敬意,高渐离在易水河畔亲自为其击筑高歌。一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成为千古绝唱。相传该曲音韵铿锵,声震天地,成为《高山流水》的副本。《易水歌》之所以能成为《高山流水》第二,并不是说两首曲子一样,而是高渐离与荆轲的友谊堪比伯牙、子期。荆轲刺秦王失败后,高渐离隐姓埋名,想方设法接近秦王,以完成荆轲刺秦王的遗愿。最后他被秦王熏瞎了双眼,拼尽全力,仍然未能谋刺成功。两个前赴后继的知己,用自己的热血又一次演绎了俞伯牙、钟子期他们高山流水般的友情赞歌。唐代著名的诗人骆宾王有感于他们的故事,写下了一首不朽的诗篇——《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至今水犹寒。”这首诗既咏史又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自己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

  山未可嵯峨,水不必泱泱,山傍水而愈显高,水依山越发温柔,琴弦可以有滞涩,曲调可以论古今,只要知音,弦断也能听。高山有自己的绝唱,流水能听懂,因她是他的知音,历经二千年的沧桑,他只消在冷冷的七弦上优雅的一挥手,那汹涌的此起彼伏的流水便会为他敞开心扉。

  “高山流水”,把友情推向了一个诗化的高度,而现实生活中的友情,远远没有那么高贵,人们常常发出“觅得知音难上难”的感慨。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从远古至今,似乎每个人都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着知音。在夜色苍茫的旷野里、在风雨飘摇的旅途中,与你同行的,一生中真正能有几人?谁能真正的找到知音?谁又能真正的与自己共鸣?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不可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算是我们本人也不可能完全清楚明白自己的心理,又怎敢去奢望别人能懂自己?

  在当今的这个社会,世俗与功利往往会使友情蒙尘,于是更多的人纷纷把友情寄托到了虚拟的网络中。在现实中,“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而网络却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走进网络,天涯海角仿佛咫尺,大江南北犹如比邻;走进网络,我们找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朋友。在清醒和虚幻之间,在真实与模拟之间,我们得到了温馨、快乐和扣人心弦的旋律。在这里,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喜欢真诚唾弃虚伪;才发现,心与心的交流,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才发现,在现实中难以得到的纯真的友情,在网络中伸手可得。可事实上,事情的发展总是有一定规律的。

  友情与一般的交情不同。交情更看重的是空间距离,无交则无情;而友情却可以忽视空间的距离,不能忽视的是心灵的距离。友情可以缩短距离,但距离也可产生友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距离无法隔断友情,反而使友情更加深远的一个明证。有了友情,天地可以变小,它被友情所充盈;距离可以缩短,两颗心千里之外可以相映。真正的友情,追求的是心灵之间的零距离。所谓“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就含有这方面的意思。

  只有恭维的网络友情会让理智的人失去理智,糊涂的人更加糊涂;多情的人更加多情。这样的友情不是友情,更不是所谓的知音、知己。现实没有那么完美,网络也一样,那一切都是可望而不可求及的,美好的东西只能欣赏,不能强求。正因为你习惯了虚拟网络密友的恭维,所以现实中言语稍有不慎便容易产生误会。

  不管是网络中,还是现实中,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都需要经历生活风浪的锻打和撞击,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感情不是靠激情而是靠耐力来完成的,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还是让我们用一份真诚,两份执著,三份人格,四份坚持……来经营这份来之不易的友情吧!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温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关于友情》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既说明了朋友的重要性,又表明了朋友的价值在于被依靠。但是,如果没有了可依靠的实用价值,是否还能成为朋友?一切帮助过你的人,是否都可以算作朋友?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我们的朋友圈子,要么很大,要么很小;而我们,要么很热闹,要么很孤独。因为,没有友情的人,就如同生活在寂寞的荒野;匮乏友情的人,最能感到人间的孤独,如同在荒漠中行走。余秋雨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中提到“有了朋友,再大的灾害也会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环境也会风光顿生。”所以,人们不能没有朋友,更不能没有友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人生离不开朋友,维系朋友间情感的就是友情。古谚道:同师为朋,同志为友。有了友谊和友情才谈的上是好朋友、真朋友。朋友间,在品行上的相互砥砺,工作中的彼此支持,学习上的共同切磋,生活间的体贴照顾等等,都是因为有了真诚的友谊和诚挚的友情。

  友情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收获,但它却不是刻意能追求到的。若想赢得友情,必须先要敞开你的心扉,吐露你的真情。有时,它只缘于某个瞬间: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便会不经意间播下友情的种子,它会在风中发芽,在雨中抽叶,在阳光中开花,在月色里吐芳。一切源于机缘,一切顺乎自然,不用精心设计,无须刻意追求。它来时,谁也阻挡不了;它去时,谁也挽留不了。友情不是一张契约,但它却比契约还要牢靠。它不需要许诺,但却胜过一诺千金。为了友人的到来,五花马,千金裘,可以“呼儿将出换美酒”,所希图的不过是与真正的友人一起畅怀痛饮,“同销万古愁”。而无友人的时候,再好的美酒换来的只是“举杯浇愁愁更愁”。是友情,使人的情感从世俗生活中得到提升。因此人的一生不可无友情。

  巴金说:“友情是生命的一盏明灯,离开它,生命就不会开花结果。”的确,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真正的友谊,能使我们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彼此开拓思路,走向成功。友情常伴,只要我能够把它藏在深心深处,它永远活在心中,你也会永远活在心中。心中有你的真情相伴,不管千里,不管风吹雨打友谊将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寂寞心灵的良伴。友谊淡如茶,好茶清香解渴。一生能有机会结识几个知音益友是人生难得的幸运,“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稳定、忠实、持久。

  也正因为友情的可贵,所以我们无法奢望处处皆有友情。鲁迅有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正是一种得到真正友情后的满足的感叹。那些自诩“朋友遍天下”的人,可能仅仅是叫上名字的朋友很多,而连一个真正的知己也没遇到。真正的友情,是不拘于它的表现形式的,觥筹交错,往往解不开心头的寂寞;棋牌纵横,常常填不满心头的空虚。友情的可贵之处,在于你绝望时,失败时,情不自禁想起的那个人,一定是你的朋友。现时他不在你身边,现时他不一定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但你仍然强烈地想起他,想起他的种种好处,想起他对你说过的每一句话。这时的你才会发现,对于身处逆境中的你,那些遇到的苦难,往往会因友情的存在而减弱。

  英国诗人赫巴德对朋友的看法是:“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不错,真正的友情是发自内心的流露,如果真的变作有所求,那一切就都是外在的附庸了。余秋雨先生说“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地位和处境。他在本质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他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他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是使对方活得更加温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友情,也许应该是散落在四处的点点温馨。很多时候,每当我们想起一个地方,总会想到生活在那儿的朋友,是朋友,决定了我们与各个城市之间的亲疏。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总会感到寂寞与慌乱,那只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朋友而已。当我们成功时,最想得到的不是别的,而是朋友首肯的眼神和笑声。而所谓的远行,是因为身后有朋友信任和鼓励的目光,是因为她们的支持与坚信,所以,我们才可以如此坦然,如此坚定。

  友情有时往往就在那寂然冷清处,就在你的不经意回首间。只有在寂静中,才可以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直抒胸臆的长信;只有在寂寞中,才能细细品味友人从远方发来的一声充满关切的问候。真正意义的关心,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即使是贫贱之交无须刻意追求也能做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次短暂的送行,在友人的眼里竟比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更有份量。这些歌颂友谊的诗句总是让人们百听不厌。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何逊的“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年来,人们念着它们,受着它们的感染,演绎着一幕幕动人的篇章。

  二战时英国首相邱吉尔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有的只是利益。对于这种说法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余秋雨先生也说过,从历史看,除了少数例外,友情好像不太适宜与过大的权势、过高的智慧连在一起。有时,高贵的灵魂在关爱天下时也常常忽略了身边的友情等级和友情秩序,结果总是吃尽苦头。这句话在汉朝大将韩信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韩信是刘邦的大将,为汉朝大业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史记·卷九十二》记载,韩信起初在项羽手下当一个郎中小官,屡次向项羽献策,都未被采用。于是就从楚军逃亡至汉军,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萧何是韩信的好朋友,知道韩信有才,力保韩信,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韩信从一名小军官,一下子被刘邦拜为统率全军的大将,得以施展才华。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果然节节胜利。攻下齐后,韩信被立为齐王;最后终于打败了项羽,又被迁封楚王。因其功高盖主,刘邦多次欲杀之而不得,最终吕后用萧何之计,假称刘邦已平定陈郗,让群臣皆来拜贺,骗韩信入朝。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一家三族也被诛杀。后民间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讲的就是: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

  作为“生死一知己”的萧何,对起兵反叛的英布尚且能从容对待,在刘邦面前为他网开一面,却为何如此对待韩信呢?宋人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汉高祖刘邦带兵在外,吕后在朝中把持政权,突然发生了紧急变故,萧何身为京城留守之任,所以不得不立即杀掉韩信,不像英布的事,还处在似是而非的境地,可以从容谋划。难道萧何也是被迫的?这就不得而知了。余秋雨先生说,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了。只是韩信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余秋雨先生在谈到前人是如何捍卫友情时,提到一个比较硬的方法,那就是捆扎友情、结帮。不管仪式多么隆重,力量多么雄厚,可是结帮说到底仍然是出于对友情稳固性的不信任,因此要以血誓重罚来杜绝背离。结帮把友情异化为一种组织暴力,正好与友情自由自主的本义南辕北辙。

  著名导演陈可辛耗资四千万美金打造的《投名状》,所讲述的友情就更加让人感慨万千了。“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死生相托、生死与共!”这句来自电影中荡气回肠的经典台词,让所有人都不禁热血沸腾。为了防范友情的破碎,前辈们想过很多方法,投名状就是其一。在古代,投名状是忠诚的证明,所谓“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这投名状大意是指一个人在进入绿林时必须签署的一份生死契约,有了“投名状”便落草为寇,而摆脱“投名状”的方法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这一条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也有“投名状”一说。

  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可能更全面的阐述了友情,他说,人一生中可能有三种友谊:一种是出自利益或用处而考虑的友谊;一种是出自快乐的友谊;另一种是最完善的友谊,即有相似美德的好人之间的友谊。

  那么,异性之间的友情又是怎样的呢?异性友谊的性别差异,既可以是对性格缺欠的一种互补,也可以是对美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女性软弱时,男性对你的鼓舞可以使你坚强;男性暴躁时,女性对你的规劝可以使你温柔;女性忧伤时,男性对你的开导可以使你乐观;男性粗疏时,女性的提醒可以使你细致。性别差异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种多彩,有助于人的冷静化、理性化,使世界滤掉各种盲动和迷惑。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铭作品集
哲理名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友谊赠言听余秋雨讲文化现代名言妙语全集——情感名言理想名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格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温馨祝词政治警言文化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