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听余秋雨讲文化》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1章 铺展文化传承 (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作者:李铭

第41章 铺展文化传承 (5)

  在这种大背景下,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以圣人“孔子”为名、回归中华文化主流的“孔子学院”,作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承汉语教学的载体,应运而生。中国教育部在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并通过总部授权在国内外设立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也称为孔子学堂,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爱好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汉语桥”等世界性的比赛活动也成功举办多次,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在世界上进一步传播汉语,让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大学生在比赛中用同一种语言——汉语,来表达他们热爱汉语、热爱中国的心声。同时提高各国青年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增进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汉语在世界一路走红的同时,我们也明显地感受到了当今的汉语热多少显得有点“内冷外热”。因为中国国内汉语与中文教育出现的问题日益严重,如学生的中文水平比之20年前明显下降,文句不通、辞不达意的教授也比比皆是。在一些教育制度的设置和文化、学术价值的评估上,也是重英语而轻自己的民族语言。余秋雨先生在《华语情结》中也谈到,“这些年在华语圈边沿上晃荡进出的人数之多,可能已达到历史之最。青年知识分子中很少有完全不理会外语的,这实在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吉兆,一点也不应该抱怨。从趋向看,进出华语圈的人还会多起来。

  几乎所有大城市里的父母亲,都在关注着子女们的外语成绩。至于华语的好不好,反而已不是关心的重点。”不可否认,英语在当今世界确有优势,受它的影响也不足为奇。不仅仅是汉语,其他语言包括处于霸权地位的英语,也都面临着其他语言要素的冲击。但是,以英语为权重,为标准,为唯一重要指标,来衡量选择人才是错误的,不科学的。封闭了太久的中国人太想与国际接轨了,不慎过多地接上了“英语”的轨,搭上了并非真正的“国际”班车,最终不免走错方向。而且受英语和网络语言的双重“夹击”,汉语的“纯洁性”更难以保持,再加上近代以来白话文运动的某些失误,“优雅的汉语”成为奢望。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用“百年中文,内忧外患”来说明“汉语的危机”。这样,一方面是海外的汉语热,一方面是国内的汉语危机,可谓“两重天”。如果说,汉语热成为连接世界与中国的新桥梁,那么当人家架起了桥梁的那一头时,我们这一边的桥墩可千万不能出现裂痕。语言的纯洁性事关一国的文化凝聚力及软实力。语言并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维护一个民族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载体。诗人荷尔德林曾说,若词语破碎,无物可存在。大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得更直白:语言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家。

  当然,提倡维护汉语的纯洁性,谨慎汉语英语化、网络化的趋势,并不是反对学英语本身,也不是让汉语故步自封,拒绝革新,而是批判盲目崇拜英语的行为和心态。语言是民族的命脉,是民族的凝聚力,是民族独立的象征。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她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更是真实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我们必须给予我们的母语——汉语,足够的地位和爱护,激励国人去学习去发展去发扬,吸引世界上更多的人来学习汉语、运用汉语。

  不可忽视的教育

  ◎无法回避的考试

  科举制度实在是中国封建统治结构中一个极高明的部位,它如此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又如此精巧地把社会竞争欲挑逗起来,纳入封建政治机制。时间一长,它也就塑造了一种独特的科举人格,在中国文人心底代代遗传。

  ——《狼山脚下》

  自古以来,中国就很重视人才的选拔,而人类选才的方法不外乎两类:一为推荐,二为考试。考试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发明,在世界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同中国的四大发明相媲美。作为考试制度的发源地,中国拥有悠久的考试历史。

  传说,尧舜禹时代,就有“四岳会议”、举荐、公举、查核、考绩、考察、试用等选举形式,这给后世统治者选择人才、考核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考试制度的最早渊源可以追述到夏商周时期。1910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第11版“考试”条说:“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据公元前1115年的记载),以及对已进入仕途的官员的定期考核(据公元前2200年的记载)。”当人们需要测度、甄别人的知识和才能的差异以“选贤与能”的时候,考试便应运而生了。

  考试一词由“考”与“试”二字组成,《尚书》中有“试可乃已”、“试不可用”、“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等记载。《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是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有关科举的论著而来,而这些论著的说法又是根据《尚书》的记载而来。

  “考”与“试”是两个意思相近的概念,都有“考查”、“检测”、“考核”等多重含义。是西汉的董仲舒创造了“考试”一词,首次将“考”与“试”二字连用。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考功名篇》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由此可见,最初“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的含义。当“考”与“试”合为一个词之后,其内涵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

  其实,中国古代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法,其历史源远流长。春秋以前,出于世官和选举;汉代推行察举与征辟;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些还不算是真正的考试制度。

  就严格意义上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考试制度——科举制,以隋朝元年(公元605年)由“进士科”取代“察举科”为标志。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考试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选拔官员制度,其雏形出现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正式形成于隋而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一直延续至元、明、清,直到1905年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才消失,它前后在中国经历了1300多年。

  《荀子·大略》曾说:“学者非必仕,而仕者必如学”,这还是未实行科举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荀子的看法,待到科举实行后,天下读书人的聪明才智便都被吸引到了读书作官的道路。在1300多年的漫长时日中,求学而不为入仕的人则是少而又少,每逢开科取士,读书人总是趋之若鹜。余秋雨先生说:“科举以诗赋文章做试题,并不是测试应试者的特殊文学天才,而是测试他们的一般文化素养。测试的目的不是寻找诗人,而是寻找官吏。其意义首先不在文学史而在政治史。中国居然有那么长时间以文化素养来决定官吏,今天想来都不无温暖。”

  科举制度作为选才的主要手段,有严格的程序、法定的内容、较为科学的方法,所以说是一种规范了的制度化的考试制度。它实行公平竞争。在考试内容上,明确规定以儒学经典为依据;在考试方法上,有一套诸如“锁院”、“弥封”、“誊录”等防弊制度;在制度上防止特权侵入,订有考试法规和严厉的惩罚制度,从法律上保证科举考试的正常进行。

  正是由于科举制度具有的上述这些特点,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固,所以,历来被视为抡才大典,受到隋唐以后每一个王朝的重视。它的影响既广且远,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还远播海外。日本曾在公元8至10世纪一度仿行过科举,韩国(朝鲜)、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16世纪,中国考试制度传至西方,19世纪,英国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20世纪以来,考试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广泛的应用。科举制对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孙中山先生曾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制度。”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一直在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将文化、社会、经济诸领域与政治权力的结构紧密地连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科举对于儒家经典的传播,对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对祖国的统一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的各项制度中,科举制是历时最久,变化最小却又影响最大的一项。在实行科举制度的历史时期,除了皇帝、贵族等极少数世袭者外,从中央到地方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是科举出身。如科举选拔了从王安石、包拯到海瑞、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从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到欧阳修、苏东坡这样的文学家;从韩愈、朱熹到蔡元培、黄炎培这样的教育家;甚至还有沈括、宋应星、徐光启这样的古代科学家;连清末激烈批判科举的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严复等人也是科举出身。

  科举考试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但同时,科举考试制度又成为套在广大读书人脖子上的一具枷锁,既禁锢思想,又摧残人才,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在清朝后期尤为突出。由于民族危机的严重,西方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其自身固有的弊端,科举制作为一种考试制度,日益显得不合时宜,并成为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教育发展的障碍。鲁迅曾经感叹说中国的改革太难,即使是搬张桌子改个炉子几乎也要流血,不是大鞭子打来,中国自己是不肯动的。所以,科举制在1905年终于被宣布废止。

  虽然科举制度已经终结不复存在,但其中的一些合理的因素还是被人们保留承袭下来了。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惟才是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并且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当然,作为中国教育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一叹》里所说,“许多文明的捍卫者往往成为这种文明的葬送者。”一味保守传统的做法只会让文明失掉了它的土壤而无法再生活下去。经历了一千年以上的长时期发展,科举制既有改革,也有演变,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才智,在历史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决不是偶然的。直到晚清,西方人还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而我们却对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过上千年以上的根柢。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遗产,也是对世界思想文化宝库的巨大贡献。

  ◎尊师重教的关怀

  他们在专业教育上的最后一课都有案可查,而在人生课程上,最后一课一定也会推延到弥留之际,可惜那时他们找不到学生了,缥缈的教室里空无一人,最重要的话语还没有吐出,就听到了下课铃声。

  ——《终身的教师》

  教育,是一个国家文明的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1977年,邓小平在“教育优先发展思想”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我们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从科技和教育着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铭作品集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友谊赠言政治警言文化名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情感名言哲理名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格言理想名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温馨祝词听余秋雨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