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快捷记忆法》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3章 快捷记忆的运用:记忆带来创造无限(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快捷记忆法》 作者:吕叔春

第43章 快捷记忆的运用:记忆带来创造无限(6)

  验证的方式有二:一是直接验证,即将新的设想付诸行动,以求事实上的证明,如实验制作、执行等;二是间接验证,即通过逻辑推理检验那些新设想是否完善、周密。直接检验可靠性大?但预测性差。适用范围也受一定限制,如对人脑的许多假设就无法进行直接验证;间接验证适用范围广,预测性强,但它本质上是观念性的,可靠性又不及直接检验。两种验证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宜配合使用,相互补充。

  通过验证,或者发现原来设想的缺陷,对其进行修正、补充,使之达到完美地步;或者全盘推倒,重新再来,开始创造性思维的新历程。

  在这一阶段,创造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客观的态度。一般来说,不少人对自己经过艰苦劳动所提出的假设会特殊偏爱,在验证阶段,这种偏爱可能是客观性的障碍。它使研究者只看到有利于自己的假设的事实;在整理观察实验结果时,只愿保留对自己假设有利的佐证,而对相反的事实和佐证却视而不见。所以,为了创造成功,创造者必须以足够的自制力克服自己的偏爱,保持客观态度。在这方面应该向达尔文学习,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思维的“自由度”,敢于大胆假设,但只要一发现与事实和观察结果相悖,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假设。

  在这一阶段,创造者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镇定的情绪和理智的思考。假设被证实?这意味着成功,可以引起欢乐;假设被否定,这意味着失败,可以引起痛苦。然而,创造是探索,总是成功少于失败。优秀的创造者应该做到成功不妄自矜夸、自命不凡;失败不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他们总是攀登不止,奋斗不息。

  创造性思维的上述四个阶段,只是一种大体的划分。在实际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它们是犬牙交错、相互配合的。例如,搜集资料、分析事实绝不仅仅限于准备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创造过程的始终。又如,酝酿的进行和灵感的出现,在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中都是交替错综的,在各个阶段都会有。瓦拉斯的“四阶段”说的价值,在于它方便了人们对创造性思维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和自觉把握,有助于更好地组织创造活动,开发创造力,促进创造性成果的出现。

  七、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秘方

  创造史上的大量事实表明,看到同一个现象的人,由于思考上的差别,会使一些人成为伟人,而另一些人则一直是平庸之辈。因此,在创造过程中.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要学会创造,就应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联想思维训练法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联想思维训练法是指教师或学生家长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教学方法。联想法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接近联想法

  例如,教师出示一个篮球,问学生:“哪些人或哪些东西与篮球经常接近?”学生可能回答:“篮球场、篮球架、郑海霞、王郅治、NBA、乔丹、姚明、三秒违例、带球走步……”,“牛皮、橡胶、空气……”

  (二)相似联想法

  例如,教师出示一个篮球,问学生:哪些东西与篮球相似?”学生可能回答:“排球、足球、乒乓球、铅球、垒球、网球……”,“瓜、脑袋、地球仪、鸡蛋、气球……”,“车轮子(滚动)、熊猫……”

  (三)对比联想法

  例如,教师出示一个篮球,问学生:“哪些东西与篮球不一样?”学生可能回答:“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因为它们都是与圆形不同的几何图形,而圆形就像一个篮球。”

  (四)关系联想法

  例如,教师出示一个篮球,问学生:“哪些东西与篮球是同类的?”学生可能回答:“排球、乒乓球、标枪、铁饼、爬杆、单杠、双杠……,因为它们都是体育运动器材。”

  学生在教师提问的激发下所作出的上述种种反应,就分别是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而教师在这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就分别是接近联想法、相似联想法、对比联想法和关系联想法。

  联想法的上述四种形式是紧密联系、不彼此孤立的。例如,在接近、相似、对比和关系联想之后,只要教师追问一句“为什么”,学生就会分别说出“因为它们关系密切”、“因为它们都是圆的”、“因为它们都与篮球不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于一类事物”,而所有这些便都属于关系联想了。

  (五)自由联想法

  在创造力测验和创造性思维训练中,联想法往往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而是更多地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这就是自由联想法。例如,教师出示一个篮球,问学生:“你们看到我手中的篮球之后,想到了什么?”“你能想到哪些圆形的东西?”“你能想到哪些发出噪音的东西?”“你能想到哪些靠轮子转动的东西?”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既会想到物,也会想到人,还会想到事。这其中既有属于相似的或接近的,也有属于对比的和关系的。教师面对纷繁活跃的局面,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以便开阔学生的思路。

  (六)遥远联想法

  例一:美国1997年度智力奥运会上,有一个测验创造性思维的项目:戴安娜王妃与桔子有什么相似之处?一位获胜者的答案是:二者都有庞大的家族,都很有滋味,也有点馋人。这就是遥远联想。遥远联想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面对两种或几种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想像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其实质是寻找不同事物的共同点。

  例二:“小卖店与蜘蛛网有什么共同点?”通过遥远联想可以知道:第一,它们都是自己不动,客人(虫子)自动来;第二,它们的收获大小多少,都决定于设网的地点;第三,太小的客人(虫子)不撞网,客人太大(接受与自身实力不相称的订货)网就会被撞破;第四,客人光临的地方脏了就另织一张网,装修新门面再开张营业。

  例三:找出与下列三个词相关联的第四个词:

  (1)老鼠蓝色茅屋

  (2)外出狗猫

  (3)车轮电高

  (4)惊奇直线日出

  2、想像思维训练法

  想像思维训练法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运用头脑中的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一)故事续尾法

  故事续尾法就是给故事添加结尾,以延伸故事情节。例如,教师向学生讲述:“古时候,有兄弟三人。大哥、二哥好吃懒做,三弟勤劳聪明,三人长大后都成了家。有一天,三兄弟在一起喝酒,大哥、二哥提议:‘从现在起,我们三人说话,互相不准怀疑,否则罚米一斗。’酒后,大哥说:‘你们总说我好吃懒做,现在我家里那只母鸡一报晓,我就起床了……’三弟一听直摇头说:‘哪有母鸡报晓的!’大哥嘿嘿一笑说:‘好,你不相信我的话,罚米一斗!二哥接着说:‘我没有大哥这么勤快,所以家里穷得老鼠撵着猫吱吱叫……’三弟一听又连连摇头,二哥得意地说:‘你不信,也罚米一斗!’后来……”教师讲至此处,要求学生给这个故事添加结尾。

  结尾可能有:

  (1)后来,大哥、二哥更加懒惰,更加贫穷,成了乞丐,三弟却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

  (2)后来,大哥、二哥向三弟学习,改过自新,也勤快起来,和三弟一样生活得幸福富裕。

  (3)后来,三弟说:“我家没有米了,怎么给你们呢?”大哥、二哥连忙说:“我不信你家没米。”三弟说:“你们不也怀疑我吗?各罚米一斗!”两个哥哥顿时呆了。

  给故事续尾,可以个别进行,要求学生给故事添加两个以上的结尾,越多越限,越新奇越好;也可以集体进行,每个学生添加一个,只是不许重复别人的结尾。

  给故事续尾,可以自由地进行,即在内容上不作特别的要求,上例的续尾便属于这一类;也可以有限制地进行,即添加的结尾必须符合特定的要求。例如,一条恶狗,常悄悄地跟在人的后面,咬过路人的脚跟。主人迫不得已,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只响铃。恶狗感到非常得意,便每天高傲地绕着市区奔跑。一只老猎犬看见后说……。要求给这个故事添加三个结尾:一个是道德性的,一个是幽默的,一个是悲剧式的。

  (二)故事接龙法

  故事接龙法就是一个接一个互相衔接地讲故事,前一个所讲的内容是后一个所讲的内容的基础,后一个所讲的内容是对前一个所讲的内容的引申和发展。例如:

  学生甲:“一天晚上,明明正在看电视,忽然停电了。”

  学生乙:“他摸黑来到厨房,找到了一盒火柴和一支蜡烛。他正要点燃蜡烛,这时传来了敲门声。”

  学生丙:“会是谁呢?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该不是小偷吧?哎呀,要是小偷来了该怎么办呢?”

  学生丁:“‘明明在家吗?’噢,是对门王奶奶的声音。”……

  故事接龙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和言语流畅性的发展,

  (三)幻想法

  幻想法是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向未来的、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联系的想像。对学生进行幻想训练,是培养他们创造性的好方法。例如,有位小学老师问他的学生:“假如有一双翅膀,你要去哪儿?去干什么?”有的学生说:“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飞到各个国家去,告诉人们爱护我们的地球。”有的说:“我要周游世界,做个快乐的旅行家。”有的说:“我要飞到贫困灾区,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钱和书本送给上不起学的孩子,让他们享受学习的欢乐!”还有的说:“我要飞到发生战争的国家,劝那里的人们和平相处。”……

  3、直觉思维训练法

  (一)勇于大胆猜测

  直觉基本上是一种猜测,也就是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根据部分推测全体、根据条件推测进程和结果。数学中的费尔马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居里夫人在镭元素的原子量测定之前4年就宣布这个新元素的存在,并建议把它命名为镭。居里夫人的这种大胆猜测被劳厄称为“直觉的预感击中了正确的目标”。猜测是发展科学、推动创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大胆猜测是十分必要的,鼓励大胆猜测就是鼓励直觉思维。

  当然,猜测也不是信口开河、胡猜瞎猜,而是应当以正确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对其猜测的准确性不可要求过高。关键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猜测的勇气、能力和猜测习惯的自觉性。

  (二)允许跳跃思考

  直觉思维是非形式逻辑思维,没有具体的推理步骤,但它不是没有逻辑,更不是不合逻辑,只是它的过程是简缩的、凝结的、跳跃式的,这正是直觉思维快速、突发的原因所在。

  允许跳跃思考。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培养,而直觉思维的发展有利于解决问题的速度、有利于创新。例如有一次,某班的学生做这样一道应用题:机床厂加工一批机床,计划每天加工120台,要6天完成任务。但由于工人们积极性高,实际上5天就完成了任务。问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多加工了多少台?大部分学生按常规解法列出了算式:120X6÷5一120=24(台)。但是有学生别具一格,用120除以5直接求出了结果,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惊讶。这几个同学的思路是这样:提前1天完成任务,就意味着把原来1天的任务平分给现在5天完成。他们思维的跳跃去掉了几个分析步骤,使他们找到了解题的捷径。在场的老师很高明,赞扬了这几个学生简缩思维步骤的解题方法,鼓励他们打破常规,寻找解题的最佳方法。

  (三)引导学生整体观察

  直觉思维具有整体的特征,是一种整体判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研究对象和对对象作全面观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

  仍以应用题教学为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的明显,有的隐蔽,只有从整体上全面观察,看清应用题全貌,才可能“忽然发现”简便的解题方法。例如,“立新小学植树,第一天植450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植1/5,第三天植的是第一天的80%。问三天共植多少株树?”这道题若不经过总体观察,学生会列出算式:450+450X(1十1/5)+450X80%,并且认为这是最简便的方法。实际上,这种解法走了弯路。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总体观察,那么解题方法就会简便得多。如可以启发:这道题求什么?题中把哪一天植树的株数看作整体“1”?三天共植的株数与第一天的株数有什么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观察全题,学生就会“忽然发现”可以把第一天植树数看作“1”,三天共植树数是第一天植树数的(1+l十1/5十80%),于是列出算式:450X(1十1十l/5+80%)。这样便可以迅速、正确地算出得数。

  4、发散思维训练法

  发散思维训练法是以材料、功能、形态、组合、方法、因果、关系等方面为“发散点”,进行具有集中性的多端、灵活、新颖的发散训练,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材料发散

  这是以某个物品作为“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例: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回形针的各种用途。答:把纸或文件别在一起;作发夹用;可用来代替西装领带上的别针;打开一端,烧红了可在软木塞上穿孔;拉开一端,能在水泥板或泥地上画印痕——画图、写字;拉直了可用作粗织工的针或织针;拉直了还可以做鞋带(穿过鞋带孔扭结起来代替鞋带);当鱼钩;穿上一条线当挂钩;可用来固定标签;装在窗帘上代替小金属圈……

  (1)尽可能多地写出砖的各种用途;

  (2)尽可能多地写出玻璃杯的各种用途;

  (3)尽可能多地写出火柴盒的各种用途;

  (4)尽可能多地写出废旧牙膏管的各种用途;

  (5)尽可能多地写出玻璃瓶的各种用途;

  (6)尽可能多地写出塑料薄膜的各种用途;

  (7)尽可能多地写出旧食品罐头盒的各种用途:

  (8)尽可能多地写出书的各种用途;

  (9)尽可能多地写出报纸的各种用途。

  (二)功能发散

  这是以某事物的功能为发点,设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例:怎样才能达到照明的目的?答:点油灯;开电灯;点蜡烛;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划火柴;烧纸片;用手电筒;点火把;燃篝火……

  (1)怎样才能达到取暖的目的?

  (2)怎样才能达到降温的目的?

  (3)怎样使脏衣服去污?

  (4)怎样才能达到休息的目的?

  (5)怎样才能使别人听到的话音响一点?

  (6)怎样使一物品看起来更清楚一点?

  (7)怎样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形态发散

  这是以事物的形态(如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明暗等)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例: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红颜色可以做什么或办什么事。答:红灯——禁止通行的交通信号;红旗;红墨水;红芯铅笔;红围巾;红喜报;红皮鞋;红袖章;红衣服;红领巾;红封皮的日记本;红皮球;救火车的红色车身;红十字标志;红星;红色印泥;红灯笼;红头绳……

  (1)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黑颜色做什么或办什么事;

  (2)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铃声可以做什么或办什么事;

  (3)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鼓声可以做什么或办什么事;

  (4)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粉末状态可以做什么或办什么事;

  (5)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浆液状态可以做什么或办什么事;

  (6)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圆形可以做什么或办什么事:

  (7)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方形可以做什么或办什么事。

  (四)组合发散

  这是指从某一事物出发,以此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与另一事物(或一些事情)联结成具有新价值(或附加价值)的新事物的各种可能性。

w w w/xiao shu Otx t.Net_T_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吕叔春作品集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做生意要会算计遇险自救全攻略快捷记忆法晋商唐骏传奇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马云是这样创业的女人,挣钱才是真漂亮做人要有心机全集聪明孩子都在玩的数学游戏告诉孩子,你要有点心计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为人处世方与圆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透过举止看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