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破译自然密码:地下的秘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章 地形的秘密(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破译自然密码:地下的秘密》 作者:姜永育

第13章 地形的秘密(3)

  山谷里,当地的印第安村民正在田里劳作,玉米苗的绿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牛羊在山坡上甩开蹄子撒欢,一切都那么的和谐美好。当村庄渐渐远去,另一种不同的风光随之出现了:树木葱郁,山泉潺潺,偶尔一挂白亮亮的瀑布挂在山间,水声轰响如雷;鸟儿在山林中追逐嬉戏,欢快歌唱;山崖绝壁间,猿猴和羚羊矫健的身影不时出现。洪德堡加快脚步往上攀登,越往上爬,植被越稀疏,茫茫苍苍的原始森林,渐渐变成了低矮的灌木丛,而气温也越来越低。当他爬到海拔约4600米时,一道美丽的雪线出现了。从这个高度以上,整个山峰都被终年不化的冰雪笼罩了起来。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晶莹耀眼的光芒,加上山顶云雾弥漫,整座大山充溢着圣洁和神秘的气息。冰雪使得洪德堡的登山变得异常艰难起来,他小心翼翼,一步一滑地向上攀登。他爬到距离山顶只有150米的地方时,全身所有的力气都已经用尽,不能再往上爬了。他站在原地,放眼整座大山,被美丽的景色深深陶醉了。“这里是世界最巍峨之峰!”

  回到德国后,洪德堡在他发表的文章中这样描述钦博拉索山。

  不过,洪德堡的这一描述并不准确。1880年,英国登山运动员E—怀伯尔成功登上峰顶,证实这座山的最高海拔为6310米,它和珠穆朗玛峰相比,海拔高度低了2500多米,距“世界最巍峨之峰”相差甚远,以现代的衡量标准,它甚至还算不上极高的雪山。

  但是,如果从地心开始计算高度,钦博拉索山却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即使是珠穆朗玛峰,也比它矮了约2千米。

  距离地心最遥远的山

  人人皆知,地球是一个圆球体。按照圆球体的规律,圆心(即地心)到球体表面的任何一点都是等距离的,这个距离即为地球的半径。如果按照这个规律计算,钦博拉索山到地心的距离,会远远小于珠穆朗玛峰到地心的距离(两者相差2500多米),因此,珠穆朗玛峰不但是地球表面的最高峰,而且也应该是无可争议的距地心最远的山峰。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谁也不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直到20世纪5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人类才对地球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测定,科学家们发现地球既不是标准的球形,也不是标准的椭圆球形,它是一个南大、北小、中间鼓的梨形,也就是说,地球其实长得像一个梨子!梨的特征,便是中间部位比其他部位要厚实一些。具体到地球上,地球的中间部分则是指赤道地区。

  这一新发现,使得科学家们对原来的许多研究又重新修订了,这其中便包括谁是距地心最远的山峰。因为钦博拉索山位于接近赤道地区的南纬1度,根据重新计算,它的顶峰距离地心的距离约为6384千米,而珠穆朗玛峰由于距赤道较远,它距地心的距离仅约为6382千米,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地球表面的最高峰到地心的距离,竟然比钦博拉索山到地心的距离少了约2千米!

  钦博拉索山虽然赢得了距地心最远的山峰的美誉,让许多厄瓜多尔人因此感到骄傲,但是,论及登山难度、缺氧程度或者名声,钦博拉索山还是无法和珠穆朗玛峰相提并论。

  山顶终年积雪之谜

  钦博拉索山上的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山顶积雪在阳光照射下发出夺目光彩。几乎每一个到厄瓜多尔旅游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位于赤道地区的钦博拉索山,怎么会终年积雪不化呢?

  是啊,赤道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那里“赤日炎炎似火烧”,怎么可能下雪呢?

  原来,奥秘就在钦博拉索山身上。居住在山区或爬过山的人都知道,山上比山下冷,而且山越高,山顶的气温也越低,上下温差也越大。气象专家通过观测,证明了一个现象:在12千米高度以下的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长而降低,一般每增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按照这个规律计算,钦博拉索山顶的气温比山下至少要低二三十摄氏度,即使山下酷热难耐,山顶也会白雪飘舞,寒冷异常。据观测,钦博拉索山4700米以上的地方便终年积雪,而山顶的积雪更不用说了。

  地球上其他位于赤道地区的高山,也和钦博拉索山一样终年积雪,如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让人很难见到它的真面目。在赤道地区,甚至还发生过冻死人的怪现象:1908年2月,一支40人的探险队进入非洲卢旺达境内,准备去攀登卡里辛比火山。当天中午,探险队爬上了山顶,但没想到遭受了一股强冷空气的侵袭。在火辣辣的太阳照射下,山顶却冷得出奇。在极度严寒之中,探险队员中有20人先后被冻死在赤道的强光下,成为世界气象史和探险史上的一大奇闻。

  火焰山下的大水库

  什么?火焰山下有一座大水库,这不是开玩笑吧?俗话说水火不容,火焰山上寸草不生,酷热难当,山下怎么会有大水库呢?

  别急,咱们一起去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了解一下就知道啦。

  一座红艳如火的大山

  神话小说《西游记》里,有一则唐僧师徒在火焰山遇阻的故事。小说描述火焰山“一片火海,烈焰腾空,鸟儿也难飞越过去”,后来,孙悟空千辛万苦借来芭蕉扇扇灭火焰,师徒四人才得以过山。

  小说里描写的这座火焰山,就是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的火焰山,古书称其为“赤石山”。火焰山呈东西走向,山体全由红色砂岩构成,东西长100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

  外地人来到火焰山,但见这里荒山秃岭,漫山遍野一片赤红,地面上红沙漫漫,尘灰飞扬,常年高温形成的龟裂土地触目惊心。

  火焰山地区不但寸草不生,而且连飞鸟也看不到一只。尤其是盛夏季节来到火焰山,在烈日照射下,地面上热气沸腾,“焰云”笼罩,赤褐色的山体反射着灼热的阳光,砂岩熠熠闪光,红艳如火,整座火焰山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

  火焰山虽无《西游记》中描述的那般火热,但它的气温之高、炎热之烈却也绝非寻常。吐鲁番盆地的气温之高在全国众所周知,而火焰山更胜一筹,它称得上是中国最热的地方了。据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夏季火焰山的最高气温可高达47.8℃,地表最高温度达70℃以上。这么高的温度,很快就能把一只埋在沙里的鸡蛋烤熟。

  不过,火焰山的高温来得快,去得也快。太阳落山后,气温随之剧烈下降。当地民谚“早穿棉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很形象地道出了火焰山地区的独特气候特点。

  火焰山形成之谜

  那么,火焰山是如何形成的?它为何炎热难挡、酷暑逼人呢?

  《西游记》里传说: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被二郎神捉住,但任凭刀砍雷劈,都不能伤孙悟空一根毫毛。后来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煅烧,希望用炉中真火把他烧成灰末。岂料几十天后,孙悟空不但没有被烧死,反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他从炉中冲出来后,一脚踢翻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并一路打上灵霄宝殿,将整个天宫再次闹得天翻地覆。

  孙悟空大闹天宫不要紧,要紧的是人间也跟着他的打闹遭了殃:炉中炭火被踢翻后,落入了中国吐鲁番地区,炙热的火炭在崇山峻岭间熊熊燃烧,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火焰山。

  除了上述神话,在当地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吐鲁番地区原是一个十分富饶的鱼米之乡,人们勤劳耕种,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一条火龙窜到这里,经常骚扰百姓。它一来到,就会使森林着火,庄稼被烧。人们忍无可忍,一致推举当地的一个神箭手去射杀火龙。神箭手与火龙展开追逐大战,经过七七四九十天,用了九九八十一支神箭,才将火龙双眼射瞎。

  瞎眼火龙坠入地下后,很快化成了一座熊熊燃烧的大山。这就是今天的火焰山。

  传说当然不足信,那么,火焰山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火焰山是天山的一个支脉,它的形成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在地壳横向运动作用下,山体上留下了无数条褶皱带,后来又经过千万年的风蚀、沙化、雨浸,特别是在长期的高温干旱侵袭后,才形成了今天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

  火焰山之所以异常酷热,与其地理地形条件密不可分。首先,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区,有的地方海拔甚至低于海平面,而其四周高山环绕,高大的山体阻挡了气流的进出。白天,在没有气流下沉的情况下,该地区空气流通不畅,特别是火焰山一带经常处于无风或风力微弱状态,因而热量无法散失。其次,吐鲁番盆地是典型内陆气候,干燥少雨,天气晴好,太阳照射时间长,再加上地面植被稀疏,地层表面多为易吸热的砂石层,因而,该地区在太阳的炽烈照射下,升温很快,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再加上火焰山山体通红,更给人的心理上增加了炎热之感。再次,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湿润气团均无力进入盆地,而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所以这里降水极其稀少。再加上四周高山上的气流常下沉增温,产生焚风效应,使得这里更是干燥炎热,从而也更增加了火焰山的热度。

  不可思议的大水库

  火焰山上虽然炎热难耐,寸草不生,但在它的许多沟谷中,却是另一番令人意想不到的美丽景致:在桃儿沟、木头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地,沟谷中绿荫蔽日,流水潺潺,庄稼蓬勃,瓜果飘香,呈现出一幅幅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景象。

  “冒火”的山体下,难道有源源不断的地下水?回答是肯定的。火焰山虽然降雨稀少,酷热难耐,但在它的山体下面,的确存在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当地人挖掘出一个个坎儿井,用它们将清甜的泉水引出地面。

  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下水滋润生命,浇灌庄稼,在炎热无比的荒漠里营造出了一个个绿洲。

  《西游记》里,将这一切都归功于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在那把大扇的猛烈扇动下,天上降下了酣畅淋漓的大雨,将山上的火焰全部熄灭,多余的雨水则变成地下水囤积起来,使得火焰山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不过,科学家们经过考察发现,火焰山下的地下水,不是芭蕉扇扇来的,而是四周高山对人们的慷慨赐予。

  原来,在离火焰山较远的地方,有一座座冰雪覆盖的大山。

  这些雪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并顺着戈壁砾石一路流淌。

  当这些地下水流到火焰山时,遭遇到了火焰山的阻挡,因为构成火焰山的山体十分厚密,不易被水渗透,于是地下水便在这里囤积了起来。可以说,火焰山的山体,就像一个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随着水位逐渐抬升,地下水慢慢溢出地面,在山体北缘形成了一个潜水溢出带。在这里,甘爽清凉的泉水从多处流出地面,滋润了连木沁等数块绿洲。

  大山预报晴雨的奥秘

  天上下雨还是出太阳,只有气象专家能够预测。可在中国的四川省雅安市,却有一座大山也能提前预报晴雨,而且准确率还相当高。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大山?它预报天气的奥秘在哪里呢?

  一座神奇的大山

  这座大山名叫周公山,它位于雅安市的东南面。周公山主峰海拔1721米,与峨眉山、瓦屋山等遥相应对。山的一面坡势较缓,草木生长茂盛,特别是山腰的万亩人工林郁郁葱葱,使整座山显得十分灵秀,而山的另一面却深壑万丈,绝壁千仞,看一眼便令人头晕目眩,心惊胆战。

  从雅安市区远远望去,只见周公山山顶大部分都较平坦,只有一个山峰尖峭突起,好像是周公山高高扬起的头颅。周公山的山形不足为奇,可奇的是,这座山自古以来就能预报天气:

  如果第二天要下雨,当天周公山尖峰上就会云遮雾绕。远远望去,如果云像一朵硕大蘑菇长在山顶上,就预示着第二天将会出现小到中雨;如果云再厚密一些,远远望去山顶像戴着一顶草帽,第二天便会出现大到暴雨天气。

  周公山预报天气,准确率相当高,它一直以来便有雅安晴雨表之称。当地的村民收晒庄稼和晾晒衣被,都会事先看看周公山的“反应”。雅安近郊的农村就流传有这样的谚语:“山顶蘑菇云,次日雨淋淋”、“山戴云帽,鱼儿乱跳,大雨就要到”。据当地人介绍,这种山顶云帽的情景在晴天尤为明显,有时晴空万里,别处一点云彩也没有,但如果第二天要下雨,周公山顶峰就会出现孤零零的一朵云。

  日至正午,阳光直照,云顶遮住日头,在山顶上投下一片荫凉,那种景象就好似周公山顶峰戴着一顶草帽。

  关于预报的神话传说

  有人根据周公山得名的传说,推测这座大山能预报天气,是因为周公显灵。

  周公,是西周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他曾辅佐哥哥周武王南征北战,立下了大功。功成名就之后,周公却弃官周游天下,来到了雅安这个山水秀丽的地方,并在周公山隐居了下来。他死后,当地人在山顶建庙纪念。因为周公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是有人说,周公虽然已经作古,但他的魂灵仍在山上,并通过云的变化,为世人指示晴雨。

  除了周公显灵,当地还有一个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

  传说远古的时候,火神和水神打架,火神失败后气愤难平,把天撞破了。为了大地安宁,人类始祖女娲娘娘炼五彩石补天。

  补到雅安上空时,女娲已经筋疲力尽,她勉强托起一块石头向天上飞去,但还未把天补好,女娲便吐血而亡,留下了周公山顶峰的一处天空。因为天漏一角,所以周公山顶峰便成了风雨倾泻的入口,每当天要下雨时,这个“漏洞”便事先出现风雨的征兆,而雅安也因为天漏不休,成了世所罕见的雨城。

  有一本叫《太平寰宇记》的地方志记载:“(周公山)山势屹然,上有龙穴,常多阴云。”据考证,周公山上的“龙穴” 是一个溶洞,洞里钟乳石发育良好,看上去像盛开的鲜花一般,“龙洞石开花”历来便是雅安古景之一。洞里及周边常雾气腾腾,看上去仿佛龙在里面吞云吐雾。很多时候,洞中的云雾与周公山顶的雾气相一致,当洞中雾气浓郁时,山顶就会出现云帽。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姜永育作品集
青少年灾害逃生自救书·暴雨狂泻墙上美人脸巨浪滔天热浪滚滚破译自然密码:水中的秘密神秘的哭声破译自然密码:地下的秘密寒流肆虐地震袭来给孩子们看的防灾避险故事破译自然密码:空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