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破译自然密码:空中的秘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4章 雷电的秘密(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破译自然密码:空中的秘密》 作者:姜永育

第14章 雷电的秘密(4)

  这个养牛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的一个小山村,2002年当地买来了500多头奶牛,发展起规模较大的奶牛养殖。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一个灾难正在悄悄逼近。2003年5月12日中午,十几个村民把自己的奶牛赶到挤奶大厅里,正准备挤奶时,突然,一道闪电过去,36头奶牛齐刷刷被击倒。不过,侥幸的是,雷击过后,奶牛只是受到惊吓,并没有伤亡。而挤奶的村民也都安然无恙。但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年,噩梦又重演了!雷电再次光顾该村。一天,在轰隆的雷声响过之后,忽然咔嚓一声巨响,一个村民家里的3头奶牛被雷击身亡。此后,这个村连续3年都有奶牛被雷电劈死。但奇怪的是,那些和奶牛朝夕相处的村民们都安然无恙,奇迹般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雷击。

  雷电为何专劈奶牛呢?对此,村民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牛毛引起静电,从而把雷招来了;有人认为是养牛场的地理位置易遭雷袭击;还有人认为是养牛场的铁栅栏引来了雷电。

  为了消除雷击恐惧,村民向当地气象部门汇报了雷灾发生的情况。气象防雷专家到现场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后,终于揭开了雷击奶牛之谜:原来是感应雷和跨步电压共同谋杀了奶牛。

  专家指出,当雷电发生并传入地面时,若跨步大于0.8米,就会突破承受电压的极限,造成电击事故,一头成年奶牛前后脚之间的距离达到2米,远远超过了0.8米的距离,所以牛的跨步电压就比人要大得多。因此,就容易造成奶牛被击死而人却安然无恙的现象。

  揭开雷击奶牛之谜后,防雷专家为该村安装了5个避雷塔,形成了一道雷电拦截坝,降低了村里的雷电密度。同时,重新设计养牛棚的铁栏杆接地,使感应雷能够迅速传入大地,不至于造成伤害,从而使该村奶牛高枕无忧了。

  大树“文身”之谜

  一声霹雳过后,大树的树身被雷电击出20多处裂口,伤痕累累的大树看上去触目惊心。

  雷电为什么要给大树“文身”?

  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大树被“文身”

  2004年6月16日晚,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山头店乡董湾村一带狂风骤起,黑云压城。少顷,天空电光闪烁,霹雳惊人。

  晚上9时许,伴随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村后的一棵桐树惨遭雷电袭击。但奇怪的是,雷电并未将大树击倒或者劈碎,而是将树身撕开了20多处裂口,犹如为大树“文身”。远远看去,树身上黑白条纹分明,就像耸立在天地间的一根“龙柱”。

  据树的主人介绍,该树已生长了25年,树高约11米,树身周长约2米。雷电“文身”现象发生后,许多邻近的村民纷纷跑来观看。由于此种雷击现象十分罕见,一些村民认为是孽龙为躲雷劫,附身桐树,致使桐树遭到雷击;一些人则认为是此树“触犯”了天条,受到了上天的惩罚……一时谣言四起,众说纷纭。

  无独有偶。中国不少地方都曾经发生过大树“文身”的事情。2010年8月14日上午10时许,山东省胶州市洋河镇曲家芦村,一村民家院中一棵30年的槐树被雷电击中,附近地面也被劈开一个大口子。多名村民目睹这一幕,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了解,被雷电击中的槐树高约10多米、直径约20厘米,树冠部分被整个削掉。

  从距地面约4米高的树干部位,一条大裂缝向下一直延伸至根部,里面被烧焦,树皮被炸飞。当时,这个村民家院子里一共种植了5棵槐树,被雷击中的这棵槐树是最茂盛的一棵。2010年9月23日下午5时许,广东徐闻县龙塘镇龙塘村发生罕见的雷击事件,当时该村天昏地暗,大雨倾盆,雷电闪闪,突然一阵雷声巨响,震耳欲聋,一道青蓝色的火花划破长空。大雨过后,村民陈燕郡走出家门,来到村西边100米远处,见到小路边那棵木麻黄树已被雷电击毁,树枝和树身碎块遍布四周,一些树身碎块飞出100多米,落在村民家院内。这棵被雷电击毁的木麻黄树,已有60多年树龄,直径约有1.3米,高达70多米,是该村最高的一棵大树。

  其实,雷电为大树“文身”,是大自然中一种有趣的雷击现象。

  防雷专家认为,这是由雷电的“趋肤效应”和“热效应”造成的:当雷电击中树木时,树木成了很好的导电体,如果雷击时伴有雨水,当雨水沿树体流向地面时,越潮湿的地方,电阻越小,接触的电压也就越高,所以雨水流过的地方便成了雷电流对地泄放的最好路径;当雷电流沿树体对地泄放时,由于电流很强,通过的时间很短,在树体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在瞬间来不及散发,便导致树木表皮内部的水分被大量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迅速膨胀,产生了巨大的爆炸力,使得树体的表皮因爆破力而呈条状剥落,从而出现了大树“文身”的现象。

  防雷专家由此告诫大家,打雷下雨的时候一定要远离大树,因为雨水是导电的,而且大树距离雷电较近,雷电可能会自行顺着最近的大树或建筑物对大地进行放电,而闪电时的电压和电流非常强大,人站在大树下很容易被击中。

  大树当“帮凶”

  在雷击事故中,大树是受害者,但有的时候,大树也会充当雷电的“帮凶”,从而给周围的住户带来严重灾害。

  2011年7月21日凌晨,四川省双流县太平镇的夜空电光闪烁,轰鸣的雷声响个不停。在镇子北部的庆西门街,住着几十户居民。这一排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房屋普遍由土砖砌成,木梁撑起屋顶,在厚厚的一层麦秆之上,又加盖了石棉瓦。谁也不会想到,太平了几十年的房子,会在这天夜里遭遇一场火灾。

  当日凌晨2时许,屋外雷声大作,被惊醒的村民刘平翻身起床,将家里的电器插头一一拔掉,正当他准备继续上床睡觉时,忽然屋顶上传来轰隆一声巨响,仿佛在头顶上打响一样,吓得他一下愣住了。静静地等了一会儿,他才稍稍安心,准备躺下睡觉。正在这时,一股焦臭味传来,并且越来越浓,像是有东西烧起来了。刘平警觉地再次起身,隔着屋顶石棉瓦的缝隙,他隐约看到了红彤彤的火光。“不好!起火了!”他手忙脚乱地穿上短裤,赤着上身就冲出了卧室。只见火苗在石棉瓦下迅速蔓延,火光映红了天空……大火一发不可收拾,将几户村民的房屋烧个精光。

  是什么引起了火灾?事后经过调查,大家发现一棵高约15米的香樟树有“作案”嫌疑,因为这棵大树靠近村民家一侧的枝丫上,有明显的过火痕迹。最后,经过电力部门排查,火灾的起因被最终确定。原来,这是一起雷击引起的火灾:当晚雷鸣电闪之时,这棵高大的香樟树引来了雷击,雷电通过树木传向了房屋墙上的电线,产生火花,从而引燃了干燥的麦草,而麦草又引燃了石棉瓦。着火后火势非常迅猛,虽然当时天上正下暴雨,但石棉瓦恰好又把雨水挡住了,根本没法及时浇灭大火,从而酿成了火灾。

  冬天打雷之谜

  “冬雷震震,夏雨雪”,指的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怪异天气现象。气象专家指出,雷暴通常产生于雷暴云中,夏季暖湿空气多,再加上空气中上下对流强烈,因而容易产生雷暴,而冬季气温较低,空气又很难对流,因此很少生成雷暴云,产生雷暴的几率也相对很小。

  那么,冬天打雷,这种天气现象会不会发生呢?

  奇特的“冬雷震震”

  2007年2月6日晚上10时许,山城重庆突然大雨倾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暴袭击了整个市区,一时间山城上空电光闪闪,霹雳震天。直至7日凌晨4时许,雷雨才逐渐散去。这场雷暴迫使由深圳、北京、上海、海口、昆明、丽江、三亚返渝的9个航班备降到周边的成都、昆明机场,1200多名旅客的回渝行程暂时搁浅。

  这场雷暴虽然发生在立春后(2月4日立春),名义上可称为春雷,但立春仅过两天雷暴便前来光顾,而且强度如此剧烈,在当地十分罕见。因此人们非常惊异,不少市民打电话到气象局询问原因。据气象专家分析,这场雷暴可能是因为今冬持续的晴好天气造成的:入冬以来天气持续晴好,气温偏高,造成了严冬不寒、初春俨然仲春的气候环境,一旦高空有冷空气入侵,冷暖气流一融合便产生了强烈的对流天气,从而出现了雷声震震的现象。

  如果将重庆出现的雷暴现象称为“冬雷”有点牵强,那么,1990年沈阳等地出现的下雪天打雷就完全是名符其实的“冬雷震震”了。

  1990年12月21日下午,沈阳、鞍山、宽甸、丹东等地上空黑云翻滚,铺天盖地的云层把大地笼罩得严严实实,从下午1时开始,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很快大地上便白茫一片。

  奇怪的是,在大雪纷飞的同时,天空还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

  雷声一直没有停歇,直到傍晚,飘飞的雪花逐渐减弱后,雷声才偃旗息鼓,停歇了下来。由于下雪天打雷这种现象在当地几乎从未出现过,因此人们议论纷纷。当时辽宁的气象专家在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后,对这种“冬雷震震”现象做出了科学解释。

  原来这次下雪天打雷的天气,是由一个发展强烈的气旋暖锋引发的:大量的暖湿空气沿着干冷空气向上爬升,冷暖空气之间剧烈交锋,由于双方力量相当,汇合十分激烈,因而产生了强烈的上、下空气对流,发展形成了雷暴云,再加上云底是低于零度的冷空气,符合降雪的条件,所以出现了云中打雷、云底下雪的天气现象。

  峨眉金顶的冬雷

  设立在峨眉山金顶的气象站,是中国参与全球探测资料交换的重要气象站。这里的观测场与其他地方的观测场并无二样,但不同的是,在观测场的边缘,矗立着十多根不锈钢铁杆,铁杆的顶端,树立着一根根银光闪闪的避雷针。

  据气象站的工作人员介绍,金顶一带的雷电十分吓人,山上的雷打得特别凶,日头一遮,铺天盖地的云便把气象站罩住,站内伸手不见五指,雷声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有时电光就像蚯蚓一样在眼前四处乱爬。如果在夜间,还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避雷针被雷电烧得通红,放电的声音直响……这里不光夏天打雷,即使在冬天,有时也能听到雷声。

  海拔3000多米的峨眉山,风光旖旎,秀绝天下。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夏日,厚实的云雾自山脚缓缓爬升,当其爬上最高峰金顶时,天地瞬间一片昏暗,云雾迅速将整个金顶笼罩得严严实实,不多时,雷声隆隆,闪电频发,惊雷闪电震得整座山仿佛都在颤抖。位于金顶西南角的气象站,是雷电袭击最为频繁的地方,据气象工作人员介绍,过去避雷设施不完善时,雷电三天两头便把站里的发报机烧坏,后来沿着观测场布设了一排避雷针,才有效阻挡了雷电的侵袭。“现在打坏气象仪器设备的事情基本没发生了,但雷电经常把避雷针烧熔,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更换新的避雷针。”据了解,这里除了夏天外,春季、秋季和冬季也会发生雷电袭击现象。2006年2月初,尽管金顶的气温还维持在0℃以下,但雷电已经迫不及待地“光顾”了一次气象站。

  为何雷电频繁袭击金顶气象站呢?据传说,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因触犯天条,被玉帝贬在金顶舍身崖下,玉帝派雷公电母监管。但三太子不甘心终身被囚,总想借峨眉山云雾四合时冲天而起,不过,他每次只要一冲上金顶,雷公电母便会放出电光霹雳将其重新打回崖下。因而金顶一带时常电光闪烁,霹雳震天。

  传说归传说。金顶一带之所以雷电袭击频繁,与峨眉山突兀而高大的山体以及金顶独特的地形密不可分。首先,山体方圆数百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只有峨眉山一座“出类拔萃”的大山,四周湿润的气体在向上爬升的过程中,都汇集到山体上来,因而造成了峨眉山云多雾众的气候特征,为雷电的频繁发生奠定了基础。其次,山下的平均海拔不足1000米,而金顶气象站一带的海拔却达到了3099米,2000多米的落差,使得金顶一带出现“山与云齐”、甚至“山比云高”的现象,经常处在云雾之中的金顶,雷电频繁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气象站所处的西南角,正好位于对流云上山的“通道”上,每当山下的对流云发展壮大后,便会沿舍身崖往上攀缘,到气象站一带时,云中携带的大量电荷产生激烈“交锋”,从而出现了雷电交加的自然现象。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姜永育作品集
神秘的哭声寒流肆虐地震袭来热浪滚滚给孩子们看的防灾避险故事破译自然密码:地下的秘密青少年灾害逃生自救书·暴雨狂泻破译自然密码:水中的秘密墙上美人脸巨浪滔天破译自然密码:空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