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说话三十六计》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0章 第十九计气势夺人(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说话三十六计》 作者:吴蔚

第30章 第十九计气势夺人(1)

  有技巧的说话者,一开始便着力获得赞同的反应。因此他便为听众设下心理的认同过程,使他们朝向赞同的方向前进。就像撞球戏里的弹子那般移动,将它往一个方面推动后,若欲使它偏斜,便需费些力量,欲将它推回相反的方向,则需费更大的力量。

  心理的形态在这方面表现得很明显。当一个人说“不”,而且真心如此时,他所做的又岂是所说的这个字而已。他整个都会收缩起来,进入抗拒的状态。通常,他会有微小程度的身体上的撤退,或撤退的准备,有时甚至明显可见。简言之,整个神经、肌肉系统都戒备起来要抗拒接受。相反的,一个人说“是”时,就绝无撤退的行为发生。整个身体是在一种前进、接纳、开敞的状态中。因而,从一开始我们愈能诱发“是”,便愈有可能成功地攫住听众的注意力。

  所以,我们需要采用一些简单的迫使他人信服的技巧,获取“是”的赞同态度。

  要使他人信服,说话者在谈话中必须表现出坚强的性格和坚决的态度,以气势和魅力感动他人。性格是获取听众信任的最佳方法,同时也是获取听众信心的最佳方法。

  “一个人说话时的那种真诚,”亚历山大.伍柯特说,“会使他的声音焕发出真实的异彩,那是伪饰者所假装不了的。”当我们谈话的目的是在说服时,尤需以发自真诚笃信的内在光辉来表述自己的意念。我们必须自己先被说服,然后才能设法说服别人。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时代,各国争雄,互相侵扰,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大批善于辞令的谋臣辩士便应运而生。

  一天,秦王派人去告诉魏国的信陵君:秦国愿意用500里土地来换信陵。信陵君说:“承蒙大王照顾,用大的换小的,真是好极了!

  不过,我们的土地是祖先传下来的,我不敢调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为了说服秦王,信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唐雎来到秦国,拜见秦王。秦王十分傲慢地对唐雎说:“我用500里的地方来换信陵,信陵君却拒绝我,这是什么道理?况且,秦国已经灭掉韩国、魏国,信陵君只有50里地方却偏偏存在,是因为他是个谨慎的人,我没有把他放在心上的缘故。如今我用10倍的土地来扩大信陵君的地盘,他却违抗我,这不是轻视我吗?”唐雎说:“不,不是这样。信陵君从祖先那里继承的土地,要永远保住它,即使拿1000里土地也不敢调换,何况只有500里呢?!”秦王听了甚为恼怒,说:“你可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说:“我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会使百万尸首横地,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可曾听过布衣之士发怒吗?”秦王说:“布衣之士发起怒来,也不过是扔掉帽子,空手赤脚,用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常人的发怒,不是士人的发怒。从前,专诸替公子光行刺吴王僚的时候,彗星冲击月亮;聂政为严仲子杀韩傀的时候,白虹穿过太阳;刺客要离刺吴王僚的儿子庆忌的时候,苍鹰在殿上扑击。这3位都是布衣之士,他们的满腔怒气还未迸发,上天就降示预兆。现在加上我,将要变成第4个人了。如果布衣之士非要发怒不可,倒在地上的尸体虽只两具,流血不过5步,可是天下的人都要穿上丧服。现在是时候了!”说完,拔出宝剑,跃起身来。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耸身长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我明白了,韩、魏两国灭亡,而信陵只有50里还能存在,就因为有你先生在啊!”我们在说话过程中,如果要达到说服的目的,气势夺人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我们自己说服了自己,才有可能说服他人,而气势就表达出了我们的自信。

  气势制胜

  公元954年,周太祖死去。他没有儿子,柴皇后有个侄儿柴荣,从小聪明能干,练得一身武艺。周太祖把他收作自己的儿子。到周太祖一死,柴荣继承皇位,这就是周世宗。

  周世宗新即位,北汉国主刘崇认为周朝局势不稳,进占中原的时机到来,就集中三万人马,又请求辽主派出一万骑兵,向潞州(在今山西长治)进攻。消息传到汴京,周世宗立刻召集大臣商量。他提出要亲自带兵抵抗。

  大臣们说:“陛下刚刚即位,人心容易动摇,不宜亲自出征,还是派个将军去吧!”周世宗说:“刘崇趁我刚遇到丧事,又欺侮我年纪轻新即位,想吞并中原。这次他亲自来,我不能不自己去对付他。”大臣们看周世宗的态度坚决,也就不作声了。只有一个老臣站出来反对,他就是太师冯道。

  冯道从后唐明宗那时候起,就当了宰相。以后,换了四个朝代,他在每个朝代的主子面前,都能随机应变,讨得新主子的欢心;辽兵占领汴京的时候,他主动朝见辽主。一些新王朝的皇帝,也乐得利用他。所以,他一直担当着宰相、太师、太傅等重要职位。这一回,冯道看周世宗年轻,就以老资格的身份来劝阻周世宗亲自带兵出征。

  周世宗大声对冯道说:“过去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自己带兵。

  我怎么能苟且偷安呢?”

  冯道冷冷地笑了一声说:“陛下能够比得上唐太宗吗?”周世宗看出冯道瞧不起他,激动地说:“我们有强大的兵力,要消灭刘崇,还不是像大山压鸡蛋一样容易。”冯道说:“不知道陛下能像一座山吗?”周世宗听了十分气愤,一甩袖子,就起身离开朝堂。后来,别的大臣见周世宗态度坚决,也站出来出来支持他,周世宗就把亲征的事决定下来。

  后来周世宗率领大军到了高平(在今山西省),跟北汉兵碰上了。双方摆开了阵势。北汉刘崇看到周军人少,骄傲起来,说:“早知道这样,我何必借契丹兵呢。这一次,我不但要打败周军,还要让契丹人看看我的厉害呢。”刘崇指挥北汉军猛攻周军,周军右军的将领顶不住,带领骑兵败了下来,步兵也纷纷投降。眼看情况十分危急,周世宗亲自上阵,冒着乱箭督战,大声鼓励士兵。他的两名将领赵匡胤(即后来的宋太祖)和张永德各带领两千亲兵冲进敌阵。周军兵士看到周世宗沉着应战,也奋勇冲杀,一个抵上一百个,争先恐后地冲向敌阵。北汉兵就像山崩一样败了下来。后面的辽军看到北汉军失败,不敢跟周军交锋,悄悄地把兵撤走了。

  北汉刘崇节节败退,前有追军,后无救兵,最后,只剩下一百多骑兵,狼狈不堪地逃回晋阳。

  经过高平大战,周世宗的声望大大提高:他回到汴京后着手整顿军队,减轻百姓负担,准备统一中国的战争。过了两年,他亲自征讨南唐(十国之一),攻下了长江以北十四个州。接着,他又下令北伐,带领水陆两路进军,收复北方大片失地。

  无论是在朝堂上辩论,还是在战场上督军杀敌,周世宗都是靠气势夺人制胜。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郭子仪在唐玄宗时代是驻守河北的领兵大将,当“安史之乱”爆发时,年老心疲、醉心酒色的唐玄宗撇下帝京,只顾携带家小往西蜀逃命,在忠国大臣们的苦苦挽留下,才勉强把太子李享留下,以便稳住民心和军心。太子李享移驾灵武,为了号召天下勤王义师,众大臣把他推上皇位,立为唐肃宗,尊西去的玄宗为太上皇帝。

  新的朝廷既经成立,天下人心为之一振,郭子仪领精兵五万由河北赶到灵武助阵,大大增加了唐肃宗的实力,为大唐兴复打下了基础。

  于是,唐肃宗任命大儿子广平王李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以郭子仪为副元帅。其实,年轻识浅的广平王哪里懂得什么用兵布阵,更不用说是冲锋陷阵了,一切全得仰仗身经百战的老将郭子仪。广平王做大元帅只是名义,实权全在于郭子仪,从此也可见唐肃宗对他的信赖,郭子仪为唐朝建立不朽功勋也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首先,唐肃宗下令他们统兵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他郑重地对郭子仪说:“复国事成与否,全在此举!”郭子仪当然也明白此战的重要性,但这时安禄山的军队气势正旺,能否拿得下来,还是个未知数。既然皇上委以重任,身为副元帅的他也只能在所不辞,因而悲壮地回答:“此行不捷。臣必死之!”他把自己的生死与皇朝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忠心可鉴,令唐肃宗感叹赞赏不已。

  幸运的是,不久安禄山之部发生内乱,安禄山被宦官李猪儿杀害,叛军群龙无首,势力大减;唐军趁此时机,大举进攻,势如破竹,3月之内,连克东、西两京,奠定了中兴唐室的基础。肃宗回到长安后,亲自到灞上去慰问攻城的将士,当着广平王的面,肃宗称赞郭子仪道:“中兴唐室,皆卿之功。”于是加拜郭子仪为司空,封代国公,派驻东都洛阳,负责清扫河北地区的叛军余孽。

  后来,因郭子仪功高位显,受到宦官鱼朝恩等的嫉妒,他们上奏唐肃宗道:“郭子仪兵权在握,恐其生变,实为朝廷隐患!”唐肃宗一时听信了谗言,削去了郭子仪的兵权。不久,由于战况需要,又不得不再度拜郭子仪为兴平定国副元帅,并进封为汾阳王。等到肃宗驾崩,李俶继位为代宗,郭子仪又被削去兵权,改任看守肃宗坟茔的山陵使。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吴蔚作品集
大唐游侠管人三十六计璇玑图处世三十六计明宫奇案包青天斧声烛影说话三十六计宋江山用人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