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处世三十六计》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章 第七计冷静理智(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处世三十六计》 作者:吴蔚

第13章 第七计冷静理智(1)

  一个“社会人”的主要生活空间是社会。如果说宗族人是靠血缘关系为纽带来构成个人的生活支持体系,那么社会人就是靠社会关系为纽带来构成个人的生活支持体系。

  社会学家认为,构成社会关系的主要成分是人际关系,建立人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社交。没有社交,就不能形成人际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也就不容易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生活支持体系,也就不能彻底实现个人由宗族人向社会人的升华。

  一个发展不完善的社会人,他一定会在许多方面与社会格格不入,他会在生活和事业中碰许多钉子,他会遭遇许多的挫折,他会经常体会到孤独与无助。因此,马斯洛把社交需求放在了个人需求的第三个层次上。只有处世,才能加速个人社会化的进程,处世是宗族人向社会人转化的最基本的方式。

  13世纪时,北威尔士王子列维伦有一条忠实而凶猛的狗——

  盖勒特。一天,王子出猎,留狗在家看护婴儿。王子回来后,看见血染地毯,却不见婴儿。而狗一边舔着嘴边的鲜血,一边高兴地望着他。王子大怒,抽刀刺入狗腹。狗惨叫一声,惊醒了熟睡在血迹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婴儿。

  这时,王子才发现屋角躺着一条死去的恶狼。原来盖勒特为保护小主人,咬死了恶狼。

  王子悲痛万分,把狗葬在了自己的公馆里。

  狗伤害婴儿嘴边会留有鲜血,不伤害婴儿嘴边也可能会留有鲜血。而王子认为凡嘴边有鲜血的就是伤害婴儿的,所以,他必然产生错误的分析,得出错误的结论。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脑筋,冷静理智地思考了。

  “尽人事,听天命”。我们每个人应当不被私心所困,努力以赴,并且能够冷静地迎接事情的来临。不论是期待中,或者是能力所不及的事物,都应当不忙乱、不惊慌,心平气和地去面对它,也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更新的前程。

  少年皇帝智平叛乱

  不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应注意保持冷静态度细心观察,切忌随便表现自己的耿直性格以免坏事。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由汉昭帝即位。

  昭帝当时只有8岁,汉武帝临终前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命他辅佐昭帝。因为昭帝还不能亲自管理天下大政,所以一切大小事件,都归霍光主持。霍光日夜都在殿中住着,帮助昭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赋税,减少劳役,把国家大事管理得有条有理。

  昭帝并不是武帝的长子,他还有两个哥哥,一个是燕王刘旦,虽然聪明博学,但生性傲慢;另一个是广陵王刘胥,虽有勇力,却专爱游猎。这两人武帝都不喜欢,所以传位给昭帝。对此,他们二人都心怀怨恨。燕王旦积极训练士兵,准备造反,篡夺皇位,被霍光发现,碍着昭帝的面子,只让他谢罪了事。刘旦因此深恨霍光。

  还有个安阳侯上官桀,他和霍光同时被封为侯爵,地位和霍光相当。如今霍光主持朝政,他只是个普通大臣,心中不服。他就攀联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想把6岁的孙女嫁给昭帝当皇后,这样他就可以掌握国家的权力。霍光因他孙女年龄幼小,没有同意,由此上官桀也与霍光结下了深仇。

  盖长公主有个宠信的人名叫丁外人,原来不过是公主夫家的门客,公主竟想利用自己的权势,提出要给丁外人封侯,霍光没有理睬,由此又引起了盖长公主的怨恨。

  这样一来,这批有权有势的人都把霍光看作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相互勾结起来,非将他拔除不可。只是霍光一切都依法办事,他们抓不到把柄,只得暂时忍耐,等待时机。

  昭帝14岁那年,霍光以为皇帝已经长成,自己可以逐渐放手了。于是就外出到广明地方去了一次。

  上官桀认为机会来了,便把仇视霍光的那帮人串联起来,商量出一条计策:借用燕王刘旦的名义,给昭帝上书,劾奏霍光的罪行,让皇帝给他定罪,这样他就无法逃脱了。

  很快,一封由燕王刘旦署名的书信呈送到昭帝手里。信中说,霍光这次出行,仪仗队和乘的车子都和皇帝一模一样,说明他有篡夺帝位的野心。他还把一名校尉私自调到他将军府里。为了防止霍光制造变故,刘旦请求辞去王位,到宫中来担任警卫,以免产生不测。

  昭帝将信看了又看,想了多时,竟把它搁置一旁,并不颁发出来。上官桀等了半天,不见动静,不得不入宫探问,昭帝只是对他微微一笑,并不回答他的问题。

  第二天,霍光回到宫中,就得知燕王弹劾他谋反的事情,不免恐惧,独自闷坐在西殿等待消息。

  不一会昭帝上朝,大臣们都来了,独缺霍光。昭帝就问:“大将军哪里去了?”

  上官桀应声回答说:“他被燕王旦弹劾了,所以不敢来。”昭帝立刻派人去把霍光召来。霍光自己脱下大将军的帽子,跪在地上请罪。却听昭帝说道:“将军请把帽子戴上,我知道你无罪!”

  霍光又惊又喜,忙抬头问道:“陛下如何知道小臣无罪?”昭帝说:“将军去广明巡视,至今不到10天,燕王远在蓟地,他怎么这样快就知道京城里的事情?如果说将军真要造反,何必要用一名校尉?这明明是有人谋害将军,才写了这封伪书。我虽年少,也不会这样容易受骗!”

  霍光听了,不禁佩服。其他文武百官都没料到这么年幼的君主,独能察觉出这书中的纰漏,无不暗暗称奇。大家虽然不知道这书信是谁写的,也觉得它很可怀疑。只有上官桀和他的同党们心怀鬼胎,最为恐慌。

  等到霍光起身就位,昭帝就命令将送信的人捉拿归案,然后不谈别的事情,立即退朝。

  送信的人就是上官桀派去的,已经被他藏匿起来,一时难以破获。但昭帝连日催办,下令一定要查获。上官桀就对昭帝说:“这样的小事,不值得穷追不放。”

  昭帝不但不听,反而追得更紧,同时察觉上官桀怀有二心,便与他疏远起来,只亲信霍光。上官桀忧恨交迫,就买通贴近昭帝的侍从,讲霍光的坏话。昭帝听了,勃然大怒,说:“大将军是当今的忠臣,先帝嘱咐他辅助我治理国家,谁敢再来搬弄是非,从严治理!”侍从碰了钉子,不敢再说,只得回复上官桀。上官桀眼看着大祸临头,索性狗急跳墙,想出一条毒计,阴谋先杀了霍光,再废了昭帝,然后诱骗燕王刘旦入京,将他刺死,干脆由自己登上皇帝宝座。

  不料事机不密,他们的阴谋被上官桀的同党——盖长公主的家人泄露了出来。

  昭帝得到消息,就找霍光商议。昭帝密令丞相田千秋借邀请上官桀商量任用官吏的名义,把他诱进丞相府斩了,又把其他同党也用同样方法处决了。盖长公主知道发生了变化,便畏罪自杀。上官桀在京都的死党很快被一网打尽。消息传到燕王旦那里,他正想起兵造反,一看京城的内应已经被除,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正在烦闷,昭帝的诏书又来了,揭露了他的罪行,命令他自裁。他看到造反无望,就上吊自杀了。

  昭帝平定了一场暴乱,消除了危机,使国家安定下来。

  是贼非贼

  有一天正晌午,北宋著名哲学家邵康节和他12岁的小儿子邵伯温在院子里乘凉,突然院墙外边伸进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

  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瞅啥?”

  伯温说:“八成是个贼,想偷东西,看见有人,又走啦。”“不,”邵康节说,“他是找牛的,不是贼。”儿子不信,跑出门去问那人是不是找牛的。

  “是呀!”找牛的人说,“小兄弟,你咋知道我是找牛的?”是呀,邵康节是怎么知道这个人是找牛的?

  邵康节是这样解释的:伸进头的人若是贼,见院子里有人,便会立即缩回去。他见院子里有人,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是寻找东西,而且是寻找会动的东西;只瞅一下而没有仔细看,说明是个大东西。看他的样子是农民,所以准是找牛的。

  邵康节知道那个人找牛依靠的是分析。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冷静分析,他才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焚庐灭鼠

  越西地方有个男子,独自一个人过活。他用芦苇和茅草盖起小屋住在里面,又开垦了一小块荒地,用自己的双手种了些庄稼,打下粮食来养活自己。时间久了以后,豆子、稻谷、盐和奶酪等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了,不用依赖任何人。他每天下地耕作,闲的时候就出去走走,过得倒也逍。自在。

  可是有一件事却让他发愁,那就是老鼠成灾。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一帮老鼠,日子不长,便成倍地增长。白天,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屋里跑来跑去,在房梁间上蹿下跳地吱吱乱叫,打坏了不少东西。到了夜里,老鼠闹腾得更欢了,它们钻进食橱、跳上桌子、跑进箱子里,见东西就咬,咬破了好些衣服和器具,偷吃了东西不算,还把吃不完的拖回洞里去慢慢享用。这“咔嚓咔嚓”地一闹常常就是一整夜,吵得这个男子觉也睡不好,白天下地都没有精神。他想了好多办法来治鼠,用药啦,下夹子啦,都试遍了,可就是没有一个特别有效的法子。这位男子对老鼠越来越烦,火气越来越大,苦恼极了。

  有一天,这个男子喝醉了酒,困得要命。他踉踉跄跄地回家来,打算好好睡上一觉。可是他的头刚刚挨上枕头,就听见老鼠“吱吱”

wWw:xiaoshuotxt?netT-x-t_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吴蔚作品集
明宫奇案大唐游侠宋江山璇玑图说话三十六计斧声烛影管人三十六计处世三十六计用人三十六计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