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4章 动物主要传染病防治(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 作者:宗亮泽

第14章 动物主要传染病防治(1)

  第一节猪传染病

  一、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病原

  猪瘟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病毒粒子直径40~50纳米,基因组为单股RNA,约12kb 长。病毒囊膜有55kD 和46kD 两种糖蛋白,核衣壳则为36kD 蛋白质构成。病毒于同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之间,基因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抗原关系密切,既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又有交叉保护作用。

  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盐等脂溶剂可很快使病毒失活。

  2%氢氧化钠仍是最合适的消毒药。

  (二)流行病学

  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感染猪在发病前从口、鼻及泪腺分泌物、尿液和粪便中排毒,并延续整个病程。康复猪在出现特异抗体后停止排毒。因此,强毒株感染在10~20天内大量排出病毒,而低毒株感染后排毒期短。强毒在猪群中传播快,造成的发病率高。慢性的感染猪不断排毒或间歇排毒。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春、秋季较为严重。急性暴发时,先是几头猪发病,往往突然死亡。继而病猪数量不断增多,多数猪呈急性经过和死亡,3周后逐渐趋向低潮,病猪多呈亚急性或慢性,如无继发感染,少数慢性病猪在1个月左右恢复或死亡,流行终止。

  近年来猪瘟流行发生了变化,出现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以散发性流行。发病临床症状轻或不明显,死亡率低,病理变化不特征,必须依赖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三)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猪瘟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

  1.急性型。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2℃,皮肤和结膜发绀、出血,出现精神沉郁,厌食,经一至数天发生死亡。

  2.亚急性型。病猪同样可出现上述症状,不同之处是发病至死亡时间延长,期间可出现粪便干稀交替,眼睛周围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和黏膜以出血为主,多于发病后14~20天后死亡。

  3.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行走时缓慢无力,时有轻热,食欲不振,便秘和腹泻交替。有的病畜皮肤可见紫斑和坏死痂,病程可达一个月以上,有的能够自然康复。

  4.迟发型。非典型和不明显猪瘟可归到迟发型范围内。先天性感染猪瘟病毒,出生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呈无病状态,数月后患猪才表现出轻度的厌食,精神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和局部运动失调、后肢麻痹等。若出生后接种猪瘟病毒弱毒株,也可造成持续性的隐性感染。

  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在妊娠后期可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畸形胎。

  (四)病理变化

  猪瘟的病理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证:全身淋巴结肿胀、水肿和出血,呈现红白或红黑相间的大理石样变化;肾组织被膜下(皮质表面)呈点状出血;膀胱黏膜、喉、会厌软骨、肠系膜、肠浆膜和皮肤呈点或斑状出血;脾脏的梗死是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它由毛细血管栓塞所致,稍高于周围的表面,以边缘多见,呈紫黑色。胆囊、扁桃体发生梗死;回盲辨处淋巴组织扣状肿,若有继发感染,可见扣状溃疡;死胎仔猪出现明显的皮下水肿、腹水和胸腔积液。

  (五)诊断典型急性猪瘟暴发,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相当准确的诊断。在开始出现临床病猪1~2周后,疾病迅速传播到群内各种年龄的未免疫猪,死亡率很高;病猪常有白细胞减少,剖检时可见淋巴结、肾脏和其他器官出血,脾脏梗死。这些都是猪瘟的病征。与急性猪瘟不同,亚急性、慢性或迟发性猪瘟,临床症状通常温和,呈间歇性,或感染数月而不被觉察。必须采用实验室诊断。

  对冰冻切片做直接荧光抗体(FA)试验是最常用的检查HCV 抗原的方法。扁桃体是首选病料。此外中和试验、ELISA、PCR、动物接种试验如兔体交互免疫试验等方法,也是目前实验室较常用的方法,都可对猪瘟进行确诊。

  (六)防治

  严格执行疫苗接种程序。临床出现猪瘟症状后,可使用黄芪多糖注射液经肌肉注射进行初步治疗,同时考虑口服抗生素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上述措施对于非急性病猪具有良好效果。

  加强平时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本病的发生,其基本原则主要是预防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引进,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提倡自繁自养,若由外地引进新猪,应到无病地区选购,做好预防接种,到场后,隔离检疫2~3周;泔水饲料要充分煮沸消毒;猪舍要经常消毒,禁止闲杂人员和其他动物进入猪舍,对于猪的流通环节实行严格的检疫。

  发生疫情后要实行紧急措施,对可疑病猪要立即隔离或扑杀,其他有感染可能的猪只要就地隔离观察,病猪接触的所有物品要充分消毒,扑杀的猪应焚烧深埋,疫区封锁,受威胁区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二、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猪蓝耳病)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的传染病。因为仔猪表现耳朵发蓝所以又称猪蓝耳病。其特征为厌食、发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

  (一)病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卵圆形,直径50~65纳米。有囊膜、20面体对称,为单股RNA 病毒。

  病毒在-70℃可保存18个月,4℃保存1个月,37℃48小时或56℃45分钟完全失去感染力。对乙醚和氯仿敏感。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育肥猪发病温和。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母猪有明显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液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和不断向体外排毒。公猪感染后3~27天和43天所采集的精液中均能分离到病毒,7~14天从血液中可查出病毒,以含有病毒的精液感染母猪。

  本病传播迅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因此,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如同圈饲养,频繁调运,高度集中更容易导致本病发生和流行。本病也可垂直传播。

  (三)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4~7天,自然感染一般为14天。感染此病的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部分猪双耳、体表及乳房皮肤发绀。母猪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新生仔猪呼吸困难,死亡率高达80%~90%。青年猪和公猪的症状较轻。若猪场在14天内出现下述临床指标中的两个,即可诊断为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流产或早产超过8%;死产占产仔数20%。仔猪出生后1周内死亡率超过25%。

  (四)诊断

  根据母猪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新生仔猪死亡率高,以及临床症状和间质性肺炎可初步作出诊断。但确诊有赖实验室诊断。将病猪的肺、死胎儿的肠和腹水等病料处理后,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CL-2621或Marc-145细胞培养,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实验。亦可用间接ELISA 法检测抗体或用RT-PCR 直接检测病料中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五)防治

  疫苗免疫是控制本病的有效途径。灭活疫苗为预防本病的首选疫苗,适合种猪和健康猪使用。对于正在暴发或暴发过本病的商品猪场,可用弱毒疫苗紧急预防接种或免疫预防。严把种猪引进关,严禁从疫场引进种猪,引进的种猪要隔离观察两周以上,发现疫情,及时处理,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定期对种母猪、种公猪进行本病的血清学检测,及时淘汰可疑病猪。

  三、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新传染病。主要感染8~13周龄猪,其特征为体质下降、消瘦、腹泻、呼吸困难。

  (一)病原

  猪圆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这科病毒含有鸡贫血病毒、鹦鹉喙羽病毒,它是动物病毒中最小的一员。病毒粒子直径为14~25纳米,20面体对称,无囊膜,基因组为单股DNA。

  猪圆环病毒能在PKl5和ST 细胞增殖。该病毒可长期持续污染PK15,细胞不出现CPE。通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如细胞克隆技术、交叉免疫荧光、核酸探针、PCR 扩增技术、基因序列比较等,证明猪圆环病毒在猪体内长时间演变过程中,产生变异株,即对猪有致病性的猪圆环病毒-II 型;没有致病性的持续污染PKl,细胞的毒株为猪圆环病毒-I 型。

  (二)流行病学

  猪圆环病毒分布很广,猪群血清阳性率达20%~80%。有人发现乳猪出生后母源抗体在8~9周龄时消失,但在13~15周龄又出现抗体,这说明小猪又感染了PCV。本病主要感染断奶后仔猪,哺乳猪很少发病。如果采取早期断奶的猪场,10~14日龄断奶猪也可发病。一般本病集中于断奶后2~3周和5~8周龄的仔猪。

  (三)症状

  猪圆环病毒侵害猪体后引起多系统进行性功能衰弱,临床症状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和消瘦、皮肤苍白、肌肉衰弱无力、精神差、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有20%的病例出现贫血、黄疸,具有诊断意义。但慢性病例难于察觉。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阳性猪场中,由于继发感染,还可见有关节炎、肺炎,这给诊断带来难度。

  (四)病理变化

  典型病例死亡的猪尸体消瘦,有不同程度贫血和黄疸。淋巴结比正常的肿大4~5倍,在胃、肠系膜、气管等淋巴结尤为突出,切面呈均质苍白色。肺部有散在隆起的橡皮状硬块。严重病例肺泡出血,在心叶和尖叶有暗红色或棕色斑块。脾肿大,肾苍白有散在白色病灶,被膜易于剥落,肾盂周围组织水肿。胃在靠近食管区常有大片溃疡形成。盲肠和结肠黏膜充血并有出血点,少数病例见盲肠壁水肿而明显增厚。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淋巴组织、肺、肝、肾特征性病变和组织学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依赖病毒分离和鉴定。还可应用免疫荧光或原位核酸杂交进行诊断。

  (六)防治

  目前尚无有效疗法,主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防疫卫生措施。一旦发现可疑病猪要及时隔离,并加强消毒,切断传播途径,杜绝疫情传播。

  四、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经过,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特异性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常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

  (一)病原

  红斑丹毒丝菌俗称丹毒杆菌,属于丹毒杆菌属,是一种纤细的小杆菌,不运动,不产生芽孢,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本菌为微需氧菌,在血琼脂或血清琼脂上生长更佳。现已确认有25个型(即1a、1b、2-22、及N 型),我国主要为1a 和2型。

  本菌对盐腌、烟熏、干燥、腐败和日光等自然因素的抵抗力较强。病毒在消毒药如2%福尔马林,1%漂白粉,1%氢氧化钠或5%石灰乳中会很快死亡。但对石炭酸的抵抗力较强(在0.5%石炭酸中可存活99天),对热的抵抗力较弱。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炎热、多雨季节流行最盛,5~9月是流行高峰,多呈地方流行性和散发性。各年龄猪均可感染,以架子猪发病率最高,牛、羊、马、犬、鼠、家禽、鸟类以及人也能感染发病。主要经消化道、破损皮肤、吸血昆虫传播。

  (三)症状

  潜伏期人工感染为3~5天,个别短的为1天,长的可延至7天。

  1.急性败血型。以突然暴发为主,死亡率高。常见精神不振、体温达42℃~43℃不退、虚弱、卧地、不食、有时呕吐、结膜充血。后期出现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病程3~4天,病死率80%左右,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

  2.亚急性疹块型。病较轻,1~2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甚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褪色。疹块突出皮肤2~3毫米,大小约1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

  3.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常见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跛行、僵直。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

  (四)病理变化

  1.急性型。猪丹毒肠黏膜发生炎性水肿,胃底、幽门部严重,小肠、十二指肠、回肠黏膜上有小出血点,体表皮肤出现红斑,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或紫红色,质松软,边缘纯圆,切面外翻,脾小梁和滤胞的结构模糊。肾脏表面、切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肿大,心包积水,心肌炎症变化,肝充血,红棕色。肺充血肿大。

  2.疹块型。以皮肤疹块为特征变化。

  3.慢性型。溃疡性心内膜炎,增生,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菜花赘生物,瓣膜变厚,肺充血,肾梗塞,关节肿大,变形。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宗亮泽作品集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