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4章 美的感受(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 作者:杨华

第14章 美的感受(3)

  现代派文学在内容上的特点是着重表现自我,强调表现主观世界。例如英国著名的现代派作家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就对人物的性本能和变态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部分独白是这样的:“一刻钟以后在这个早得很的时刻中国人该起身梳理他们的发辫了很快修女们又该打起早祷的钟声来了她们倒不会有人打扰她们的睡眠除了一二个晚间还做祷告的古怪牧师以外隔壁那个闹钟鸡一叫就会大闹起来。”这样完全无标点,无“障碍”的连贯叙述,以及完全表现的人物迷离恍惚的心理状态,明显地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

  现代派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派、超现实主义派、新小说派、表现主义派、荒诞派等也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经常运用象征、梦幻、暗示等艺术手法。象征主义派认为,艺术不是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以梦幻的浪漫形式表现主观世界,描绘作者内心深处的奥秘,艺术家的王国就是深沉的梦境。

  神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传说:精卫填海、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问题是:除了美丽的故事,你知道神话原型也是美学批评的一种吗?

  神话原型批评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模式。批评家强调作品中的神话类型,认为这些神话同具体的作品比较起来是更基本的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

  神话原型的理论来源有两个:一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他认为自原始时代以来,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经验长期积累,“沉淀”在每一个人无意识深处,其内容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普遍的,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印记。还有一个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他在所著的《金枝》中解释了意大利某地的古老民俗:一个强者从圣树上折下一段树枝,然后杀死老国王,取代了他的王位,这就是一种“弑王”的原型,《金枝》一书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原型理论的集大成者弗莱构建了一个根据时辰、季节和生命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框架,基本囊括了所有文学类型:(一)黎明、春天和诞生阶段:这是关于英雄诞生、关于复活、关于创造以及关于黑暗、冬天和死亡势力失败的神话。从属人物有父亲和母亲。这些神话是传奇故事、酒神赞美诗和狂想诗的原型。

  (二)正午、夏天、婚姻或胜利阶段:这是关于羽化登仙、神圣婚姻和进入天堂的神话。从属人物有同伴和新娘。这些神话是喜剧、牧歌和田园诗的原型。(三)日落、秋天和死亡阶段:这些是关于衰落、垂死之神、暴死和牺牲以及英雄孤立无援的神话。

  从属人物是叛徒和海妖。成为悲剧和哀歌的原型。(四)黑暗、冬天和解体阶段:描述的是关于这些势力取胜、洪水和回归混沌、英雄战败和世界末日的神话。从属人物有食人妖魔和女巫婆,成为讽刺作品的原型。

  总的来说,神话原型的批评原则主张将作品放到某个神话原型中去研究,提倡远古神话与现代作品相联系,其旨趣是寻求堪称原型的意象、母题和模式。这些事物之所以显得不同凡响,是因为它们那种普遍存在的原始的性质,使人赏玩之、体验之则隐隐约约有参与宇宙经验之感。原始神话是一个精灵,它有着创造性的幻想,一旦获得自由表现,它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重复自己。如果对人类文艺中的形象做出更加细致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形象乃是我们祖先的无数典型模式化了的结果。

  隐形的翅膀——审美想象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一双隐形的翅膀。

  审美想象往往创造出新的意象。比如当我们以一种“现实”的态度去看石林中那根被称作“阿诗玛”的石柱时,它只不过是一根普通的石柱,但是当我们放眼四望,看到那清澈的泉水,通向竹林深处的石径时,也许又忽然会想到动人心弦的阿诗玛的传说,这时人们的心境就变了,普通的石柱就变得婀娜了,一个形象生动、美丽自然的阿诗玛就从这块无生命的石头中诞生了,这就是想象的魅力。它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一般来说想象加工的对象是形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同时,想象所产生的形象与直观表象不同,是对已有表象的改造或重新组合。例如,“猪八戒”的形象虽然来自人的形象与猪的形象,却既不同于人的形象,也不同于猪的形象。英国经验主义者霍布斯说:“感觉有时候出现一座山的形象,有时候又显出黄金的颜色,后来想象就把这两种感觉组合成了一座金黄色的山了。”

  如果说审美感知会受到当前物象的局限,审美想象则既不离审美物象,又超越了这种局限,可以毫无羁绊,如天马行空。

  培根还把审美想象这种自由分割和组合的能力称作“不合法的结婚和离婚”。“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神思即想象,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还有“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等诗句,这些都是对审美想象基本特征的描述。朱熹说得更通俗:“如古初去今是几千万年,若此念才发,便到那里;下面方来又不知几千万年,若此念才发,也便到那里……虽千万里之远,千百世之上,一念才发,便到那里。”审美想象的这种自由性是带给我们美感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情感还伴随着审美想象的始终,这是审美想象的又一特征。刘勰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以上都说明了在审美想象过程中,情感因素须臾不可缺。在审美想象中由于审美情感的强烈摄入,使得审美对象似乎有了改变。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到之处,花能溅泪,鸟能惊心;辛弃疾的“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兴到之处,青山亦能点头。

  自由与情感就像审美想象的双翼,有了这双看不见的翅膀,我们才能借助想象脱离现实的沉重,超然于世,卓然于人。

  灵犀一点看通感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两句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林上奏着的名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月色是视觉,梵阿林奏着的名曲是听觉,这两组概念放到一起作比较看似荒谬,却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灵通之感,这就是美学上的通感。

  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为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人们常常利用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可见,通感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像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冷漠的表情”、“一弯寒月”等词语中,人们并不能看到音调摇曳的动作,也不能摸到表情与月亮的冰冷,这就是视觉、听觉、触觉构成的通感。再如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嘲笑他:

  “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王国维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的蓬勃。“通感”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且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异质同构”说。

  通感和比喻有类似的地方,属于比喻的一种,都是以一物比一物,那二者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再看《荷塘月色》中的一句:

  “叶子和花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这一句就是用视觉来比视觉,属于比喻。通感的必备条件是不同感官感觉之间的类比,它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不能游戏就审美吧

  提起游戏,我们总会回想到快乐的孩童时光,然而成人不能游戏怎么办呢?不要紧,我们还可以审美,伟大哲学家康德告诉我们,审美和游戏带给人的感受是相通的。

  审美具有无目的却又合目的的特性,这句话读起来有点拗口,似乎还有点矛盾,到底是“无目的”还是“合目的”呢?我们稍加分析就会明白:无目的是说它不服务于任何具体功利,仅凭审美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合目的说的是审美总是指向某种总体性目的,这个总体性目的就是人的自由。

  康德就是在这一点上认为艺术和游戏是相通的。这成为现代最反动的形式主义艺术思想的理论源泉。但是康德并不是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游戏、都是自由的,他把艺术分为“快感的艺术”和“美的艺术”,并且只有“美的艺术”才是和游戏相等同的、自由的。把游戏看做自由活动,至于游戏自由的原因,康德的解释主要是:在内在目的的活动中,我们不必受外在事物的限制,因而是自由的。

  自由是人类的本质需要和永恒目的。美感和美产生于人在审美活动中自由地存在和达到自由的境界。这一认识在席勒、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萨特,在中国古代美学中都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过论述。但是现实人生的大部分却是不自由的,包括被视为潇洒自由代表的庄子,实质上也是痛苦的。虽说《庄子》极具自由精神,也追求自由的人生,但这并非意味着人生本是自由的,庄子也并不否定这点。因此即便是在最具自由精神的《逍遥游》中他仍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可待者也。”——连飞跃南溟的鹏鸟与御风而行的列子都谈不上逍遥,处处受制,那么渺小若在榆枋树间跳跃的蓬间小雀般的人又将会是何样的可怜!在此,庄子自由人生理想终究同现实隔着一段距离,“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的人只是种虚拟的存在,现实中比比皆是的却是受尽命运摆布与折磨的不幸者。当庄子以“庄周梦蝶”的方式来思考存在时,当其在“人生如梦”的虚幻中迷失自我时,也便有了一种失落的哀愁。

  但具有浪漫主义自由气质的庄子却不沉沦其中,反而要在现实感性生活中超越有限的悲剧人生,“以美启真”,追求一种自由的理想境界,所以,如果不能游戏,就让我们来审美吧,用席勒的话讲就是“让美走在自由之前”!

  你有一双“内在的眼睛”吗

  推崇现代禅学的赛斯在《梦与意识投射》一书中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练习方式: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杨华作品集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