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精神疾病1000问》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章 基础常识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精神疾病1000问》 作者:王高华

第1章 基础常识

  1

  为什么说当今已悄然步入“精神疾病时代”?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精神障碍在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0.5%,占发达国家的23.5%。当今世界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就有5种是精神疾病,包括单相重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心境障碍、酒依赖和强迫症,其中第4位的抑郁症预计到2020年还将跃升到第2位。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后,中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其患者将占中国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丧失劳动力的1\/5。并且,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观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

  我国现有重性精神病患者16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3,000万,药物滥用、酒依赖、海洛因依赖及自杀发生率也明显上升,学生、妇女、老年人、受灾群体等人群特有的各类精神和行为问题已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难怪有专家学者惊叹道“精神疾病时代”正悄然来临,人类已由“传染病时代”、“躯体病时代”步入“精神疾病时代”,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

  2

  大脑与精神活动是什么关系?

  脑是产生精神活动的器官,现代神经科学已证明,正常的大脑结构和功能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反之则可出现精神活动的异常。如额叶的认知功能受到伤害,患者则会在时间及空间上难以完成复杂的动作;酒精中毒所致的维生素B族的缺乏,使内侧丘脑和乳头体损伤,导致患者近记忆障碍和定向障碍;磁共振(MRI)扫描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丘脑小于正常人,这可能就是其在发病期间出现幻觉的原因之一。

  通过脑的神经生化研究也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妄想、行为紊乱等阳性症状与皮层下边缘系统多巴胺(DA)功能亢进有关,而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与皮层内,尤其是前额皮层的DA功能低下相关。5-羟色胺(5-HT)功能降低也与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食欲减退、焦虑不安、昼夜节律紊乱、失眠、活动减少及性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另外,人类基因只有30,000万~40,000万个,但在学习训练、经验积累和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却能形成几万亿至十几万亿个突触联系,说明人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也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提供了治疗基础。

  3

  什么是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与精神障碍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移行谱。所谓精神健康是指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调整自己以适应不良环境。

  精神健康之所以重要,一是符合时代对医学发展的要求和WHO对健康的定义——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应保持生理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二是人必须通过精神活动来完成对自身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功能。一个人只有精神健康才能更有效地应对生活压力,更富有成效地进行学习或工作,并更好地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精神卫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是个人的健康、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前提和保障。

  4

  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在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引起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研究表明,在综合医院有25%~30%的急诊患者是由于精神障碍的原因而就诊。在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一生某个时段中住进精神病院,约1\/4~1\/3的人群将因精神健康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精神疾病广义上包括严重的精神病、神经症、精神发育迟滞和人格障碍等,狭义上仅指严重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

  5

  精神疾病有哪些种类?

  原来习惯将精神疾病简单地分为轻性与重性。常见的重性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心境障碍和器质性精神病。患者往往有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能力下降。临床多以幻觉、妄想为突出表现。轻性精神病则是指各种神经官能症、心身疾病和人格障碍等,患者社会功能无明显受损,病情相对较轻,且有求治欲望。

  2001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则把精神障碍分为十大类300多种,现扼要介绍如下。

  (1)器质性精神障碍:主要指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脑变性、颅内感染、脱髓鞘脑病、脑外伤、肿瘤或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还包括躯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内脏器官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疾病、染色体异常及物理因素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主要包括酒精、阿片类物质、大麻类物质、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兴奋剂、致幻剂、烟草、挥发性溶剂、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重金属、食物等所致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及周期性精神病等。

  (4)心境障碍,即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躁狂发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持续性心境障碍等。

  (5)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癔症包括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混合性癔症躯体-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恐缩症、气功及巫术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包括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及神经衰弱等。

  (6)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包括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非器质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阳痿、冷阴、性乐高潮障碍、早泄、阴道痉挛、性交疼痛)。

  (7)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包括偏执性人格、分裂样人格、反社会性人格、冲动性人格、表演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焦虑性人格、依赖性人格。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包括病理性赌博、病理性放火、病理性偷窃、拔毛症等。性心理障碍(性变态)包括性身份障碍(易性症)、性偏好障碍(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与性受虐症)、性指向障碍(同性恋、双性恋)。

  (8)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青少年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包括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童年和少年发育障碍包括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特定言语构音障碍、表达性障碍、感受性障碍等)、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特定阅读障碍、拼写障碍、计算技能障碍等)、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Rett综合征、Asperger综合征等)。

  (9)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包括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儿童社会功能障碍(选择性缄默症、反应性依恋障碍)、抽动障碍、异食癖、口吃、刻板性运动障碍等。

  (10)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包括待分类的精神病性或非精神病性障碍、诈病、自杀等。

  6

  如何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

  随着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精神紧张刺激日益增多,精神、心理疾病已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很多人担心自己的孩子和家人患了心理疾病而求助于专家和医生,但的确也有一些担忧乃“草木皆兵”,那么究竟如何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呢?

  其实,精神正常和不正常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就像光谱一样是一条连续的谱带,而且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行为正常与否的认识和评价及其标准不太一致。如现在女孩子穿超短裙大家都觉得漂亮,但20世纪70年代哪个女孩穿超短裙大家可能怀疑她精神异常。东部非洲的某些部落把出现幻觉的人供奉为“神灵”,而文明社会均把幻觉视为精神异常。因此一个人是否正常要结合所属的民族、环境和时代情况具体分析。

  (1)心理和环境的统一性——社会尺度:即行为为所在社会文化所接受,其行为能被常人所接受,没有明显离奇和出格的地方,也就是主体的心身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作用之间维持和谐和统一。如果这种统一性遭到破坏,就可能属精神异常。如在家里穿背心、内裤很常见,但如果穿背心或内裤去上班、听课、逛大街就显得与环境不协调。夏天大家都穿短袖你穿棉裤棉袄,那就和环境很不相称。某机关一漂亮女孩头发很长,其母出于关心叫她去剪短一些,她“一气之下”剃了光头。其母觉得其行为过于极端,前来咨询,结果一查其女患有精神分裂症。女孩子剃光头既不违反法律也不违反制度,那为什么要考虑精神病呢?因为女孩子剃光头不符合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不符合我们的习俗和习惯。当然,诊断精神分裂症还有其他的临床表现和指标。

  (2)自身精神活动的协调一致性和完整性:即各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思维、情绪及行为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如体验一件高兴的事情应有愉快的表情。正常情况下不应出现持久的幻觉和妄想,如听到并不存在的声音,对不存在的事物坚信不移,总是怀疑有人对自己跟踪和监视,强烈的不安全感等就属异常。自身精神活动的协调一致性和完整性遇到破坏是精神异常的重要标志。

  (3)性格的相对稳定性——前后对比的概念:一个人的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一个脾气温和的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较温和的,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会经常为小事而发怒,这是每个人都有体会的事情。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强调“对比”的概念,是把他的表现和他的过去相比。我们说一个人“今天不正常”是说他的表现和他过去的一贯表现不一样,这里“不正常”有“不平常”的含义。

  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人如果这段时间话特别多,喜形于色,整天忙个不停,心理科医生可能要怀疑他有“轻躁狂”。但如果这个人平时就非常外向,喜欢开玩笑,本身是个“乐天派”式的人物,那就另当别论了。故一定要强调对比——这里是纵向对比,现在与过去比。如果性格有明显改变而又不属于心理学的正常变异范畴,就要考虑是否精神异常。

  但应该指出,性格的稳定是相对的。有些人在遭受重大刺激后性格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是可以理解的。如一对开朗的夫妻,儿子出了车祸以后一直比较沉默,性格变得内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4)统计学多数——横向对比:生物学变量多数呈现正态分布,如身高、体重、智力、性格等。精神正常的“标准”是基于常态曲线的数学原理而设立的,它的基本假设是,同一环境和背景下,大多数人的行为是正常行为。例如2岁的小男孩经常在公共场合玩弄生殖器,大家不仅不把这看成是病态,反而觉得挺有趣。为什么没有被看成是病态呢?因为多数小孩如此,如果他长到20岁依然如此,那我们就怀疑他有病,因为大多20岁的年青人不是这样的。

  必须注意的是,“少数”不是“异常”的同义词,如有些女性终生不婚,比例小于5%,从统计学上看不在正常范围,但“不结婚”对社会没有任何危害,我们也不会说这是心理上的病态。因此统计学标准应结合其他标准一起综合判断。

  “正常”和“异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要绝对和孤立地理解。脱离了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来讨论正常与异常是毫无意义的。如甲打了乙一拳,是正常还是异常呢?如果甲无缘无故打乙,那甲可能不正常;如果乙辱骂甲,甲攻击乙则可以理解。因此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仅要看行为本身,还要分析该行为出现的背景和前提。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有心理问题,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看心理医生。

  7

  认识精神疾病时存在哪些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健康问题。但由于目前对精神健康知识的普及不够,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尚存在许多误区。

  (1)精神病就是神经病:受影视或小说等作品影响,社会上常把精神病误称为神经病由来已久,但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其主要区别在于精神病指精神活动有严重紊乱,精神状态有显著障碍,如精神分裂症。而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有器质性病变,如脑炎可表现为肢体瘫痪、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或意识不清等。

  (2)精神病都表现为胡言乱语、哭笑无常:只有小部分精神病人有以上表现。有些患者只表现在感知、记忆力、注意力智力、情感反应或意志活动等某个方面的异常,而其他方面可以基本正常,特别是在疾病早期或恢复期,说话可以依然有条不紊,上班干活一如既往,待人接物也较礼貌、行为有序,不经深入了解,并不能发现有病。

  (3)精神病人都有暴力倾向:持这种观念的人不少,故对精神病人恐惧,怕接触,其实这是误解,实际上大部分病人都是怕事及畏缩的,只有少数患者在出现怀疑别人加害自己,即在“被害妄想”症状的驱使下,为了“保卫”自己才可能出现侵略性。一般都是安分守己的。

  (4)精神病人都是愚钝及懒散的:精神病人的智力与正常人不分伯仲,有的智商还很高,并不愚蠢。只是在发病期受幻觉妄想等病态的影响,出现某些不可理解、荒诞的想法或怪异的行为,如扮鬼脸、行为幼稚、呆坐呆站、不知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等,并不是智力问题。另外,部分患者的呆滞、迟钝也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反应,在减药或停药后就可以好转及消失,目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明显减轻了这种反应。

  (5)精神病人都应该隔离:精神病人在急性期有冲动、自杀行为时可以隔离。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便可逐渐康复。此时他们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融入社会,采取人性化管理、半开放治疗,允许陪伴,适时假出院等措施,都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相反,此时继续隔离只会加重他们脱离现实生活及思维内倾化,而无法达到康复目标。

  (6)心理障碍比精神障碍轻:由于“心理”一词概念宽泛,人们在习惯思维中常倾向于指正常方面,而“精神”则容易使人联想为病态的心理行为,这就是在现实中,许多人可以接受“心理障碍”的诊断,而不能接受“精神障碍”的诊断,误以为前者比后者轻的原因。从广义上讲,“心理障碍”包含“精神障碍”;而狭义的“心理障碍”指轻性精神障碍,如神经症。

  (7)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等于精神病:“精神疾病”与“精神病”仅只一字之差,易误以为两者等同。精神疾病与精神障碍实质是一样的,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有轻重之别,包含有精神病之意,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神经衰弱、各类神经症、癔病、性心理障碍、失眠症、精神发育迟滞等。而精神病比精神疾病概念狭窄,属于严重的精神障碍,一般是指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等疾病。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可能有“精神障碍”,此时就因怕被认为是“精神病”而羞于就医,导致贻误病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8)心理咨询或治疗可解决所有精神障碍:许多有精神障碍的人,到医院后希望单纯依靠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解决问题。这是片面的观点,它夸大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作用,甚至造成了病情的延误。许多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发病不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还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失调有关,因此,治疗上应以早期的药物治疗与后期的心理治疗相结合,单纯的心理治疗仅能起到部分的治疗作用,不会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9)中药可以根治精神疾病:由于对精神疾病的病因研究仍不十分清楚,所以就无从根治可言。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系统的研究证实中药可以根治精神疾病,中药虽在治疗精神疾病中有一定作用,但不可相信一些夸大的宣传。现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西药,可同时辅以中药治疗。

  总之,希望人们正确地认识精神疾病,如果您身边有人患有精神疾病应及时去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科就诊,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较好的预后。

  8

  精神病、心理障碍、心理变态三者如何区别?

  目前,各类精神疾病、心理疾患日益增多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精神和心理问题成了社会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新闻媒体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常见“精神病”、“心理障碍”、“心理变态”等词汇屡见报端,那么这些名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何区别呢?

  一般来说,“精神病”指的是一类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或称重性精神病,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遭到破坏,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心理活动明显异常,其行为对本人、社会、家属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态缺乏认识,否认有病,不愿就医,拒绝吃药。

  “心理障碍”不是一个标准化的名词,但其基本含义是指轻性精神障碍,其中主要是指神经症,常表现为精神功能削弱,有较多的情绪反应,尽管社会适应能力有所减退,但对周围人不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大多自知有病,并感到苦恼,主动就医。

  “心理变态”同样不是一个标准的医学术语,但其基本含义过去指的是变态人格,现在称为人格障碍。人格是指一个人习以成性的行为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经常性的情感倾向、意志特征和行为方式。若这些方面的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不断给别人和自己造成麻烦,便称人格障碍。人格障碍者一般智能是正常的,没有幻觉妄想,因此不是智力问题,不属于重性精神病。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性格出了问题,生活中的怪人。“心理变态”有时也指性变态行为,即性对象选择异常(如同性恋、恋物癖等)以及性行为方式异常(如窥阴癖、露阴癖)等。

  因此,三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有时也不能截然分开。精神病的产生有一定的人格基础,也可以在其早期表现为神经症症状,精神病痊愈后也可以遗留神经症症状和人格改变。

  9

  如何早点发现是否患有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类原因未明的大脑功能性紊乱的疾病,发病早期往往突出表现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行为等方面精神活动异常,常见的症状和表现有以下几点。

  (1)睡眠障碍:睡眠好坏是精神病人病情变化的晴雨表,为发病较早的信号,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及早醒,而且多为无明显原因,无痛苦体验,更不会主动求医。有的即使彻夜不眠,次日依然毫无倦意,表面上精力过人,但仔细观察便可发现患者注意力难集中,语无伦次,情绪易变,做事有始无终,随时间推移病情就明显暴露。

  (2)敏感多疑:患者表现为疑心重重,对别人的言行特别敏感,看到他人碰头谈话,则认为是谈论自己;热情的招呼如饮茶、吃饭则怀疑对其下毒;甚至连电视、广播、报纸的内容都觉得与其有关;身体某些不适,则怀疑被人用先进仪器控制了自己或自认为患了某种不治之症,且难以解释,不听劝说,对自己的怀疑坚信不移。

  (3)情绪反常:表现为毫无原因的情绪波动,本来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变得终日忧心忡忡,长吁短叹,愁眉不展;性格温和的,变得易发脾气,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雷霆,纠缠不休,对人耿耿于怀;性格文静的变得兴奋活泼,好管闲事,终日喜气洋洋,或变得惶惶不可终日,焦虑紧张,无故哭笑。

  (4)个性改变:一改往日风格,逐渐变得孤僻少语,独处离群;或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萎靡不振,独自发愣,对人冷淡,疏远亲友;或生活懒散,不修边幅,居室脏乱;或劳动纪律松懈,工作拖拉,对人毫无礼貌,不知羞耻;或胡乱花钱,大肆挥霍。

  (5)行为异常:为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容易被发现,其主要表现有行为怪异,动作增多或迟缓,呆站呆坐,扮鬼脸,挤眉弄眼,不停抽烟,四处游荡,或特别爱清洁,反复洗手,或收集废物,视垃圾为宝等。

  (6)类神经衰弱表现:头痛、四肢乏力,易烦恼、焦虑、坐立不安,进食障碍,月经改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学习能力降低等。

  上述是精神病人发病早期常见的症状和表现,当然不是有上述某些表现就可断定某人有精神病,而要全面观察其整个精神活动才能断定有无精神病的结论。要肯定是否属于精神异常,有无精神病,真正做到早期发现,必须尽快送患者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利于早期治疗,争取较好预后。

  10

  正常人可能出现哪些“异常”的心理现象?

  有一位心理学家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从大量的青年人中挑选出一批日常“最正常”的人。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品行优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通过心理测验却发现半数以上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正常的精神症状,有些人还比较严重。因此,精神状态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精神病理现象,关键是这些症状和问题产生的背景、持续的时间的长短、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若这种精神症状时间短、程度轻,则不能随意贴上精神病的标签。

  (1)类似神经症表现。

  疲劳感:类似神经衰弱,常感疲惫不堪,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暂,不伴有明显的睡眠障碍和情绪改变。一般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减轻或消除。如我们完成一项重大的任务之后,往往有一个极度疲劳时期,经适当休息即可恢复。

  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一些特定情况进行适应的一种反应方式。当我们去见一个重要的人物或者第一次约会时,会感到有些焦虑不安,小朋友第一天上幼儿园时,往往紧张不安且不停哭闹。但正常的焦虑反应通常有其现实原因,不会反复出现,如果面临高考,有的考生坐立不安达到严重程度,高考过后,一切烟消云散,属于正常情绪反应。

  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和儿童。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要自杀。有的小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地上打闹、骗赖甚至于威胁家长要出走、跳楼等,这实际上是家长过分宠爱的结果。另外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成现实,绘声绘色地描述,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管理机制不充分,发育不成熟所致。

  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谨慎、认真的人晚上难以入睡,反复思考今天做了什么事或明天计划做什么,有些思考自己意识到没有必要但还是反复地想,有时甚至通宵不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思考某件事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等,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信是否装错了信封……如果这种情形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仍属正常范围。

  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如站在大桥上、电视塔上想象着自己往下跳的情景,甚至于担心是否把小孩扔下去,这种想法很快得到纠正并且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范围。

  疑病现象:健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人们关注健康是理所当然的。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看成严重的疾病,反复多次到处检查,特别是在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或意外死亡之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后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范围。

  失眠:正常人有时也会通宵不眠,但一般均有现实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正常”反应。如一个人失恋了他能睡得着吗?一个学生考了零分他能安心睡觉吗?但一个人持续一周以上的失眠,应找心理医生就诊。睡眠是一种生理现象,以次日不感疲劳、精力充沛为原则。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因人而异,正如吃饭饭量有大小之分一样。

  (2)性行为。

  手淫:若不伴情绪等障碍属正常。90%的男性青年,70%左右的女性青年都曾有手淫行为,很多人在结婚后仍有这一现象。其实,手淫本身对身体并无实质性的损害,其真正的危害是我们对手淫的不正确看法导致情绪反应影响身心健康,手淫可以缓解性紧张和性压力,在一定情况下和特定的处境对身心反而有利。

  和性变态相似的性行为:随着人们性观念的改变,各种有关性行为的录像带“悄悄流行”。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性行为,有些人在性活动时有类似虐待狂的行为,作为一种调情的方式,程度不严重偶尔为之,应视为正常。

  同性恋倾向:在特定的环境如军队、监狱、女子学校等缺乏异性的环境中,偶尔把同性作为“恋爱”的对象,一旦脱离这样的环境,性的兴趣仍指向异性,应属正常范围。

  (3)类似重精神病现象。

  抑郁: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情绪的波动,心境的变化。灾祸突然降临会使人处于急性悲伤之中,通常持续30~60天,有的达到重症抑郁程度,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若持续时间延长,应视为病态反应。

  易激惹性:正常人有时会出现暴怒、冲动、毁物,但通常有引人发怒的外在因素,一般也能较快的恢复平静,且事后常后悔并能理智地向他人道歉。有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一股无名火,看什么都不顺眼,见到谁都发脾气,其实背后有令人气愤的原因,无名火事出有因,这都是正常的情感应激现象。

  偏执和自我牵连现象: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有些偏执现象众所周知,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有人离开房间时把门关得特别响,这时会想到别人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如有人说在办公室内被盗了,就会首先想到别人会不会怀疑自己;领导不点名批评某种不良现象,也会怀疑领导是不是在批评自己。这种现象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有直接联系,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存在,影响生活工作,应属病态。

  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迫切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反复多次出现错觉要考虑脑器质性精神病。

  幻觉:正常人在期待的情况下,如有急事、等候朋友和等待恋人约会时,心情非常迫切,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在情绪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亦可出现幻觉,如某杀人犯在看守所等待宣判的日子里,多次听到“枪声”。这种情况经确认后,自己能意识是幻觉现象,并很快消失,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心理暗示可使人产生幻觉,毒品、某些药物、练气功可使人产生幻觉体验,但停止用药、停止练气功后,幻觉消失,属正常范围。

  (4)正常性格变异。性格和个性指一个人一贯的、常见的、持续的行为模式,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性格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有些人的个性没有达到病态人格的程度,但为人处世或在某些方面又与许多人不一样,属于正常性格变异。

  病态人格是指早年发展起来的人格偏离,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均有严重的障碍,重度的适应不良,对周围和自己均带来危害,这种人对人格缺陷缺乏自知,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往往造成人际关系冲突,周围人也深感头痛。

  我们常说的“二百五”、“十三点”、“不清白”、“糊涂虫”等除智力低下和人格障碍外,大部分属于高级功能协调欠佳,医学上难以概括,仍属正常范围。

  (5)其他现象。

  自笑、自言自语、自恋: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于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不影响工作。有些人有明显的自恋倾向,常常自我欣赏,每天反复多次照镜顾影自怜,甚至请亲友欣赏自己的容貌、服饰等,但能自我控制。

  “怪异”行为:有些女孩子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男孩子扎辫子,有意穿破衣服,行为明显脱离社会规范,但结合所处的生活圈子来看又可以理解。这种现象在文艺界、诗人和艺术家中比较多见,如某著名歌星曾穿睡衣上台演唱可以理解,其目的就是表达一种“个性”。但如果天天穿睡衣上街那肯定就不正常了。

  我们在特定的处境中短暂地出现某些“异常”现象,不足为怪,“正常”与“不正常”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常人可以有某些“异常”行为;精神病人也会保留一些正常功能。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但不可狭义地理解并追求“完美”和“绝对”的心理健康。因为这种状态不可能存在。“完美”只是一种境界。

  11

  精神病都是受刺激引起的吗?

  从精神病病因分析的角度来看,说精神病都是由精神刺激引起的,这个论断至少是不全面或有失偏颇。

  我们常将应激源分为内部和外部应激。外部应激有恋爱婚姻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生活事件中主要的应激源;其他的还有交通事故、歧视、身体的先天缺陷、遗传性疾病、被遗弃、被强暴、被虐待等也是外部应激源的重要来源;内部应激源则是内部需求得不到满足、动机行为所挫引起,轻者出现应激反应,重者导致神经症、心身疾病的发生。

  临床上,与急性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有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反应在强烈精神刺激后几分钟至几小时起病,持续时间不超过1个月,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表现焦虑、恐惧、事后反复回忆与梦中重新体验到精神创伤。慢性应激反应与人际特征关系较大,常见有适应障碍。

  但在临床上对于大多数的精神疾病而言,精神刺激只是一种促使疾病发生的诱因之一,也有不少精神病的发生可以没有精神刺激因素,如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尽管精神刺激可以引起人体内分泌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但是不同的精神刺激在不同的应激反应和神经症患者身上会引起不同的后果,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基础、处理冲突的能力和大脑神经功能的稳定状态都不尽相同。只有那些病前性格比较脆弱、大脑功能稳定性较差的人在受到较强的精神刺激后,产生与精神刺激相关的精神障碍,才能算是真正由“刺激”引起的。

  所以,对于应激反应和神经症之外的精神疾病,一般认为精神刺激是外因,而非原发因素(直接原因)。能否引起发病主要决定于内因,而内因就是人对某种疾病的“易感素质”,包括遗传、大脑神经递质的分布等,特别是对于重性精神病来说。

  12

  精神病与遗传有关吗?

  遗传与精神病有一定的关系。以精神分裂症为例,一般人在一生中有0.86%~1%的机会可能罹患此病,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家谱调查(调查其父系、母系三代),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兄弟姐妹中如果有人得此病,则其他兄弟姐妹患病概率为8%;父母中有一方有此病,其子女患病概率为15%;若父母均有此病,其子女的患病概率增为40%左右;另外双卵双生(两个卵子和两个精子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若其一方有此病,另一方亦会有12%的患病机会;而单卵双生(一个卵子和两个精子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的同病率则为47%。另外,寄养子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母亲所生子女从小寄养出去,生活在正常家庭环境中,成年后仍有较高的患病率。

  以上表明,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临床遗传学研究表明,血缘关系愈近,遗传因素的影响就愈突出。但是,为什么不把精神分裂症直接说成是“遗传性疾病”,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遗传方式及遗传传递方法目前尚无定论,另外在临床上确有相当数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无家族史(家族中父系与母系三代均无精神病患者)。

  心境障碍则是遗传性最高的精神病,其中双相障碍比单纯的抑郁发作患者有较高的遗传性,而50%心境障碍患者其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有此病。另外,如果父母中一方有心境障碍,其子女有27%的患病概率;若父母双方均为心境障碍患者,其子女则患病概率达到50%~70%。有研究发现,患有心境障碍的寄养子,其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而其养父母中只有12%。

  至于其他类型的精神病也或多或少的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许您看到此处正担心着什么,如子女是否会发病等,其实精神病的发病有许多的原因,遗传只是其中的一项,并非有遗传就一定会发病,如前述单卵双胎(基因都相同)其中一方得精神分裂病,另一个得精神分裂病的机会,理论上应100%,但实际上只有47%左右,另外53%则是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心理、环境、健康保健等。所以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对外界社会环境压力的调适能力等因素对预防精神病的发生都有非常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13

  不良性格与精神疾病有关吗?

  精神疾病的早期可出现性格改变,精神病人的性格变化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且不大被人们所注意。为此,应警惕几种容易诱发精神疾病的不良性格。

  (1)分裂性格: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平时沉默寡言,胆小怕事,喜欢独处,不爱交际,工作上自行其是,思维奇特,喜欢钻牛角尖,说话颠三倒四,不分场合,没有分寸,待人冷淡等,这种性格可能是早期精神分裂症的重要信号。

  (2)偏执性格:性格固执、脾气倔犟,敏感多疑,喜欢嫉妒或责备他人,心胸狭窄,过分挑剔,急躁易怒,常与人发生摩擦等。在工作中和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他人意见,这种性格多见于男性青年,容易患偏执性精神病、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3)循环性格:有时情绪非常高涨,对人特别热情,对工作格外主动,对身边的事物极感兴趣,乐观活跃,擅长交际,并富于幻想;有时情绪一落千丈,热情与兴趣均烟消云散,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精神不支,体力匮乏,对生活前途悲观,只有冷漠、乏味、孤独。迥然不同的两种性格特点交替出现,应注意双相心境障碍的可能。

  (4)癔症性格: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感情易波动,情绪极为不稳,一日常数变,说话深浅不分,想什么就说什么,做事马虎,装腔作势,酷爱幻想,暗示性高,依赖性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情感肤浅、表面化、不真诚,难以与周围保持正常的社会联系,往往把想象当成现实。这种性格的人一旦遇到精神创伤,极容易患癔症。

  (5)暴发性格:这类人常为很小的精神刺激暴发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行为,短时发作后,一切恢复平静。平时常表现黏滞、凝重,没有灵活性,一旦暴怒发作,自己完全失控,情绪行为变得异常粗暴,有很强烈的攻击性,不顾后果,不考虑影响,与平日判若两人。这类人间歇期正常,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家族中常有类似病人。分娩时受到损伤或难产窒息,头部外伤,脑炎,儿童多动症,幼时被遗弃,缺乏正常家庭温暖等情况是导致暴发性格的重要因素。

  (6)抑郁性格:这类人的情感常容易陷入抑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对不愉快情境和生活矛盾不易摆脱,他们的思维、意志、行为常受到抑制,精力不足,体力下降,生活缺乏乐趣和活力,自我评价过低,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常有空虚感和孤独感,兴趣索然,生活单调乏味,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充满灰暗忧伤的情感,遇事倾向消极与悲观,这类性格是一种心理缺陷,严重者可成为抑郁症。

  对上述不良性格要及早发现,加以矫正。特别要注意从青少年时期就培养良好性格。对已经形成上述性格缺陷的人,应在社会中不断“塑造”,调养性情,借以逐步改变不健康的部分,避免精神疾病的发生。

  14

  得了精神疾病怎么办?

  精神疾病是常见病,但由于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偏见和对精神卫生知识缺乏了解,患者和家属常不能面对现实,不能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在发现有精神疾病后,还有不少的农村家属相信巫医,通过求神拜佛或找偏方进行所谓的“治疗”,直到病情发展到非常严重阶段,才不得以去医院就诊。

  对于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重性精神病,应及早到精神科就诊。精神病只有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才能争取良好的预后,正规及系统的治疗只能在精神病专科才能较好的进行。如果不经过系统治疗,病情好转后就停药,停药后就复发,反反复复转为慢性状态,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难以治愈,而且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精神疾病,要认真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千万不要以为患精神疾病是丢人的事而加以掩盖,这样做不但隐瞒不住病情,反而使病情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加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15

  家有精神病人怎么办?

  首先,家属要对精神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人们对精神病有种种偏见,其实精神病与其他的内科病、外科病一样,只是一种病而已,这种患者在病态下表现出思维、情感、行为的不正常,而不是什么思想问题。精神病与其他躯体疾病的不同之处在于,患者身在病中不知病,意识不到自己有病,故而不主动就医、拒绝治疗,这就要求家属对精神病患者要倍加关怀和照顾,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支持。

  家里有了精神病人,应及早到精神科求治,有的则因精神病人年轻,住院怕别人知道后,会影响到患者以后的生活如恋爱、就业等,而迟迟不肯到精神科就诊,可终究纸包不住火,这其实是掩耳盗铃的做法而已。有的则认为精神病人是着了魔道,尤其是农村家庭,四处烧香、求神拜佛,结果劳民伤财,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医生建议有经济条件者及时住院治疗,若没有条件住院的患者应注意下面几点。

  (1)患者在家治疗应注意房间设置简单、整洁,不要有刀具、绳索、农药等危险品。特别是抑郁症患者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以免发生意外。有的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可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监护人应注意自我保护。

  (2)要养成患者良好的生活节律,应制定作息时间,定时休息、定时起床。病情稳定后,还可适当地增加文体活动,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对孤独、懒散的患者,应督促其参加简单的劳动,避免整日卧床。

  (3)由于精神病人不承认自己有病,故而大多数患者不愿服药,而经常藏药,所以一定要督促患者服药,防止丢药、藏药及随便加减药。另外,药物不能由患者自己保管,以免出现服药过量或中毒事件。

  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复发率比较高,有的家属认为患者已表现正常,故未按医嘱督促患者用药,以巩固疗效,而导致疾病复发。有的则因患者服药后出现坐立不安、视物模糊、便秘、震颤等副作用,家属就认为药不对症或病情加重了而自行停药,造成患者病情反复波动。所以强调合理用药,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尤为重要。

  16

  您是一个合格的病人吗?

  “您是一个合格的病人吗?”这个问题太奇怪了,听起来似乎无理和荒诞,但笔者作为一名医生,随着“医龄”的增长,发现很多病友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应有的误区,越来越觉得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

  (1)迷信广告:随着医疗市场化,药品商品化,医疗和药品广告前所未有铺天盖地,随意打开电视节目,随手翻开一份报纸都不难找到性病、精神病、癌症、流产等有关的广告。这些广告往往冠以“全国著名的××教授应诊”,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全国著名”是一个什么概念?那是凤毛麟角。当然,教授也存在一个自我宣传的问题。但就全国大部分知名的教授而言,对他们来说广告可能是多余的。这些“全国著名教授”有一部分是有真才实学的,但毫无疑问,也有“水货”甚至于“假货”。有些药品广告宣称疗效100%,这是不现实的,至今可能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疗效如此之高。有些药物宣称没有任何副反应,这同样也是不真实的宣传。

  (2)把保健品当药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市场越来越活跃。但保健品的作用在于“保健”而不是治疗,通常对人体免疫功能整体机能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某一具体疾病一般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治疗作用。患了疾病应到医院拿具有“准”字号的药吃,而不是单纯地吃“健”字号保健品。当然笔者并不反对服用保健品。

  (3)一定要挂专家号:现在大一点的医院都设有专家门诊,大部分专家的确水平要高一些,经验要多一些,但感冒、发烧一定要找专家,似乎没有必要。常见多发病,年轻医生处理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4)看病一定要找熟人:笔者作为一名医生,也避免不了经常带亲友看病,其实就大部分医生而言,找不找熟人都是一样看,大部分医生对病友是比较负责的,不在乎找不找熟人。

  (5)叙述病史缺乏条理性:有些患者向医生叙述病史时会进行流水账式的报告,或者主次颠倒,过分强调一些枝节而忽略了主要病症。一般来说医生会向您询问主要是哪里不舒服,持续了多长时间,不舒服的程度等。另一方面,医生还会问你过去有什么疾病,过敏史,家庭成员有没有类似疾病,患者个人的成长经历以及月经、生育情况等。看病之前应对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医生看病的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知名的专家更不可能给你很多的时间,患者或精神病人的家属宜整理思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医生对其病有更多的了解。

  (6)资料保存不当或杂乱无章:有些患者长期看病或多次住院,病历资料非常零乱,或者丢失了重要的检查结果及相关资料,医生不知从哪里看起,或者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这种情况最好请医生帮你整理一下病历资料,这样既便于保存又便于医生了解病情。

  (7)对医生进行“考试”:很多患者特别是农村来的病友有意地隐瞒既往治病、检查、诊断情况,想“看一看”医生的“水平”。结果医生往往从头来,从最基本的检查做起,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

  (8)夸大药物的副反应:30%左右的患者由于担心药物的副反应,或凭对医疗知识的一知半解,或对医生不信任,服药大打折扣,不按时按量服药,影响疗效。

  (9)期望立竿见影:有些患者期望今天吃药明天见效,对精神疾病而言这是不现实的,疾病的痊愈康复有一个过程,由于患者不能理解这一点,往往频繁地更换药物,影响疗效。看病的医生也应相对固定为妥。

  (10)打针比吃药效果好:有些患者特别是住院患者都强调打针,似乎不打针就没有治疗,认为打针比吃药效果好,这是一个误区,答案是“不一定”,是否打针服药,由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决定。

  17

  精神疾病能根治吗?

  根据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有不同的答案。多数因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是可以根治的,如中毒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脑部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经过治疗,躯体疾病痊愈后,一般不会再复发。在强烈精神刺激下发生的反应性精神病,在刺激完全解除后,病也可以好得很彻底,如果没有新的重大刺激发生,完全可能不再复发。

  有些精神病虽不能完全根治,但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可以使这些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快的控制,并较好地恢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

  即使是目前复发倾向比较严重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社区康复治疗使精神病得到控制,并可逐渐恢复其部分正常功能。有理由相信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明天,精神病是可以根治的。

  18

  精神健康有哪几大标准?

  一般来说共有十大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及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对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返回列表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高华作品集
精神疾病10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