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教育心理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转化与维持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教育心理学》 作者:罗屹峰 刘燕华编著

第18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转化与维持

  归结起来,培养学习动机可采取以下三种措施或三种途径:(1)创设外部客观条件,激发学习动机;(2)培养内部心理品质,转化学习动机;(3)强化各种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

  一、目标与反馈

  为了搞好学习,学生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仅要有总的学习目标,而且还要有阶段性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既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立。而学习目标的大小、高低,往往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或志向水平)呈正相关。抱负水平是指人们要达到的既定学习目标的高度。例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估计自己将要获得的学习等第或成绩,设想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的程度等,就是其抱负水平的表现。一般说来,抱负水平高的学生设立的学习目标也高,抱负水平低的学生其学习目标也低。也就是说,具有高抱负水平的学生必然追求高学习目标,因而能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而具有低抱负水平的学生追求的学习目标也低,其学习动机也一定是微弱的。

  学生在追求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如果能及时得到反馈,即让他们及时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能明显地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应当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提出一定的学习要求;应对他们设置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引导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要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进步,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为此,教师适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作业批改,以及测验和考试等乃是必要的,但这些反馈方式,特别是测验和考试,应当加以限制和合理安排,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

  二、表扬与批评

  在学习活动中,对成绩好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功,还要表扬、奖励他们,以引起愉快的情绪,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对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使他们知道自己的失败。还要批评、惩罚他们,以引起苦闷的情绪,督促他们重新努力学习。总的说来,无论表扬或批评,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好处的。但研究表明,一次批评和一次表扬,对加强学习动机同样有效,而继续使用批评和表扬,则前者的效果不如后者。关于这一点,国外有许多心理学实验的结果给予了证明。赫尔洛克把106名四、六年级数学程度相同的被试分为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的诱因情况下进行加法练习。第一组为表扬组,对成绩好的加以表扬,对差的不加批评;第二组为批评组,对成绩差的加以批评,对好的不加表扬;第三组为忽视组,不论其成绩好坏,既不表扬,也不批评,但把他们的教室安排在上述两组教室的旁边,让他们间接地感受到表扬和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把他们安排在与以上三组完全隔绝的地方,不让他们知道该三组的任何情况。实验结果:一二组成绩都有显著进步,大约提高35%—40%;第三组学生也有些进步,但只有一二组成绩的一半。实验继续进行下去,第一组的成绩提高到79%;二三组的成绩反而有所下降;第四组的学生平平常常,只有一些小的进步。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学校中运用表扬与批评时,应当考虑这么几个方面:(1)无论表扬或批评都不能滥用,都必须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就会使二者对学习活动产生副作用。(2)要多用表扬、少用批评,特别是对于那些“差生”,更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抓住其点滴进步予以表扬。(3)表扬与批评都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如男生易受批评的影响,女生则易受表扬的影响;成绩差的学生对表扬的反应积极,对成绩好的学生要严格要求、不宜多表扬;对傲气十足者要批评多于表扬,而对胆小自卑的学生则要表扬多于批评,等等。

  总之,表扬与批评的运用是一种艺术,必须机智灵活、恰到好处,方能使其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个人竞赛与团体竞赛

  个人竞赛指以个人自己的成绩与他人的成绩进行比较,也包括个人与自己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团体竞赛指以一个团体的成绩与另一个团体的成绩进行比较,也包括团体和团体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无论个人竞赛或团体竞赛都能加强学习动机,激发人们的积极性。研究还进一步表明:竞赛者的成绩优于无竞赛者,个人竞赛的成绩优于团体竞赛。

  现以惠特谟耳的实验材料为例来证实竞赛者的成绩优于无竞赛者的结论。惠特谟耳把十二名男女大学生分为两组,让他们做机械工作和心理工作。对甲组说明须同他人竞赛,而对乙组只说须尽力而行,并不要求胜过他人。结果在量的方面,“竞赛者”的效率比“不竞赛者”增加了26%;而在质的方面,则“不竞赛者”较好。

  学校教学过程中运用个人竞赛或团体竞赛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运用必须适当,切不可多用滥用,因为频繁地运用个人竞赛与团体竞赛,会造成过度紧张的学习气氛,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一贯胜利者会养成目中无人的骄气,而一贯失败者又会养成低人一等的心理压力,这同样都会使个人竞赛或团体竞赛失去其应有的激励作用。(2)团体竞赛的效果虽不如个人竞赛,但仍应适当地倡导团体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互相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团体竞赛更需要有领导地合理组织,否则会事倍功半。(3)要多提倡个人的自我竞赛和团体的自身竞赛,如鼓励学生个人或班级,力求“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更比今天强”。(4)增多获胜的机会,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以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有的地方几所学校联合起来,让某学科一贯不及格的学生参加竞赛(包括个人和团体),便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办法。

  四、期望与评价

  期望亦称期待,它是人们主观上的成功概率,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期性认知。期望与在主观上希望发生某一事件,而在主观上又确实预想到其结果会带来满足和情绪上的好感相联系。托尔曼强调期望与对行为的理解有关,认为学习就是期待的确定,就是理解手段与目的之间的意义关系。在学校里,期望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这两种期望都对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在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应使那些因成功而期望过高的优秀生适当降低期望值;使那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甚至没有什么期望)的差生,适当提高期望值。期望总是太高,难免达不到,达不到就会情绪低落,失去信心;期望总是太低,会促使学生逃避学习。这两种情况都会削弱学习动机,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向学生指出在学习上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这样就可促使学生发展恰当的期望。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在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及其结果的评价上反映出来。评价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前面所说的表扬与批评实质上就是两种评价形式。期望因素往往容易在教师对学生的评语中表现出来。这种含有期望因素的评语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对加强学习动机具有积极作用。

  思考题

  1.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

  2.你如何评价四种学习动机理论?

  3.怎样激发、转化与维持学习动机?

  4.根据强化理论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罗屹峰 刘燕华编著作品集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