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教育心理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5章 品德的培养(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教育心理学》 作者:罗屹峰 刘燕华编著

第25章 品德的培养(1)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道德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认识人际关系或接受社会现成的道德规范的结果。一个人只有形成了道德认识,懂得什么是善与恶,知道应该怎样行动,为什么要这样行动,才会自觉地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认识的形成,不仅包括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依据这些道德知识评价判断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从而把这些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追求。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

  1.道德知识的掌握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概括地去解释人行动的本质特点,并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而不是像幼儿那样直观的去认识道德现象。

  学生的道德观念有一个逐步掌握和发展的过程。研究表明,儿童对是非好坏的理解最初是具体的和个别的,比如他们认为“好”就是那些得到表扬、称赞和认可的事情,“坏”就是那些带来惩罚、斥责和禁止的事情。八九岁的儿童,一般是按照他自己对个人关系的体验去判断是非。九岁以后,儿童的道德概念在本质上就变得比较概括,不再把偶尔发生的争执、过失等当作不可饶恕的坏事。直到青年期,才会掌握诸如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更概括和抽象的概念。

  根据陈欣银(1987)的研究,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概念可分为八个范畴:第一,律己:礼貌、谦虚、纪律、合作;第二,利他性:助人、不苛求;第三,报答;第四,尊老:尊老、听话;第五,责任;第六,真诚;第七,集体;第八,平等。

  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评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做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随着道德知识的丰富和加深以及身心的成熟,在舆论、他人评价及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第一,由“他律”到“自律”。最初是在别人评价的影响下形成的。开始只是尊重教师、父母或其他权威性人物的评价,以后才逐渐有自己独立的评价标准。第二,从效果到动机,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最初是以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然后才转向对行为动机和行为外部原因的分析。第三,从别人到自己,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落后于对他人的评价。他们正是在学会评价别人的基础上,将自己同别人比较,才逐渐地学会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的。第四,从片面到全面,开始时学生的道德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对一个人的一次行为表现或某一品德内容作出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识经验的丰富,才逐步学会对自己和别人进行较全面、客观、正确的评价。第五,从直接到间接,学生最初只能对与他们学习、劳动和生活直接相关的道德问题作出评价,以后才过渡到间接的道德问题,逐步扩大其道德评价的范围。

  皮亚杰和我国心理学者的研究均发现,7岁左右的儿童,大多从客观效果上看问题,即从客观的责任上去评价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皮亚杰认为到10岁,而我国的研究表明儿童在6~7岁之间开始从主观的动机上评价个人的道德行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而从他律到自律的转折年龄,皮亚杰认为是11一12岁。我国心理学者的研究是在8—9岁之间。寇域(1999)的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道德判断水平具有年龄阶段性,并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10—12岁的小学生和14~15岁的初中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不成熟水平,16—17岁的高中生和20—23岁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已经达到成熟水平,16~17岁是道德判断水平发展的关键年龄。

  3.道德信念的产生

  对道德行为规范不仅有所理解,确认正确性和必要性,而且行为者具有遵照其实行的内心需要,这就形成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在已有的道德概念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它既是对道德规范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又是激发道德情感、推动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它不但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而且不论自己或看见别人执行这种要求时,都会引起种种情绪上的体验,从而成为品德形成中的一个中心环节。

  调查研究的材料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实质上并没有形成道德信念;三四年级的学生中,部分人开始出现初步的道德信念;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始表现出某些自觉的道德信念;从初中开始,比较普遍的、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才形成和发展起来。

  要使学生将掌握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最主要的条件是让他们进行实践,促使其在实践中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情绪色彩的体验。此外,还要注意防止学生获得反面的经验与体验。

  (二)道德认识的培养

  道德认识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根据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

  1.给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机会

  学生要真正领会道德概念,并以道德知识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行为的实践。感性的道德经验是形成道德概念的基础,只有通过本人或在群体的实践中证实并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时,才能把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成为支配行动的力量。

  2.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道德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对学生掌握道德知识也有重要作用。如果学校和家庭持完全相反的道德准则,或教育者本身做的和说的相矛盾,或者对某种做法一会儿说对,一会儿说不对,都将不利于学生产生明确的道德概念。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以及学校各教育成员之间对学生的要求,使其教育一致并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稳固的道德观念。

  3.结合实例形象地进行榜样教育

  为了适应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在道德教育中,不但需要有理论上的讲述,还要结合实例,形象地进行榜样教育。

  4.努力避免“意义障碍”的消极影响

  所谓意义障碍,是指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意义障碍,学生虽然领会了某些道德要求,但却不能接受它们,甚至于拒绝这些要求。他们有时表现为“忽视”,有时表现为“对立情绪”,更有甚者则直接表现为拒绝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常会导致出现意义障碍: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要求,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要求过于频繁而又不严格执行,教师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不公正,教育者本身言行不一。为使学生逐渐体会到教育者的好意和所提要求的重要社会意义,教育者必须特别注意防止意义障碍的产生。

  5.促进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具体做法包括:第一,要经常利用教材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提出简明而正确的评论,为学生作出道德评价的示范。第二,充分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活动,使他们在实际评价的活动中培养道德评价能力。第三,在组织学生评价时,要根据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由表及里,由他人到自己,由片面到全面,由直接到间接。第四,教育要有的放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性格、气质的差异来进行,防止一般化。第五,发挥家庭在道德评价能力发展中的作用。葆耶斯(Boyes)等的研究发现,养育模式与大学生的道德推理后习俗水平有关,权威型父母的子女比独裁型和放任型父母的子女表现了更多的后习俗水平推理的倾向,在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上进步更快,更早达到原则推理水平,说明权威型养育模式能促使儿童道德推理的发展。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

  (一)道德情感的特征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时,对现实中的各种事物或现象并不是无动于衷的,总是抱有一定的态度,或轻松、愉快,或发怒、愤恨,或震惊、恐惧或爱慕、欢喜等,这些都是人的情绪、情感的不同表现。所谓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情绪和情感同认识过程一样,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但它反应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当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便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反之,便有消极的情绪、情感产生。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情绪是因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感情,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稳定性较差;而情感是一种比较高级、复杂的情绪,是因精神需要是否满足所产生的感情,是人所特有的,比较稳定的。同时情绪情感又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一方面。一个人的情绪总是受他的情感制约;另一方面,一个人的情感又总是体现在他的情绪之中。

  道德感是道德情感的简称,是指个人用社会道德准则衡量、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道德情感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心理因素,是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和催化剂。前苏联心理学家雅科布松认为:“道德原则和要求应当变为受教育者的行为动机,但这只有这种情况下,即道德原则和要求触及学生情绪范围的时候,才是可能的。”

  道德情感按其内容来分,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人道主义情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自尊感等。道德情感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社会制度,常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随人的认识、信念、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和丰富起来。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道德情感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两极性

  道德情感的两极性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情境中,由于道德认识的前后变化,常常会出现两种相对立的情感。如喜与怒、哀与乐、好与恶、爱与憎,尊重与轻视等。在两极之间,还有一系列不同色彩的情感或情绪,有时也有双重情感出现,而居于两极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换。教育工作者如果善于抓住学生道德感两极性的表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能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2.情境性

  人们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制约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把学校集体生活中积极健康的情绪组织起来,创设良好的道德情景,对于健全学生的情感生活,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3.感染性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们产生同样或类似的情感,这种以情动情的方式就叫做感染性。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感情感染学生,使之成为推动学生上进的精神力量,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学生的道德情感从发生到趋于成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教育工作者热情、积极地予以引导和培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进行。一是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且使这种观念同一定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启发刺激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在领会道德要求的同时,伴有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二是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与具体、生动事例的感染作用,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扩大他们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情感内容。三是要注意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既要注意到广度,又要注意到深度的发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理论水平非常有意义。四是要注意学生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

  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激情,而激情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感:第一,不要单纯采取简单禁止的办法,而要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改变学生产生消极情感的观念和态度。第二,应尽量避免猜疑和臆测,因为猜疑和臆测对方的意图,时常是引起学生消极情感的原因之一。第三,利用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第四,使学生预见到消极情感表现的后果,从而预防不恰当情感的产生,提高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做情感的主人。

  三、道德行为的形成与训练

  (一)道德行为的形成

  道德行为的形成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意志的培养。

  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罗屹峰 刘燕华编著作品集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