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教育心理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2章 教学模式(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教育心理学》 作者:罗屹峰 刘燕华编著

第32章 教学模式(3)

  戈登认为,要进行创造性培养,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创造力观念。人们总以为只有音乐、艺术创作或科学发明才需要创造力,其实创造力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培养创造力就是要提高人们解决问题、创造性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对社会关系的洞察力。其次,传统的观点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神秘的、天生的、纯个人的能力。戈登则认为,创造的过程一点儿也不神秘,也不是不可言传的,它可以直接训练,只要人们能理解创造的过程,就能提高创造力。因此,我们可以把创造力训练用于学校教学。再次,传统观念认为,艺术讲求创造,科学讲究发明,两者互不相干。戈登则认为,创造发明在所有领域都是类似的,其背后隐藏着同样的认知过程。传统观点还认为,创造是一种纯个人的体验,戈登则指出,群体与个人一样也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戈登指出,借助集体研究制进行创造力训练有三个要点:第一,提高个人和群体的创造力,都必须把创造的过程从暗处移到明处,上升到意识层面,同时再制定出一些增强创造力的具体办法。第二,创造力是新的心理形式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因素重于智力因素,非理性因素重于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于使心灵空其所有,拓展产生新概念的最佳心理环境。但戈登也不低估理智的作用,认为非理性因素为新观念的产生作了准备,最后的决策却要依靠逻辑的力量。因此,创造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情绪过程,一个需要由非理性因素去推动智力活动的过程。第三,必须提高对那些情绪性的非理性因素的认识,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概率和对非理性因素的控制能力。对非理性因素的控制可以通过隐喻活动(类推)实现,隐喻是“集体研究制”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所谓隐喻就是用一个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来对不同的事物或观念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隐喻,熟悉的东西与不熟悉的东西可联系在一起,建立起一种相似的关系,或从熟悉的观念中创造出一个新的观念。这时,创造活动也就开始了。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人体想象成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这样我们就建立起了一个结构或一个隐喻,学生就能以一种新的方式去考虑习以为常的东西。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隐喻活动的练习有如下三种类型:(1)个人类推。它要求学生把自己化人所要比较的观念或事物中去,想象自己是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自然因素,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植物、动物或无生命的东西。比如,可以问:“假如你是一台汽车发动机,你会有什么感觉?当你在清晨被点火发动时或在电池耗尽的时候,你又会有什么感觉?”个人类推的重点是移情介入,它要求个人失去一部分自我,忘记个人的人格特点和需要。失去自我后所产生的观念与正常情况差异越大,类推就越新颖,越富于创新性。(2)直接类推。它是对两个物体或概念进行简单比较。这种比较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一一对应的,它的作用只是将现实的问题转换一下,以便换一个角度提出新的点子。这其中要涉及与人、植物、动物或非生物的认同。例如,工程师发现蚂蚱细长的腿很灵活而有力,即便在松软的沙土里,它也能跳跃自如。受此启发,工程师造出了和蚂蚱一样长着细长腿的月球车。(3)强迫冲突。它用两个截然相反的词来描述一个对象,如疲劳而好斗,友好的对头,救生杀手,温润的火焰,安全攻击,等等。戈登认为,强迫冲突最富创造性,它反映出学生把一个对象置于两个参照系中加以合成的能力,参照系之间的距离越远,则心理的灵活性就越大。

  (二)创造性培养教学模式的结构

  把“集体研究制”应用于教学环境,有两种教学模式可供选用。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一种新的、更富创造性的眼光去审视旧问题、旧观点,我们把它称为模式甲。另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把新的、不熟悉的观点变得更有意义,即把陌生的东西变成熟悉的,我们把它称为模式乙。虽然这两种模式的目标不同,实施的步骤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要用到隐喻活动的类推方式。

  1.步骤安排

  模式甲要求学生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来看待习以为常的事物,具体的做法是用类推来拉开概念间的距离。其步骤是:(1)要求学生描述他们正面I临的情境或所要谈论的话题。(2)由学生提出各种直接类推,选出一个并依此展开进一步的讨论。(3)学生通过移情“移入”刚才选定的类推。(4)要求学生对(2)(3)两个步骤进行描述,提出几个强迫冲突的成对词,并从中选出一个。(5)要求学生根据强迫冲突的成对词,再次进行直接类推。(6)让学生使用最后得到的类推,回到最初的任务或问题上去。

  模式乙的目标是使陌生的东西变成熟悉的东西。在这个模式中,类推的作用是分析,即对熟悉事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与陌生的东西加以比较。其步骤是:(1)由教师提出一个新的话题并提供有关信息。(2)教师提出直接类推,由学生对这一类推进行描述。(3)教师使学生“移入”这一类推。(4)学生确定这个类推的两个事物间的相似之处并加以解释。(5)让学生指出新东西的哪些方面不适合作类推。(6)回到原来的话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7)由学生提出自己的类推,探讨两事物间相似的与不同的地方。

  模式甲与模式乙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对类推的用法不同。在模式甲中,学生进行一系列不受逻辑限制的类推,逐渐拉开概念间的距离,进行自由联想;在模式乙中,学生要把两个不同的观念联系起来,并在类推过程中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教学过程中,究竟采用哪种模式要视具体的教学目的而定。

  2.师生交往系统

  总的说来,创造力培养模式的结构既不松也不紧,教师起着发动和帮助学生合理思考的作用,学生有进行随意讨论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须彼此合作。学生既要动脑子,也要有好的心情,以便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乐趣。

  3.反馈方式

  一方面,教师要使学生保持一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尽情去幻想,摆脱理智的刻板的约束。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举出的范例非常重要,因此,教学前教师自己先要学会接受让人疑惑的、异乎寻常的类推。在模式乙中,教师还要防止学生进行不成熟的分析,应该对学习的进程即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进行总结。

  4.支持系统

  创造力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要有一位懂得“集体研究制”原理和程序的领导者。此外,如果探究的是科学问题,还要有实验室之类的设施。一般说来,几十个人的班级规模太大,教师不易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搞“集体研究制”需要把班级分成小组。

  (三)创造力培养模式的应用范例

  初中某年级的课堂上,教师正给学生讲述“按劳分配”原则。首先由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按劳分配”,让学生看一段有关“按劳分配”的文字材料。

  教师:“按劳分配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后。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然后,教师向学生呈示一张图表,表上列出了“按劳分配”与“人体”的一些对应关系。

  人体

  按劳分配

  细胞

  社会中的每个人

  食物、氧气

  生产资料

  消化吸收

  社会生产

  营养成分、能量

  社会产品

  教师:这张表列出了“人体”和“按劳分配”的一些有关内容,请大家说一说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对应关系。

  学生对“人体”和“按劳分配”的类推加以描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人体内各种细胞,由于它们的职责不同,消耗的能量也不同,这样做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现在请大家在作业本上,把“人体”和“按劳分配”的各个方面作一个完整的比较,即哪些方面它们是相似的,哪些方面它们不相似。不能进行直接类推。

  以下是一个学生的作业:“人体是一个大系统,人体内有各种各样的细胞,这些细胞就像社会中的一个一个的人,它们都有各自的工作,也要消耗一定的氧气、能量和营养物质,人体从外界吸入氧气、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制造出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这个过程就如同一个国家内的工厂、农村,用原料生产产品,用种子种出粮食。人体内的细胞有各种不同的分工,肌肉细胞和脑细胞在人的日常活动中做得贡献最大,它们所消耗的能量也最多。我们的社会分配和人体一样,谁对社会的贡献大,社会分配给他的社会产品也多一些。”

  “人体与按劳分配也不是完全对应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有社会主义制度加以保障;而人体的能量分配是自动的过程。社会通过按劳分配鼓励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社会不断丰富发展,而人体最终却要衰老、死亡。”

  这些作业完成后,学生对“按劳分配”的实质已有了充分的了解。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个与“按劳分配”相似的东西,加以比较,进一步巩固对概念的掌握程度,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

  五、刺激控制与强化的教学模式

  (一)刺激控制与强化模式的基本原理

  行为主义者把人的行为看成是环境(即一系列诱发刺激和强化刺激)的函数。刺激控制与强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在对反应和强化刺激间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

  我们知道,环境中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强化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也有各种呈现的程序。一般情况下人们采用的强化方式,通常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个体出现一个受期望的反应,即伴随呈现一次强化。这种刺激与强化间的对应叫做列联,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就是列联安排。刺激控制与强化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计划。一个设计列联安排的教师,必须确定学生的哪些反应是好的,哪些反应是不合需要的,并且仔细观察环境中有哪些新的刺激能够诱发不合需要的反应。这样,教师就能够通过减少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增加良好反应的诱发刺激,逐渐消除不良行为。例如,在辅导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做作业时,我们就可以使他远离已经做完作业正在游戏的其他同学,在一个安静而空着的小房间里单独完成作业。

  单就提高反应的概率而言,我们既可采用正强化,也可采用负强化,但负强化的效果往往不如正强化稳定,而且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所以列联安排一般都采用正强化的强化形式。可用作正强化的强化物很多,列联安排中用得最多的有社会强化、物质强化和活动强化三种。社会强化包括微笑、赞扬、拥抱等,这种强化对儿童特别有效,没有一个儿童对社会强化无动于衷。物质强化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强化物,如饼干、食物、音乐、玩具、图片、货币等。活动强化指以一些有趣的活动作为强化物,教师和家长经常使用这种强化方式,如儿童完成一定量作业后,给予一段自由活动时间。此外,休息、看电视、朗读优秀的作品等都可以作为活动强化。在选择活动强化物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人爱好,以及环境中哪些刺激容易诱发不良反应。

  实施强化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如持续强化,只要反应出现一次就给予一次正强化,而间歇强化则不一定每个反应都能得到强化。一般来说,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使用持续强化是建立一个良好反应的最便捷的方式,但间歇强化的结果通常更稳定,保持的时间也更长。所以,最佳的强化程序是,在新行为建立的开始阶段使用持续强化,待新行为模式内化后,则使用间歇强化。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罗屹峰 刘燕华编著作品集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