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奇妙的医学知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章 医学发明让生活进步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奇妙的医学知识》 作者:江文

第3章 医学发明让生活进步

  1.眼镜 强化的“心灵之窗”

  人类的生活水平在逐渐得到提高,其中医学的进步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这不仅体现在人们遇到疾病的时候减少痛苦,甚至延长生命,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些小小的发明与运用,也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架在鼻子上的眼镜,每天用来清洗牙齿的牙刷,用来止血和保护伤口的创可贴,这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却是人们的生活离不了的。

  近视的朋友们常常感触,离开了眼镜真是寸步难行。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学习任务的加重,现代人近视的机率越来越高,而相应的眼镜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几乎已经无法想象没有眼镜的生活。眼镜的发明可谓是造福了无数人,那么最初它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呢?

  考古学家在伊拉克一片古城的废墟中意外地发掘出一块水晶透镜,由此可知,伊拉克人的祖先——古代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早在2700多年前就已发现了一些透镜的放大功能,以及某些透明宝石具有放大作用。这是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眼镜雏形,我们今天无法考证,但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古籍中都没有谈到眼镜。

  13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而看不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

  一天,一阵清凉的雨落下后,培根推开门,来到花园里散步,观赏美丽的雨后原野。走着走着,他被沾在蜘蛛网上的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吸引了。走近看时,他发现,透过雨珠看下面的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很清楚。看到这个现象,他高兴极了,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找到了一颗玻璃球。透过玻璃球看书上的文字,还是有点模糊不清。于是,他找来一块金刚石和一把锤子,将玻璃割出一块,拿着这块玻璃片放在书上面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试验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后来他又找来一块木片,挖出一个圆洞,将玻璃球片装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于是,放大镜便出现了,人们阅读写字也方便多了。

  而“眼镜”作为一种专用名词直到13世纪末才同时在中国和欧洲出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1260年的游记中写道:“中国老人为了清晰地阅读而戴着眼镜。”这证明,至少在此前一段时期,中国人已知道眼镜,并开始使用了。据文献记载,14世纪中国有一缙绅用一匹好马换一副眼镜。由此可见,当时眼镜还是颇为珍贵的器物。我国制镜工匠以水晶代玻璃仿造欧洲式样的眼镜,与欧洲玻璃眼镜相比毫不逊色。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对欧洲玻璃眼镜传入我国以及我国以水晶代玻璃仿造眼镜的历史,进行过描述:“相传宣德年,来自番舶驾。内府赐老臣,贵值兼金价。初本嵌玻璃,薄若纸新砑。中土递仿造,水晶也流亚。”《郎潜纪闻》记载“水晶眼镜兴于国初,弥贵逾珠玉。”可见清代初期眼镜之珍贵。清雍正皇帝曾佩戴过眼镜,并说:“昔圣祖(康熙)赐朕眼镜,朕眼目原不似今精明。”

  中国古老的眼镜镜片很大,呈椭圆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制成,镜片镶嵌在乌龟壳做的镜框里。有的眼镜带有铜质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有的用细绳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由于眼镜框是用象征神圣的动物——乌龟的壳做的,镜片是宝石做的,所以眼镜被视作贵重物品,表示吉祥或者身份高贵。

  1310年,在法国出现了首批用两块圆形镜片组成的眼镜,镜片用铆钉固定在金属或骨制的圆环里。到14世纪中叶,欧洲多用圆形夹鼻眼镜,后来流行一种用弹簧把镜架固定在鼻梁上的眼镜。16世纪初,才有专门制给近视眼用的凹透镜。1517年,拉菲尔画了一幅罗马教皇的像,手中拿着一副有镜架的凹透镜,这张画像迄今仍然保存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城的庇提宫里。

  最初,眼镜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了使用者呼吸困难。后来发明了眼镜架,或用皮条把眼镜系在头上,这才解决了呼吸困难的问题。到1784年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出双光眼镜,眼镜才算完善起来,这种镜片后来经过不断改进,成了现在人们戴的轻便的眼镜。

  戴隐形眼镜的猫

  戴隐形眼镜已不是人类的专利了,英国一只15岁的老猫就赶了回时髦,成为世界上第一只戴隐形眼镜的猫咪。这只黑白相间的猫咪名叫欧内斯特,两岁时在一次车祸中受伤,之后,欧内斯特一直饱受眼睑内翻的困扰,这让它的眼部经常受到感染,导致视力下降,成了近视。考虑到它年纪已经很大,不适合做手术,兽医为它量身打造了一副隐形眼镜,每天由工作人员帮它戴换。据说这款眼镜视力矫正效果很好,欧内斯特戴上隐形眼镜后立即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2.假牙 咀嚼和美观的助手

  牙对人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吧?首先,没有牙吃什么都不那么香了,就算吞下肚子,也不容易消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疾病。其次,没有牙会导致面部塌陷等问题,如果是门牙等常常外露的牙齿没有了,那对人的整体面容风貌影响就更大了。还好,我们在遇到这类牙齿问题的时候可以借助假牙来解决。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龋齿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中世纪的牙科医生认为,是齿龈中的虫使牙齿疼痛和腐烂,这种理论导致他们认为即使装上了假牙,也有可能被口腔里的虫给腐蚀掉。曾经,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因为门牙脱落而导致面部肌肉向里凹陷,为了改变不雅的外表,她会见群臣或百姓时,只好往嘴里塞进细棉布作为支撑。

  比起许多其他发明来,假牙的发展非常缓慢。假牙最初是由几千年前居住在意大利西部的伊特鲁利亚人发明的,他们将黄金或骨头做成假牙,镶在好牙齿之间。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许多人都试图改进假牙,但直到150多年前才真正成功。

  以往假牙制作者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假牙。继伊特鲁利亚人把黄金用作制造假牙的原料后,人们还使用过其他贵重的材料来制作假牙,其中包括珍珠、宝石和银子。1770年,法国人用瓷制作假牙,有人嫌它太亮,就涂上颜料,使它的光泽暗淡一点。由于这种假牙代价不高而且不会生锈,今天依然在使用,特别是用于镶单个儿的假牙。

  在装假牙的人中,最著名的也许要数乔治·华盛顿了,他的假牙是用象牙做的。这种材料当时不算太贵,人们除了从大象身上取得象牙外,还能从海象和河马那里得到替代品,而且通常人们用一块象牙就能刻出整排牙齿。人们经常抱怨华盛顿是位蹩脚的演说家,可又有谁知道,他被那副假牙折磨得有多么痛苦,疼得他连话也讲不清楚!

  此外,人们还想出了移植牙齿的办法,不过这常会引起发炎,而且移植的牙齿也很容易脱落。移植用的牙齿一般是穷人卖给牙医的,有时也使用死人的牙齿。后者虽然便宜,但装入嘴里时的感受一定有些异样。

  一旦嘴里装了假牙,就产生了如何使它们固定在那里的问题。很久以来,人们一直用弹簧来固定装假牙的牙托。不过,万一弹簧出了毛病,假牙就会从你嘴里蹦出来!不过,假牙的这一缺点却在一次意外中救了一个人的性命。一位去斐济群岛布道的传教士被当地的土著居民赶到一间茅屋里。正打算杀死他,只见传教士把嘴一张,两排牙齿“啪”地一下跳了出来,传教士把它们接住,稳稳当当地拿在手里。土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深信这一定是位法力无边的巫医,就毫发无伤地将他放走了。

  在法国革命之前,一个巴黎的牙科医生采用了连在一起烧制的全瓷牙。大致从1845年起,人们便开始使用大大改进了的单颗瓷牙,这种牙可以一颗颗地安在牙床上。

  从19世纪开始,牙科方面的大多数革新都来自美国。最先是一位美国牙医发现,假如假牙的牙托能够与口腔完全吻合,那就根本不需要弹簧。由于牙托和口腔的上颚之间没有空气,吸力会使假牙牢牢地固定着。后来,美国人发明了硬橡胶假牙。这是一种经硫化变得发硬的橡胶,它价钱便宜,易于加工。牙齿根据口腔的压迹安在一个用硬橡胶仿制的牙床上。此后,又出现了用赛璐璐制造的假牙,进一步提高了假牙的质量。

  今天,假牙除了用于恢复口腔形状与功能外,其他的用途也正在开发。例如拳击比赛中假牙对拳击运动员的牙齿有保护作用,以防止在比赛和训练中被打得“满地找牙”。德国医生发明了一种装有药物的假牙,可以按程序预设的时间释放出药物供病人服用,使他们不用担心忘记吃药,还可让那些难于吞药但又害怕打针的病人无痛服药。

  假牙清洁很重要

  目前国内有超过三千万的中老年人佩戴假牙。由于缺乏科学、正确的清洁护理指导,假牙已成为许多致命疾病的隐患。临床研究表明:假牙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不洁的假牙可导致多种疾病的细菌、真菌滋生,是导致义齿性口炎、细菌性肺炎以至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专家提醒,假牙使用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及时清洁假牙,有条件者可用专业的假牙清洁用品,以减少患上口腔疾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3.假肢 残而不废的“支柱”

  残疾人要承受比健全人高几倍的生活压力,健全人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毅力,汗水,甚至是鲜血。一些专门为残疾人而发明创造的辅助性器材帮助残疾朋友更省力地应对生活,不但方便了他们的日常活动,也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坚定了生活的信心。

  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期,因为残酷的战争,许多人都失去了自己健全的身体,其中失去手臂或腿的人占很大比例。也许这些人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受到更多关爱和照顾,但他们的正常生活却是别人再做任何努力也无法恢复的。于是,为了弥补因身体缺陷而带来的不便,人们便开始制作能够代替身体行动的工具——假肢。

  最早的确切例子是由“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记载的,涉及一位名叫赫吉西斯特拉图斯的希腊人。波斯军队在公元前479年的普拉蒂亚战役之前入侵希腊,当时他在这支军队中充任占卜师。他担任这项职务不仅是为了获得丰厚的报酬,而且是出于他对波斯人的对手斯巴达人的刻骨仇恨。在早先的某个时候,斯巴达人曾抓到赫吉西斯特拉图斯并将他投入监牢。斯巴达人用夹具夹住他的一只腿,并对他说,他会受到严刑拷打,然后被处死。赫吉西斯特拉图斯为了生存下去,设法找到一把刀子,忍着剧痛割去了那只被夹住的腿的前半部分,然后逃出了牢狱。后来,他意外地得到了一只特地制作的木脚。他将这一只木脚固定在残缺的腿上,正是靠着这件肢体替代物品,赫吉西斯特拉图斯参加了后来希罗多德所记载的这场战役。

  在意大利中部卡普阿的一座约公元前300年的陵墓中发现了一具骸骨,上有一条造型绝佳的人造腿。腿为木制,外包两块青铜薄片,薄片用铁钉固定在木芯上。其顶部凹陷,可套在大腿的残肢上,再往下是膝盖到脚踝那一段。大概有一只脚曾与底座连在一起,但它并未留存下来。科学家普林尼在他的《博物志》中做过如下记载:曾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同迦太基作战的老兵塞尔吉乌斯·西卢斯共负伤23次,失去了一只手后,装了一只“铁手”。因假肢而获益的人并不仅仅是以前的士兵。这一点可从发现于中亚哈萨克斯坦的一具女青年的骸骨上得到证实,她的遗体是在公元前300年的一座陵墓中找到的。在英格兰曼彻斯特博物馆内,也保存着一具已有3000年历史的14岁少女木乃伊。1975年6月,当这具木乃伊包尸布被打开时,人们发现上面有两条假腿,木制人造腿被夹板夹在遗存的骨骼上。

  17世纪,人们开始用木材制作假肢,用金属制作假肢的膝关节,完成了假肢的一次大飞跃。19世纪,经历南北战争的伤员哈格尔根据自己的经验,采用橡胶制的缓冲垫放在踝关节处,这就是今天后缓冲器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把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引入假肢领域,实现了假肢的钛合金化、碳纤维化和计算机智能化控制,使得下肢假肢技术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在这个时期,假肢生产商推出了钛合金的组件式下肢假肢,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组件式下肢假肢,以及微处理器控制下肢假肢摆腿速度的智能化控制装置。

  20世纪90年代,下肢假肢技术更加完善,各种产品更加丰富。大腿假肢制造开始针对截肢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活动度等因素制定产品标准。另外,一些新产品如新一代多连杆膝关节、接受腔气囊装置等开始出现。

  进入21世纪后,下肢假肢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接受腔与残肢介面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使残肢更舒适,残肢的受力分布更均匀,计算机智能化控制更精密,更科学合理,更趋于人性化等等。相信,在未来的几年,更多的高新技术假肢产品还会不断出现,为身体有缺陷的人们支起一片更蔚蓝的天空。

  国际残疾人日

  每年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目前,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2006年12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残疾人权利公约》,其中第27条明确规定,残疾人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据联合国相关机构调查显示,目前只有小部分残疾人能找到工作。在许多国家,高达80%的残疾人在达到就业年龄后无法找到工作,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人。

  4.助听器 重拾听力的“武器”

  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妙用,就连汗毛这种人们根本不会在意的东西也有它独特的作用。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心,所以我们有不同的心情和情绪;因为拥有眼睛,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因为有嘴巴,所以我们能尽情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可是如果只有倾诉而少了耳朵的倾听,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对于有严重耳疾的人来说,助听器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感受这个世界。

  当我们想听清楚远处的声音时,一只手会自然而然握成杯环状,搁在耳朵后面,这样会听得更清楚一些。可以说,这是最原始的“助听器”了。

  中国古代医书中很早就有对耳聋、耳鸣的描述,可见当时患听觉疾病的人不在少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许多哺乳动物的外耳较长,呈萼状,有些还可以转动。人们也往往把手弯曲地置于耳后,或者把动物的角或贝壳置于耳后,以便声音变得大一些。这些可以说是最初意义上的助听器,原理是增加集音功能,在电学助听器出现以前,人们都是利用集声原理来改善听力的。

  但真正的助听器的出现和发展,却经历了有趣的发展历程。最初,有人在椅子和椅子之间接上管道,通过管道把声音传递给听觉不便的人。1819年,伦敦的赖因公司为葡萄牙国王约翰六世研制了一种别致的椅子:椅子的扶手由空心铁管制成,扶手顶部雕琢了一头朝正前方张开大嘴的雄狮。当大臣们求见国王时,就跪在椅子旁,冲着狮子嘴说话。声音通过狮子的嘴进入共鸣箱,再通过一根管子传入国王的耳朵。这把椅式助听器,无疑是历史上体积最大的助听器了。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灵巧的工匠们制作了许多供摆设的花瓶、茶壶。这些摆设内部均留有一定的空间供蓄水,还安置了空心的管子。好客的主人就通过这些花瓶、茶壶,把他们热情的欢迎词和殷勤的体贴,传递给那些听觉迟钝的贵客。但是,不少年迈并且有身份的客人,还是不得不将耳朵紧贴着花瓶、茶壶,才能勉强听清。他们觉得,以这样一种可笑的姿态出现在社交场合,实在有失体面。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一些能够戴在耳上的隐蔽得非常巧妙无伤大雅的助听器。于是,各种构思精巧的助听器应运而生:助听帽、助听手杖、装在胡子里的接收器……而上流社会的贵妇人更是别出心裁,把助听器和装饰品融为一体,点缀着五彩斑斓羽毛的帽子,富丽堂皇的冕状头饰,可收口的女用网格拎包等都常常暗藏着助听器。有时候,你会看到上流社会里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正对着时髦淑女侃侃而谈,淑女则不时用一把折扇半掩脸蛋,你可别以为她是借扇子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你也不要认为,扇子的功用只是驱热扇风。也许,这位淑女耳朵不便,她手中的扇子,只是起助听器的作用。她之所以把扇子掩在口上,就是为了轻轻用牙咬住扇骨,以便让扇骨把扇面收集的声音传到她耳中。

  1876年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后,利用电话的原理制造助听器就势在必行。1878年,贝尔发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听器,但电池的体积实在太大,不便携带。1923年,马可尼研制出电子管控制的助听器,装在一只重约7千克的盒子里。到了30年代,由于电子管的小型化,出现了类似盒式照相机大小的助听器,但毕竟还是大了一些,人的耳朵上戴一个重约1.8千克的助听器,算得上是个不小的累赘。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同时采用了微型磁性传声器,使助听器的微型化由幻想变成了现实。

  经过约400年的发展,助听器从一个简单的集声装置,发展成拥有最先进技术的医疗电子器械。毫无疑问,今天每一个助听器都凝结着众人的智慧与爱心。同时,除了协助人们听力,也更好地满足了现代人需要隐蔽美观的佩戴要求。可以说,助听器已经成了众多听力损失人士能享受现代生活的有效方式,也必将为人与人的沟通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听力损失的朋友们重享快乐生活。

  耳朵形状的秘密

  耳朵的“耳蜗”为什么不和“麦克风”一样凸在外面,而要通过一条长长的“耳道”呢?这可不是为了“保护”耳蜗。只要你堵上双耳,再听听你的呼吸、咽口水的声音,你就明白了,原来我们的耳道结构可以将外界细微的声音放大,而且还会将我们身体的声音扩大并聆听,而后做出各种判断,以此更好地引导自己生存。也就是说,“入耳式耳机”只要很小的声音,我们都会觉得很大声。

  5.创可贴 迷你型的外科术

  有人说,看一位女生是不是温柔贤淑,就要看她是不是随身携带着创可贴,以备不时之需。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依据,只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创可贴的重要性。帮人医治创伤,缓解伤痛的小小创可贴,俨然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医疗用品,正被人们广泛运用着。

  多数家庭中必备的药品里都有一个小小的帮手——创可贴。当手被菜刀划破时,当不小心摔倒擦破皮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包上创可贴。作为现代人最常用的一种外科止血胶布,创可贴已经成了每个家庭的生活必备品。有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要用掉将近10亿个创可贴。难怪有人将它列为20世纪影响生活的十大发明之一。这看似不起眼的创可贴在问世的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一个小城,刚刚结婚的迪克森太太对做饭做菜完全没有经验,结婚之前,这位小姐从来没有下过厨房。结婚之后,她开始学习烹饪。她非常乐于每天为自己心爱的人准备晚餐,看着爱人坐在餐桌前品尝自己做的美味,她觉得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不过,迪克森太太总是笨手笨脚的,这位厨房新手常常会在厨房里发出尖叫声,不是被菜刀切到手,就是被烧开的汤汁烫伤。那时,埃尔·迪克森正在一家生产外科手术绷带的公司里工作,他每次称赞太太厨艺进步的时候,都要为妻子的手指担心。有时在工作的时候,还要担心妻子会不会切破手,有没有人帮忙包扎。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迪克森不是吃饭,而是先帮妻子重新包扎伤口。迪克森想劝妻子别再做饭了,但看到妻子乐此不疲的样子,他知道这是妻子的乐趣,于是就忍住不说。不过,他想最好是为妻子发明一种包扎绷带,在她受伤而无人帮忙时,自己就能包扎好。

  为了妻子,迪克森开始做实验。他考虑到,如果把纱布和绷带放到一起,就能用一只手来包扎伤口。于是,迪克森拿了一条纱布摆在桌子上,在上面涂上胶,然后把另一条纱布折成纱布垫,放到绷带的中间,但做这种绷带的粘胶暴露在空气中时间长了就会干。迪克森试了许多不同布料盖在胶带上面,期望找到一种在需要时不难揭下来的材料。最后他发现,一种粗硬纱布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于是,当迪克森太太又一次割破手时,就自己揭下粗硬纱布,把她聪明丈夫发明的绷带贴在了伤口上。

  迪克森发明的这种保护伤口的绷带使他工作的美国强生公司发达起来。工厂的主管凯农先生将它命名为“Band-Aid”,即是“邦迪”。“Band”指的是绷带,而“Aid”是帮助急救的意思。以后,强生公司就把Band-Aid(邦迪)作为各种急救和手术绷带产品的名称,后来也成了绷带的同义词。

  创可贴又名苯扎氯铵贴,俗称杀菌弹性创可贴,顾名思义,许多人一有了创伤就可贴上。它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又俗称“止血膏药”,具有止血护创作用。

  由于创可贴结构的限制,它只能用于小块的创伤应急治疗,从而起到暂时的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但是应该注意,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过久地使用它,就会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感染,这样不仅不能保护伤口,还会使伤口恶化。

  创可贴所用的胶布透气性差,人体局部所正常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不能穿透这层胶布,对局部皮肤产生浸泡作用,局部皮肤会皱皱巴巴。后来,又产生了一种透气性较好,有透气孔的创可贴。现在,这个小小的“帮手”还在不断的进步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创可贴使用需注意

  创可贴不是万能药,它不能进行消炎,这一点需要牢记,而且在使用创可贴前,必须先仔细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如有不洁物,需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洗、擦干、涂上碘甘油,然后再贴上创可贴。如果伤口是被带铁锈之物划破,应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贴创可贴时应稍加压,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使用创可贴后,要注意观察伤口变化情况,定期更换,防止伤口感染化脓。如若揭开创可贴后发现伤口有红肿、渗液等感染现象,应停止使用,并及时去医院诊治。

  6.牙刷 口腔的“清道夫”

  牙刷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因为我们每天都要早晚两次刷牙,但是我们基本上只是例行公事,不会对牙刷的来历给予什么关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怎么可能会引起我们的兴趣?不过,它就像我们口腔的小护士,一直默默地帮助我们预防很多口腔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物种类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小吃也是花样繁多,而随之而来的却是龋齿的增加。于是,口腔卫生慢慢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开始提倡早晚刷牙。这个随时待命,保持着我们口腔内的卫生的小东西,有什么样的历史呢?

  其实,一直以来,人类都意识到必须利用一种东西来清洁牙齿,牙刷便是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成型的。

  人类祖先早有漱口、刷牙的习惯,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人乌尔城邦的国王墓穴中就曾发现过最早用于清理口腔的工具——牙棒。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人们用动物骨灰做牙粉,清理口腔;现在还有些原始部落用木炭、盐水、细砂、树枝来清理牙齿。阿拉伯人现在还从一种叫爱若克的树上取下树枝,将它们一端捣碎,做成刷状,用来清理牙缝及刷牙。

  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人就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史记·仓公传》中曾指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食而不漱”。《礼记》中:“鸡初鸣,咸盥嗽。”也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古人清理口腔和牙齿多用手指和柳枝。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画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齿。在唐代,人们用柳枝做成刷,蘸药水揩齿。宋代,有人主张每日早晚用柳枝揩牙两次。元代正式有“牙刷”一词,郭玉诗中云:“南洲牙刷寄头日,去垢涤烦一金值。”元代社会上层人物用牙刷,一般人还是用柳枝和中草药研制成的揩齿粉末刷牙。另据考古发现,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古墓中出土了两支骨制牙刷柄。可见我国比欧洲要早六百多年就有了类似现代的牙刷。

  在欧洲,牙刷是由英国皮匠威廉·艾利斯于1780年在伦敦首先发明的。威廉·艾利斯因犯煽动骚乱罪而被伦敦当局逮捕,随后又被投入臭名昭著的新门监狱。他和大多数囚犯不同,善于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一天清晨,他正按通常的方式用小布片擦洗自己的牙齿,一个念头突然闯进了他的脑海:假如用一把小刷子来刷牙齿,是不是比用布擦牙齿更方便也更有效呢?实际上,过去更多时候的刷牙工具就是手指,顶多有时在手指上缠一小块布。艾利斯认为用布擦牙效率太低,而且擦不干净。于是,吃晚饭时,他将一根肉骨头偷偷装入口袋带回自己的囚室,又向一个挺友好的看守要了一些猪鬃。当天夜里,他把骨头磨成一根细棒,在上面钻了些小孔,然后将猪鬃一束一束地插进小孔,并将它们修剪整齐。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把牙刷在监狱里诞生了!离开监狱后,艾利斯办起了自己的牙刷厂。最终,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因为人们都愿意用牙刷来代替原先的小布片。艾利斯创立的公司至今仍在生产牙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原本用来制作牙刷柄的骨头被军队买去生产肥皂,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材料,直到发明了纤维玻璃。1938年,日本侵华战争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战乱导致猪毛进出口贸易停止。此时美国人发明了尼龙,它能够更方便地生产出结实规整的细毛刷头。这和刚硬、易脱落、不易晾干的旧式刷毛相比,是很大的进步。

  近年来,德国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双柄牙刷,牙刷的两个末端呈U字形,上有扇形的刷毛,可同时将牙齿内外侧刷干净,还有一种电动牙刷,靠振动按摩牙龈,治疗牙痛病。

  最近35年间,与牙刷有关的发明专利共取得整整3000项。有的牙刷可以包住牙齿的各个面,有的牙刷上带有专门的舌部刮板,有的牙刷刷柄可以自由弯曲到可以探到牙齿的各个角落。人们还发明了电动牙刷和音乐牙刷——音乐不停,刷牙不止。

  声波牙刷

  声波牙刷日前已在国外非常流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口腔保健观念深入人心,再加之经济发达,所以声波牙刷的普及率比较高,经过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就达到了50%左右。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发达国家,声波牙刷的普及率也在20%~30%。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还停留在“完成任务式”的清洁程序阶段,还未充分认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再加之国际上高端的声波牙刷企业很多未进入中国市场,进入者也未大力宣传,因此中国民众对于高端声波牙刷绝大多数还不了解,整个市场处于启蒙期。

  7.整形外科 塑形美体的帮手

  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一直强调身体皮发受之父母,所以爱惜自己的身体,便是孝敬父母。只是,很多时候,人们的身体和面容因为意外而受到了损害,必须得进行必要的修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美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在这些时刻,整容外科便被提到了日程上。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的标准定为“生理、心理上和社交上的理想状况,而不仅仅是消灭疾病”,因此,整形外科医师的职责是恢复病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而并非随心所欲地做出人们认为美丽的样子。

  公元前600年,印度外科医师萨卢塔介绍了一种利用病人的额部重建外鼻的方法,即印度的鼻重建术。以一片树叶勾画出鼻部的大小,从额部切除同样大的组织,在鼻尖部缝合成外鼻形态。这是历史上较早的关于整形的记录。

  整形外科作为一个医学专科,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除了使成千上万的士兵死亡以外,还造成数百万人伤残,这一切都需要得到精细的外科治疗。外科医师面对的是裂开的颅骨,严重的面部灼伤,粉碎的颌骨以及鼻、唇部枪伤,创伤的类型和严重性都是前所未见的。

  在严重颅面部创伤的推动下,整形外科进一步发展,新技术也不断出现,例如麻醉技术的改进,无菌外科手术的开展,以照亮手术台和体腔的应用电灯的普及等。虽然在20世纪以前整形外科已经出现,但它很不完善:缺少麻醉,不了解感染的严重性,技术发展以一种原始的、不协调的方式进行,外科医师之间缺乏直接的交流,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量面部损伤病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为治疗这些病人,不同国家与专业之间的外科医师进行了广泛合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奥匈帝国的外科医师成为了口外科医师、普外科医师、牙医、眼科和神经外科医师等专科医师。

  整形外科的奠基人哈罗德·吉利德出生于新西兰,曾在哈佛牙科学校学习牙科,后在麻省总医院工作。在英国,受伤的士兵先在战场上进行处理,最后在康复医院进行治疗。作为一个年轻的喉科医师,与牙科专家瓦拉迪一起手术的经历,吉利德懂得了如何从身体其他部位切取骨和组织来修复颌骨缺损;从整形外科医师麦金社那里学到的关于面部损伤的知识,使他决定将颅面损伤的士兵与其他伤员分开,提供特殊的治疗。他成功地应用皮瓣重建了鼻、口、眼睑和耳等器官。在英国,当剑桥医院满员时,伤员被抬到皇后医院。在这里,吉利德取得了重建外科领域最大的进展,管状带蒂移植——利用远端的皮肤组织来修复缺损。此方法于1916年同时由俄国奥德萨的一位眼科医师所发明。到战争结束时,有11572例面部手术在皇后医院施行。在1939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时,吉利德开始组织医院。由于战争中的经历,不同背景的外科医师在1921年组织了一个学会,最终形成了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容外科的种子在公众头脑中开始发芽。有人称它为“战争的奇妙而突然的后果”。几十年过去了,美容外科仍未得到很大发展,直到1960年,美容手术,包括除皱术、隆胸术才得到广泛的认同。

  整容“狂人”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剑桥郡圣内欧茨市49岁妇女莎拉,在过去24年中共花费50万英镑,接受了超过150次整形手术,整形部位遍布全身,最终将自己整成了一个真人版“芭比娃娃”。如今的她性感迷人,看起来依然像20多岁的女孩。莎拉从小就以拥有绝对美貌和迷人身材的芭比娃娃为偶像,也一直想过芭比那样的生活。1988年,莎拉的父亲去世,给她留下一小笔遗产,从此之后,整容成为伴随她一生的一大爱好。

  8.麻醉术 减轻痛苦的福音

  如果不是发明了麻醉,现代医学不知道会是什么景象。因为就算你的医术再高明,伴随病人无法承受的身体的痛感依然会让一切努力毁于一旦。直到麻醉的出现,病人身体上不必要的疼痛和心灵负担才得到缓解,在某种层面上,完全可以说是麻醉的产生促进了医学的长足发展。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民族都有施行麻醉术的记载,只不过那个历史时段的麻醉术非常不科学,粗糙而残忍。例如,用冰块和雪水将人体冻住,直至失去知觉;用酒把病人灌醉;更有甚者粗野地用利器敲打病人,直至把他打晕。

  一百多年前,虽然很多病都有动手术的需要,但是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人们无法掌控这一治疗手段,所以,就算在现在看来非常容易治疗的阑尾炎,在当时都是致命的。手术时,因为病人可能难忍剧痛而拼命挣扎,需要将病人牢牢地捆在床上或由几个人按住,手术才能进行。一些杰出的医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开麻醉的先河。

  麻醉术起源于我国,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东汉时的伟大医学家华佗,他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中草药,专门用于麻醉。《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曾用“麻沸散”为人剖腹割肠治病,减轻病人的痛感;此外,也用它来为病人进行外科手术。《三国志》记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触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这比西方医学家使用麻醉剂要早1600年左右。可惜,麻沸散后来失传。

  现代麻醉术产生于美国,它在牙科领域首次崭露头角。1844年,美国化学家考尔顿在研究了笑气(氧化亚氮)对人体的催眠作用后,带着笑气到各地演讲,并做了笑气催眠的示范表演,但却在哈特福德城进行的一次表演中出现了意外情况。表演者在吸入笑气后,由于开始的兴奋作用,突然从半昏睡中一跃而起,神志错乱地跳过围栏去追逐观众。在追逐中又不幸划破了腿部,伤口处血流不止。一时间会场大乱,表演只得匆匆收场。但是表演者腿部受伤而丝毫没有痛苦感觉的现象,给在场观看表演的一位特别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位特别的观众就是威尔士,一位牙科医生。他当时正在思考如何减轻病人拔牙时的痛苦,“催眠”表演毫无疑问给了他意外的启示,氧化亚氮可能具有麻醉作用的想法开始在他的头脑里萌生。经过几次试验后,1845年1月,威尔士在美国波士顿一家医院里公开进行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无痛拔牙手术的表演。但是由于麻醉不足,他的表演以失败告终。在所有人都对他大失所望的时候,只有摩顿对此深信不疑,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摩顿仔细分析了威尔士的整个试验过程,发现氧化亚氮虽然具有麻醉作用,但效力较小,于是决定采用乙醚进行麻醉,经多次试验,终于获得满意效果。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局部麻醉剂如普鲁卡因等相继问世,由此,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术全部诞生。这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具有革命性意义,病人无需再为手术痛苦,而医生从此也可以冷静地进行手术治疗。

  今天,医学水平非常发达,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手术会有多少人受到病痛的折磨。同样不可想象,如果没有麻醉术,那些被认为是生命禁区领域的手术将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恐慌。

  中国历史上的神医

  华佗(145~208)字元化,东汉沛国谯人,三国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建安三神医之一”。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他用“麻沸散”给病人施行的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他还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出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他所著的所有医书也都散失。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江文作品集
身边的物理奇妙的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