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奇妙的医学知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章 医学技术造福人类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奇妙的医学知识》 作者:江文

第6章 医学技术造福人类

  1.无菌手术 手术史大革新

  人类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科技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医学上。人造血、解剖术、尿液分析、心脏移植、止血法都是人类捍卫生命的一次次卓越成就。而这些成就不单单是某一位学者的智慧结晶,它凝聚了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中在此领域不断做出贡献的人们的汗水。一切只为了一个信念——拯救生命,造福人类!

  手术,这个词语在一般人看来可能很恐怖,因为与它扯上关系,就意味着生命有危险性存在。其实,现在的手术已经比以前安全很多倍了,因为现在有了无菌手术,手术的风险已经被降得极低了。

  新生命降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瞬间,然而在17~18世纪,这一瞬间令人害怕,当母亲们熬过生育之苦后,还会有一个可怕的疾病等着她们,那就是产褥热。许多母亲产下婴儿后会高烧不退,并严重地打寒战,痛苦使她们忘记了新生儿带来的快乐,许多母亲就在这样的挣扎中死去了,没有能再多看孩子一眼。

  在一个深秋的雨夜,身为医生的塞麦尔维斯又一次目睹了这样残忍的场面,面对号啕痛哭的丈夫,他心痛地说道:“这是我们妇产科医生的责任啊!”从此,塞麦尔维斯开始留意这种状况。他发现,供医学院学生学习的这所产科医院里,每当医学院放假时,产妇的死亡率就会降低。更令人迷惑的是,有的产妇临产匆忙,在来医院途中自己就分娩了,进院后不再需要医生接生和检查,这些产妇反而不会得产褥热,这是什么原因呢?

  结论还没得出,又一个噩耗传来。他的一位好朋友在对产褥热的尸体解剖中不小心割破了自己的手指,结果发生了与产褥热类似的病情,最后没能逃脱死亡的厄运。塞麦尔维斯对这种疾病深恶痛绝,他苦苦思索着原因并下决心找出“真凶”。经过反复的研究分析,塞麦尔维斯认为:这位不小心割破手指的医生,一定是受到产褥热病人身上某种毒物的传染而发病的。另外,那时医学院的学生都要实习尸体解剖,学生们在做过病理解剖后双手未经过充分洗刷和消毒,就去为产妇检查、接生,结果使“毒物”侵入产妇的伤口,造成产妇染病死亡。最后,他得出了结论:医院里发生的产褥热,主要是由于医生们自己受污染的双手和器械把“毒物”带给了产妇。这样的结论在现在看来似乎很容易,但是在没有发现细菌的那个年代,这样的假设和推理是多么值得称赞!

  有了假设当然还不够,塞麦尔维斯开始了实践。他要求医生在接生前必须用新发现的消毒药物——漂白粉仔细洗手,以防止这种致命的“毒物”传染。年轻的产妇丽莎,是第一位接受这种新方法的人,结果她仍然发了烧,但病情不算严重。还有哪个环节有问题呢?心思缜密的塞麦尔维斯很快发现仅仅洗手还不够,还必须把产妇和产科用的医疗器械、绷带等都用漂白粉严格消毒。最后,他将其浓度从原来的0.1%提高到0.5%。奇迹终于发生了,产褥热的病死率从12%下降到了1%。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数据啊,产妇们将塞麦尔维斯医生视为救命恩人。

  19世纪初的英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许多病人死于手术后的伤口感染中。爱丁堡一家医院的名叫李斯特的医生,发现在化工厂附近的污水沟里沟水清澈,浮在水面上的草根很少腐烂。于是他多方了解得知那是因为提炼煤焦油的化工厂排出的“废弃物”——石炭酸(苯酚)混杂在水沟里,并试着用它对手术器械、纱布等一系列医疗用品进行洗涤,结果病人手术后伤口化脓感染的现象立即减少了。爱丁堡医院手术伤口感染率一度成为当时全世界外科医院中最低的,李斯特也成了最著名的外科医生。

  此后,围绕着灭菌的概念,蒸汽灭菌法、火焰烧灼器械法,手术隔离衣、橡皮手套等很快问世,现代的手术室无菌技术基本成型了。

  怎样才能消灭细菌呢?

  灭菌是无菌的重要方法,在手术室中主要灭菌方法是用高压灭菌器灭菌,其次是化学药液浸泡薰气,煮沸灭菌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除做无菌物品的细菌培养外,还要每月做高压灭菌器的生物鉴定,即用枯草杆菌苗置于灭菌器的中段底部,周围置敷料包进行灭菌,然后培养。枯草杆菌耐热性强,温度稍低便不能杀死。而硫黄指示剂在119℃时就能溶化,所以,一般认为生物鉴定比化学指示剂更为可靠。

  2.人体解剖 了解自己的身体

  在中国有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就是不能伤害自己,否则就是不孝。由于人体解剖破坏了这个规则,结果一直不被部分人理解,而实际上,如果没有人体解剖,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不能被认识,更不能被解决,人的寿命就会缩短。

  在很久以前,人的遗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使医生为了研究病理,也没有权利打开死人的遗体,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一原则,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可能还会受到教会的迫害。所以在很长的时期内,人们对于自身体内的构造一直处于一种未知状态,很多疾病都让医生们无从下手。

  其实,在史前时期,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如狩猎、屠宰畜类和战争负伤等,已经对动物和人体的外形与内部构造有一定的认识,在石器时代的人居洞穴的壁上留有很多粗浅的解剖图画,古中国和古埃及均已有尸体防腐知识,几千年前留下来的木乃伊还是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财富。

  早在战国时代,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大量的关于人体解剖学知识的记载。其中就明确提出了“解剖”这一名称,并记载有学习与研究方法“度量循切”,还有一定的调查统计,“皆有大数”。书中已有了胃、心、肺、脾、肾等内脏名称、大小和位置等的记载,很多名称仍为现代解剖学所沿用,很多数据经过核对,发现与现代人体解剖学得出的数据相近,这些都说明古人确实从事过实地解剖与测量,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有过解剖学的研究。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学。

  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多数医生们都对人体解剖敬而远之。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勒略的侍医盖伦虽然意识到了这种环境对医学发展的局限性,但迫于现实,他只能对猪、猿等动物的尸体进行解剖,偶尔也能找到人体的残骸,做骨骼系统研究。由于他的工作,人们知道了许多前所未知的解剖知识,他的学说统治西方医学长达1400多年。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思想的开化,人们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于从解剖动物而得来的知识,更需要那些直接来自于人体解剖的知识。比利时医生维萨里扛起了这个历史重任,他前往巴黎学习医学,由于学校的解剖课内容过于简单,完全学不到真正的知识。他决定去墓地和刑场盗尸,亲自解剖尸体,尽管那既不道德,又是违法的。为了降低尸体腐烂的速度,维萨里常常在冬天进行解剖;为了进行对比,他经常同时解剖几具尸体,一干就是几个星期。结果,维萨里获得了盖伦所不具有的第一手资料,光是骨骼系统,他就发现了盖伦论述中的二百多个错误。后来,他根据观察写出了《人体结构》一书,他在书中写道:解剖学应该研究活的,而不是死的结构。人体的所有器官、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密切关联的,每一部分都是有活力的组织单位。这部著作的出版,澄清了盖仑学派主观臆测的种种错误,从而使解剖学步入了正轨。可以说,《人体结构》一书是科学的解剖学建立的重要标志。

  维萨里还在他的试验中发现了一个令世人不敢相信的事实,男人和女人肋骨的数量居然是一样多的,《圣经》中所说的“上帝从亚当体内抽出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个有趣的科学发现更是激怒了迂腐的教会人士,他们与那些只会宣讲盖伦理论的“学者”们联手攻击维萨里,迫使他不得不放弃学术,到耶路撒冷朝拜以赎罪。不幸的是,在归航途中,航船遇险,维萨里不幸身亡。

  后来,这个古老的学科焕发出了青春的异样的光彩,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人体解剖的必要性。人体解剖也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以及它们的毗邻和连属。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脉象学”、“藏象学”、“经络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3.心脏移植 “交换”生命

  目前,移植术受到供体短缺和经费不足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南非,把内脏卖给医院或者医生的做法被认定为“不道德”的做法。而且,即使心脏移植双方的血型和组织尽可能做到了匹配,机体的本能反应仍然会排斥被移植的器官。如何克服免疫系统的反应,成为人与人之间器官移植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在科幻小说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将心脏移植出来的画面,而这样的画面在古代中国神话和《圣经》中也屡见不鲜。回到现实中看,将自己的心脏拿出,再放入新的心脏,这在过去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现在,它不再是停留在虚构故事中的情节了,这一幕被搬到了现实中。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在任何时候人的生命都离不开心脏。如果心脏损坏到无法再继续工作的程度,那么能不能换一个健康的心脏?20世纪初,亚历克西·卡雷尔思考着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问题。通过许多富有想象力的实验,卡雷尔证明心脏器官能够被移植,并且在新的宿主体内恢复功能。卡雷尔不仅提出了移植心脏,而且还提出并进行了心和肺的联合移植,这些手术都是异位移植。1905年,他把一只小狗的心脏移植到大狗颈部的血管上,并首次在器官移植中缝合血管成功,结果小狗的心脏跳动了两个小时,后由于血栓栓塞而停止跳动。卡雷尔因此成为了最早尝试移植心脏的先驱者。

  真正将心脏移植手术用在人体身上的是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巴纳德是南非的一名外科医生。在施行首例人体心脏移植手术前的几年时间里,巴纳德一直在从事相关研究。1962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制作了一种极为成功的人造心脏瓣膜,1963年,他在实验狗身上施行了心脏移植,而在此前后,他还尝试了动物脑袋和肾脏的移植。

  1967年,巴纳德在开普敦赫罗特舒尔医院任胸外科专家医师和开普敦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孩由于一场车祸被送到了医院,但是进入手术室不久,医生就宣布这位女孩已脑死亡。可是细心的巴纳德发现,她的心脏依然在跳动,这说明她的心脏是完好无损的。巴纳德征得女孩家属的同意,把女孩的心脏被取了出来,放在温度较低的生理盐水中保存。之后,把它移植到一位生命垂危的心脏病患者沃什坎斯基身体里。在场的每一位医务人员都紧张地期待着手术的成功,病人的心脏肌肉在开始轻微地颤动了,可心脏却没有跳动起来,巴纳德赶快启动心脏起搏器。奇迹在此时发生了,病人的心脏在受到电击之后开始慢慢地跳动,并恢复了正常的跳动规律。这场手术的胜利轰动了南非乃至整个世界,但是18天后,因为抑制排异反应的药物损害了病人的免疫能力,沃什坎斯基死于肺炎。

  这是世界上第一例人体心脏移植手术。手术的成功使巴纳德一夜成名,但他却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易于移植的器官,今后将在医学领域内出现更为伟大的科学突破,其原因在于心脏移植并不是一项科学突破,而只是一项技术突破。

  目前,心脏移植仍然是治疗中晚期心脏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对此项手术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中,它的运用给更多的患者带来了生机。

  认识心脏

  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的器官之一,是循环系统的动力。人的心脏如本人的拳头大,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4.止血法 让“生命之泉”不干涸

  说起血,突然就有一种敬畏之情。它流淌在我们的生命长河里,伴随着我们生老病死。它就静静地运行于脉中,环流周身,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当然,现在早已不是战火纷飞的年代,用不着我们流血的牺牲,但我们同样小心翼翼,不敢怠慢了它。

  在古代的战争中,人们几乎是近距离作战,在混乱中很多人不是因为关键部位中了致命的刀伤而死,而是因为失血过多而阵亡。其实,他们原本没有性命危险,但是由于落后的交通,他们往往还没有回到营地就在途中因失血过多而死。如果当时能有一种轻便的止血方法,也许战争中就不会有如此众多的亡灵了。

  止血的方法来源于外科手术,很久以前,外科手术是一种令人惧怕的治疗方法,就像是一种间接的杀人手段,十分残酷和粗暴。病人被几个身强体壮的男人按在床上,旁边还站着一个同样强壮的男人,手中举着一个用厚厚的布包裹起来的大拳头,时刻准备着把病人打晕,或者手术前用烈酒把病人灌得烂醉,又或是给病人放血,直到病人因为失血过多而昏迷。旁边围着一群唱诗班的人,高声唱着赞美诗,祈祷上帝挽救他的生命。

  而作为执行手术的外科医师,大多数对人体的解剖知识都不是很了解,即便是知道,很多也都是不科学的错误的理论和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也做不了什么重大手术,多数做的仅仅是截肢手术。

  对于士兵们在战场上受的枪伤,人们当时的处理方法是用烧灼后的烙铁直接烫到病人的伤口上,然后用混有蜂蜜并且烧开过的油膏直接淋到伤口上。病人即使能挺过这几关,接下来还得面对最致命的感染可能。病人挺过残酷的手术后,死于伤口感染是司空见惯的事。

  改变人类外科手术野蛮状态的是法国军队中的一名外科医生安布鲁瓦兹·帕雷。他引入了许多新的外科技术,被称为现代外科学的奠基人。当时,在军队里,用烙铁和烧沸的油膏来治疗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被认为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不遵守这种处理方法就会被认定为失职,要对后果负责任。有一天,帕雷准备动手术时,发现手中的油膏用光了,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找来了一些鸡蛋、玫瑰花油和松节油,把鸡蛋打碎,再把玫瑰花油和松节油混合在一起,涂在病人的伤口上。由于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合规矩的,他为此担惊受怕了一个晚上,生怕自己因为没有按“规定”处理而导致这些伤员死去。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满心忐忑地跑去看病人,结果出现了一件令他喜出望外的事,这些“违规”的做法带来的效果远比“正当”的处理方法好得多,不但减轻了士兵的痛苦,伤口也愈合得更快。于是,这一场小小意外改变了外科手术的野蛮状态。帕雷的一次小小的尝试,最终使得荒谬的热油烧灼法被废止。

  后来,这种由蛋黄、玫瑰油以及松节油制成的混合物,被称为敷料。帕雷又改进了用热油烧灼伤口来止血的办法,这种用丝线包扎的办法同样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而且比用烧灼法止血痛苦小得多。这种扎住动脉来止血的方法被称为“结扎”。

  1886年,埃斯马赫发明了橡皮管止血带,主要用于较大的动脉血管破裂,让血液大量流失的伤员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各种止血药,以堵住“生命之泉”的流失,保住人们的性命。

  世界献血日

  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日。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施泰纳的生日。首次“世界献血日”的主题是“献血,赠送生命的礼物。感谢您。”其宗旨在于,通过这一特殊的日子感谢那些拯救数百万人生命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们。

  5.狂犬病疫苗 人再也不怕狗了

  狗一向是人们最为重要的伙伴和朋友,它们聪明又忠诚,绝对不会背叛主人。但是,如果不小心被狗咬伤,一个小伤口就可能会让人有生命危险。这让人们在爱狗的同时又怕狗,不得不小心提防。不过,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这种危险已经减少了许多,因为人们发明了狂犬病疫苗。

  人类患狂犬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时间过于模糊。在2500年前,我国就有了狂犬病的文字记载,这在家畜类病毒中,可能也是最早有记载的,而此病一般与疯狗有关。虽然那时的人们已认识到,一旦出现疯狗,就会咬人伤人,最终导致人的死亡,但是人们对狂犬病束手无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人们处理采用烧红的烙铁灼烧的办法,处理疯狗咬伤的伤口,有些地方甚至对狂犬病患者采取勒颈、窒息或放血等残酷的方法致其死亡。

  公元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动物史》中写道,“狂犬能使动物发疯。除了人以外,无论什么动物,只要被患狂犬病的疯狗咬伤,都会患上这种病。对疯狗本身及对任何被它咬伤的动物,这种病都是致命的。”亚里士多德对狂犬病的描述,与今天人们对狂犬病的认识大体相同,但他认为人属例外的观点却是错误的。欧洲最早记载的狂犬病发生于公元900年的法国里昂,一头熊发狂后,咬伤了20人,其中14人在被熊“追杀”的过程中落水,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随狂熊唾液沾入伤口的病毒,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落水的6人后来都死于狂犬病。

  到了1804年,津克以病犬的唾液接种于健康犬,使其发病,证明了狂犬病病毒具有传染性。在认识到这是一种传染病后,事隔80年,终于巴斯德发明了狂犬疫苗。

  一天,特尔逊医院来了一位年仅5岁的小男孩,他被传染了狂犬病,最终窒息而死。面对又一个幼小的生命被病魔吞噬,医生巴斯德难受极了。为了找出治疗的方法,巴斯德从狂犬病人嘴里取出唾沫,加水稀释,然后分别注射到5只兔子的体内观察。不久,这些兔子都得了狂犬病死去。巴斯德又从这些死兔的口中取出唾沫,加水稀释后再注射到其他兔子的体内,这些兔子也无一幸免。

  很明显,唾沫中可能存在着引发狂犬病的病原菌。巴斯德和他的助手对狂犬病做了大量的仔细的观察,发现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患上狂犬病就一定会发生痉挛,不能吃东西,症状几乎一样。于是,巴斯德和助手相信,病原菌可能在动物的神经系统中传播。他们就将疯狗的脑壳打开,抽取毒液,直接注射到其他动物脑中,没多久,被注射的动物就发狂犬病而死。实验证明,狗的脑髓里存在着导致狂犬病的病菌。

  为了培养狂犬疫苗,巴斯德及其助手们用兔脑来培养强烈程度不一的病菌,连续注射百次以上,结果最强的病菌能使兔子7天发病,最弱的病菌可迟至28天发病。但是,适宜做疫苗的病菌仍然没有培养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巴斯德发现实验室里一只被注射过病菌的狗发出一阵轻微的叫声之后,恢复了正常。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向这只病愈的狗注射了毒性最强的一针病菌。几个月过去了,这只狗仍然健康地活着,显然它已经获得了免疫力。

  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验,巴斯德终于找到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培养狂犬疫苗的方法:从一只病死的兔子身上抽出脊髓,放在一只微生物不能侵入的瓶中,使其干燥萎缩。14天后,再把干缩的脊髓取出,将它磨碎,加水制成疫苗,直接注射到狗脑中。连续注射14天后,再给狗注射致命的病菌,结果狗没有发病,狂犬疫苗培养成功了。

  可是,给人注射这种疫苗有把握吗?已被狂犬咬伤,再进行注射疫苗还来得及吗?一天早晨,研究所来了一位满面愁容的中年妇女,恳求巴斯德救救她被狂犬咬伤的孩子麦士特。在医生们的支持下,巴斯德终于下决心试着给麦士特注射疫苗。经过14次注射,孩子的伤口最终痊愈。这位幸运的男孩挽着妈妈的手,活蹦乱跳地走出了研究所。从此,狂犬疫苗试验成功,拯救了全世界无数的病人。

  经研究发现,人类狂犬病约95%来自犬,还有很多非犬类动物也可带有狂犬病病毒,也会传播狂犬病。例如,猫传播狂犬病也占较大比例。曾有报道,在浙江、广西、广东、安徽、河南、山西、吉林7个省区的1516例狂犬病病人中,因猫咬、抓致伤感染狂犬病病毒发病死亡的有59人。另外,猪、牛、马、羊、驴、骡、骆驼、梅花鹿等也可传播狂犬病。

  狂犬病该如何确诊?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似,最特异和具有诊断意义的变化是有内格里氏小体,即存在于80%狂犬病患者的神经细胞胞浆中的一种嗜酸性包涵体,它会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约3~10微米,边缘整齐,内有一两个状似细胞核的小点。最常见于大脑海马的锥体细胞及小脑的普尔基涅氏细胞中。内格里氏小体现已证实为病毒的集落,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小体内含有杆状的病毒颗粒。一般确诊的情况,都是通过是否能在人脑或动物脑细胞中发现这种小体来确定。

  6.胎盘 另类的补药

  胎盘上附着有大量的营养,胎儿在母体体内时,都是通过胎盘来吸取营养,因此很多人将胎盘作为一种补药来服食。早在秦朝时,秦始皇就已经食用胎盘,但由于涉及到胎盘的特殊性,食与不食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那么,胎盘是独特补药的说法是从何而来的呢?

  很多哺乳类动物在生产之后,都会本能地吃下自己的胎盘,狮、豹等肉食动物自不待言,即使是马、羊等食草动物也不例外,与人类同属灵长类的大猩猩、黑猩猩也有吃下自己胎盘的行为。科学家们认为,哺乳动物吞吃自己的胎盘有两种目的,一是向攻击自己幼孩的外敌隐瞒自己的生产,二是通过吞吃胎盘来增加营养,以尽快恢复虚弱的体力。

  在古代中国,利用人的胎盘作为抗衰保健品,最著名莫过于秦朝时代。据史书记载,为了达到长久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目标,秦始皇使用了许多保健养生的药物,甚至派徐福外出寻找长生不老的特效药。传说为了长生不老,他还曾食童男童女。后来,秦始皇发现胞衣的抗衰效果更好,就开始改为服食胎盘,并将人胎盘御命为养生保健圣品,后来历代王朝也相继采用此传统。

  胎盘作为特殊的药物运用于临床治疗,始于中国;有关叙述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胎盘在古代的医药名著《本草拾遗》中,是以“人胞”以及“胞衣”之名出现。明朝李时珍亲手编的《本草纲目》里面记载到:胎盘,主治“血气羸瘦,妇人劳损,面皮黑,腹内诸病渐瘦者,治净,以五味和之,如法与食之,勿令妇知。治男女一切虚损劳极,癫痫失志恍惚,安心养血,益气补精。”此外还详细记载了胎盘的药效,人、羊、猪、牛等哺乳动物的胎盘可以入药,并将人胎盘以“紫河车”命名。

  1606年,紫河车传到了今天的韩国和日本,成为备受重视的神药。韩国著名的医学书籍《东医宝鉴》中就详细介绍了紫河车:就整体而言,它对肉体与精神的疲劳以及衰弱、老化等非常有效,对精神异常与心悸也都有一定效果;此外,它更是作为强壮剂和强精剂深受人们重视。在日本,胎盘在各种汉方药中,普遍用于治虚劳、消瘦、慢性结核、神经衰弱、贫血、支气管哮喘、不孕症、生理不顺、防止流产、抗衰老等方面。

  在西方,在2400年前的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胎盘就被当成天然药材使用,据史料记载埃及艳后也曾服用胎盘,18世纪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妃及传说中的美女玛莉、爱德华都是胎盘的热衷者。

  胎盘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像成人的肝脏一样增进胎儿体内重要的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并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供给胎儿;其次,它可以像成人的肺一样帮助胎儿呼吸,在母体内的胎儿无法呼吸外界的空气,只有通过胎盘从母亲的血液中吸取氧,排出二氧化碳;第三,胎盘可以如人的肾脏一样帮助胎儿吸取营养,排泄体内废物,达到新陈代谢的目的;第四,为了维持妊娠,必须分泌必要的荷尔蒙,在妊娠初期,制造绒毛性性腺刺激荷尔蒙,刺激母体的卵胞荷尔蒙与黄体荷尔蒙,其功能如同人的脑下垂体与卵巢;第五,有人认为免疫与抗体来自母体血液的供给,也有人认为是胎盘制造出来的,换言之,必须透过胎盘使胎儿产生抵抗疾病的能力。一个能够发挥成人机体内几大器官功能的器官唯有胎盘,胎盘的大小虽只有胎儿体重的六分之一,却能承担起哺育胎儿由小到大的使命。

  今天,许多人对胎盘的养生作用仍情有独钟。几乎所有产院的胎盘都被加以利用,通过生物处理研制成某种药剂,用作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特殊药方,由于胎盘内可能会含有大量病菌,且不可滥食滥用。

  人体胎盘的处理问题

  鉴于不法商家对胎盘的商业利用,2005年3月31日,国家卫生部曾发文(卫政法发〔2005〕123号)《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明确要求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7.心脏病药物 维护人体的“发动机”

  心脏是人体内极为重要的器官,如果受到外界的伤害,人们就可能死亡。于是,许多人因为害怕而不愿意做手术。那么,能不能像治其他简单的病一样,通过吃药就可以缓解病情呢?

  心脏犹如一个不知疲倦地运行的强力泵。心脏之于身体,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如果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分钟跳70次、寿命70岁计算的话,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近26亿次。一旦心脏停止跳动,那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终止了。目前,心脏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其实,在远古时期,心脏病就已经困扰着人们。人们通过现代影像技术,在3500年前的22具埃及木乃伊身上发现了导致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动脉硬化的痕迹。据兰道尔·汤普森博士说,他们对22具保存相当完好的木乃伊进行CT扫描发现,可以清楚地辨别血管、心脏和心脑血管组织。而其中9具木乃伊身上有确切或模糊的动脉硬化的痕迹,动脉硬化的情况看上去和现代人并无分别。有七八具木乃伊的死者生前是4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4位死者是王室成员或贵族。研究发现,在古埃及上层社会的中老年人群中,动脉硬化并非罕见。

  心脏是人体一个性命攸关的地方,非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有人愿意对心脏进行手术。那么是否可以像其他一些疾病一样,口服药物就可以起到抑制作用呢?

  20世纪70年代,昆虫、植物甚至基因研究者都不断地投入到心脏病的治疗试验中。

  印度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德哈尼拉姆·巴鲁哈在阿萨姆邦首府古瓦哈附近建立了一个研究基地,里面饲养了三百多头体形较大的动物,这些动物用来帮助德哈尼拉姆进行心脏病的手术实验。但是鉴于无论多么完美的手术都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德哈尼拉姆后来转而研究起治疗心脏病的药物。

  当他在一头水牛身上有了新的突破,急切需要几名心脏病患者进行人体实验时,却找不见一例心脏病患者。难道这里的人们都不得心脏病的吗?难道这和当地部落居民的饮食习惯有关?于是,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当地居民平常吃的食物上来。终于,他在当地部落居民所食用的一种既当蔬菜又当药的植物中找到了答案。德哈尼拉姆决定对这种植物进行提取工作,虽然原料在当地部落中并不稀罕,但制药过程却费时费力,每50公斤这种植物的叶子只能提取出0.1毫克的有机化合物。

  不过,在他的不懈努力下,1996年,这位世界顶尖级的心脏外科专家对外公开宣称,他已经发明了一种新特效药,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彻底治愈心脏病。这种新药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并把新发现的两种有机化合物冠以自己的姓氏命名,分别为“巴鲁哈·阿尔法DH”和“巴鲁哈·贝塔DH”。自从这种新药被发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诸多冠状动脉阻塞患者,在使用这种新药后彻底康复。

  在德哈尼拉姆的鼓励下,当地部落居民如今开发种植了近12平方公里这种植物。不过对于究竟是何种植物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德哈尼拉姆却显得讳莫如深。如今,许许多多对心脏病有疗效的药物,如抗凝剂、水蛭素等纷纷出现,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心脏病患者可以像治疗感冒一样,通过药物就可以治愈。不过,随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也许比任何一种药物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都要好。

  压力过大可导致心脏病

  在普通人眼中,名人、明星们好像活得很轻松,其实他们却是心脏病高发群体。比常人更激烈和残酷的竞争环境使他们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许多人在事业刚刚走向辉煌的时候就因为心脏病英年早逝。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在运动时猝死,麦当劳全球董事长兼CEO吉姆·坎塔卢波因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足球名宿马拉多纳也深受心脏病折磨。

  8.活性炭 让毒气消亡

  活性炭已成为在各大超市都能够找到的商品,商家们将它的功能标榜得神乎其神。在汽车里放一点活性炭可以除味;在鱼缸里放入活性炭可起到净水作用;家中的药箱里放一小包活性炭,就能有效使药品不变质。活性炭到底有没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它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在中国,活性炭有着悠久的历史,大概从雷电点燃原始森林使自然形成的木炭横空出世那一刻起,我们的先民们便开始享用炭带给人们的种种环保和健康的生活。

  相传,很久以前许多隐居深山的道家,利用由山火自然形成的木炭,或者自己烧火取炭,并且久饮炭下流出的山泉,久食炭缝中生长出来的谷物与野菜,又在修炼、居住的岩洞里铺上木炭。长此以往,他们变得鹤发童颜,声如洪钟。而一双双原本有些昏花的眼睛却又变得炯炯有神,甚至能分辨出远山枫树那一片片的红叶。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在炭材料的使用上就创造了世界奇迹。马王堆木炭的应用就是中国古代使用木炭的杰作之一。那时,中国的先祖们早就已经知道炭的防腐作用,其中最有典型代表意义是津轻承公在死后一千多年被发掘时,仍保持了栩栩如生的状态。

  在中国古代中草药中,不乏木炭入药之法,而古人总结的养生术中也屡屡谈及木炭的神奇功效。药王孙思邈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在其住所内铺一层厚厚的炭。木炭、竹炭以及其他特效植物烧制成的炭灰,不仅能抑制肠胃里有害菌群的生长,还能健脾养肾,更有镇定安神的功效。

  活性炭在世界上声名远扬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向英法联军使用了可怕的新武器——化学毒气氯气18万公斤,造成英法士兵大量伤亡。为了应对这种毒气战,军事科学家就发明了防护氯气毒害的武器,他们给前线每个士兵发了一种特殊的口罩,这种口罩里有用硫代硫酸钠和碳酸钠溶液浸过的棉花。这两种药品都有除氯的功能,能起到防护的作用。但是如果敌方改用第二种毒气,这种口罩就无能为力了。事实也是如此,此后不到一年,双方就用了几十种不同的化学毒气,包括现今人们所熟知的介子毒气及氢氰化合物。所以,必须找到一种能使任何毒气都会失去毒性的物质才好。这种万能的解毒剂在1915年末就被科学家找到了,它就是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

  在1917年,交战双方的防毒面具里都已装上了活性炭,毒气对交战士兵的危害程度就大大降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次利用介子气引发了毒气战争,人们就开始寻求避免受到毒气侵害的方法,而活性炭正是因为其能高效防止遭受毒气侵害而被广泛地运用于战争。随着全球冷战的来临,活性炭又从战争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成为污水处理厂、医院等场所的主要功臣。

  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活性炭口罩因为其卓越的功效而成为了医护人员和普通市民防“非典”的首选。但活性炭一直都是粉末状或颗粒状,不易保存,时效短,易污染,这也制约了它被更广泛的利用。活性炭的成型技术一直都是世界上的一大难题,作为一直都在活性炭领域领先的中国,我们又一次走在了前面。

  2002年,金乌炭雕块状无缝活性炭诞生了,它的出现弥补了活性炭成型这一世界空白,使活性炭的运用又进了一大步。金乌炭雕运用世界领先的成型技术精制而成,在保留了很高吸附值的同时,将金乌炭雕制成装饰工艺品,使其古典气质和内敛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金乌炭雕在家庭、车内、办公场所等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

  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具有丰富的微孔和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中的杂质充分接触,这些气体杂质被微孔吸附,起净化作用。近百年来,活性炭及其产品在净化空气、生活饮用水质、医疗、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均有了很大的发展与突破。

  防毒面具为什么像猪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使用的毒气使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死去,唯独野猪安然无恙。专家实地考察后发现,当野猪嗅到强烈刺激的气味时,就本能地把鼻子埋入疏松的泥土下,泥土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于是,人们便采用猪嘴的外形,加入类似疏松泥土的物质——活性炭,来吸收吸附毒剂,这就是今天的防毒面具。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江文作品集
奇妙的医学知识身边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