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名著 > 《法国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在线阅读 > 正文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上帝送来的放大镜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法国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上帝送来的放大镜

    卫娑罗

    听说《追忆似水年华》最经典的读法是:雄心勃勃地打开第一页,读完,然后直接翻找著名的“玛德莱娜小蛋糕”,读完,合上书,表示自己已经“看”过这部皇皇巨著;20年后,再一次雄心勃勃地打开第一页,重复上述流程。

    长长的七卷本221万字,就是用鼠标也要拖曳上数分钟才能从头拖到尾,何况用眼睛逐字逐行地看;至于用心逐句逐段地阅读理解,在太多人心目中,堪称壮举了。而且,它实在没有“天上掉下个姑娘,落在转世灵童怀里”一类摄人心魄、引人入胜的情节,漫说与离奇不沾边,就连平淡都算不上,它简直就是没有情节——你读了七八十页(倘若你真能耐着性子读它个七八十页的话)却发现它不过说了一句话:我发现我们都老了。它所说的话也许比妈妈的唠叨还不容易入耳更遑论走心。在最后一卷第172页上,“我”走进公爵府,在小书房等候一首正在演奏的乐曲结束方可进入客厅,在等候的几分钟里,我“想”,这一想就是48页。这样的慢慢悠悠近乎时间停止的节奏,大约是使大批习惯于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有志之士”半途而废或望而却步的巨大障碍吧。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样一部被多少人敬(鬼神)而远之的巨著,为了攻坚而攻坚?还是为了可以说“我读过”而读?当然不。即使它被誉为“人类想象力最深刻、最完美的成就之一”,也不意味着人们必然应该读它。那么,究竟为什么?

    因为它真实。

    它真实得就像你我的生活而不是盖茨先生或则天女皇的传奇。我们有极其平凡的生命,既没有成功传奇得足以励别人的志,也不至于衰败黯淡得泄自己的气。我们出生上学恋爱结婚生子,子也出生上学恋爱结婚生子,如此重复接续而已。在这样一种平凡得没有情节(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惊天地泣鬼神,那只是你自己觉得,就像一颗煤球觉得自己特别黑一样)可言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如果你是中国人的话,一定多多少少深深浅浅真真假假地接触过“佛”,起码一次,你进过寺院、听过佛乐、看过佛书,这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获得“开悟”或者“智慧”,这其实是一回事。而智慧,很大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了解自己,了解与自己相关的世界;了解,然后才能更好地应对。不过,不少人拜佛学佛的结果只是腕上多了一串木头珠子,至于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了解,并不比对佛珠的了解更多。但是,《追忆似水年华》却是这样一部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更加了解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的书无非是像那种放大镜一类的东西……因为有了我的书,我才能为读者提供阅读自我的方法。所以我不要求他们给我赞誉或对我诋毁,只请他们告诉我事情是不是就是这样,他们在自己身上读到的是不是就是我写下的那些话。”(第七卷,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325页)“作品只是作家为读者提供的一种光学仪器,使读者得以识别没有这部作品便可能无法认清的自身上的那些东西。”(第七卷,第211页)

    《追忆似水年华》没有情节,但恰恰是这一点正像我们普通人的人生一样。我们上了几年学校、谋了一个职位、挣了钱买了房,期间爱了一个该爱或不该爱的人,世人生活无非如此,没有本质区别,除了自己,别人不觉得它可以称为“故事”并值得写成一本书。然而,在这个泯然众人的平淡平凡平庸过程中,作为个体的我们的心,一定曾经有过台风海啸般的汹涌或秋水长天般的宁静,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种种心理及其所体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就那么发生了而我们并不真正清晰地知道它是怎样发生的。普鲁斯特用他那显微镜一般至少已经能伸入细胞层面的镜头向我们揭示了我们的行为及心理。

    我们谁不曾参加过同学聚会,不曾在聚会上听到“你一点儿也没变,还是那么年轻”之类的热情洋溢、使自己喜滋滋暖洋洋的恭维话?可是,这样的话“只是在我们实际上而不是表面上衰老的时候才有意义”(第七卷,第229页)。细想想,十三四岁的孩子们聚会,绝不会信誓旦旦地说“真的,你一点儿也不老”,因为他们本来真的就不老,他们不需要用语言来佐证年龄;只有当你真的已经不年轻,你才需要用语言来肯定和修饰“你真的还是那么年轻”,就像离心的情人加倍用礼物来证明爱情、发福的中年女狠劲用腹带来勒出腰身。《追忆似水年华》所揭示的不是拯救世界或救赎灵魂的圣谛真理,而是这一类极为普通的、渗透在我们日常一言一行背后的心理心态之真相。

    这种真相比比皆是,小到一次无眠、一朵泡沫、一张海报,大到一通恋爱、一场死亡、一次缪斯的神示,它都给深入、放大到细胞核一般将身体的感受、心理的波动既不遮掩也不装饰地照实扫描出来,展示给我们普通人,以供我们参照了解自己。比如,我们大家谁不曾恋爱过,可是对自己恋爱时的所作所为所思所虑,我们能明确意识和了解吗?只怕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普鲁斯特这样展示:当“我”投入地爱着希尔贝特的时候,感到与希尔贝特有关的一切都神秘高贵,“我”甚至觉得她家的楼梯是“如此奇妙,以致我对父母说它是斯万先生从远方运来的古物。我如此酷爱真实,即使我知道这个信息是假的,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告诉父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像我一样尊敬斯万家这座显贵的楼梯。……因此,我并不认为在谈这个楼梯的艺术价值和遥远的产地时我一定在撒谎。不一定是撒谎,但很可能是撒谎,因为父亲打断我时,我脸上发红。”“不一定是撒谎”,因为恋爱中的“我”从感情上真诚地感到那楼梯和“远方的古物”一样神秘珍贵;但“很可能是撒谎”,因为从客观科学上,那楼梯“在当时仿亨利二世风格的某些房屋里很常见”,常见得连“我”父亲本来也想租那样一所房子的(第一卷第一部第66页。)这种奇特的心理和行为就像我们的呼吸,它们本不奇特,它们是我们都曾经历过的事实,只是由于它们转瞬即逝,我们粗疏迟钝的心压根就不曾觉察,如果不是普鲁斯特把这些“稍纵即逝”放大百千万倍,以便告给我们“原来如此”,我们就不能意识到这些习以为常的事实对于肉体的重要和对于精神的神奇。

    读书的意义正在于此,通过读书,我们理解自己、他人、世界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阅读《追忆似水年华》不但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也会使我们的感觉变得细腻敏锐。有谁没有转动把手走进自己的房间呢?可是,谁曾注意和意识到拧把手这个动作包含的精神状态?“我的房门的把手,同天下其他房门把手不同之处,仿佛就在于它看来不需要我去转动便能自行开启,因为对我说来,把手的运行已经成为无意识的举动”(第一卷第一部第10页)。为什么人们对财富的安全感那么不牢固?“对于我们身外的财富,人们总是比担心所有其他的财富更担心这些财富消失,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占有这些财富”(第二卷第二部第283页)。

    更重要的,阅读《追忆似水年华》可以使我们的心慢下来、沉下来、静下来。我们都有看电影、投影或幻灯片一类的经历,如果投射角度一时没调好,射光没有打在正确的屏幕上而是照在了日常的东西比如门窗桌椅墙壁上就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对这类现象,我们要么视若无睹,要么烦躁抗议,要么干等,要么催促放映者将它调好。恰好“我”的房间里就有这么一盏幻灯,灯片上是“戈洛骑马”的绘画,由于幻灯晃动,只见戈洛“一蹦一跳地骑马走来”,又“一蹿一跃地走去”,“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他不慌不忙地策马前行……在(窗帘)褶凸处,戈洛的坐骑鼓圆了身体;遇到褶缝,它又收紧肚子。戈洛的身体也像他的坐骑一样,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对付一切物质的障碍,遇到阻挡,他都能用来作为赖以附体的依凭,即使遇到门上的把手,他的那身大红袍、甚至他的那副苍白的尊容,便立刻俯就,而且堂而皇之地飘然而过;他的神情总是那么高贵,那么忧伤,但是对于这类拦腰切断的境遇,他却面无难色,临危不乱”(第一卷第一部第8页)。这得多么宁静的心才会注视着幻灯片上的人物堂而皇之地从门把手上飘过、即使被拦腰切断也面无难色,就像只有一颗具备了一定修为的、安宁的心才会看黄昏下班高峰的车流不是拥堵而是由红白二色灯光具化的乐曲。

    这样凝结、昭示着真相和智慧的描写满篇皆是,随便翻开一页,都会使人发现自己未曾留意、未曾觉知的现象、动机和心理,它给人的启迪不亚于任何哲学、佛学或其他宗教书籍,但它比他们更伟大,因为它不说教、不指导,不居高临下、不神乎其神,它简直像科学一样只是老实真诚地向我们展示平平常常的人生的真相,包括身体和心理、包括精神和灵性、包括社会文化艺术,凡是我们人生经历的,它都用精准的显微镜和放大镜揭示出来了。

    它当得起任何赞誉。

    面对这样一部大书,如果你是一个连《红楼梦》都未必完整读过的中国人,且感觉自己有那么点儿老了,我建议你首先拿起第七卷《重现的时光》,因为你有可能在这一卷中找到许多共鸣,从而大大增长你的兴趣和雄心,就像你先读一下“宝黛初会荣禧堂”感动一番木石前盟的感动,再读“秋风惨淡秋草黄”就较为读得进去;如果你正在或准备恋爱,不妨先读第一卷第三部《地名:那个姓氏》,它把恋爱中人的神魂颠倒描摹得不能再进一步了:“我对希尔贝特的爱是如此之深,当我在路上碰见她们家的老厨师头牵着狗出来溜达的时候,我也要带着深情把他那部花白胡须看上半天”;如果你正遭受非同寻常的嫉妒的折磨,第一卷第二部《斯万之恋》是再合适不过;至于同性恋爱者,第四卷第一部开门见山就是,只不过此书写于同性恋爱不被赞同的时代,其评价性词语当然是负面的,但对那种恋情的刻画则与异性恋爱一样细致入微。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讲述了一个自认为毫无天赋的人怎样发现和挖掘自己天赋(尤其是文学天赋)的故事。有谁不想挖掘自己的天赋吗?想的话,就熄掉自己烈火烧沸汤一般足以导致自我烫伤的心,让它冷静下来、安宁下来,从容得就像你还有五百年可活一样,读一读221万字的《追忆似水年华》吧。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马塞尔·普鲁斯特作品集
法国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