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1971-1978年,云南省国营陇川农场插队;1978-1982年,云南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学士学位;1982-1988年,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教、任助教、讲师;1988年,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大国之魂》199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知青梦》199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落东方》载1995年第1期《当代》杂志;长篇纪实文学《落日》等作品。 邓贤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写作本身。“我太热爱文学了,我是一个终生的文学爱好者”,已经50多岁,功成名就的邓贤,提起文学二字,还是初恋般地深情。他没浪费过时光,即便在最困厄的年代,也一直在向他心中的文学理想靠近。 |
简介:处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就是这样一只英勇善战的远征军,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这也是当时一代军人的悲哀,回国无门,台湾当局的遗弃。而那些逝去的先者,生前不能回到祖国,死后唯一的要求就是坟墓要面向祖国方向。作者通过《大国之魂》向所有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为反法西斯而战的人们,活着或死去的,有名或无名的,士兵或将军,献上一方小小的墓志。向所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为反法西斯而战的人们献上一方小小的墓碑。邓贤
简介:作家邓贤自费只身到金三角采访,深入金三角腹地方圆几百公里,出生入死,采访人数达百人之多,上至今日金三角的最高首领,下至老兵、老知青、毒贩、马帮、山民。作品将金三角五十年的春秋作了全景式的实录;探寻金三角何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地的源流;探寻在特殊历史环境中的人的生存、命运,其历程惊心动魄又令人心酸落泪。战争场面悲壮惨烈,历史如歌如泣。在遥远的金三角漂泊着一群不同经历、不同身世的中国人……在埋葬他们尸骨的高山上,所
简介:《中国知青梦》讲述了一段被人们渐渐淡忘的历史:当1989年最后一个知青怀着壮志未酬的心境,带着被战火创伤的肢体回到国内,这场历时20年、国家耗资300个亿的中国知青运动到此就终结了。鲜为人知的是,在知青中曾有这样一批精英,他们怀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奔赴金三角战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谱写了一段悲壮的历史。理想主义是那一代人的特征,是他们的生命之本。他们虽不是历史的功臣,却用闪光的理想主义为知青运
简介:淞沪抗战失败,南京陷落,徐州战事失利,国民党军队全线撤退,武汉频遭轰炸,抗战局势不断恶化,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也日趋白热化。日本侵略军闪电般占领豫北、豫东,中日军队生死决战前所未有的惨烈,郑州失守,武汉危在旦夕。蒋介市下令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黄泛区变成天然屏障,千万中原百姓为此或为鱼鳖,或为饿殍,流离失所…… 悲壮!惨烈!震撼本书作者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位长期以创作抗战文学系列为己任,20年采访足迹遍布国内外抗日战场,著名新生代抗战作家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皆由网友发表,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版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