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小说 > 《书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章 村里有所大学叫师专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书侠》 作者:郭万新

第8章 村里有所大学叫师专

  郭万新

  坐落在桑干源头、神头泉边的吉庄村,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小村庄,特别是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吉庄旅游文化节”,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时间声名远扬。

  凡是到过吉庄的游客都注意到,在村子东南角有一处校园的遗址,主建筑是一幢三层的淡黄色俄式楼房,被参天葳蕤的树木掩映,显得绿云扰扰别有风水,特别是午后的宁静时分,在纯粹湛蓝的天空下,笼罩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浓重的深邃。这就是以前的雁北师专搬迁后留下的旧址。雁北师专曾经是雁北地区唯一的大学,也为雁北地区培养了大批专业型人才。

  一个村庄跟一所大学结缘,总归是弥足珍贵的佳话。

  当初创办的时间还得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中苏交好,据说苏联专家在朔县勘察出大型油田,国家准备将朔县规划为能源重镇,建设一座40万吨的炼油厂;又说忻县师专和大同师专已经合二为一,并组建“晋北师专”,就是雁北师专的前身。当时学校筹建处的负责人是雁北行署副专员马林杨,他是灵丘县人,1959年带人来到朔县,选定吉庄村作为师专的建校所在地,只因为吉庄“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位置十分理想”。村里的老者回忆,马专员还描述远景规划说:在吉庄建起大学后,将来还要陆续配套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最下边再办幼儿园,形成一条龙教学体系。据说计划占地300亩,东自铁路,北至果树园,南达跃进渠,西到庙沟,构想很宏伟——那样就是教育文化园区的雏形了。现在村里还保存着一张比较珍贵的手写契约原件,于1959年11月11日签署,由晋北师专基建处向吉庄购买其中的11.55亩土地,每亩地价按照四类地三年定产,年产为180斤,每斤8分钱,这样平均每亩作价43.20元,一共498.96元,实在是很便宜的。

  师专校园就开工于1959年秋天,很快盖起了教学楼和配套的一批平房。教学楼就是那幢淡黄色三层楼房,因为是朔县的第一幢楼房,类似标志性建筑,引起了全县、甚至整个雁北地区的瞩目,三乡五里的百姓曾经结队观看,大开了眼界,慢慢传开,多称神头师专。紧接着师生入学。头一届学生有一千多,来自晋北各县;老师几百号,不少都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

  遗憾的是随着中苏交恶,朔县没有成为能源重镇。到1962年,晋北师专被裁撤,改为县办神头中学,老师们则原班人马留了下来,使得神头中学成为师资质量最高的县办中学,依旧惠泽一方。直到14年后的1976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晋北师专,神头中学更名为“山西省雁北师范专科学校”,由雁北地区领导。那一年吉庄获得一个珍贵万分的推荐上雁北师专的名额,村里的青年才俊李寨在大队干部的推荐下,荣幸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成为吉庄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大学生。

  接着又过了一年多时间,国家拨乱反正,宣布恢复高考。经过十年动乱,高考的考场大门终于面向普通百姓重新打开了。1977年11月,全国570万考生一道走进考场,其中27万新生走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而雁北地区金榜题名上大学的学子们,多数来到吉庄,走进师专的校园。

  就是因为师专,吉庄村还曾经留下过一位山西学界泰斗姚奠中先生的足印。一代教育家和书画家姚奠中先生是章太炎先生最后收录的七名研究生之一,其年谱记述了这样一句:“(1975年)秋,被学校派到雁北神头的雁北师专,辅导由中文系学生们给雁北地区中学教师开的培训班,进行了三个多月。”,那年他63岁,教学之余在吉庄写下了《神头吉庄堡漫步二首》,罕有地让桑干河源头一个小小村庄出现在他笔下的诗文中,极其难得地历久弥新。其中一首这样写道:“重上荒丘意侗然,羔裘绒帽朔风天。浮云聚散寻常事,独立苍茫望远烟。”诗中但见朔风掠过,远烟散乱,独立苍茫的老人在吉庄堡前良久伫立,面色凝重。虽然已无从知晓他的内心沉思着什么,但也能够想象,他的目光一定触及到吉庄堡由普通黄土夯起的历史记忆。

  更为可惜的是,1986年的7月,雁北师专告别了吉庄,迁往北魏古都大同。一座为吉庄营造了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就此失却了往日的光环,无奈地走向沉寂。现在的雁北师专与全国各大院校比较,大致归之末流罢,但谁能统计曾经有多少优秀的雁北儿女因为就读师专而改变了命运、然后又投身社会着力改变着家乡的命运?想想那所曾经在雁北地区闻之神往、一枝独秀的学习圣地,又承载过多少金榜题名的人生快意?

  而今,师专旧址内小道旁的白杨树,腰身颀长,参天茁壮,蔚然成列,森严不凡。那些白杨树婆娑沙沙,仿佛讲述着当年学子们挖土抬水栽树造绿的场面如诗如画。“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至今雁北师专毕业的学生,都在大同、朔州的各行各业成为栋梁之才,还有的分配在全国十四个省市。说起母校,说起喝过的吉庄的泉水,他们无不情牵梦绕、刻骨铭心。

  是的,师专搬走了,留下一方旧址,但是也留下一片文化的热土、一座文明的殿堂。搜索雁北师专的网页,上面的介绍文字涉及其前身,只有简单的一句话:“1986年暑期,学校从朔县神头迁入新校址”,只字未提吉庄。好在吉庄的父老乡亲们,仍旧虔诚地敬仰那处热土,今年吉庄村将举办第二届“中国·吉庄旅游文化节”,已经确定把师专旧址作为文化的载体,邀请走出去的学子们回来共同挖掘师专文化,回首往昔,感受变迁,促进招商引资,发展吉庄的文化产业。

  到时候,沉寂的旧校园一定是激情飞扬,感言万千。到时候,师专学子们撰写的文集也将出版,书名就叫——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郭万新作品集
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