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悬疑小说 > 《古楼》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章 古楼(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古楼》 作者:郑新潮,郑昀

第1章 古楼(1)

  1

  2001年5月4日,《琴州晚报》(琴州是元成市的古称)社会新闻版刊登了一条仅有一百字的短消息:

  昨日凌晨,本市五公镇地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谢家大院最后一位主人,八十一岁的谢春茗老人从自家小洋楼的阁楼窗口坠下,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过警方调查,排除了人为因素,推断老人是由于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而自杀的。

  十天之后的5月15日下午一点半,这张报纸被赵凉月举到了杨锦水的面前。

  当时杨锦水刚从省城出差回来,一出火车站的出站口,先看到那张报纸,然后才看到报纸后面的女友赵凉月,杨锦水直叫:“你干吗这是,又犯什么毛病了?”

  赵凉月指点着说:“我让你仔细看看,看哪儿呢?看这儿!”杨锦水便看到了老人跳楼自杀的那条新闻。

  “怎么了,元成一百二十万人口,这样的事儿一天得好几起吧,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杨锦水根本没当回事。

  “你说你这个人哪,反应迟钝。走走走,跟我走。”

  赵凉月拽着杨锦水来到他俩那辆二手的桑塔纳旁边,先把杨锦水像塞个包袱似的推进车里,然后她开车拉着杨锦水出了站前广场,穿过十几条街,横跨元成市的几个区,最后来到了南部远郊,这儿的地名叫五公镇。

  五公镇是三十多年前的老城区,依托名盛一时的五公煤矿有过五六十年的辉煌。不过近年来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渐渐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与大厦林立、车水马龙的北部新城区相比,这儿的马路残破不堪,胡同又小又窄,楼房灰暗破败,呈现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

  但五公镇有个特点,因为这里“开埠”很早,德国人从十九世纪末就开始经营煤矿和铁路,所以留下了很多百年老宅,因此五公镇就成了元成的一张“历史名片”。

  赵凉月驾车在五公镇狭窄而简陋的街道上三拐两拐,最后将车停在了一个小小的胡同口边。

  杨锦水知道这个地方,这是当年名盛一时的谢家大院。几经沧桑,原来的亭台楼阁大都毁损,只剩下了胡同里面的一座小洋楼。

  赵凉月拖着杨锦水下车后,指着那小楼傲然宣布:“杨锦水同志你听好,从四天之前开始,小妹已经是这座小楼的主人了!”

  杨锦水还没回过神,赵凉月又像变戏法一样展示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杨锦水叫道:“没睡醒吧你,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啊,你租个小楼住?”

  赵凉月回了一句:“你才没睡醒呢!”然后才开始解释。

  赵凉月和杨锦水已经相恋了三年多,住的是杨锦水的一间单身宿舍,又小又窄,环境也太乱,俩人就琢磨着到外面租个房子住。正在此时,赵凉月忽然听说这个小楼要出租,就捷足先登,以三千元一个月的价格跟房主签了合同,转手又把楼下的几间转租,这样,便可以“以房养房”,白住这个小楼的整个二层。她没跟杨锦水商量,是为了给他一个惊喜。

  杨锦水打断她问:“慢点慢点,你跟哪个房主签的合同,谢老太太不是死了吗?”

  赵凉月说:“对呀,可她前两天又回来了一趟,说看你俩没正经地方住,我怪心疼的,反正我有个小盒子待着就行了,这边的房子呢……”

  赵凉月自己说自己笑,见杨锦水直瞪眼,这才把实情告诉了他。

  实情是,谢老太临死之前,已经把这个小楼作为遗产,赠送给了她的小保姆宋庭芬。宋庭芬嫌这房子风水不好,所以低价出租,很简单的一件事。杨锦水有些怀疑地问:“谢老太为什么会把房子给小保姆,她的儿女呢?亲属呢?他们要来争遗产怎么办?咱们市就有过类似的实例,上个月我们台就播过……”

  “哎哎哎,快别提你们电台。那天我姐妹问到你的工作单位,她们还奇怪,她们就知道元成市人民广播电台,就没听说北河区还有广播电台。”赵凉月先撇嘴,撇完了才解释说,“你怎么看的报纸,上面说的是‘谢家大院最后一位主人’。谢老太无儿无女无近亲,她自个说了就算。而且我租房之前看了宋庭芬的房产证,还有谢老太签字的赠予合同,你瞎担心什么呀?”

  杨锦水赶紧说:“那就行了。再说赵小妹是谁啊,从来就是你办事,我放心的。”

  说是“放心”,其实杨锦水有点“揪心”,毕竟这是个刚刚死了人的小楼。杨锦水倒是不迷信,可也总觉得有点别扭。但人家赵凉月都不在乎,他就没法说什么了。

  不过把“新居”细细看过之后,杨锦水的想法有所转变,因为这地方确实不错。

  这个小洋楼位于那断头小胡同的最里面,附带两百多平方米的小院。院内还有一处“景点”,就是小楼南墙外的花圃,里面栽种的郁金香芬芳满园;另外院子里还有八九棵老树,有榆树、白杨,还有一棵柏树。小院的西面是胡同,胡同的西面隔着一片榆林与河滩相连,北面和东面是原来矿山机械厂的旧厂区,南面是块空地,出去五十米才是街道,因此这里显得特别幽静。

  小楼是典型的德式风格,红瓦黄墙,砖石相嵌。尤其是那些石头很抢眼,无论是墙体、基座、拱券还是转角、窗套、檐口,甚至烟囱等部分,都是由粗糙的蘑菇石包裹,看起来庄重浑厚,估计抗八级地震都没问题。小楼的里面也很讲究。

  杨锦水不能不承认,排除“刚死人”这个不利因素,三千元一个月租下这个小楼,真应该算是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而且这馅饼来得很是时候,今儿是“国际家庭日”。

  楼里面挺宽敞。进楼有个楼厅,楼厅中央是一道两米多宽的木楼梯直通楼上,环绕着楼梯共有大小五间房子,赵凉月一一做了介绍。

  楼下紧靠楼门,朝向正南的一间,租给了一个叫吴小雨的姑娘,她是红蔷薇家具商场的收银员;挨着的一间是个书房,里面有谢老太的很多藏书所以没出租;然后是一间六平方米的厨房,连着九平方米的餐厅。东面有两间屋子,一间住的是单身中学老师刘区堂,另外一间住的是准备复习考研的大学生沈晚花。北面那间条件较差,住的是个叫孙生秋的老头。孙生秋在西边的一个建筑工地看门,想把乡下的老伴接到城里来,在这租房子是因为这儿离工地比较近。

  到目前为止,搬来的只有那个刘老师。赵凉月去车站接杨锦水的时候,他还在打扫卫生,但这会儿那屋房门紧闭,赵凉月就领着杨锦水上了楼。

  2

  楼上的面积本来不小,但是被一个环形的、临空的走廊占了不少地方。上面有三间屋子和一个公共卫生间。最大的那间是谢老太原来的卧室,宋庭芬锁着没有出租。另外的一大一小,大的杨锦水和赵凉月当卧室,小的摆上电脑当书房。赵凉月昨天才把东西拉过来,屋里乱七八糟的还没顾上收拾,她说她忙活好几天了,今儿无论如何都得去趟公司,不然非让老板给炒了不可。杨锦水说:“我刚回来也得去台里报个到啊。”赵凉月说:“你那破单位去不去都无所谓。你先干点吧,等我下班回来再帮你。”说完便匆匆走了。

  杨锦水只好打电话跟领导说了一声。他在电台属于《北河万象》这个栏目组,任务是每天给栏目提供一篇稿,只要不耽误播出,别的事情台里不大管。杨锦水手里目前还有五篇存稿,所以他比赵凉月有时间,他自己也想着先把这个“大馅饼”处理好了再说。

www.XIAOshuotxt。NETT xt+~小<说+天>堂
返回列表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郑新潮,郑昀作品集
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