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4节:第四章 曾国藩的牵手之智(7)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作者:赵月华

第44节:第四章 曾国藩的牵手之智(7)

(/T/xt|小/说天|堂)

1843年2月的一天,曾国藩的好朋友邵蕙西当着曾国藩的面数落了他几件事:一是怠慢,说他结交朋友不能长久,不能恭敬;二是自以为是,说他看诗文 多固执己见;三是虚伪,说他对人能做出几副面孔。蕙西的话虽少,但件件是实,句句属真,直截了当,锋芒所向,直指曾国藩的痛处。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直率 啊,我的朋友!我每天沉溺在大恶之中而不能自知!

 

这事给曾国藩很大刺激,他在另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对客人有怠慢的样子。而对这样的良友,不能产生严惮的心情,拿什么吸收别人的长处!这是拒友人于千里之外啊!接待宾客尚且如此,不必再问其他时候了。偃息烟火,静修容颜又怎么说呢?小人啊!

 

朋友有了过错,蕙西不指出来,那是蕙西的过错;朋友指出了过错,曾国藩不改正,那是曾国藩的过错。现在是一个直言不讳,一个表示痛改前非,正如朱熹《四书集注》中所说的:"责善朋友之道也。"

 

在曾国藩的师友中,李鸿章也可以算是他的一个诤友。这在曾国藩弹劾李元度事件中就可看出。

1860年,曾国藩为杜绝王有龄分裂湘系的企图,在进至祁门以后,遂奏请咸丰皇帝将李元度由温处道调往皖南道,并派他率军三千,进驻兵家必争之徽 州。至徽州不满十日,李世贤即攻克徽州,李元度不逃往祁门大营,却败退至浙江开化,这是李元度明显倾向王有龄的迹象。及至回到祁门大营,丝毫没有闭门思过 的迹象,竟然擅自向粮台索饷,并擅自回到了湖南。这使得曾国藩悔恨交加,决心参劾其失徽州之罪,以申军纪。曾国藩此举,本无可厚非,但文武参佐却群起反 对,指责曾国藩忘恩负义。李鸿章"乃率一幕人往争",声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曾国藩说:

"我自属稿。"李鸿章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侍矣。"曾国藩气愤地说:"听君之便。"

后来,李鸿章负气离开祁门,辗转波折,欲复归至曾的门下,曾国藩则大度相容,并写信恳请李鸿章回营相助。

一次,李鸿章在与曾国藩畅谈时,直率地指出他的弱点是懦缓,即胆子小与效率差,这两个字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曾国藩的致命缺点。

正是因为曾国藩用真诚来打动对方的心,所以他才既有邵蕙西、李鸿章这样的诤友,也有吴竹如那样的挚友,这也是他德业能够不断长进的-个重要原因。

还是1843年2月的一天,吴竹如与曾国藩交膝谈心,谈到他平生的交道,把曾国藩以知己相许,他说:"凡是阁下您所有的以期望许诺下的古语,信了它 就足以滋长您自以为是的私念,不信它又恐怕辜负了您相知相许的真情,我只好自始至终怀着恐惧的心理"。这几句话,不愠不火,不恼不怒,字字力若千斤。曾国 藩当即记下了他的感受:"听了吴竹如的几句话,我悚然汗下,竹如对我的敬重,简直是将神明收敛在内心。我有什么道德能担当得起呢?连日来安逸放肆,怎么能 成为竹如的知己?实在是玷污竹如啊!"

 

处世交友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待人以诚,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过错,并且从不苛求于人,那么他就能够把与自己交往密切的人力资源转化为自己的 资源,把他人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使自己取得成功。而那些不能够待人以诚的人,就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成为飘流孤岛之上的"鲁宾逊",事业的发展 就会失去许多良机,成就伟业就只可能是一种妄想。在这一点,曾国藩的"待人以诚,天下归心"的关系绝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广泛建立人脉资源

曾国藩语录: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译文:人生在世,单个人是无法做成任何事情的。凡想做成大事者,都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关系网络,学会如何借别人的力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人是社会中的人,越是走向高位,人际关系也越复杂,因为社会关系不仅仅是"友道",而要打上很多互相借助、互为利用的印迹。通常说,人是最复杂的动 物,实际是说人与人之际的关系很难处理。曾国藩善于建立自己的人脉资源,并懂得如何经营人际关系,并且随着地位越高越善于经营,越善于注重与人"牵手", 真可谓明白人做明白事。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赵月华作品集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