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寻找张爱玲的上海》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章 上海的倾城之恋(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寻找张爱玲的上海》 作者:文林

第3章 上海的倾城之恋(2)

  肥猫和张伟一样,是2000年从重庆来上海捞世界的“新上海人”。肥猫为人热情,办事认真,深得同事和朋友的信任,是一家时尚杂志的编辑。肥猫和张伟准备结婚的那年秋天,上海的房地产热正一浪高过一浪,市民争购房子的白热化程度,决不亚于任何一场世界顶级足球赛事。据上海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3年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901.24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20.3%。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37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5%,上海出现了整体房价上涨较快、局部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的局面。部分楼盘因地段、环境、品质等因素上涨了五至六成甚至更多。截止2003年12月,上海内环线以内大部分地区房价超过7000元\/平方米,中环线附近大致6000元\/平方米,外环线约5000元\/平方米。即使是上海郊区,各区府所在地房价也都突破3000元\/平方米,向着4000元\/平方米挺进。张伟说那一年整个上海都疯了,人们除了吃饭睡觉,谈论的大大小小事情都与买房有关。张伟还说那一年他和肥猫看的楼盘,比他父亲和爷爷再加上爷爷的爷爷看过的楼盘总和还多。应该说是肥猫的认真让张伟看了比他父亲和爷爷再加上爷爷的爷爷看过的楼盘总和还多的楼盘。肥猫后来给我说:“房子是张伟喊要买的,他说他那阵跟康麻花两个没搞好,就是因为没得房子,现在跟我了,一定要有个自己的窝。我觉得既然要买就肯定要多看几家作比较噻,大家都晓得,钱这个东西现在不好挣。”肥猫还例举了在上海成一个家的艰难,她说她的同事珠珠2007年春节结婚,大家闹洞房时发现,除了卧室和厨房,其余的一间屋子和客厅里空荡荡的连件家具都没有。大家很感吃惊又不便问,后来还是珠珠看着心存疑惑的大家不好意思地解释说,就这样已经花光了他们两人80万元的全部积蓄,由于老公上班太远,买车的钱还要向双方的父母亲借。

  这就是上海,一座被无数高楼大厦狠压着的城市。2007年5月的某一天,我在宜昌路的梦清园散步,遇到园子里一位名叫钱鸣鸽的保安,我们聊起了这些年上海发生的变化。那时,钱鸣鸽手指着苏州河对岸高楼林立的中远两湾城对我说,过去这一带都是平民窟,住的全是外来人口,不熟悉的人来到这里就像是钻进了迷宫。当年的上海人戏称,去这些外地人居住的棚户区,一定要带上三样工具:翻译、指南针和地图。钱鸣鸽还告诉我,那些平民窟多是用油毛毡和塑料布拉扯起来的简易帐篷,像桥下面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叫“上只角”,而不能遮挡风雨的敞坝坝则称为“下只角”。如今,不管是上只角还是下只角,都早已耸立起了一座又一座的高楼,可钱鸣鸽却感到越来越不习惯了。他说:“过去站在这里可以看得很远,现在每天起来都被门板样的高楼遮挡着,就像是生活在井里。”

  然而,就是在这“井里”,却让我看到了上海的又一“倾城之恋”。那天,我在普陀路一家洗脚房洗脚时,听一位在上海替人洗了十年脚的少妇说,她也准备买房了。这位少妇姓赵,一个月前刚满32岁,是四川达州人。她一边给我搓着脚一边很深情地对坐在一旁玩耍的姐妹们说:“买一套50平方米以内的旧房子,然后把老公娃儿喊过来,要不然一直这样天远地远的啷个办嘛?”那时,我不禁想起了张爱玲小说中小艾和她丈夫冯金槐住的那间阁楼。真是世事沧桑,今昔相映啊!赵姓女子十年恋得的也仅仅是张爱玲笔下相同的一间布满了灰尘的旧房子。但对于这样的状况,上海人却显得十分能理解。一位在张伟的公司做内勤,年龄不满20岁的小女孩告诉我,在上海像赵姓女子这种情况的普通百姓简直是太多了,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劳累奔波。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就连生孩子都会提心吊胆的,生怕生下的是男孩。因为按照上海人的风俗习惯,男孩长大后结婚是一定要准备房子的。据最新的一轮调查反映,2006年的上海女性有12%选择找江苏人结婚,有8%选择找四川、湖南和湖北人,只有6人远嫁西藏。其中改变上海人择偶观念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住房问题。调查还反映,“新上海人”已成为了引导上海消费的主流群体,而“老上海人”却在越来越上涨的生活水平中感到压力重重。这一点,我在探望上海的亲戚时感触尤为深刻。在四川北路虬江路那幢被许多高楼挤压着的老式弄堂小楼里,我的姨祖母姨祖父和20年前我见到的样子相比变得压抑了,他们现在像过去生活在平民窟里的外地人那样,除了要忍受巷子里的油烟和下水道发出的刺鼻气味外,每天一大早还要提着马桶到公用厕所去清洗。姨祖母对我说:“这座小楼当年可是花一千块大洋买的啦!”

  康麻花依然没有买房,她的服装致富梦在两年前以被合伙人卷款逃跑的结局宣告破灭。她又回到闵行区的莘庄与父母住在了一起。据张伟说,康麻花现在的脾气很大,碰见他一句好话没有,有的只是挖苦和嫉妒。但肥猫却不以为然,她对一脸得意的张伟说:“康麻花哪里是在嫉妒你嘛?她是在嫉妒你的房子。”对此,我专门问过康麻花。她的回答很含糊,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康麻花认为当时和张伟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也有一套房子,他们就不会分手了。

  ◎◎◎◎◎链接

  可以说张爱玲的一生,都是与“公寓”两个字连系在一起的。张爱玲也声称自己喜欢公寓式的居家生活。资料表明,张爱玲从康定东路八十七弄的出生地逃离出来后,就与公寓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现在作为“张爱玲故居”的爱林登公寓(今常德公寓)外,张爱玲在上海另一个居住时间较长的地方是黄河路六十五号的卡尔登公寓(今长江公寓)。卡尔登公寓即长江公寓是一幢大型的英国风格建筑,四扇摇门,铰链式的电梯并带有中央花园,与张爱玲以前住过的地方一样,顶层也有一个视野开阔的大阳台。张爱玲在这里完成了电影剧本《不了情》《太太万岁》,小说《十八春》《小艾》等。卡尔登公寓地处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南京路段,与四马路(今福州路)相距不远。那里不仅有许多老字号的餐馆和书店,还有戏院和妓院,是张爱玲描写俗世生活不可多得的源泉。根据当时上海人年平均收入比照,能够像张爱玲那样住进如此高档公寓的人,也算是优渥一族了。张爱玲移居美国后,同样辗转于公寓与公寓之间,直到她生命结束。也许真的就如同她自己说的:“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声才睡得着觉的。”

  时尚·派

  “一掷千金”从来都是上海人眼里挥之不去的仰慕。不论是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人,还是她自己对消费的终身迷恋,都显示着上海这颗“东方明珠”的“金贵”和物欲横流。

  小雪2007年上半年配了五副眼镜,约了五次会,换了五个男朋友。按照安昕眼镜沙龙老板洪安的说法,这个时代最时尚的生活都架在20岁不到的小雪鼻梁上了。洪安说,小雪配第五副眼镜的时候,她的第五个男朋友也一同跟来了。那个小伙子看来是个内行,一下子就看上了一副法国进口的最新款式“面对面”镜架。随后的讨价还价就如同拉锯战,从8600元讲到7600元,小伙子一共三次拉着小雪离开又回来。最后付钱的时候,小雪不好意思地对洪安说:“不好意思啦!他性格是这样的啦!”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文林作品集
寻找张爱玲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