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五太后轶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9章 武太后(7)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五太后轶事》 作者:张大可

第19章 武太后(7)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五月,武则天首先在神都洛阳举行了盛大的朝会,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云集,庆贺“宝图”出世。所谓“宝图”不过是一块白石头,石上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暗示武则天就是当代的“圣母”。这是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搞的把戏,故意事先叫人在石头上刻好字,然后指使雍州人唐同泰献上,诓说是在洛水中得到的。武则天假戏真做,亲拜洛水,祷告上天,并授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将白石命名为“天授神图”、洛水命名为“永昌洛水”,改“宝图”所出地为“永昌县”,自称为“圣母神皇”。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十一月,武则天大赦天下,改元载初,用周正,以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这又是改朝换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凤阁侍郎宗秦客是武则天从父姊之子,他特地趁机向武则天献上“天”、“地”等数十个新造的字。武则天将其中的“曌”字选为自己的名字。此后,为避武则天之讳,将颁布的“诏书”均改称为“制书”。

  为了确保政权能顺利地由李氏向武氏过渡,武则天先后重用了大批武氏亲族。如用其兄元爽子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用其兄元庆子武三思为夏官尚书;用其伯父士让孙武攸宁为凤阁侍郎、纳言,士让孙武攸暨为右卫中郎将、尚太平公主;用其从父姊之子宗秦客为内史、宗楚客为夏官侍郎;用其伯父士逸孙武懿宗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用其母杨氏本家的杨执柔为夏官尚书、同平章事等等。武则天曾得意地宣称:“我令当宗(武氏)及外家(杨氏)常一人为宰相。”(《旧唐书·杨恭仁传》)这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用人政策,是武则天得以顺利称帝的重要保障。

  为了进一步大造女皇登基的舆论,武则天还巧妙地利用了佛教。在后凉昙无谶所译的《大云经》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即菩萨为救天下众生,化为女身。洛阳东魏国寿僧法明等人附会这种说法,做了《大云经疏》献给武则天。疏中“言则天乃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人世)主,唐氏合微”(《旧唐书·薛怀义传》)。法明等人编造的鬼话却给武则天代唐君临天下抹上了一层神秘的灵光,它正中武则天的下怀。武则天下令在全国各州都要建一座大云寺,藏一部《大云经》剃度一千名僧侣;由寺僧向大众宣讲《大云经》。武则天重赏了投机撰写《大云经疏》的法明和尚等九人,全部赐爵为县公。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之后,武则天于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指使汲人傅游艺带着关中九百多人到神都洛阳诣阙上书,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氏。对这一提议,武则天表面上拒不接受,但却立即将傅游艺提升为给事中,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再清楚不过地泄露了武则天的“天机”。于是,朝中百官及帝室亲戚、四夷酋长及和尚道士共六万多人纷纷上表,演出了一场劝进的闹剧,连傀儡皇帝睿宗也迫于形势,上表自请赐姓为武氏。

  九月九日,适逢重阳佳节,六十七岁的武则天终于同意了皇帝及群臣的“请求”,在则天门楼上宣布,以唐为周,改元天授,立武氏七庙于洛阳,以皇帝李旦为皇嗣,正式登上了大周“圣神皇帝”的宝座。可笑的是,武则天竟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周平王的少子姬武为睿祖康皇帝,把姬周和自己的武周硬嫁接在一起,真是不伦不类。

  武则天一当上皇帝,就立即封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攸宁为建昌王;其余武氏诸男皆封郡王,诸女皆为公主;连普天下姓武的人也跟着沾了光,可以免服劳役。带头劝进的傅游艺一时也身价百倍,被封为鸾台侍郎、平章事,赐姓武氏。这位武游艺出尽了风头,一年之中,从九品官升至三品官,官服连续换了青、绿、朱、紫四种,人称“四时仕宦”。

  武则天独揽大权之后,开始纵情声色,追求奢华,她的第一个男宠名叫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京兆户县(今陕西户县)人,自幼不务正业,曾在洛阳市上卖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冯小宝结识了唐高祖的女儿千金公主,受到赏识。千金公主为了巴结武则天,便将冯小宝推荐给她,武则天果然对冯小宝十分宠幸。为便于冯小宝在宫廷出入,武则天命人将冯小宝剃度为僧,并起名怀义。又恐冯小宝出身微贱遭人耻笑,便让他与驸马都尉薛绍合宗,薛绍称他为叔父,所以他始改姓薛。洛阳市上的卖药人冯小宝摇身一变成了武则天的幸臣薛怀义。武则天又特意大修洛阳白马寺,让薛怀义做白马寺主。

  薛怀义倚仗武则天的权势,到处胡作非为。他将一批市井无赖度为和尚,任意横冲直撞,遇见道士,就随意殴打,并剃光道士的头发。薛怀义常骑着高头大马,前呼后拥,招摇过市,有靠近者,打得头破血流。右台御史冯恩勗曾多次处罚过薛怀义的不法僧徒,薛怀义怀恨在心。有一次恰好狭路相逢,薛怀义指使手下人将冯御史打个半死,也没人敢过问。一班武氏子弟,如武承嗣、武三思等人,虽然位居高官,但对薛怀义却一味巴结,像仆人一样伺侯他,甚至亲自为他牵马。他们不敢叫薛怀义的名字,将其称为“薛师”。

  只有一次薛怀义触了霉头。当他正在朝堂大摇大摆地行走之时,突然被宰相苏良嗣碰到,当即命左右打了薛怀义几十个嘴巴。薛怀义向武则天诉苦时,武则天却说:“你只应该从北门出入,南衙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你不可冒犯。”薛怀义白白地挨了打,武则天却博取了好名声。这虽是一件小事,但却显示了武则天做为一个政治家的气度。

  为了使薛怀义能经常入宫,武则天借故说薛怀义有“巧思”,派他监修明堂。明堂规模很大,唐太宗、唐高宗在世时都曾议过修明堂的事,终因劳民伤财而作罢,武则天却将其付诸实施。为了使自己的登基大典更壮观排场,武则天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二月,毅然下令,动用民夫数万人,拆毁乾元殿,开始大修明堂。明堂于同年十二月完工,前后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速度实在惊人。据《资治通鉴》卷二百四载:“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约72米),方三百尺(约74米)。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邑;中层法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桶栌橕橇籍以为本。下施铁渠,为辟雍之象。号日万象神宫。”

  修了明堂还不算,武则天又命令薛怀义继续修天堂,造夹纡大像。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五载:“明堂既成,太后(武则天)命僧怀义作夹纡大像,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于明堂北构天堂以贮之。堂始构,为风所摧,更构之,日役万人,采木江岭,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亿,古代为十万)计,府藏为之耗竭。怀义用财如粪土,太后一听之,无所问。每作无遮会,用钱万缗(缗,一千文铜钱);士女云集,又散钱十车,使之争拾,相蹈践有死者。”仅以上述饰有金凤的明堂,小指中能容几十人的大佛像及天堂而论,武则天为了登基称女皇,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糟蹋了多少民脂民膏!

  明堂修成后,武则天封薛怀义为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不仅如此,武则天还多次派这位花和尚挂帅出征。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五月,武则天任薛怀义为新平军大总管,北讨突厥。军队进至柴河,却不见敌人的踪影,薛怀义在单于台刻石纪功后凯旋。九月,又任薛怀义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领兵二十万,再伐突厥。同年十二月,薛怀义被封为右卫大将军,赐爵鄂国公,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二月,任薛怀义为代北道行军大总管;三月,又改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受命讨伐突厥。恰遇突厥退兵,因此并没有进军。这位洛阳市上的无赖竟然多次担任了领兵元帅(从未任过副职),俨然成了一位能征惯战的统帅,真是不可思议。他与程务挺相比,岂可同日而语!不过,薛怀义的确鸿运高照,每次出兵均未与敌人接仗,倘若真打起来,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后,御医沈南谬渐渐得幸于武则天,薛怀义便被疏远。薛怀义妒火难禁,铤而走险,他一把火将明堂、天堂统统烧成了灰烬。武则天明知是薛怀义放的火,但她不动声色,仍然命令薛怀义率人重修。这次重修比前次所耗费的民力更大。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武则天觉得报复的时机已到,而且薛怀义对她来说已不再有什么吸引力了。她把这件事交给女儿太平公主和建昌王武攸宁去办。太平公主通知薛怀义到瑶光殿议事,暗地里却事先埋伏了数十名身强力壮的健妇,薛怀义一到,就被这些娘子军捆绑起来,带到建昌王武攸宁那里。武攸宁秘密将薛怀义处死,把尸体运回白马寺。这个以男色事人的和尚,最后也没有好下场。

  武则天曾命薛怀义铸九州鼎,后改由姚踌为督作使,历时二年多,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四月铸成。其中,豫州鼎高一丈八尺(约4.4米),容量为一千八百石;其余各州鼎高一丈四尺(约3米),容量为一千二百石。鼎上铸有各州的山川物产图形,九鼎共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余斤。九州鼎放入新修好的通天宫(修复后的明堂)内,为了将鼎从玄武门拖进宫,动用了十余万人,连作为仪仗用的大牛、白象也参加了拖运。高一丈(约2.5米)的十二神(十二属相动物)铜像也同时铸成,环立于九州鼎周围,滥用民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此外,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八月,梁王武三思投武则天之好,建议征敛洛阳铜铁,在端门(洛阳皇城的正南门)外修建颂扬大周国威的金属柱——“天枢”。武则天当即批准,铜铁不足,就大肆搜刮民间的农器,真是害民不浅。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夏,四月,天枢成,高一百五尺(约26米),径十二尺,八面,各径五尺。下为铁山,周百七十尺(约42米),以铜为蟠龙麒麟萦绕之;上为腾云录露盘,径三丈,四龙人立捧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罗造模,武三思为文,刻百官及四夷酋长名,太后自书其榜日‘大周万国颂德天枢’”(《资治通鉴》卷二百五)。

  武则天立天枢这件事是十分发人深省的。这和她好大喜功的性格是一脉相承的,从她做皇后至她下台的四十九年中,她先后下诏改元三十三次;在她当皇帝后,更是频频把什么“天册金轮”、“慈氏越古”等尊号换来倒去,而且乐此不疲。她亲自为高宗撰述的《述圣纪碑》,不是明颂高宗、实颂自己吗?这不能不使人又联想起无字碑。一个生前如此嗜好名誉地位,希望将武周、将自己的名字传之不朽的人,怎么能想象她在要死时却忽然谦虚起来,在碑上留下一片空白,让后人去评价她的功过是非呢?在她生前建造的天枢上,她尚且还要亲笔写上“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八个字,她怎么会在为自己立的石碑上不置一辞呢?和“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一比,武则天立“无字碑”的谜底不就不言自明了吗?她不过是故做惊人之举,以显示其盖世之功是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

  当然,武则天也有自己的苦衷。她是被五王政变逼下台的,她死前的境况是凄凉的,在那种环境下给自己树碑,当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武则天遗诏合葬乾陵,立无字碑于《述圣纪碑》之侧是用心良苦的。这是女皇临终前最后一次用心机,但却无比寻常地耐人寻味,她默默地以无字来表示她的功业巍巍。

  无独有偶,一千一百多年后(公元1806至1810年),仍然有人在步武则天的后尘。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旺多姆广场上,拿破仑也竖起了用一千二百门大炮熔铸成的高大的“凯旋柱”,拿破仑一世的铜像在柱顶傲然屹立,但没过几年(公元1871年5月16日),这根代表专制、侵略的“旺多姆铜柱”就被巴黎公社的社员们推倒在地。武则天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的寿命则更短,它只存在了二十年。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三月,唐玄宗下令“毁天枢,发匠熔其铁钱,历月不尽”(《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

  历史不断证明,和一切中外独裁者渴望留芳百世的愿望相反,他们都只不过是历史上匆匆来往的过客……

  九、金轮荡晚烟

  《朝野佥载·补辑》篇中保存着著名的“请君人瓮”的故事,说的是来俊臣有一次奉武则天之命审问秋官侍郎周兴与左金吾大将军丘神勣通谋大事。来俊臣不动声色地将周兴请到他的衙门,问道:“审问时,犯人不肯招认,怎么办呢?”周兴说:“这很容易。取一个大瓮,四面烧起炭火,将犯人置于火瓮中,谁还敢不招呢!”于是,来俊臣派人支起大瓮,烧起烈火,然后站起来,徐徐地对周兴说:“奉旨审讯你,请君人瓮吧!”周兴吓得混身发抖,立刻全部招认。

  来俊臣和周兴都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酷吏,酷吏是武则天专政所不可或缺的御用工具。从唐高宗去世(公元683年)到武则天被推翻(公元705年),总共二十二年,这期间,除了徐敬业扬州起兵和越王李贞父子的武装反叛之外,武则天的统治基本上还是稳固的。之所以没有出太大的乱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武则天鼓励告密、重用酷吏,施行了一整套极为恐怖的高压政策。

  唐太宗是坚决反对告密和进行政治陷害的,他曾说:“无识之人,务行谗毁,交乱君臣,殊非异国。自今以后,有上书讦人小恶者,当以谗人之罪罪之。”(《贞观政要》卷六)唐高宗在位时,也曾经下令“禁酷刑及匿名信”,说“匿名信,国有常禁……此风若扇,为蠹方深”(《全唐文》卷一一)。武则天为什么一反唐太宗、唐高宗的既定方针,公开鼓励告密呢?这是因为武则天以女主当权,在封建社会中名不正、言不顺,她始终多疑,怀疑有人要推翻自己,因此,鼓励告密、重用酷吏就成了她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

  小小的“飞骑”(禁军中的精兵)事件是告密的发端。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的一天,当时唐中宗已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有十几个飞骑在酒店畅饮。他们由于未得封赏而心怀怨望,其中一人说道:“早知没有封赏,还不如扶立庐陵王呢!”当即有一人离席赴北门告状,席还没散,飞骑们就都被抓了起来。说话的人被斩首,知情不举的人处绞刑,告密的被授予五品官。

  十来个小兵发发牢骚,本无足轻重,武则天却小题大做,处以极刑,其目的是为自己立威。她并且从这一事件受到启发,规定今后凡告密者,任何人不得干涉,并应向其提供驿马和相当于五品官的伙食,京师还要设置专门接待告密者的宾馆。告密有功,可以马上当官;即使是诬告,也决不治罪。此例一开,告密之风大盛,告密者纷至沓来。著名酷吏索元礼、来俊臣、来子殉等人都是靠告密起家的。酷吏侯思止一字不识,却靠告密当官,当武则天找他问话时,他按索元礼教他的话回答说:“野兽也不识字,但能去邪!”武则天大为赏识,提升他为朝散大夫、左台侍御史。酷吏王弘义常至瓜田吃瓜,主人不满,他为了报复,却向县官报告瓜园中有白兔,县官派人至瓜田乱踩乱踏。王弘义后来却被武则天授为左台侍御史,人称“白兔御史”。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大可作品集
五太后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