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4章 温暖北美(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 作者:笑以苛

第14章 温暖北美(2)

  新的开始,总是让人抱有很大的希望。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坐落于新罕布什尔群山之中,景色特别好,适合创作。文艺营是由四十多所房舍构成的建筑群,里面包括28所大小不一、彼此分开的艺术家工作室,一所图书馆,十来所宿舍和一所文艺营大厅。这些房舍有的建在草坪上,有的建在一片中等规模的森林中。

  好诡异,好有艺术氛围。很多创作人心驰神往的神圣地方啊。

  文艺营的日常生活全是以艺术家的角度来考虑的。

  一般是这样的,早餐,大家一块儿吃。之后各自回房,埋头工作。为了不打扰艺术家的工作,管理中心一般是将午餐放在门口。下午四点钟之前,是不准聚会的。四点钟之后,大家又聚在一起,娱乐,谈话,喝鸡尾酒。晚餐,集体享用。

  张爱玲来到这里之后,被安置在女子宿舍,分配给她一间环境幽静的单独工作室。饱经沧桑的几年,终于还是有了自己的“洞天福地”来写作。也算是欣慰了。

  张爱玲希望在这里写出第二本英文小说,暂定名为《粉泪》。她希望凭借此文,在美国文坛上具有一席之地。张爱玲全身心地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作品上,很少参加活动。张爱玲一直在追求金钱,不是因为爱金钱,而是实在不愿意被其所累。

  然而,在3月13日,这个不经意的日子,张爱玲遇见了赖亚。文艺营里大家在聚会,各种艺术在这里互相碰撞。那一刻,赖亚正和大家举杯欢饮。

  张爱玲初来乍到,没有特别熟悉的人。这里的东方人很少,来到这里还是怯生生。

  张爱玲随便挑了一本杂志在沙发的角落里读了起来。其实,张爱玲已经注意到赖亚是个风度翩翩的人了,他是活跃的。

  这时,赖亚也注意到张爱玲了,一个郁郁寡欢的东方女人。

  “小姐,我以前好像没有见过你。”赖亚这个慈祥的老头儿,还是充满以往的热情。

  “我从中国来!”张爱玲答道。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互相凝视,心生波澜,说不上来的感觉。

  莫不是还是自己那一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寻寻觅觅,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一晚,张爱玲回到自己的工作室,说不上来什么心情。不是死了么?这又是为何?不过,想起这可爱的老头,还是只有恋爱时的那种感觉。想想,也是,他在这里竟然藏了这么多年。北国,胭脂。东方,奇葩。

  我愿意

  【爱玲说】等待雨,是伞一生的宿命……

  有时候,在遇见一个男子后全然不是自己所想,提前设计的千万重重,仿佛在他出现在你面前的那一刻,统统作废。任何理由都不成道理,任何道理都是枉然。

  张爱玲就这样面对这样一个老头,心生欢喜。多久,没有的感觉了?

  这个老头全名是甫德南·赖亚,1891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德国的移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完全按照德国生活习惯的家庭中长大的。很小的时候德语便很流利。5岁时,随着父亲横穿大西洋去德国探亲。在孩提时代,这小男孩便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即兴赋诗不在话下。1908年,17岁的赖亚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文学专业。20岁以前,他就创作了不少诗,因为《莎乐美》诗剧,在文坛上颇负盛名。1912年,他便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1914年,因为一部《青春欲舞》的剧本,被乔治·贝克教授吸收到著名的研究所去。这部戏剧入选彼得堡召开的麦克道威尔戏剧节。同年夏天,他获得哈佛大学文艺硕士学位。之后,便由著名的伊丽莎白时代的学者威廉·尼尔逊教授推荐,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始教英语。

  那时候的赖亚是个活泼的青年,很快,他厌烦了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迷上了棒球和摄影。1914年,赖亚便离开大学,成为《波士顿邮报》驻欧洲的战地记者,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回到美国。他就住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开始过着自由撰稿人变幻不定的生活。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这方面的大师。

  1917年,赖亚一夜完成了一则短篇,并被当时颇负盛名的《星期六晚报》杂志刊登。同年的7月,他与吕培卡·赫威琪结婚。她是一个活跃的女权主义者,16岁的时候便加入到华盛顿为争取妇女投票权而进行的示威游行,曾经参加反对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游行。他们的性格非常相似,但对家庭组合而言是有害而无益的。

  赖亚结婚时,父亲送他一笔钱作为贺礼,希望他好好装修一下房子。他却到纽约最豪华的饭店花了个精光。父母要来的时候,他只好把其他东西当了来做家具。

  婚后,也是俩人各干各的,聚少离多。

  1916年到1920年,赖亚写过各种文章发表在《新共和国》《哈泼氏》等杂志,及《星期六晚报》上,内容可谓包罗万象。

  他显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确信美国中西部是美国文化的中心地带,必将产生出伟大的作家来,同时忽视了制度上的缺陷,放眼于这个国家的过去以及未来。

  1920年,他在《麦克劳氏杂志》连载了一篇《人、虎、蛇》的中篇小说,获得2000美元的稿酬。

  这个外国男子,显然是放浪形骸,只把握当前生活。有了这笔稿费,他便去了欧洲,先后旅居在巴黎、柏林、英国以及土耳其,并有机会访问更多文学界具有成就的人,譬如庞德、福特等。

  之后,赖亚一直保持着自己活跃的秉性。

  1956年冬,赖亚申请来到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居住机会。他那时候希望能抓住并不是很多的机会重振雄风,东山再起。

  每个进步的人,只要活着,估计都有这种想法,而这个时候无论是哪个职业。

  赖亚并不知道,自己在这里会有第二春的出现。在这里,他意外地遇见了一位东方女子——张爱玲。一个陪他走完余生的女子。第二天的晚上,张爱玲心里一直叨念着赖亚先生。已经饱经沧桑的张爱玲,自己也没想到怎么会对这个外国老头儿如此牵挂。

  张爱玲的目光偷偷滑过大厅的每一张脸。可是,没有他,怎么没有他呢?他去了哪里?一个女人,在遇见自己心爱的男人的时候,总是潜意识表现出小女孩的幼稚。

  张爱玲失望了,淡淡的忧愁。

  “张爱玲小姐,晚上好!”张爱玲回头一看,赖亚这个风趣的老头正在自己的背后,面带微笑。

  “你好,赖亚先生。”内心欢悦,外表矜持。东方女子特有的表现吧。

  “叫我甫德吧,朋友们都这么叫我。你的英语说得很地道,你来美国很久了吗?”赖亚很关心地问道。

  “不,来美国才半年。我一直都待在纽约。”

  “是吗?”赖亚感到很惊讶,原以为这个中国女子来美国很久了。

  两天以后,一年当中最猛烈的暴风雪来了。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天寒地冻,凛冽彻骨。张爱玲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寒冷,这跟中国的冬季是有明显区别的,尤其是上海。艺术家们都挤到大厅来互相取暖。

  上天仿佛在故意制造机会,真是讨厌呢。赖亚和张爱玲便坐在一起聊了起来,谈话内容渐渐多了。真是“相见恨晚”,颇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意。各自听完各自的“传奇”,各自感慨“生命无常”。

  在这异国的冬季,两个人的心越来越近,怕也是惺惺相惜吧。

  他们的感情迅速发展。3月底,他们彼此到对方的工作室里面做客。4月1日,复活节。在用餐的时候,张爱玲把自己的《秧歌》给赖亚看,希望得到他的指正。

  大雪初晴的日子,赖亚轻轻推开张爱玲工作室的门。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赖亚和张爱玲在雪地里走着。赖亚取出那本《秧歌》。

  “甫德,你不喜欢,是吗?”张爱玲小心翼翼问道。

  “不,爱玲。没想到,你的文章写得那么漂亮。文笔又如此优美。”赖亚认真地看着张爱玲说。

  “可是……”

  “可是政治观点和艺术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张爱玲从这老头眼睛里读到的满是真诚。

  这对“璧人”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赖亚开始给爱玲讲他遇到的人儿,事儿。张爱玲听得真是饶有兴致,浑然不觉,暮色已至。

  张爱玲觉得一股暖流在心间,干涸的心田正在被春的雨露慢慢融化。干净的雪地里,留下两个人轻轻浅浅的脚印。一个东方的,一个西方的,一直伸向远方。

  4月终于到了,天气渐渐转暖。他们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因为这男子的出现,张爱玲的愁绪也便渐渐消散,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他们常常饭后一起散步,彼此信任,无话不谈。

  到了5月,他们的关系已经非常亲密,已经由量变到质变。5月12日,这男子的日记是这样写的:“去房中有同房之好。”

  然而,因为现实,热恋中的他们不得不面对分别。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张爱玲坚持要送赖亚去纽约州北部的耶多文艺营去。

  自从跟胡兰成,这多情又滥情的男子分手之后,张爱玲自认为心如槁木。没想到,这么一个男子会让自己死灰复燃。新的生活,新的现实。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火车还没有来,他们像是恋爱中的新人,说了很多话。张爱玲还拿出一些现款给赖亚。赖亚不要,但还是被张爱玲的举动深深感动。

  赖亚是个大江南北的人。可是,这次分别却带着无限的牵挂。

  火车,就要出发了……

  “再见,别忘了来信!”赖亚走了。张爱玲一个人落寞的身影,在忧伤……

  赖亚在耶多文艺营的期限只有六个星期。期满以后,搬到萨拉托卡泉镇的罗素旅馆中去住。7月5日,收到爱玲的来信。

  信中说:爱玲已怀上了他们的孩子。

  虽然,赖亚也深爱着张爱玲,但是一谈到婚姻,赖亚总是顾虑重重。

  这男子已经离婚三十来年,独来独往惯了,害怕伤害到张爱玲。再说,已经今非昔比,没有固定的收入,朝不保夕,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幸福吗?

  再三考虑,赖亚还是觉得自己应该负起责任来。这是一个男人的担当!于是,洋洋洒洒写下一封求爱信,他已经等不及了。

  那时候,张爱玲也结束了在文艺营里的期限,并获准在10月份可以重返营地。这个时候,张爱玲暂时租住在纽约市W第99街一位营友罗丝·安德逊的公寓里。

  两天之后,张爱玲亲自来到赖亚住的那个小镇。走在小镇的街上,古色古香的街灯独具韵味,张爱玲与赖亚聊了很久。赖亚再次向这怀了自己骨肉的美好的中国女子求婚。但是,赖亚坚决不要孩子。张爱玲最终还是听从赖亚的要求。赖亚心如明镜,自己走了,深爱的女子怎么抚养孩子呢?张爱玲其实是心痛的,但是出于现实,亦是无可奈何。为了再次获得的来之不易的爱,张爱玲面对自己的骨肉,只能深深地说一声:“I\"m sorry”。

  此时,她是这般爱他。他亦是!血肉模糊,相逢恨晚。你怎么能让我等这么久呢?怎么能呢?

  有很多人想不通他们的结合:

  一个36岁,一个65岁。

  一个中国女人,一个美国男人。

  一个用钱精明,一个出手大方。

  一个孤寂封闭,一个交友甚广。

  一个喜欢大都市的繁闹,一个喜欢小乡镇的恬静。

  一个出身于破落的名门大户,一个出身于德国中产移民。

  若要从文学风格说来,张爱玲的作品以一种她独具的犀利眼界,又以她特有的空灵剔透的语句,把人性的最深处细细地翻出来描写,即便血色浓浓,也显得某种淡淡的凄美。读她的东西,不是像读别人的一些作品,只从眼睛穿过,而是从灵魂穿过。而赖亚的作品则洋溢着为大众而追求理想社会的浪漫色彩。于是,好事的人们便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心理主义者”认为,她幼年过早丧父,从心灵深处渴望一种父亲般的亲情之爱,这也是当年为什么嫁给大她十多岁的胡兰成的原因之一,而她似乎从来没有对与她年龄相配的男人或年轻男人发生过兴趣,但她没有想到赖亚伤残中风,情况恶化,以后反而需要她的关怀和爱护。

  “功利主义者”认为,她把赖亚误认作一个能帮助她打入主流英文文学世界的导师,而并不了解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并不高,而且自身的发展都很有限,甚至在走下坡路,不断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很难在事业上有什么实质的提携。

  “文化主义者”认为,她对发生在故土上的那场婚姻中受到伤害,对造成这种伤害的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在这种背景下的性关系、性观念产生了叛逆,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她因不忠的丈夫,对中国男人已失望,唯有洋人才能从另一个层面满足她的精神需要,而她没有想到这种异族通婚是会有代价的。

  “经济主义者”认为,她孤身一人漂泊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寂寞苦闷,自然需要依靠男人,而赖亚则是第一个从精神等各方面关怀她的男性,理所当然就成了她首先择偶的对象。当时,她在文艺营,虽有免费食宿,却无点滴薪水,况且只能停留三个月,今后的去向一片茫然,而她却没有清醒地想到,赖亚的经济十分窘困,有上一顿没有下一顿,反而后来需要她的倒贴。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笑以苛作品集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