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唐朝社交名媛》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章 太平公主(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唐朝社交名媛》 作者:逍文

第13章 太平公主(2)

  太平公主自以为睿宗和隆基都是一家人,只要是为了李唐社稷,他们又有何话说?就在景云元年立太子的当月,李隆基指使黄门侍郎崔日用,向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和太子少保薛稷寻找是非。睿宗一怒之下,将二人双双罢免。太平公主见李隆基不听话,便拿废立太子吓唬他,没想到两下互争,矛盾激化了。

  太平公主早在中宗时,就建有公主府,收买了大批官员。睿宗后期,朝中“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大半附之”。

  值得一提的是,姚元之、宋璩等正直大臣坚决支持太子李隆基。因为他们佩服年仅二十六岁的李隆基在六月政变中的杰出表现,相信他是“社稷之主”。他们与李隆基的政治观点一致,对“外戚及诸公主干预朝政”十分不满,强烈呼吁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

  拥护太子的大批权臣如姚元之、宋璩等,打着革除“弊政”的旗号活跃于朝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十月,废黜太子的流言到处散布,新的斗争开始了。太平公主废黜太子,有个很好的理由,那就是“太子非长,不当立”。几个月前,太平公主要求以功劳建储,立李隆基为太子;不足半年,太平公主出尔反尔,打出维护嫡长制的旗号,显然是非法的活动。

  她企图改立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因为成器软弱无能,拥立他能使自己长久地专权。其罪恶的目的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

  姚崇、宋璩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正月,向睿宗秘密上奏:“太平公主把持朝政,对太子十分不利。请将宋王及豳王贬为刺史,罢免岐、薛二王左、右御林军将领的职务,使左、右御林军归太子掌握。将太平公主迁到洛阳。”

  睿宗听了二人的话,感到不安,反驳道:“朕没有亲兄弟了,只剩太平一个亲妹妹,怎能迁到洛阳!”不久,睿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专门防备太子李隆基。张说密奏:“一定有人离间陛下和东宫的关系。望陛下令太子监国,则谣言不攻自破。”

  姚崇劝道:“张说所说,于国有利呀。”睿宗便采纳了张说、姚崇的建议,于二月初一下诏:迁太平公主于蒲州安置;宋王李成器贬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礼贬为豳州刺史,左右羽林大将军岐王隆范和薛王隆业解除军职。接着,睿宗命太子监国。

  但太平公主仍未离开长安,而是伺机报复。当她得知二月一日的诏书出自姚元之和宋璩的密谋,勃然大怒,到睿宗那里告李隆基的状。李隆基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手段,上奏姚元之、宋璩离间骨肉,请给予罢免。

  李隆基显然是在舆论上表示自己并无异心。看来,他虽已监国,但太平公主的权势仍是很强大的。

  二月九日,睿宗贬姚元之为申州刺史、宋璩为楚州刺史。两天后,宋王李成器等贬为刺史的命令作废。然而,太平公主被迁到蒲州,离开了长安。岐王和薛王兵权被剥夺,御林军归太子掌管,这对太平公主十分不利。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离间姑、兄”的阴谋,李隆基主动建议召回太平公主。睿宗准其奏,他处理矛盾仍用老办法:既维护太子的利益,又偏袒太平公主的地位。

  以上处理是睿宗搞平衡的结果。半年来,他看到太平公主与太子之间的矛盾激化,既不想放纵公主,又不想废了太子。他陷入十分矛盾的境地,每次碰到激烈的争斗,总想息事宁人,从中调和。他以贬谪姚元之和宋璩作为代价,来换取太平公主迁到蒲州。但双方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公开化了。

  四月,随着宫廷争斗的激化,左右为难的睿宗竟萌发了不愿意做皇帝的念头。他趁太平公主远在蒲州,欲传位给太子。他召集三品以上官员商议,说:“朕素怀淡泊,不以天子为贵。昔日为太子,已让给中宗。后居皇叔,坚辞不就。今天想传位给太子,卿等有何高见?”

  消息传出,无论是太子集团还是公主集团都大感意外,谁都想不到即位不久的睿宗竟要“传位”了。太子李隆基以退为进,马上上表推辞,就连监国也要辞掉。拥护太平公主的殿中侍御史和逢尧对睿宗说:“陛下为天下所敬仰,时年半高,不算寿高,传位太早了一些。”彼此对立的两大势力,出于各自的利益,竟在“传位”问题上观点一致。睿宗只好打消传位的主意,不提了。

  四月戊子日,睿宗颁布诏书:“政事皆取太子处分,若军马刑政、五品以上除授,凡事先与太子商量,再奏闻。”太子的权力扩大了。

  太平公主自蒲州回到长安以后,吸取往日失败的教训,加紧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她把大批私党推举为权臣。益州长史窦怀贞曾是韦后的帮凶,劣迹臭遍朝野。由于投靠了太平公主,由益州长史任为京宫殿中监。五月,窦怀贞升任御史大夫、同平章事。九月,窦怀贞升为侍中。十月,降为御史大夫。同时,太平公主帮助崔浞成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六月,岑羲升任侍中。窦、崔、岑等人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在太平公主的要求下,睿宗罢免了韦安石、张说、郭元振的相职,分别贬为东都留守、左丞、吏部尚书。

  5.棋差一招,做女皇此路不通

  棋错一步,满盘皆输。公元712年7月,天空出现彗星。古代人把彗星当成灾难的预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十分紧张,睿宗更是惊恐万分。太平公主收买了一位术士,术士对睿宗说:“彗所以除旧布新,帝座皆有变,太子应为天子。”

  太平公主想利用彗星来挑拨睿宗、李隆基的关系,激怒睿宗废了李隆基,可没有料到,反弄巧成拙。胆小怕事的睿宗竟坚决表示“传位避天灾,吾志决矣”。

  太平公主及其心腹们见大事不好,纷纷劝谏。针对众人的劝阻,睿宗强烈要求:“当年中宗之朝,悖逆娇纵,擅权侈靡,天灾屡至。朕当时极力劝谏,请选贤子立之,以避天灾,中宗不听,结果被韦氏毒死。”睿宗借鉴中宗的惨痛教训,表明再次传位的决心。

  李隆基不了解情况,觉得有些突然。他进入皇宫晋见,跪在地上,叩头说:“一年多前,父皇已经想要让位,而这次重提传位,其意何在?”

  睿宗真诚地说:“你小小年纪竟能除掉韦、武党羽,尊父为天子,你有治国的能力呀!现天意如此,你理应为天子。你若不孝,就等着在我的灵柩前即位吧!”李隆基深受感动,痛哭流涕。

  七月壬辰,睿宗下诏赞扬太子监国已超过一年,政治清明,国家太平。接着,传位于太子。睿宗让位是与“无为”思想分不开的。半年多前,他曾与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讨论“道经之旨”。睿宗问:“做人无为,则清高。治国无为,如何?”司马承祯说:“顺物自然而无私也。”睿宗听后赞叹不已。

  太平公主不得已而求其次,劝睿宗大权自己掌握。睿宗只好同意了。睿宗自称太上皇,下达的诏书为“诰”,五天一次在太极殿朝见群臣。唐明皇李隆基自称“予”,下达的诏书叫做“制”,每天在武德殿朝见群臣。大政事由睿宗处理,其他的交给李隆基处理。

  当时的七个宰相,有四个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只有郭元振、魏知古、陆象先三人不是。文武百官多数依附太平公主。

  早在李隆基当太子时,便请求睿宗任命王琚为诸暨主簿。王琚到东宫去致谢,李隆基马上召见他。王琚说:“韦后毒死中宗,大失人心,因此容易除掉。太平公主在武后身边多年,学到了很多手段,所以她多年来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大臣们多半依附她,我真替你担心。”

  李隆基请他坐在身边,哭道:“父皇的同胞,只剩下太平,我想劝父皇杀掉她,怕伤他的心;不杀掉,怕她扰乱朝政。怎么办呢?”

  王琚说:“天子不应有妇人之仁,必须安定宗庙社稷。盖主是汉昭帝的姐姐,从小抚养他。后来她有罪,汉昭帝还是杀了她。为了社稷,天子岂能顾小节。”李隆基很欣赏他,求睿宗任命他为太子詹事府司直。从此,王琚成为太子的重要谋士。

  李隆基即位,任命王琚为中书侍郎。

  宰相窦怀贞、崔浞、岑羲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宰相刘豳求跟右羽林将军张啼密谋,想把这三个人杀死。不料,张啼竟把密谋泄露给侍御史邓光宾。李隆基为了自保,忍痛向睿宗汇报张啼、刘豳求、邓光宾的罪状。三个人被投入大牢。太平公主的党羽上奏:“刘豳求等三人挑拨离间,应处死。”李隆基晋见睿宋,说刘豳求等三人有大功,不能杀。结果,三人被流放到外地,保住了性命。

  公元713年6月,太平公主认为发动政变的时机已经成熟。她和党羽密谋废了明皇李隆基,掌握羽林军的常元楷和李慈经常出入公主府,参与密谋。这时,唐朝又一次处于关键时刻,如果不处死太平公主,她很可能篡位,国家就会大乱,黎民百姓也会遭殃。

  不过,李隆基也精心地准备着。王琚对他说:“局势太紧张了,必须立即行动。”尚书左丞张说从洛阳派人献给明皇一把佩刀,目的是催促他先下手为强。荆州长史崔日用对李隆基说:“陛下以前是太子,若想对付她,还需用谋、用力。现在已经是皇帝,下一道制书就行了,谁敢不服?万一公主先下手,后悔就晚了!”

  李隆基说:“你说得对,但这样做恐怕会危及太上皇。”崔日用劝道:“天子的孝顺在于安定天下。若公主得志,战争四起,还谈什么孝顺呀!若先安定了御林军,再抓公主逆党,就不会危及太上皇了。”李隆基采纳了他的意见,提拔他为吏部侍郎。

  为了从根本上消灭公主势力,李隆基时刻在密谋着。

  公元713年秋,窦怀贞等与太平公主同谋决定:七月四日,由常元楷和李慈率领御林军,冲进睿宗朝见群臣的武德殿,窦怀贞、萧至忠和岑羲等宰相在南牙举兵响应,废了李隆基。

  魏知古是中立人物,故能探知一些密谋情况,向李隆基密报。李隆基和岐王隆范、薛王隆业、宰相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等商议,决定先发制人。

  七月三日,李基隆和王毛仲、高力士等十多人,率三百士兵,出武德殿,入太极殿,召见常元楷和李慈,并杀死他们,控制了御林军。御林军在朝堂和内客省擒杀了宰相萧至忠、岑羲、李猷、贾膺福。窦怀贞外逃后自杀。

  睿宗闻变,慌忙逃到承天楼。这时,郭元振率军前来“护驾”,说皇帝奉太上皇命诛杀太平公主、窦怀贞等,诸事都已按计划完成。不久,李隆基来到承天楼谒见,睿宗见事已至此,只好顺水推舟。

  七月四日,睿宗下诏:“自今天起军国政刑,一切皆归皇帝处理,以遂朕心。”睿宗主动搬到百福殿。

  太平公主因住在宫外,闻变逃亡,隐入山寺。三日后,她知道难逃一死,回到公主府,被赐死,公主诸子及党羽几十人被杀。薛崇简因反对其母参与朝政,多次遭其打击而被李隆基赦免。

  明皇下令抄公主家产,所得财货山积,田园牲畜,数年征敛不尽。崔浞被贬到窦州,新兴王晋被判死刑,临刑前叹道:“今吾死,太冤枉啦!”在审讯宫女元氏时,元氏供出崔浞与其同谋欲用毒药谋害李隆基。结果,崔浞被赐死。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斗争的实质,就是要不要改革弊政。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竭力维护“群邪作孽,法纲不振,纲维大紊”的弊政。太平公主代表着一股邪恶的社会势力。她的党羽多是贪婪的奸人,比如萧至忠表面上清苦,实际上贪得无厌。抄他的家时,财帛丰厚。僧惠范依附太平公主后,掠夺百姓的店铺,连州官都不敢管。御史大夫薛谦光揭发他,遭到太平公主的迫害,被贬为岐州刺史。如此腐朽的黑暗势力,其失败是迟早的事。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太平公主的党羽被彻底铲除,唐朝由政治动乱转变为安定。当年十二月,玄宗改元“开元”,宣布维新,李唐王朝开始走向鼎盛时期。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逍文作品集
唐朝社交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