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7章 思想圣哲——智慧盛宴,他们的思想是整个人类的财富(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 作者:院萍

第17章 思想圣哲——智慧盛宴,他们的思想是整个人类的财富(4)

  2弗洛伊德一方面受到过来自世界各地和来自各个不同领域的许多善意和恶意的批评、指责,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理解、赞誉,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评价和地位,有人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并列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有人以弗洛伊德的出现为标志将人类的认识历史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有人称弗洛伊德是“人类伟大的人物和领路人之一”。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856年5月6日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弗莱堡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和别的犹太家庭一样,在当时,他们家一直受到反犹太者的迫害和歧视。弗洛伊德4岁时,全家迁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弗洛伊德的父亲雅可布·弗洛伊德是一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犹太商人。弗洛伊德有一次谈到他父亲的为人时说,他像狄更斯的小说《大卫·柯伯费尔特》中的人物米考帕那样,是一个乐天派,“始终都充满着希望地期待着未来”。

  雅可布·弗洛伊德总是好心地看待别人和周围的事物。他虽然经商,但为人诚实、单纯。所有的这些性格,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影响。据弗洛伊德的朋友钟斯说,当他为了写弗洛伊德的传记而向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提出“什么是弗洛伊德的最突出的性格”时,安娜毫不犹豫地说:“他的最突出的特性,就是他的单纯。”弗洛伊德从父亲那里继承而来的这种突出的性格一直伴随了他的一生,并体现在他的一举一动上。

  弗洛伊德和他的孩子弗洛伊德读书时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由于遭受歧视和迫害,弗洛伊德没有上过小学。尽管自己的知识不多,弗洛伊德的父亲却很重视对孩子的培养,经常四处借书给弗洛伊德阅读。小弗洛伊德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段时期他甚至比那些上学的孩子读的书还要多。后来,弗洛伊德终于有机会进入中学读书,他十分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读书非常刻苦。

  弗洛伊德曾经打算将来去学法律,但当时正值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风靡欧洲。他说:“达尔文当时提出的那些颇有争议的理论,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他的理论可望使人们在认识世界这一方面大大地向前迈进一步。”于是他决定去学医。中学毕业后,由于品学兼优他被保送到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

  1881年,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在一个精神病诊所行医,同时致力于生理学的研究。

  1886年弗洛伊德回到维也纳,并结了婚。他结合自己的神经病医学实践,于1895年与布洛伊尔合着《癔病之研究》一书。在共同的研究中弗洛伊德发现,如果使病人进入轻度催眠状态并让其畅所欲言,就有可能使其恢复记忆,而这些记忆正是由于被拒之于自觉的观念之外,受到压抑并变得无意识的。

  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了《梦的解析》这篇成名作。书中提出了心理图式的理论以及意识、潜意识与无意识三个领域的学说,对人类精神困境进行探讨。弗洛伊德认为梦幻和神经病症的形成大抵相仿,是“受到压抑的冲动之需求,与自我的一种潜意识压抑力进行抗争最后达成的妥协”。他认为最没意义的概念、最随意的口头话、最荒唐的梦,一定有某种意义,并可用来揭示常常不可理解的“行为”。《梦的解析》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弗洛伊德最伟大的成就。

  1909年,弗洛伊德受G·斯坦利·霍尔的邀请前往马塞诸萨州的克拉克大学做系列讲演。在这期间弗洛伊德建立了关于人格发展和婴儿性幻想的理论,精神功能规律的理论,以及关于精神分析过程的观点。他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和公众的接纳,病人们在排着队等候他的治疗。

  弗洛伊德于1939年9月23日去世,享年八十三岁。从20世纪20年代起,弗洛伊德的理论扩散到欧美各国,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一时间,全世界掀起了弗洛伊德的热潮,他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

  弗洛伊德因为研究性而备受俗人的攻击,爱因斯坦起先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并不以为然,但后来有了改变。在爱因斯坦五十寿辰时,弗洛伊德同许多人一样也发来了贺信。他在贺信中把爱因斯坦称为“你这个幸运儿”,这一称呼使爱因斯坦觉得纳闷。他于1929年3月22日从柏林写了这样一封回信:

  尊敬的大师:

  非常感谢你还念及于我。你为什么要强调我的“运气”呢?你对很多人——甚至整个人类——都洞若观火,但你却没有机会来了解我这个人。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

  弗洛伊德在回信中幽默地解释说,他之所以把爱因斯坦看成一个幸运儿,是因为没有哪个不精通物理学的人胆敢评判他的理论,而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可以评判弗洛伊德的理论,不管他们是否懂得心理学。

  ○梦是愿望的满足。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康德——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国籍:德国

  出生地:东普鲁士哥尼斯堡

  生卒年:1724—1804

  身份:哲学家

  代表作品:《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康德的生平履历很难描写,因为他既没有生活过,也没有经历什么。

  ——德国诗人海涅

  康德最大的功绩是划分现象和自在之物两者之间的区别。

  ——叔本华

  1康德一生生活平静,沉浸于思辩。他充满矛盾又富于开创性的思想已经渗入人类文化深层,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

  2这位哲学先驱逝世二百年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他的批判哲学却始终屹立巅峰,灵心闪烁,影响深远。

  1724年4月22日清晨,康德诞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二战后划入苏联,更名为加里宁格勒)的一个虔诚的新教徒家庭,因而康德幼年的精神世界受新教影响很深。直到上小学,学校的人文主义教育才改变了其宗教态度。

  大学毕业后,康德开始在附近的小镇做家庭教师。其间,他发表了第一部着作《关于生命力的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尔、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1755年,康德回到校园继续深造,着名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就是其硕士论文。之后,他开始在哥尼斯堡大学教授哲学。

  康德的着述和讲课很快使他名声远播,许多学生慕名而来。尽管在很长的时间里他没有获得教授职位,但他还是谢绝了埃尔朗根大学及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其实主要原因是他不愿意离开家乡。

  1770年,康德在46岁时终于获得了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着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康德在家乡哥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放在那里就像一个木乃伊。而且他的遗体也确实像一个木乃伊那样被展览:哥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xiaoshuo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院萍作品集
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