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2章 民族英雄——血荐轩辕,他们永远是民族的骄傲(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 作者:院萍

第42章 民族英雄——血荐轩辕,他们永远是民族的骄傲(2)

  嘉靖三十四年(1655年),朝廷调戚继光任浙江都司佥事,抵抗倭寇。次年,又晋升为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他曾率军在浙江镇海县龙山所与倭寇展开激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倭寇。战斗中,戚继光感到所部军队素质不良,缺乏训练,有的甚至不服从指挥,临阵退缩。依靠这样的军队无法作战。于是,他便倡议练兵,并多次向上级要求罢去所部旧兵,重新招募。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继光到义乌县招募了矿工和农民3050多人,编成了一支新军。后又在台州等地招募渔民编成水军。经戚继光的严格训练,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成为威震敌胆的“戚家军”。戚继光还创造了一种作战的阵法叫“鸳鸯阵”。即以12人为一作战单位,长短兵器相结合的阵法。鸳鸯阵指挥灵活,对克敌制胜起到了重要作用。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五月间,倭寇以船数百艘,近两万人进犯浙江。戚继光在台州附近同倭寇激战一个多月,生擒贼首,歼倭寇5000余人,救出被掳群众万余名。台州大捷后,戚继光升任都指挥使。此后,一支倭寇进犯温州、台州,被戚继光率军歼灭。倭寇慑于戚家军的威力,不敢进犯浙江,转而为害福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奉命到福建御倭。戚继光率军奇袭倭寇侵占达3年之久的横屿,全歼倭寇,救出百姓800多人。戚继光手迹继而攻克牛田、兴化,捣毁了倭寇的巢穴。当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倭寇再犯福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再率军赴福建,收复了兴化城和平海卫。战后,他被提升为总兵官。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他又率军把倭寇全部赶出了福建。嘉靖四十四年(1585年)——四十五年(1566年),戚继光又配合俞大猷肃清了广东沿海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隆庆元年(1567年),戚继光奉调北守蓟州,防御鞑靼南侵。他一面整训部队,实行屯田,建立起马营、车背、辎重营,一面带领士兵修复了自山海关到北京附近的长城2000里,在长城上筑起了1017座空心“敌台”,巩固了北部边防。因他屡建奇功,朝廷升他为左都督加太子太保,后因援辽有功,加封少保。

  万历十一年(1583年),戚继光因遭奸人谗言,被调镇守广东。他上疏请求引退,又遭奸人弹劾,被罢官守俸。万历十三年(1585),他辞职回家养病。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八日在蓬莱病逝。

  戚继光在军事上,对练兵、治械、阵图均有创见,着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等军事着作。其《止止堂集》载有诗歌200多首、近百篇文稿,抒发了爱国情感,记录了其军旅生活。

  惧内的戚继光

  戚继光虽然统兵数万,威震东南,但却是一个非常惧内的人,每闻妻子大人驾到就会惶惶不可终日。其部下皆为此事而不平,纷纷表示为大帅教训这个“悍妇”。

  戚继光被部下所激,一时冲动,便命亲兵接妻子入军营。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想给其妻一个下马威。

  不一会儿,其妻来到营帐,见了这等阵势,却无丝毫恐惧之色,反而对着戚继光喝道:“唤我何事?”

  戚继光闻言,胆战心惊,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勇气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净净,小心翼翼地说道:“特请夫人阅兵。”

  此事很快成为一时之笑谈。

  戚继光之父防微杜渐

  戚继光出身于将门世家。他的父亲戚景通家教十分严格。戚继光十二岁那年,有一次,几个工匠来戚家修理房屋。戚景通指使他们安设四扇雕花门户。工匠们都感到迷惑不解,纷纷议论说:“像这样的将门世家,可以安设十二扇雕花门户啊!”工匠们的议论,被戚继光听到了,他立即去找父亲,提出要增设八扇雕花门户。戚景通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就讲究起虚荣和排场来,便声色俱厉地说:“你要从小养成勤俭的品德,否则,连这四扇雕花门户也是保不住的。”戚继光默默地点了点头。

  但是,时隔不久,他又挨了父亲一顿训斥。原来,有一天,戚继光穿着一双很考究的丝织鞋子走过厅前,被戚景通看见了。戚景通十分恼火,当即将儿子叫住,怒气冲冲地斥责道:“你一个小孩子家就穿这样讲究的鞋子,长大后,就会去追求绫罗绸缎。要是当了军官,说不定还会侵吞士兵的粮饷。后果不堪设想啊!”

  戚继光听了父亲的教诲,立刻弯腰脱掉丝鞋,换上了布鞋。从此,他再也不追求奢侈了,直到担任了朝廷的大将军,仍过着俭朴的生活。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出自《韬铃深处》

  ○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

  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

  国籍:中国

  别名:郑森

  出生地:日本九州平户藩

  生卒年:1624—1662

  身份:民族英雄

  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清康熙皇帝

  1郑成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是联系两岸的重要历史人物。

  2在明朝灭亡以后,郑成功高举反清大旗,曾经控制了中国东南半壁江山;他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被奉为“开台圣王”。

  3郑成功一生始终大节不失,在非常时期,以自己的非常方式,实现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价值,在令人沮丧的明末历史上留下了英雄主义的一章。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通常认为是日本人)。

  1630年,郑成功随叔郑芝燕回国,郑芝龙为其延聘名师授业,1638年郑成功入南安县学为廪生,1644年郑成功从家乡来到南京,进入国子监太学,拜大儒钱谦益为师。其时,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当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朝灭亡。9月中旬,清王朝定都北京。在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后,次年6月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政权覆灭,郑成功返回福建。同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被郑芝龙等拥立为帝,建号隆武。隆武帝对郑成功的忠勇十分嘉许,赐他与国同姓,易名“成功”,从此南明官方称为“朱成功”,中外又称为“国姓爷”。

  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石像1646年8月,清军进攻福建,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擒,于汀州罹难。10月中旬,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降清,即后清军进袭安平,郑成功之母不堪被辱自杀身亡。隆武政权失败后,年仅21岁的郑成功愤起反抗清王朝的民族压迫政策,他在南安县学(丰州)焚毁儒服,投笔从戎,以“招讨大将军”的名义,在安平、浯州(金门)一带誓师抗清,拥戴南明的永历政权。1647年8月,郑成功与叔父郑鸿逵曾率兵攻打泉州,屯兵桃花山。1650年中秋,郑成功用计袭夺厦门,建立了稳固的抗清根据地,军事力量进一步壮大。

  此后数年,郑成功在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一带反复同清军交战,并利用控制台湾海峡制海权的优势,发展海上贸易,以商养战,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鼎盛时期拥有水陆精兵20余万,大小船舰5千多艘。郑成功成为南明政权的一大军事力量,对清王朝在东南沿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1657年底,郑成功被永历帝册封为延平王。

  1659年5月,郑成功开始平生最大规模的北伐。郑成功率大军自舟山北上,从长江口溯江西上,一路势如破竹,7月初直逼南京城下,一时清廷为之震动。在胜利在望之际,郑成功却耽误了进攻时机,在清廷后续援军的反攻之下惨遭失败,逼迫沿长江东撤,转海道南下,9月退回金、厦基地。郑成功北伐失败后,清王朝已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国土。鉴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和全国客观形势的变化,仅凭金、厦两岛将危在旦夕,郑成功决定东征台湾,利用海峡天险和海上力量的优势,建立新的抗清基地。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25000名将士,乘350余艘战舰,从金门料罗湾出师东征。因遇暴风雨在澎湖停留数日,30日拂晓从台南鹿耳门胜利登陆,击溃了荷军的狙击,并乘势攻下赤嵌城。随后,郑成功率大军包围了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中心——热兰遮城。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拒绝投降,凭籍坚固的城墙工事负隅顽抗,郑成功数度强攻未果,乃改为长期围困。7月中旬,荷兰援军从巴达维亚支援台湾,在海上决战中被郑成功水师击败。经过长达九个月的围困,1662年2月1日,揆一终于向郑成功投降,率残兵败卒撤出台湾,至此,荷兰殖民者对台湾长达3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台湾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郑成功在台期间,加强了政治经济建设,置府县、务屯垦、废苛税、兴学校,改善军民关系,安抚台湾土着,颁布了各种法令和条例,为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662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八),郑成功因病在台湾去世,时年39岁,葬于台南州仔尾。在清朝统一台湾后,康熙帝赐迁。将其葬在南安郑氏祖墓。康熙帝并题写挽联赞曰:“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郑成功收台的一则传说

  传说有一天,郑成功带领几名将领一队亲兵访问一个高山族部落时,从欢迎的人群中走出4名高山族同胞,他们各自端着一盘金子、银子、野草和泥土,献给郑成功。原来当荷兰殖民者听到郑成功要收复台湾的消息后,就指使他们的传教士钻到高山族部落里,说郑成功的军队到处“杀人放火”。这次到台湾来,也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宝的。所以,这个部落首领听说郑成功要来时,就想出了献金、银、草、土的办法来试探郑成功。

  郑成功看了看面前的4个盘子,心里明白了几分。于是,笑呵呵地让翻译告诉高山族同胞说:“我郑成功率领大军到台湾来,是为了驱逐红毛夷(荷兰人),收复我们的国土,不是为了要金子、要银子的。”说完,他叫亲兵把两只盛有野草和泥土的盘子收下,把盛有金子、银子的两只盘子退给了部落首领。

  没过几天,郑成功不要金银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岛,许多高山族的村社纷纷派出自己的首领拜望郑成功,表示愿意接受他的领导,和收复大军一起,驱逐荷兰侵略者。当郑成功的先头部队在台南市的鹿耳门一登陆,当地成千上万的台湾百姓都高兴地跑出来欢迎他们。

  郑成功巧对对联

  郑成功小时酷爱读书,但他父亲郑芝龙是一个武将,一心想让他习武,好将来能承袭自己爵位。

  一次,郑成功随父乘官船在江上游览。窗外风光无限美好,可郑成功无心玩赏。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手捧书本聚精会神地读着。郑芝龙看了,不便直说,吆喝一声:“起帆!”帆升起,风将帆鼓得满满的,船像离弦之箭,飞速驶去。这时郑芝龙走到郑成功面前,说:“你这么爱读书,我出个对子,你来对。”

  郑芝龙指着后边的一只舢板说:“你看那只小船,尽管渔民拼命地摇橹,可怎么也赶不上我们的船。我的上联是:‘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郑芝龙出的这个上联,实在不好对。原来他语带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拼命摇橹不如升起船帆,实际上“橹速”是影射三国时周瑜的谋士鲁肃,“帆快”是隐喻汉高祖刘邦的参将樊哙,其真意是“文官不如武将”。

  要完成这个对句,既要找到两个历史人物,又要利用谐音,实在不易。但郑成功聪敏过人,在弹唱演奏声中很快就想出了下联,对道:“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话音一落,满座叫绝。原来这也是个双关语,表面上说的是笛声清脆比不上箫声和谐,实际上“笛清”暗指宋仁宗驾下的大元帅狄青,“箫和”暗指协助刘邦治国平天下的丞相萧何,其真意是“武将难比文官”。从此,郑芝龙再也不干涉儿子读书了。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林则徐——虎门销烟

  国籍:中国

  朝代:清代

  出生地:今福建福州

  生卒年:1785—1850

  身份:民族英雄

  主要事件:虎门销烟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历史学家范文澜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定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着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左宗棠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它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巨大胜利。林则徐作为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是当之无愧的爱国英雄。

  林则徐,字符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

  林则徐生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林则徐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

  林则徐十年四岁考取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二十七岁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历任监察御史、按察使、布政使、河督以至巡抚、总督等职,历官浙江、河南、江苏、湖南、湖北、两广、陕西、云南等十四省。

  林则徐胸怀强国富民之志,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整顿和革新吏治。他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主张自铸银币以促进商业经济和对外贸易。他在漕政、河工、盐政等方面进行过多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改革。他曾为江苏灾民冒死请命,力争减免田赋。他决狱公正,敢于搏击豪强,为平民伸张正义。他毕生清廉,一生正气,在民间有“林青天”的美誉。

  在林则徐所处的十九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利用鸦片走私侵略中国,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人民健康受到严重摧残,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林则徐洞察鸦片的毒害,在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任上,就严禁吸食鸦片,取得显着成效,并一再上疏力主禁毒,促成道光帝的禁毒决心。

  虎门销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林则徐抵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的狡赖,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他坚信民心可用,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教习。七月,因义律拒不交出杀害中国村民的英国水手,又不肯保证不再夹带鸦片,他下令断绝澳门英商接济。义律诉诸武力,挑起九龙炮战和穿鼻洋海战。林则徐亲赴虎门布防,督师数败英军。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实授两广总督。此时,林则徐已觉察英国正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以所得西方消息五次奏请令沿海各省备战。

wWw:xiaoshuotxt?netT?xt_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院萍作品集
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